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八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西北真珠塢
元少師绛墓
在南蕩山
章樞密楶墓
在寶石山
太師張文忠公橫浦先生墓
在鹽官縣
陳寺丞剛中墓
在龍井山風篁嶺沙盆塢公福州閩清人慷慨挺特有志事功建炎二年李易榜登第紹興戊午任太府寺丞應诏上封事主議恢複忤秦桧意同年編修官胡铨以鲠切得罪貶新州作啟賀其行有雲屈膝請和知廟堂禦侮之無策張膽論事喜樞庭經遠之有人遂與張九成等七人同谪送吏部差知虔州安遠縣士論惜之有詩雲同日七人俱去國何時萬裡許還家公至縣适有嶺寇之擾究心招撫感瘴而殁其妻子扶柩抵臨安得地葬焉其後湘中着紹興正論載公出處甚詳朱文公周益公皆有跋語
儀王墓
在西湖顯明寺王諱仲湜生也有紫光照室及娩則肉塊刃剖遂得嬰兒靖康時六軍欲推王而立之杖劍以卻曉其徒曰自有真主其徒猶未退則欲自伏劍死六軍遂與王約以踰月而真主不出則王當即大位王陽許而陰實款其期未幾
高宗皇帝即位于應天王閑關而南上屢嘉歎之主祭濮王嘗自贊其容曰熙甯六載歲在癸醜月當夏五二十有九餘乃始生濮祖之後性比山麋貌同野叟随圓就方以無若有惟忠惟孝不污不苟皓月清風良朋益友湛然靈台确乎不朽蓋自叙其推戴事也嘗遊天竺有山禽忽驚起沖落半岩花之句子孫視諸邸為蕃衍蓋為善之報雲
浙西提刑周龍圖格墓
在獨角門步司前軍寨公處州人為直秘閣浙西提刑建炎元年讨叛卒陳通與子肇丕俱遇害朝廷嘉其死節贈中大夫直龍圖閣敕葬此地其子祔焉
周殿撰杞墓
在九裡松滕家原水岡塢公龍圖格之弟也建炎三年知常州值苗劉之變倡義勤王以功除右文殿修撰洪内翰邁跋其檄書謂公聞變憤踴即飛表請反正适忠穆呂衛公制置淮浙兼領建康亟馳介诒書議起兵勤王公倡與協于是忠穆公及諸大将皆提兵道竟上凡軍之百役刍茭薪烝谷菽泉帛弓刀甲楯車船人徒動以萬計辰索暮辦調胹彌逢不使一閑語師既東身獨留常杜要害使去者無卻顧憂取日虞淵功最右席邁常恨世徒知忠穆複辟之功為大而周公首倡大義則少有能言者
嶽鄂王飛墓
在栖霞嶺下
題詠【葉靖逸紹翁詩雲萬古知心隻老天英雄堪恨複堪憐如公更緩須臾死此寇安能八十年漠漠凝塵空掩月堂堂遺像在淩煙早知埋骨西湖路學取鸱夷理釣船○劉龍洲過六州歌頭詞雲中興諸将誰是萬人英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北劍三尺弓兩石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憶故将軍淚如傾說當年事知恨苦不奉诏僞耶真臣有罪陛下聖可鑒臨一片心萬古在分茅土終不到舊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開明衮佩冕圭百拜九原下榮感君恩看年年二月滿地野花春鹵簿迎神】
劉鄜王锜墓
在定山北鄉敕賜功德院額曰旌忠
題詠【過客不知名氏題詩雲将軍力盡馬蹄穿一片丹心萬古傳叱(口宅)風雲起平地扶持日月麗中天寶刀挂壁血猶在丹诏褒功墨尚鮮到底英雄身不死旌忠長倚碧雲邊】
襄恪趙公密墓
在西溪欽賢鄉中興以戰功顯嘗為殿步帥其子雍登進士第
趙都運鞏墓
在徐範村之閑
忠毅畢公再遇墓
在錢塘西溪
朱秘閣弁墓
在西湖公徽州人早歲遊京洛晁以道喜之歸以從女南渡後授官副王倫使金見執附表雲節上之旄盡落口中之舌徒存歎馬角之未生魂飛雲窖攀龍髯而莫逮淚灑冰天上為感怆後與洪張二公俱歸除直秘閣卒旅殡臨安朱文公為作行狀尢文簡公袤作志銘
濟王墓
在(施去方改馬)巘嶺下景定五年十一月有旨追複元贈少師保靜鎮潼軍節度使仍令所屬讨論墳墓之制日下增修
丞相李文清公墓
在小隐山
趙紫芝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