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鎮江志卷十二

關燈
之官階雲唐東都河南江淮等道轉運使檢校戶部尚書兼禦史大夫其詞最為詳備而此處述呂延祯之官階但雲南唐知丹陽縣鎮事未免太略據丹陽縣令内呂延祯傳當作南唐知丹陽縣鎮兼點檢館驿迎送公事方為前後一例其說最為有見今皆從之(上文雲今并備載使來者有考鈔本今并下有以聖朝淳熙閑記文八字戴氏雲上句言古刻漫漶鮮有傳者蓋指劉晏呂延祯之記而言至于淳熙間之記雖見于下文然此處不應牽涉當删去八字今亦從之)】是則前代亦嘗名官矣 丹徒縣 高資館 在義裡鄉高資村離城三十裡升潤往來之沖淳熙十二年八月文惠錢良臣建 丹徒驿 在州治西與丹陽館相近舊呼為西行衙後為添差倅廳 丹陽館 在千秋樓之側【丹陽館在千秋橋之西○(鈔本此下一段在丹陽縣後)案元志卷十三丹陽驿條下雲舊名丹陽館在千秋橋之西輿地紀勝鎮江府景物下及此志卷二橋梁類雲千秋橋在府治之西則其地屬丹徒縣不屬丹陽縣矣傳寫者不知館号丹陽由于鎮江府之本名丹陽郡非由于屬邑之丹陽縣故有此誤(元志卷十三并同此誤今亦改正)下文秦潭驿條下雲在丹陽館北亦當屬丹徒縣鈔本誤在丹陽縣後茲并改正惟使館條下雲令蘇忠規建考卷十七宰貳門丹陽縣令内有蘇忠規而丹徒縣令内無之其為丹陽之使館無疑今仍從其舊焉】紹興甲子守臣顯學鄭滋被旨建南為中門東西列二館皆向南每北使往來朝廷遣接伴送伴使至此則主居東館客居西館時弗啟若泛命使指及監司按部亦憇于此 秦潭驿 在丹陽館北面臨漕渠即蕭閑堂之故基【按茅山洞中有蕭閑居堂名取此陸龜蒙京口與友生話别詩雲荷徑遶秦潭注秦潭始皇所開】 丹陽縣 使館 在縣東五裡面臨漕渠紹興丁卯令蘇忠規建 金壇縣 華陽館 舊有華陽館在縣南三十裡唐貞觀中建 延陵館 在縣治西五十步唐聖曆中建後廢今館驿在縣治東南一百三十步 郵傳 叙(缺) 丹徒縣 縣一十四鋪三百二十四人登雲門外西接建康界首六鋪【施水坊鋪離城下鋪六裡半鋪兵一十六人下鼻鋪離城十裡半鋪兵二十六人樂亭鋪離城一十七裡鋪兵二十六人洪信鋪離城三十三裡半鋪兵一十六人高資鋪離城三十裡鋪兵二十六人炭渚鋪系界首離城四十五裡鋪兵二十六人】江口西津東至丹陽縣界計八鋪【西津鋪至城下鋪六裡半鋪兵二十六人城下鋪至城内千秋橋西□□□鋪兵二十六人南門鋪在南水門外六裡半鋪兵二十六人張家山鋪離城六裡半鋪兵一十六人丹徒鋪離城一十三裡鋪兵二十六人澗壁鋪離城二十五裡鋪兵二十六人陶莊鋪離城二十八裡半鋪兵一十六人新豐鋪離城三十五裡鋪兵二十六人】 丹陽縣 本縣額管七鋪計一百八十二人【壩頭鋪離城四十四裡鋪兵二十六人石羊子鋪離城五十三裡鋪兵二十六人斜橋鋪離城六十二裡鋪兵二十六人青陽鋪離城七十五裡半鋪兵二十六人淩口鋪離城八十九裡鋪兵二十六人栅口鋪離城一百八裡半鋪兵二十六人呂城鋪離城一百二十二裡鋪兵二十六人】 金壇縣 本縣額管三鋪計一十五人【橫塘鋪離城九十三裡鋪兵五人張莊鋪離城一百一十三裡鋪兵五人城下鋪離城一百四十裡鋪兵五人】 務 叙(缺) 丹徒縣 織羅務 潤州造羅務舊課十二日成一匹王子輿制置江浙匹減一日自後功課不及歲終頗以鞭棰督促真宗聞之謂左右曰如此之事朝廷何由得知葢貪功邀進之人為國生事當诏悉如舊制因察在京諸司有此類者悉革之紹興二年鎮江織造務歲貢禦服花羅數千疋兵興罷貢至是内藏庫舉行守臣胡世将奏民力凋弊無所從出有司劾世将違旨府寮皆懼世将曰以身任諸無憂戊寅诏罷之上曰軍興匮乏豈可以禦服之物為先且省七萬缗以助劉光世軍在塘塠山知錄兼管 都商稅務 在丹陽館南 江口稅務 在還京門外 都酒務 比較東務 在道沖觀相對 比較西務 在洗馬橋西 榷貨務都茶場 在嘉定橋之北隸總所提領開禧以來兩創外轄嘉定甲戌複歸總所今廢 丹陽縣 酒稅務 在縣東四裡一百步 呂城酒務 在鎮内 金壇縣(缺) 場 叙(缺) 丹徒縣 造船場 在江下 草場 在常平倉東北 丹陽縣(缺) 金壇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