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行在所錄〔一〕
序錄
駐跸歲月上自
宮阙
郊廟以及
國家典章号令文物之懿與凡百官府置廢沿革裒(禾卒)成編冠諸臨安志之首曰
行在所錄異時會諸侯東都開明堂受圖籍尚俾秩宗奉常有考雲【中奉大夫權戶部尚書兼詳定敕令官兼知臨安軍府事兼管内勸農使兩浙西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兼點檢行在贍軍激賞酒庫所缙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臣潛說友謹叙】
凡例
一禦制
禦書
诏令惟關
行在所門目及刻石公宇者則恭載本處它不敢辄及
一朝事有關典故及
聖德者附載各門
一宮阙
郊廟門所錄臣下著述惟奉
敕撰及經
乙覽并恭跋
禦制
禦書方敢登載仍附注于下餘門不用此例
一舊志叙次
行都官府有名稱一字偶同者即彙為一處如牛羊司列于大宗正司省馬院列于檢鼓院今略仿職源次第參以
國朝會要各從其類庶免混淆
一舊志帥守書府尹按
國朝舊制
儲君及親王乃除尹今事關
君上則稱守臣餘止書守字
一宮觀祠廟惟上關
朝廷典禮者載于此餘并入臨安志
一諸題詠以類附于編末然不敢泛取惟
朝儀
朝事及規制有可考見者錄焉
圖
皇城圖
(見圖)
京城圖
(見圖)
浙江圖
(見圖)
西湖圖
(見圖)
駐跸次第
建炎三年二月壬戌
高宗皇帝車駕自揚州幸杭州
四月癸醜殿中侍禦史王庭秀請進幸江甯○丁卯發杭州【朝散郎前秀州司錄事洪皓上疏論今内患甫平外敵方熾若輕至建康恐金人乘虛侵轶宜遣近臣先往經營庶事告辦鳴銮未晚也時朝議已定不從五月乙酉至江甯府】○七月辛卯升杭州為臨安府○閏八月丁醜朔
禦筆朕欲定居建康不複移跸與夫右趨鄂嶽左駐吳越山川形勢地利人情孰安孰危孰利孰害三省可示行在職事管兵官條具以聞始張浚建武昌之議是日百官封事皆言嶽鄂道遠饋饷難繼又慮
上駕一動則江北群盜乘虛過江翌日輔臣入對卒定東巡之策○丁亥
上召諸将問以移跸之地張俊辛企宗勸
上自嶽鄂幸長沙戊子呂頤浩等入對
上曰俊企宗不敢戰故欲避于湖南朕以為金人所恃者騎衆耳浙西水鄉騎雖衆不得騁也○壬辰監都進奏院周元曜自京
太廟奉迎
藝祖以下神位九室至臨安○壬寅
車駕發建康
十月癸未
車駕自建康府至臨安府庚寅幸浙東
壬辰至越州○四年四月韓世忠蹙金江上呂頤浩請
上幸浙西○甲申下诏親征禦史中丞趙鼎言當竣浙西甯靜及建康之寇盡渡江然後回跸○紹興元年十一月戊戌诏以會稽漕運不繼移跸臨安
紹興二年正月丙午
車駕自紹興府幸臨安府
四年十月丙子
上谕輔臣曰朕屈已講和而金複肆侵陵朕當親總六軍往臨大江決于一戰遂诏親征○丁醜以參知政事孟庾為行宮留守○戊戌發臨安府奉天章閣
祖宗神禦以行【壬寅入居平江行宮】
五年二月壬午車駕自平江府幸臨安府
先是正月癸亥參知政事孟庾上表恭請
車駕還臨安府诏荅曰朕夙嚴戎駕厎定邊虞小次舍于吳門往宅師于建邺載念江山之勝屢經兵火之餘雖有司版築以時并繕官府城池之役顧斯民襁負而至尚無邑屋廬舍之依複覽封章力祈還幸見官儀而思漢諒南北之一心從仁人而居邠亦父老之誠意勉徇來牍暫議回轅想遲警跸之音益尉羽旄之喜可依所請暫回臨安府駐跸戶部侍郎兼權知臨安府梁汝嘉率本府父老僧道士庶上表迎回
車駕是日賜臨安府官吏軍民等诏書曰朕萬騎時巡方圖遠略
九廟未複其敢奠居比臨江上之師觊殄日中之寇遂頒前诏暫議還轅汝等并傾向日之心鹹起望雲之意有嘉愛戴諒慰忠忱遂以二月丁醜發平江
○六年八月甲辰手诏略曰幹戈未息疆場多虞遣戌經時不離甲冑飛刍越險久棄室家爾則效忠朕甯不愧是用當饋投匕未明求衣弗辭馬上之勞以便軍中之務諒彼同舟之衆知吾發轫之情咨爾有官各揚其職布告中外悉使聞知時張浚自江上歸力陳建康之行為不可緩朝論不同
上獨從其計眉州布衣師維藩上中興十策請
車駕視師下其議于朝浚以為可用會諜報劉豫有南窺之意趙鼎乃議進幸平江○九月丙寅發臨安府【癸酉次平江府】○七年三月辛未幸建康
八年二月戊寅
車駕自建康府幸臨安府
先是七年閏十月趙鼎等議回跸臨安【趙鼎事實曰上議回銮諸公初無異議鼎獨曰今日複回臨安四方必謂朝廷但務退縮無興舉之意豈知陛下聖算初不如此今固不可戶曉唯是它日淮上有警卻須前進鼓作諸軍庶幾進退合宜上嘉納于是降旨先發百司使民閑預知乃以建康守臣兼行宮留守示往複兩都居無常所蓋自十二月降旨至明年二月始離江左期既不迫上下怙然】以明年二月七日起發【上因谕趙鼎曰建康諸官司及百官廨舍皆令照管他時複來幸免更營造以傷民力鼎等奏已令建康府拘收且言虜人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