臨安志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郎
李谟
紹興六年八月二十九日以左中奉大夫直寶文閣知鎮江府李谟知臨安府七年正月初八日複知鎮江府
呂頤浩
紹興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鎮南軍節度使知潭州呂頤浩除少保知臨安府八年正月初八日召赴行在
張澄
紹興八年二月二十九日以右朝請大夫集英殿修撰知建康府張澄知臨安府十年六月初一日除戶部侍郎
蔣璨
紹興十年六月初一日以右中奉大夫直龍圖閣兩浙轉運副使蔣璨知臨安府是年八月二十二日複為兩浙轉運副使
張彙
紹興十年八月二十四日以右朝散大夫直秘閣兩浙轉運副使張彙知臨安府是年九月二十一日複為兩浙轉運副使
俞俟
紹興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右朝請大夫直秘閣知揚州俞俟除秘閣修撰知臨安府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除敷文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王(日奂)
紹興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右中大夫集英殿修撰兩浙轉運副使王(日奂)除敷文閣待制知臨安府十三年八月初八日除工部侍郎
張叔獻
紹興十三年八月八日以右朝奉郎直龍圖閣兩浙轉運副使張叔獻知臨安府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日改知紹興府
張澄〔再除〕
紹興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日以龍圖閣學士右宣奉大夫知紹興府張澄知臨安府十六年九月十八日除慶遠軍節度使改知溫州
沈該
紹興十六年十月初五日以左朝散大夫直秘閣兩浙轉運判官沈該知臨安府十七年八月十四日除權禮部侍郎
趙不棄
紹興十七年八月十四日右中奉大夫權工部侍郎趙不棄除敷文閣待制知臨安府十八年六月十九日除工部侍郎
湯鵬舉
紹興十八年六月十九日左中奉大夫直秘閣兩浙轉軍判官湯鵬舉除直敷文閣知臨安府十九年八月十七日除司農卿
宋贶
紹興十九年八月二十三日以右通奉大夫權尚書戶部侍郎宋贶兼權知臨安府二十一年閏四月十二日轉正奉大夫罷
趙士粲
紹興二十一年閏四月十三日以左朝請大夫兩浙轉運判官趙士粲兼權知臨安府是年九月十三日除直秘閣十九日正除知府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除直敷文閣改知紹興府
曹泳
紹興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右朝請大夫直徽猷閣知紹興府曹泳除直顯谟閣知臨安府十月初三日到任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兼權戶部侍郎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罷
韓仲通
紹興二十五年十月二十四日以右通奉大夫權刑部尚書兼權詳定一司敕令韓仲通兼權知臨安府二十六年三月十七日除戶部尚書依舊兼府事
榮薿
紹興二十六年九月八日右朝請大夫知常州榮薿除直秘閣知臨安府二十七年二月十一日以職事修舉轉右朝議大夫繼以磨勘轉右中奉大夫七月十一日除權戶部侍郎
張偁
紹興二十七年七月十一日以右朝議大夫直秘閣兩浙轉運判官張偁知臨安府是年十二月除直敷文閣二十八年九月轉右中奉大夫十一月除直顯谟閣二十九年閏六月初九日除秘閣修撰知明州
趙子潚
紹興二十九年閏六月初九日左朝請大夫直秘閣權發遣兩浙路計度轉運副使趙子潚除直敷文閣權發遣臨安府三十年二月十五日除戶部侍郎
錢端禮
紹興三十年二月十五日右中大夫充秘閣修撰兩浙路計度轉運副使錢端禮除右文殿修撰知臨安府是年七月十一日除戶部侍郎
黃仁榮
紹興三十年七月十一日右中奉大夫直秘閣兩浙路計度轉運副使黃仁榮除直敷文閣知臨安府是年九月初三日丁母憂
錢端禮〔再除〕
紹興三十年九月初四日以右太中大夫權尚書戶部侍郎錢端禮兼權知臨安府三十一年正月十九日罷
趙子潚〔再除〕
紹興三十一年正月十九日左朝議大夫權尚書戶部侍郎趙子潚除敷文閣待制知臨安府三十二年九月十七日除尚書戶部侍郎仍兼知府事隆興元年正月十八日罷
林安宅
隆興元年正月十八日左朝請大夫尚書左司郎中林安宅除直顯谟閣知臨安府是年五月二十九日除主管台州崇道觀
陳輝
隆興元年六月二日以右朝請大夫直秘閣兩浙轉運副使陳輝兼權知臨安府是年七月三日除直敷文閣知府事二年四月四日改知建寍府【避家諱自陳改知湖州】
黃仁榮〔再除〕
隆興二年四月初八日以右中奉大夫直敷文閣兩浙轉運副使黃仁榮知臨安府是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罷
吳芾
隆興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左朝議大夫試尚書吏部侍郎吳芾除敷文閣直學士知臨安府是年十二月初五日複為吏部侍郎
薛良朋
隆興二年十二月初五日以左朝奉大夫直顯谟閣兩浙轉運副使薛良朋知臨安府乾道元年七月十八日以警戢盜賊究心職事除直龍圖閣二年五月十一日除權工部侍郎
王炎
乾道二年五月十一日右朝奉大夫兩浙轉運副使王炎除直敷文閣知臨安府十二月十三日以職事修舉除秘閣修撰三年五月二十六日除敷文閣待制知荊南府
周淙〔再任〕
乾道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以右朝請大夫直龍圖閣兩浙轉運副使周淙知臨安府【先是紹興二十五年嘗通判府事】至乾道五年二月十五日以職事修舉除秘閣修撰乾道四年十一月十四日磨勘轉右朝議大夫五年七月初四日除右文殿修撰再任
跋一
長興周淙彥廣撰臨安志十五卷直齋書錄譏其首卷為行在所于宮阙殿閣全不記載其它沿革亦多疏略此書世所罕傳萬曆中吾郡陳布政善修府志時已不得見孫君晴(厘去裡改圭)得宋椠本于京師故家祗一卷至三卷所載園亭坊巷及職官姓氏為潛君高鹹淳志藍本其它惜無從更覓然斷珪殘璧為此邦文獻計已不啻寶如圖球志稱乾道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以右朝請大夫直龍圖閣兩浙轉運副使知臨安府先是紹興五年嘗通判府事宋史本傳但言宣和閑以父任為郎曆官至通判建康府志稱乾道四年十月十四日磨勘轉右朝議大夫五年七月初四日除右文殿修撰再任本傳但言進右文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以歸無再任臨安事此可以補史之阙鹹淳志載淙浚湖撩草諸善政孝宗手敕獎谕本傳但言其開河一事亦似過略堇浦杭世駿跋
跋二
乾道臨安志十五卷宋臨安府尹吳興周淙彥廣所修也此宋椠本僅一卷至三卷無序目可稽觀其稱孝宗為今上紀職官至淙而訖其為乾道志無疑吾郡志乘之有名者北宋圖經久已無考至南渡建為行都則此志居首繼之以施锷淳佑志潛說友鹹淳志皆為宋人排纂餘所見者祗有鹹淳志百卷向在花山馬氏吳君尺凫鈔藏尚缺七卷趙君谷林複購得宋椠本之半固已珍如球璧今孫君晴(厘去裡改圭)從都下獲此志雖僅十之一二當時宮阙官署城中橋梁坊巷具存職官始末更為詳晰諸家藏著錄未有及此者淙尹京時撩湖浚渠綽有政績載在宋史其書更可寶也亟錄副本而歸之樊榭厲鹗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