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甯縣志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官師志
官師之故凡以為民也官職其養未庶而生聚之未富而殷實之司牧之責也既富而教訓之成就之廣文之責也當事而稱父師去後而稱遺愛可無念與志官師
職官
名宦
○職官
遼
府尹
耶律固
仆散渾坦
完顔岩雅
治中
孛朮魯德裕猛安人任廣甯治中
元
守
八都兒泰定四年廣甯路守
同知
明裡不花泰定四年廣甯府同知
伯顔延佑四年廣甯府同知
推官
齊希魯泰定四年廣甯府推官
儒學
廣甯路教授張元美【籍裡失考】
明
儒學
廣甯教授呂能【山東蓬萊人監生】
訓導曹瀚【籍裡失考】
國朝
知縣
佟湘年奉天承德人蔭生康熙三年任六年升山西蔚州知州
李如瑾湖廣黃岡人舉人康熙六年任七年升雲南陸涼州知州
顔鳳姿福建晉江人舉人康熙七年任十三年以病卒官
張文治山西介休人進士康熙十四年任十八年以病卒官見名宦
項蕙雲南南甯籍江南歙縣人舉人康熙十九年任
典史
葉茂華浙江鄞縣人吏員康熙四年任十年以病卒官
邢式山西蔚州人吏員康熙十年任十九年革職
屈大伸陝西華州人吏員康熙二十二年任
巡檢
俞定浙江山陰人吏員康熙十五年任十七年丁憂去
秦涵江南嘉定人吏員康熙十七年任二十一年被劾去
徐肇隆順天永清人吏員康熙二十二年任
○名宦
遼
劉伸宛平人進士曆彰武軍節度使掌書記大理正徙南京副留守俄改崇義軍節度使政務簡靜民用不擾緻烏鵲同巢之異道宗嘗謂大臣曰今之忠直耶律玦劉伸而已拜參知政事加太子太保遷上京留守
韓德凝保甯中遷護軍司徒開泰中累遷護衛太保以崇義軍節度使移鎮廣德秩滿部民請留從之改西南面招讨使黨項隆益答叛平之遷大同軍節度使卒于官
金
蒲察通累官平章政事封任國公知廣甯府事累表請老以開府儀同三司政仕舉太子率府完顔守貞監察禦史完顔裔俱可大用其後皆為名臣
移剌福僧猛安人大安初為興平府同知督民繕城浚壕為禦百姓頗怨頃之兵至攻其北城福僧戰其北使備其西暮果攻其西以有備乃解去尋改廣甯福僧被牒如鄰郡大兵薄城其子銅和尚率家奴拒戰廣甯賴以安福僧返悉放奴為良終不言子功充遼東宣撫使歲大饑福僧先赈其民而後奏诏獎谕之
仆散揆崇義軍節度使入進尚書右丞尋出經略邊事外剛内和與物無忤臨民多惠政
奧屯襄上京路人襲猛安通練邊事授崇義軍節度副使平南蕩寇将軍以功升河南路副統軍昌武軍節度使
李 完廣甯府同知遼濱民崔元入城飲不歸得屍浮水中有司執同飲者訊之皆誣服提刑司疑其冤以獄畀完完廉得其賊乃舟師也遂免同飲者
徒單繹上京按出虎達阿人尚熙宗女曆宣德泰安淄州剌使改同知廣甯府事曆遷棣州防禦使臨海軍節度使
盧孝倫宣德人進士累官太原少尹大定中遷同知廣甯歲大饑民多流亡乃借僧粟使平其價市與貧民全活者衆累遷山東西路轉運使
為惠迪西京留守判官治最擢同知崇義軍節度使先是鄧嚴居是職世宗愛其明敏惠迪奏事退上謂宰相曰人之聰明多挾于浮衒若惠迪聰明而樸實真可嘉也朕嘗與論事朝臣鮮有及者累遷禦史中丞參知政事昭義軍節度使南京留守緻仕
高松年十九從軍為蒲辇有力善戰宗弼聞其名召置左右世宗即位充東京路渤海萬戶從征窩斡有功遷延平少尹崇義軍節度使
國朝
張文治山西介休人進士任廣甯知縣清而惠部民愛之不啻父母堂柱聯雲皇天下鑒此心敢不光明正直赤子來遊吾腹願言豈弟慈祥所居皆草舍又聯雲居便草堂敢謂鳳鸾栖枳棘飲甘勺水竊雲甑釜出塵魚輿論以為實錄己未冬勞瘁卒于官
廣甯縣志卷六
官師之故凡以為民也官職其養未庶而生聚之未富而殷實之司牧之責也既富而教訓之成就之廣文之責也當事而稱父師去後而稱遺愛可無念與志官師
職官
名宦
○職官
遼
府尹
耶律固
仆散渾坦
完顔岩雅
治中
孛朮魯德裕猛安人任廣甯治中
元
守
八都兒泰定四年廣甯路守
同知
明裡不花泰定四年廣甯府同知
伯顔延佑四年廣甯府同知
推官
齊希魯泰定四年廣甯府推官
儒學
廣甯路教授張元美【籍裡失考】
明
儒學
廣甯教授呂能【山東蓬萊人監生】
訓導曹瀚【籍裡失考】
國朝
知縣
佟湘年奉天承德人蔭生康熙三年任六年升山西蔚州知州
李如瑾湖廣黃岡人舉人康熙六年任七年升雲南陸涼州知州
顔鳳姿福建晉江人舉人康熙七年任十三年以病卒官
張文治山西介休人進士康熙十四年任十八年以病卒官見名宦
項蕙雲南南甯籍江南歙縣人舉人康熙十九年任
典史
葉茂華浙江鄞縣人吏員康熙四年任十年以病卒官
邢式山西蔚州人吏員康熙十年任十九年革職
屈大伸陝西華州人吏員康熙二十二年任
巡檢
俞定浙江山陰人吏員康熙十五年任十七年丁憂去
秦涵江南嘉定人吏員康熙十七年任二十一年被劾去
徐肇隆順天永清人吏員康熙二十二年任
○名宦
遼
劉伸宛平人進士曆彰武軍節度使掌書記大理正徙南京副留守俄改崇義軍節度使政務簡靜民用不擾緻烏鵲同巢之異道宗嘗謂大臣曰今之忠直耶律玦劉伸而已拜參知政事加太子太保遷上京留守
韓德凝保甯中遷護軍司徒開泰中累遷護衛太保以崇義軍節度使移鎮廣德秩滿部民請留從之改西南面招讨使黨項隆益答叛平之遷大同軍節度使卒于官
金
蒲察通累官平章政事封任國公知廣甯府事累表請老以開府儀同三司政仕舉太子率府完顔守貞監察禦史完顔裔俱可大用其後皆為名臣
移剌福僧猛安人大安初為興平府同知督民繕城浚壕為禦百姓頗怨頃之兵至攻其北城福僧戰其北使備其西暮果攻其西以有備乃解去尋改廣甯福僧被牒如鄰郡大兵薄城其子銅和尚率家奴拒戰廣甯賴以安福僧返悉放奴為良終不言子功充遼東宣撫使歲大饑福僧先赈其民而後奏诏獎谕之
仆散揆崇義軍節度使入進尚書右丞尋出經略邊事外剛内和與物無忤臨民多惠政
奧屯襄上京路人襲猛安通練邊事授崇義軍節度副使平南蕩寇将軍以功升河南路副統軍昌武軍節度使
李 完廣甯府同知遼濱民崔元入城飲不歸得屍浮水中有司執同飲者訊之皆誣服提刑司疑其冤以獄畀完完廉得其賊乃舟師也遂免同飲者
徒單繹上京按出虎達阿人尚熙宗女曆宣德泰安淄州剌使改同知廣甯府事曆遷棣州防禦使臨海軍節度使
盧孝倫宣德人進士累官太原少尹大定中遷同知廣甯歲大饑民多流亡乃借僧粟使平其價市與貧民全活者衆累遷山東西路轉運使
為惠迪西京留守判官治最擢同知崇義軍節度使先是鄧嚴居是職世宗愛其明敏惠迪奏事退上謂宰相曰人之聰明多挾于浮衒若惠迪聰明而樸實真可嘉也朕嘗與論事朝臣鮮有及者累遷禦史中丞參知政事昭義軍節度使南京留守緻仕
高松年十九從軍為蒲辇有力善戰宗弼聞其名召置左右世宗即位充東京路渤海萬戶從征窩斡有功遷延平少尹崇義軍節度使
國朝
張文治山西介休人進士任廣甯知縣清而惠部民愛之不啻父母堂柱聯雲皇天下鑒此心敢不光明正直赤子來遊吾腹願言豈弟慈祥所居皆草舍又聯雲居便草堂敢謂鳳鸾栖枳棘飲甘勺水竊雲甑釜出塵魚輿論以為實錄己未冬勞瘁卒于官
廣甯縣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