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二十九

關燈
而雨【詳見仁王院】 海雲洞 在仁和縣永和鄉超山上有幹濕二洞黑龍王祠 雲洞 在錢塘門外古柳林楊和王園因坡陀擁土為之可奪天巧【詳見亭門】 餘杭縣 大滌洞 栖真洞 石室洞 鳴鳳洞 龍蛻洞 鳴鈴洞 白茅洞 歸雲洞【已上八處并見大滌山】 臨安縣 仙人洞 在縣北一十五裡 石洞 在縣西五十裡舊志雲洞兩旁有石室可容百許人中有龍池雲是天之一目可闊二畝近池西北無底有穴通江海 玉仙洞 在鳳翥鄉南山去縣四十裡地名黃金漾淳佑十年正月二十六日鄉民樵采見一白獸入洞遂(屬□)開洞口漸進漸深秉燭以視内有三洞深二十餘丈峻壁擁石高十丈餘色左青右黃白其狀有仙人有玉芝有寶坐又有如旛者如白龍者如獅子者二柱屹立一長八尺圍四尺一長六尺圍丈餘色潔白柱閑有井深六尺内橫深不可計閑吐煙霧氣微溫白龍體滴水不竭餘怪石不可勝數 響洞 在縣西五十裡浪嶺人語其中則響應趙安撫與????心名之曰玉仙洞 題詠【金華王竹寮執禮遊玉仙諸洞戲題碧雲石崖詩已從鹿岩遊更入龍洞去橫足螃蟹行連臂猿猱度滑徑铿蠟屐陰(厔去至改圭)然桦炬振策扶颠隮扪蘿猛攀附塗險幾欲窮境勝忽有遇谽(谷牙)通石窦參差流玉乳形開趣彌深興集理自裕便将遺世紛且複恣幽步纡餘窮冥搜淹留迫頹暮題詩識蒼壁聊寫心迹素重遊豈無期恐忘來時路】 于潛縣 仙洞 在縣南六十五裡盛村其山屹立環以清流絕頂皆怪石林麓郁然洞門石光瑩如鏡中可容數人風月澄清之夕聞有樂聲 石燕洞 在增口與門堂山連洞口闊五尺長丈餘高五十餘丈其峭拔處非編梯莫至昔有人秉炬而入自洞門下迤(逛去狂改裡)漸低若階級至三二裡許陰風浩渺水聲潺湲遂不敢前其中蝙蝠白色為火所驚群飛而出且多燕糞意其秋後所藏 湖潭洞 三穴皆在谷口東溪東岸雲鶴岩之麓上接天目安溪石崖垂覆林木森茂上二洞投以石杳不知所止惟水聲潺潺下洞常有流水不知其源古老相傳與太湖相通故名 冷水谷 在桃林北嶺下方圓丈餘源脈邃遠瑩徹如冰雪炎暑尢宜盥滌真玉壺之寒之寒溜也 富陽縣 岩洞 在縣西三十裡西岩有水池每日潮再至與浙江相應白樂天詩洞口靈池應海潮洞中有足迹世傳葛仙翁遺迹舊有煉丹鼎今不存 新城縣 新婦洞 在縣西北四十裡廣陵鄉鄭家山古老相傳雲昔見一婦人靓妝而入失其所在因以名之洞有源泉溉田甚廣十餘裡閑雖歉歲常豐太平寰宇記雲有潭深八九尺水清瑩魚鳗時出沒甚異乾道四年旱令景秉親往行四五裡即有微雨沾道閑踰二十裡至湘溪望拜心禱時星月方明忽陰雲四合大雨盆傾遂上其事畿漕以聞敕賜靈應廟為額【縣西二十裡七賢鄉地名長欄又有一洞亦名新婦洞其事未詳】 仙洞 在縣南二十五裡太平鄉洞口如屋宇至一二百步漸下有隔石似木橫道人不得入父老相傳通桐廬縣界 靈隐洞 在縣西六十裡新安鄉高一十丈闊五丈其深莫測中有澗水四時不竭相傳雲昔有人遊洞中逾二日忽坐洞門前石上雲見神人叱之不覺身出到此 蛻龍洞 在縣西十八裡新登鄉相傳雲初開此洞石門九裡深不可極得牙骨一斛皆謂龍蟠蛻而去石閑尚有鱗爪痕自首至尾宛然龍形也稍深入為二徑遊人至此不敢複入 題詠【許廣淵詩山遠洞難窮相傳舊隐龍蟠泥知幾載穿石見遺蹤靈骨岩中換陰雲日下從鄉人祈旱歲歌舞尚虔恭又雲往昔開鋤古洞存神龍曾隐穴山巒靈蹤何日青天去雲氣無時白晝寒穿石分明印鱗爪履泉驚懼作波瀾于今霖雨均方國來客休疑尚此蟠○司馬槱詩雷雨何時起蟄龍蒼痕夭矯石岩空不緣嗜好尋劉累定向人閑試葉公還憩池亭名其池曰濯龍一首雲梅萼春前破松髯雨後滋石崖鳴野鶴竹塢竄香狸山腳重重轉溪流泯泯遲殷懃窺洞府又得濯龍池○徐評詩荟蔚蒼岩下靈蹤此暫蟠雲雷一夜起風雨滿山寒骨腐苔方綠涎餘石未幹試憑圖畫去聊羨葉公看○李處全詩龍化當年去不回空餘古洞出崔嵬蒼蒼野色連天遠脈脈泉音穴地來壁上梭飛三尺雨匣中劍躍一聲雷紅雲六月炎蒸處應作商霖澤九垓○陳(王玉)詩潛虬成穴古危岑曾為編氓霈旱霖石怪自留千載迹泥蟠難駐九天心老松猶學拏雲勢群籁渾驚動地吟潇灑禅關連勝概追遊誰不快煩襟】 羅宅洞 在縣西五十裡新安鄉地名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