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鎮江志卷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後園以全所守不謂太守見之銑嗟異許妻以女歸語妻曰嘗求佳婿今得矣明日帏其族使觀之寬瘠而長銑曰愛其女必以為賢公侯妻何可以貌求人乎【以太平廣記參定】
薛雲童
為潤州參軍【宰相世系表】
李晖
為潤州參軍【宗室世系表】
權少清
德輿之弟為潤州參軍類集有德輿詩序雲今年羣從之調試于天官春官者以十數興廉舉秀既有其人而少清以明經解巾參南徐州軍事尚書公政成事時鎮安一方幕庭婉婉多我之執爾其敬恭以事長者求為可知闇然日彰向吾所謂不已之道在此而已路隋新舊唐書本傳舉明經授潤州參軍
知市事
中都督府上州皆有市令一人從九品上掌市廛交易通判市事
唐路隋
新舊唐書本傳為潤州參軍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市中一不介意韋夏卿高其節辟置東郡幕府聲名日振
按隋以參軍知市事可見參軍事無常職也
監渡
唐六典諸津令一人李德裕傳有蒜山渡然潤之渡官無考南唐書得一人
五代馬仁裕
本傳楊吳時徐知诰鎮潤州仁裕監蒜山渡首聞朱瑾之亂馳白知诰即日以州兵渡江定亂知诰得政基于此以功拜左領軍将軍
右自别駕至監渡是為州郡參佐因都督刺史置
知鹽鐵院
按潤州自韓滉兼鹽鐵使後王緯李锜高骈皆兼之故潤州有鹽鐵院按唐會要先為鹽鐵留後長慶四年改為知院官從鹽鐵使王涯之請也
唐薛諲
以侍禦史知浙西鹽鐵院【宰相世系表】
右知鹽鐵院因鹽鐵使置【鹽鐵院雖在潤州然節度觀察使不兼領鹽鐵則朝廷别除鹽鐵使主之以其不常領與其它參佐不同耳故附于末】
宋參佐
宋朝官制沿唐閑有因革開國之初首懲五季藩鎮之患置通判貳軍州之政而判推書記支使錄曹諸職謂之幕職曹官皆随時增置前代參佐理戎理民之意始合而為一曰通判軍州府雲者軍乃軍政州府乃民事也曰判官推官書記支使必冠以節度觀察團練防禦軍事雲者因前代軍幕之稱而臨軍政也況錄事諸曹皆襲前代參軍之稱則于軍政民政豈判然二物乎修軍旅于閑暇之時拊吾民以為保障之備建官設屬義誠取此若教授職司訓導似專文事钤轄兵巡以下諸職似專武事然朝廷興崇鄉校課試之外其事甚巨異時孝悌修明忠信培植執幹戈以衛社稷者亦有漸摩之效則脈絡所系實相貫通其它倉庾務場管庫岸閘雖上下相臨究其源流未有不關于軍民者孟轲氏雲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于上職無崇卑食焉而怠其事可乎潤舊為節鎮最占江山之勝承平盛時士大夫多樂于遊宦考諸文集閑見姓名不欲遺之然不能備也條列之于左
通判
幹德元年始置諸州通判大藩或置兩員以京朝官充後大臣出藩多指名奏辟中丞孫抃言通判古監郡之職一州利害全籍論議與近下寮屬不同乞今後不得奏辟通判紹興後潤有南北西三廳今西廳廢久南北廳舊不著名氏慶元丁巳錢仲彪為北廳壁記自葉珏始嘉定壬申陳谟為南廳壁記自林仲純始然多有遺逸今得十三人列于首
向約
文正範公仲淹知潤日約為通判後仲淹離潤約知绛州薦約操守堪充清要任使
江某
阙其名通判潤州【李泰伯皇佑續集】
王太博
忘其名韓忠獻公琦有和潤倅王太博林畔松詩
黃殿丞
忘其名為潤州倅梅聖俞送以詩中雲南徐别乘簡且閑下馬岸傍呼畫舫
李屯田
忘其名為潤州倅蘇魏公頌送以詩中雲蚤伏能名動江左重聞謠詠入朱方
夏侯元
紹聖丁醜通判潤州有栽松記在長山白龍王廟
趙億
通判潤州後十八年知鎮江府故謝表雲十八年之官守故俗猶存【浮溪集】
葛立隆
右丞議郎通判鎮江【丹陽集】
曾纡
通判鎮江嘗修城西樓為之記暇日與諸公會其上毛友有詩會淮南漕渠不通泗楚州連數守罷發運使陳亨伯密奏選纡知楚州【浮溪爛柯二集】
陳昱
殿中侍禦史師錫之子自大理寺丞出通判鎮江府
韓仲通
葛佑之
二人為通判時程邁知府事【浮溪集】
劉公彥
紹興初添差通判鎮江時倉廪空虛軍無見糧交相攘奪大帥劉光世不能禁從容問計公彥曰兵以食為本無食則死人豈肯束手就死其叛亡固宜因進足食足兵之計光世即檄公彥權府事調度給足軍民妥安制置使仇愈奏公彥功乞召用一月之閑诏三下光世武人直奏雲鎮江大軍屯駐若去通判劉公彥如失劉光世左右手乃止秋除知真州
以上壁記所無
南廳壁記
林仲純【紹興乙卯】李杼【右宣義郎紹興十四年】葉挺【朝奉郎】施該【朝請大夫】慕容邦佐【朝請大夫】吳挾之【承議郎】趙善括【朝奉郎】陸謙之【朝奉郎】沈潭【承議郎】陸遊【通直郎幹道元年】毛欽望【朝奉郎】杜易【承議郎】王日勤【奉議郎幹道三年到任】潘好謙【承議郎五年到任】陶之真【朝散郎六年到任】葉利用【朝散郎八年到任】李宗質【承議郎淳熙元年到任】趙善愖【朝散郎二年到任】高鳳【朝散郎四年到任】葛郛【朝奉郎七年到任】楊佑【朝奉郎九年到任】羅頌【承議郎十一年到任】趙绛【朝奉郎十三年到任】朱贊【朝散大夫十五年到任】劉宰【朝請大夫紹熙元年到任】李巨【朝請大夫三年到任】麋師孟【朝請大夫五年到任】衛季敏【朝請郎慶元三年到任】沈圻【朝請郎五年到任】趙善谔【朝奉大夫嘉泰元年閑到任】魏沖【朝請郎二年到任】徐文敏【承事郎四年到任】林中【林中○【鈔本此下一段在元志卷十五北廳通判内】案注雲未詳何年人嘗建存心堂在潘友文之先則開禧以前人也今考南廳壁記有潘友文注雲開禧三年到任而北廳壁記内無之此必傳寫者之誤今特移至南廳潘友文前下文魏珪條注八年八月至以下鈔本亦誤入元志北廳通判内今亦改正【珪以嘉定八年至九年七月去正盧憲任教授之時當為宋志不當為元志矣況北廳壁記載任一鹗以嘉定九年二月到任若珪是北廳通判則九年二月珪尚未去任一鹗安得已到任乎則珪為南廳而未為北廳明矣元志内魏珪朝奉大夫六字與宋志複今删之】】【未詳何年人嘗建存心堂在潘友文之先則開禧已前人也】潘友文【承議郎開禧三年到任】李煥【承議郎嘉定二年到任】陳谟【宣教郎四年到任六年除權發遣南康軍事】胡绾【奉議郎六年到任】魏珪【朝奉大夫嘉定八年八月至九年三月轉朝散七月判太平州】
北廳壁記
葉珏【左朝奉大夫】樓洎【右承議郎】張昌時【右朝奉郎】章汶【右朝奉郎】孟充【右朝議大夫幹道六年】徐岘【朝散郎八年】吳輝【朝散郎淳熙二年】王百朋【承議郎四年】惠舉【承議郎六年】李湛【朝奉郎八年】時康祖【朝請大夫十年】汪鴻舉【朝奉郎十二年】陳杲【朝奉郎十四年】楊坦【朝請郎十六年】施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