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餘
關燈
小
中
大
東皇見面如相識,大皞承顔自可歡。
雲作鬓鬟妝破曉,露沾毛發早先幹。
舉頭學得葵花樣,縱欲回頭也是難。
嶙峋石齒也尋常,妙在粧成鳳髻妝;隻為春王恩大重,朝朝朝拜在東方。
石壁巉岩臨水渚,渾如鳳髻天生就;每到寅賓旭初來,雄冠卻映梧桐樹。
陽精鹑火值朝晖,五色岚光入翠微;阿閣不巢梧不宿,數聲鳴處白雲飛。
(鄭蘭汀) 削立名峰迥出群,生成鳳髻俨朝君;光浮旭景九苞瑞,秀掇晴霞五色文;玉筍鮮明迎曉日,金精突兀護卿雲;應時崛起飛鳴處,信是岐山餘緒分。
(梁元) 滴水鳴琴圖說 石壁潭有高山,山南之麓有懸崖;高二丈許。
崖岸噴泉如珠。
含珠未吐時,晶瑩光潔,或數點、或數十點,點點滴滴落崖下小渚。
其聲丁東、其韻悠揚,審之,有高下疾徐,神動天随之妙。
客有樂山水者自谷口來,既而空谷傳聲,辄訝然曰:『異哉!此聲也,胡為乎來哉?山蒼蒼兮!迥非單父;水茫茫兮!安得子期?異哉!此聲也,胡為乎來哉』?頃之,随谷逶迤而入,行不數步,乃瞥見滴滴者,此物也、此聲也。
天生自然,絕勝綠猗;不鼓不弄、無始無終,薰風悠悠滿天下,其殆自此生欤! 詩 一向林泉酷好吟,高山流水孰知心!地非單父常留韻,人是鐘期自識音;古調似彈湘浦瑟,新腔頻和樹梢禽。
清聲響到悠揚處,崖裡雲停一帶陰。
清泉滴滴韻浮沉,雅趣渾如理素琴;莫道高山流水調,不從這裡寫知音。
其二 山水也知音,誰能唱和吟?清流人不識,隻是自彈琴。
其三 側耳懸崖妙手空,如何點滴不須工;铿然嫋嫋留今古,山水為琴奏未終。
(彭吉堂) 怪石铮然響不禁,祗緣巫峽起千尋;珠聯點點流天籁,玉碎聲聲和鳥吟。
山水有情傳古調,鶴鸾知趣會元音。
不弦雅操留今古,得音人來自賞心。
(梁元) 獅嶺曉煙圖說 獅頭山去北埔辦務署二十餘裡,亦屬北埔之西,居申位。
坡峻,俯壓銅鑼圈、十二寮等處。
諸山岸然蹲踞,酷肖獅形。
平明之際,坳脊岩黛間淡煙四罩,其煙光掩映,山色分外宜人;騷客屬目久之,嘗有低徊不忍去者。
間有天成石室,内容百人之多,可蔽風雨。
在樹杞林堡内,亦絕無僅有之境也。
詩 嶺上蒙蒙霭曙氛,俨然獅子欲騰雲。
洞天豁破熊罴膽,大地暝開虎豹文。
落月羞花深護養,晨星零露作氤氲。
明朝又是渾籠罩,莫使陰陽曉幾分。
獅嶺嵯峨曙色饒,新煙淡抹又輕描。
岩凹楊柳微籠際,無限岚光挂樹梢。
空中突兀罩雲煙,訝是靈獅噓半天。
莫道旭輝能散霧,金球猶滾翠微巅。
巍巍獅嶺碧煙籠,曉起澄觀景最工:淡鎖枝頭殘月白,薄凝岩際早霞紅。
地當靈處金龍躍,洞到開時隐豹沖。
大地氤氲形勝好,常騰瑞氣鎖長空。
(梁元) 鹿山夕照圖說 鹿寮坑口山,懸崖數十丈,每夕陽滿崖,石齒粼粼,錯雜中央,金光燦爛。
行人過此,鮮有不駐其足、奪其目者。
時有善攀藤附葛者,石作梯級,曆級升之,端坐崖上,俯視一切,怃然作歌曰:『餐我沆瀣兮!飽我晚霞;吸我日月兮!嗜我精華。
牛羊下括兮!胡不返我仙家?明朝複與大舜遊,食蘋、食蒿且銜花。
舍卻無限人情興偏遐,殊令俗人啧啧嗟嗟嗟』。
詩 鹿山佳景望無涯,望到斜陽景更佳;樹賸殘晖添畫意,林饒晚照入詩懷。
猿眸轉處光偏徹,鴉羽飛時影欲偕。
從此黃昏來月色,幾多輝映快吾侪。
陟彼鹿山意頗雄,行行無奈又臨風;多情感慨情無限,祗在西天一望中。
群山須遜鹿山華,夕照初臨景倍奢;鴉影依依紅樹外,一時無限色交加。
溟色蒼然空四圍,山高恰好挹斜晖;壁籠寒翠光偏徹,峰鎖餘岚遠欲微。
思倦鳥聲尋樹宿,辍勞人影帶霞歸。
吾盧适與鹿山對,對景何妨莫掩扉。
(梁元) 三坑湧潮圖說 三條坑,在北埔辦務署之西,約有十餘裡之遙,即在三叉凸山下。
其源:三澗彙流,人故以三條坑名。
每日漲退至再,俨與靈潮無異。
斯水也,胡為而然也?疑此中亦有如伍員者之魂與為往來耶?乃嘗遣人迹之,複命雲:『五六裡内皆如此,六裡之外不見其漲矣』!當初漲時汨汨
雲作鬓鬟妝破曉,露沾毛發早先幹。
舉頭學得葵花樣,縱欲回頭也是難。
嶙峋石齒也尋常,妙在粧成鳳髻妝;隻為春王恩大重,朝朝朝拜在東方。
石壁巉岩臨水渚,渾如鳳髻天生就;每到寅賓旭初來,雄冠卻映梧桐樹。
陽精鹑火值朝晖,五色岚光入翠微;阿閣不巢梧不宿,數聲鳴處白雲飛。
(鄭蘭汀) 削立名峰迥出群,生成鳳髻俨朝君;光浮旭景九苞瑞,秀掇晴霞五色文;玉筍鮮明迎曉日,金精突兀護卿雲;應時崛起飛鳴處,信是岐山餘緒分。
(梁元) 滴水鳴琴圖說 石壁潭有高山,山南之麓有懸崖;高二丈許。
崖岸噴泉如珠。
含珠未吐時,晶瑩光潔,或數點、或數十點,點點滴滴落崖下小渚。
其聲丁東、其韻悠揚,審之,有高下疾徐,神動天随之妙。
客有樂山水者自谷口來,既而空谷傳聲,辄訝然曰:『異哉!此聲也,胡為乎來哉?山蒼蒼兮!迥非單父;水茫茫兮!安得子期?異哉!此聲也,胡為乎來哉』?頃之,随谷逶迤而入,行不數步,乃瞥見滴滴者,此物也、此聲也。
天生自然,絕勝綠猗;不鼓不弄、無始無終,薰風悠悠滿天下,其殆自此生欤! 詩 一向林泉酷好吟,高山流水孰知心!地非單父常留韻,人是鐘期自識音;古調似彈湘浦瑟,新腔頻和樹梢禽。
清聲響到悠揚處,崖裡雲停一帶陰。
清泉滴滴韻浮沉,雅趣渾如理素琴;莫道高山流水調,不從這裡寫知音。
其二 山水也知音,誰能唱和吟?清流人不識,隻是自彈琴。
其三 側耳懸崖妙手空,如何點滴不須工;铿然嫋嫋留今古,山水為琴奏未終。
(彭吉堂) 怪石铮然響不禁,祗緣巫峽起千尋;珠聯點點流天籁,玉碎聲聲和鳥吟。
山水有情傳古調,鶴鸾知趣會元音。
不弦雅操留今古,得音人來自賞心。
(梁元) 獅嶺曉煙圖說 獅頭山去北埔辦務署二十餘裡,亦屬北埔之西,居申位。
坡峻,俯壓銅鑼圈、十二寮等處。
諸山岸然蹲踞,酷肖獅形。
平明之際,坳脊岩黛間淡煙四罩,其煙光掩映,山色分外宜人;騷客屬目久之,嘗有低徊不忍去者。
間有天成石室,内容百人之多,可蔽風雨。
在樹杞林堡内,亦絕無僅有之境也。
詩 嶺上蒙蒙霭曙氛,俨然獅子欲騰雲。
洞天豁破熊罴膽,大地暝開虎豹文。
落月羞花深護養,晨星零露作氤氲。
明朝又是渾籠罩,莫使陰陽曉幾分。
獅嶺嵯峨曙色饒,新煙淡抹又輕描。
岩凹楊柳微籠際,無限岚光挂樹梢。
空中突兀罩雲煙,訝是靈獅噓半天。
莫道旭輝能散霧,金球猶滾翠微巅。
巍巍獅嶺碧煙籠,曉起澄觀景最工:淡鎖枝頭殘月白,薄凝岩際早霞紅。
地當靈處金龍躍,洞到開時隐豹沖。
大地氤氲形勝好,常騰瑞氣鎖長空。
(梁元) 鹿山夕照圖說 鹿寮坑口山,懸崖數十丈,每夕陽滿崖,石齒粼粼,錯雜中央,金光燦爛。
行人過此,鮮有不駐其足、奪其目者。
時有善攀藤附葛者,石作梯級,曆級升之,端坐崖上,俯視一切,怃然作歌曰:『餐我沆瀣兮!飽我晚霞;吸我日月兮!嗜我精華。
牛羊下括兮!胡不返我仙家?明朝複與大舜遊,食蘋、食蒿且銜花。
舍卻無限人情興偏遐,殊令俗人啧啧嗟嗟嗟』。
詩 鹿山佳景望無涯,望到斜陽景更佳;樹賸殘晖添畫意,林饒晚照入詩懷。
猿眸轉處光偏徹,鴉羽飛時影欲偕。
從此黃昏來月色,幾多輝映快吾侪。
陟彼鹿山意頗雄,行行無奈又臨風;多情感慨情無限,祗在西天一望中。
群山須遜鹿山華,夕照初臨景倍奢;鴉影依依紅樹外,一時無限色交加。
溟色蒼然空四圍,山高恰好挹斜晖;壁籠寒翠光偏徹,峰鎖餘岚遠欲微。
思倦鳥聲尋樹宿,辍勞人影帶霞歸。
吾盧适與鹿山對,對景何妨莫掩扉。
(梁元) 三坑湧潮圖說 三條坑,在北埔辦務署之西,約有十餘裡之遙,即在三叉凸山下。
其源:三澗彙流,人故以三條坑名。
每日漲退至再,俨與靈潮無異。
斯水也,胡為而然也?疑此中亦有如伍員者之魂與為往來耶?乃嘗遣人迹之,複命雲:『五六裡内皆如此,六裡之外不見其漲矣』!當初漲時汨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