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定嚴州續志卷九

關燈
定安,會于天目溪。

     廣陵溪:在縣東六十裡招延鄉,源出新城縣。

     滄父溪:在縣東五裡。

     寺觀 靈岩宮:在縣衙西北百步。

    紹興間,縣人王司谏白縣,即禅定院廢此,創為祝聖朝拜之所,請淳安廢額名之。

     塔院:在五雲山北。

     安甯尼院:在生仙鄉外,去縣二十裡。

    前志不曰尼院。

     孝明尼院:在分水鄉大雛源,去縣二十裡。

    錢王時,鄉民駱邺以親病祈福,獨緣建,其開山尼曰善通,寺有都元帥判押執狀。

     祠廟 東嶽行宮:在甘泉寺東。

    建炎間建,後邑民有羅其姓者,親走泰山,奉泰山香火以歸,靈贶響答。

     五顯行祠:在縣圃後。

     柳山靈祐廟:在柳柏鄉,去縣三十裡,廟有柳侯墓。

    距廟記:神姓柳,本河東人,東晉時為新安内吏,卒,柩經此山,馬駭人愕,百夫莫能舉,因葬焉!民廟而祠之。

    [後]梁貞明四年,贈尚書左仆射、廣信侯。

    後唐清泰三年,封鴻仁廣信王,告命在州西别廟中。

    今縣西仍有行祠,以便祈禱。

     靈休廟:在縣東一十五裡定安鄉洛口,有墓存焉。

    神姓張,國朝賜今額。

     廣惠行祠:在縣東南百步,瑞雲山之巅。

     英烈王廟:在縣西南四十五裡分水鄉歌舞嶺。

    相傳謂子胥避難至此,喜而歌舞,後人因以名嶺。

    廟左有小池,舊雲與錢塘潮候相應。

     唐令公廟:在縣南湧泉岩之麓。

    其神為邑令,有惠政,民祠之。

    歲旱禱之必應。

     靈應廟:在湧泉岩。

    神姓方,自後晉即有祠,嘉泰中賜今額。

     紫龍王廟:在縣西南十五裡,乃紫龍山之神。

    山有三池,歲旱請水祈禱,以水中得生物為雨谶。

    端平乙未,知縣趙師峮新其廟,以答神賜。

     麻姑廟:在生仙裡鄉,去縣四十裡。

     葛仙翁廟:在招延鄉橫塘源,去縣四十裡。

     古迹 石佛:在玉瑞寺,長不盈尺,刻石為之。

    舊傳陳時所造,寺于鄧源,别為石佛庵,并貌陳主奉之。

     仙人迹:在月溪寺外小澗中。

    相傳,嘗有仙人濯足于此,其迹猶存。

     鐘潭:在生仙外鄉,去縣二十五裡。

    相傳,古有鐘沒潭中,其鈕猶見,漁人撼之莫能動。

     擔石:去縣三十五裡,在招延鄉。

    舊傳有郎将軍者,以勇力稱,肩石至此,層壘成台。

    今其上有偃松十數本,方春和時,野花泉竹,四面環合,遊賞留題者甚衆。

    邑令奚君所謂:“松懸雙石上”者,即此石也。

     柱石:在擔石之東。

    石紋層壘,過者辄以木梗支之,雲可健步。

     錢王拄杖孔:在縣東北三裡。

    圓徑一尺,中有泉一鴻,清冽可愛,冬夏不竭。

    相傳為錢王經行植杖之地。

     碑碣 修學記三。

    其一紹興二年知縣李端民撰;其一紹熙二年知縣奚士達撰;其一淳祐六年前學長何雷撰。

     放生池記。

    知縣李端民撰。

     施肩吾寄徐凝詩。

    熙甯間,知縣齊谌刻。

    建中靖國,谌為轉雲使,再刻肩吾及第告于石陰。

     王司谏書鞠大夫事。

    紹興間,知縣奚士達立石。

    鞠名嗣複,錢塘人。

    宣和中,以正郎權縣,會寇至無援,為賊所執,辄罵賊不屈,賊不敢害。

    寓慶雲寺中,尋除知睦州,不及上。

     郭祥正題名。

    郭與東坡為詩友,熙甯中因訪邑宰題識歲月,後乃刻石。

     右並在縣學。

     放生亭記。

    紹興癸醜,史彌忠撰。

     柳上廟記。

    紹興間知縣王玮撰,寓公大理寺丞俞公明重立石。

     創建主簿廳記。

    嘉定間吳興祖撰。

     創定安寨記。

    景定庚申,通判曹元發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