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志〔三十五〕
秩官八
兩浙轉運
二浙自錢氏國除太平興國三年五月始以刑部郎中楊克遜為西南路轉運使宗正寺丞趙齊副之祠部郎中劉保勳為東北路轉運使拾遺鄭遜副之至道三年分天下為十八路兩浙合為一獨得視京東西等并置使副或皆為使或皆為副或為同轉運使或以一員為判官熙甯七年檢正沈括乞分為兩路于杭州置司诏從之建炎四年車駕所幸未有定居乃于東西二使之外添差一員專一随行在應辦錢糧以方孟卿為之又以李承造為劉光世随軍轉運未幾省至紹興二年添差亦罷淳熙初始置一員或除運副或由判官而升至今為定制廳壁有記則自紹興三十二年陳運副輝始訪政和以來名氏刊之石【二浙之廣列城十五生齒百萬素号劇部粵自太上皇帝翠華南幸駐跸錢塘視猶畿甸而漕挽之計責任尤重在位三十六載之閑凡推擇者六十有一人肆我主上嗣曆之初眷求外台之寄輝以不才誤膺是選且獲繼先大父遺躅于四十年之後敢不以榮為懼夙夜黾勉誓殚驽力庶幾圖報萬分之一越明年職事之暇因訪向來曆是官者名氏爵裡而題記莫存深懼阙典于是搜閱案牍詢諸老史歲月逾遠莫能盡究姑得自政和中應公安道始謹刊樂石用告來者若輝亦得以托附諸公之末預有榮焉】
淳佑中吳大監子良作續記【曰轉運轉運粟與刍爾而轉運之職纔若是止乎轉運監司也民利病俗媺惡當廣問細籌訟牒朝暮四而集當燭情僞雪冤枉寮采賢不肖雜襲吏胥或恣橫為公私蠹當區别澄汰所兼領郡縣學當新士習振儒風值科诏下當遴擇所部官精考校為國家得士是為布宣天子德澤是為不負臨遣意是為轉運之職最大最要者況兩浙今三輔地轉運号畿漕對天威咫尺回不與諸道等然則轉運粟與刍而止乎顧今之論不但曰粟與刍又轉而曰畿漕職應辦何暇乎其它上而宮禁次而省部台寺征需百出片紙下指呼叱咄奔命不容喘下至百司厮隸動挾持以相撼撓旁而遊士異色人亦闖伺骈阗扣請少不如意嘩讕辄瞬息起财計伸縮不問事可否不問甚或例有無不問為畿漕者心緒絲棼惴惴栗栗左右應無休時專務彌縫為圓熟以逃譏謗敝司存不問敗名檢不問用無以給則朘民膏血不問且既疲精神于此則實無暇乎其它而所謂職之最大最要者亦一切置度外不問嘻是固勢使然邪淳佑五年天子方改紀厲精而畿漕凡三易最後餘以愚戆被選三辭不獲命既視事念生平讀古聖賢書于職之最大最要者何敢曠不力而事随日改諸應辦亦惴惴栗栗幾殆賴天子聖明廟朝主公論未遽以(上自下幸)斥雖然由前之說則後之過未易逃由後之說則前之責未易塞以餘之愚戆惟二說昧昧弗克究是懼尚堪久此哉睨庭下二石書前人名氏适遍增一石而三之餘名氏乃居首益慚赧因具二說镵焉庶幾有能于前之說又能于後之說者旦夕至而餘可以去矣】
應安道【政和五年】
王汝明
劉既濟
詹度
蔣彜
李祉
侍其傅
胡(□市)
陳建【宣和元年】
蘇莊【宣和二年】
王複【宣和三年】
王仲闳【宣和四年】
胡直孺【宣和五年】
孟庾【宣和五年】
李堯夫【宣和六年】
曾谠【宣和六年】
程昌弼【宣和七年】
李弼孺【宣和七年】
顔彥誠【靖康元年】
吳昉【靖康元年】
黃書【靖康元年】
劉蒙【建炎元年】
範仲【建炎元年運副】
王琮【建炎二年運副】
劉甯止【建炎二年添差運判】
朱異【建炎二年添差】
成大亨【建炎二年運副】
陳國瑞【建炎三年運副】
李承造【建炎三年運副】
徐康國【建炎四年運副】
方孟卿【建炎四年添差通判】
李承造【建炎四年運副】
曾纡【建炎四年運副】
劉甯止【紹興元年運副】
盧知原【紹興元年添差運使】
梁汝嘉【紹興二年運副】
張緻遠【紹興二年添差運副】
馬承家【紹興三年運副】
孫逸【紹興三年運判】
王俣【紹興三年運判】
李谟【紹興四年添差運判】
吳革【紹興四年運副】
朱縡【紹興五年運副】
李迨【紹興五年都運】
張澄【紹興六年運使】
張彙【紹興六年運副】
向子諲【紹興六年都運】
汪思溫【紹興七年運副】
吳革【紹興八年運副】
梁擇民【紹興八年運判】
蔣璨【紹興九年運副】
林正【紹興十年運判】
張彙【紹興十年運副】
黃□書【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