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二 鄉 行
關燈
小
中
大
羅士質 字亦文,甯化人。
事親以孝聞。
裡中貧不能娶、病無醫藥者,資助之。
辛卯,邑大饑,士質散給粟米數百石,富人争相慕效,全活無算。
壽八十八卒。
梁任衡 歸化人。
康熙丙子、丁醜歲饑,煑粥鄉衢,減價平粜。
同邑太學生李維均、梁茂利、丁善詢,亦有赈濟功。
吳上顯 歸化人,父之祥。
以友愛聞。
上顯承父志,捐二百金構祖屋,族衆欲以田酬,卻不受,仍充為祭田。
同邑曾華翰亦捐田充祀,族人德之。
邱 銘 字旂生,上杭諸生。
嘗捐田一百二十畝,以為通族贍丁之資。
後丁配于糧,即以其田供祀。
李圖南 連城人,康熙庚子舉人。
方正嚴慤。
有邑令杜姓者,其父亦曾宰連邑,舊有祠,士民改祀朱子。
令至,欲複之,圖南力持不可。
令怒,欲中傷之,吹求其疵,不可得乃止。
雍正八年,隸戶部觀政,漳浦蔡世遠薦為國子學職,未仕而卒。
賴 相 長汀人,性樂善。
嘗置嘗田,建祖祠,修學宮,立義塚,造當坑橋,砌青泰裡道,約費千金,人鹹服其義舉。
郭 憲 字光史,上杭庠生。
慷慨好施。
邑中文塔頹圮,捐千金為修築資。
複擴祖祠,置祀田,修南關橋,浚太平坊井,施九州亭渡。
好行其德,至老不倦。
伍奏旋 甯化諸生。
康熙丁醜、雍正丙午歲饑,出粟百餘石,煮糜以赈。
妻雷氏奉夫遺囑,建安甯橋,費金四千餘兩。
許佐翰 長汀監生。
嘗獨力修祖茔,建宗祠,置祀田,費頗不赀。
複捐三百餘金,建大潭、永壽橋,行人德之。
王大甯 甯化監生。
康熙丁醜、辛醜、雍正丙午,三次赈饑。
嘗捐金百餘兩,造三劄嶺石橋,行人德之。
同邑曹舜聞、雷聞遠,赈饑造橋,與大甯相類。
又趙朝天、伊天祚、伊天祥、黃嘉製,皆有濟荒功。
李兆蕡 字實涵,長汀廪生。
性嚴正,言動無所苟,博學能文,尤究心于四書五經。
著有《四書集腋》、《五經旁注》,藏于家。
李其羨 清流人。
立木塔,瘗骷髑,置田以供祀。
子昌賢,易木以石,約費千金。
阙廷樞 永定廪生。
五世同爨。
丁未水災,傾赀以赈。
子文成,進士,宰樂陵,有政聲。
吳 璘 永定人。
與兄璇均有義聲。
毛邑令題其墓石曰:“七奏杭糧義民吳璘之墓”。
闵文思 長汀諸生。
嘗捐祀田,焚逋券,還遺金。
甲寅耿變,拒僞職不受。
闵遇亨 長汀人,拔貢生,谕德化。
當耿逆之變,力拒僞命。
子泗駒,為貢生,敦厚周慎,裡黨恒矜式之。
守令欽其家學,相繼為義塾師者數十年。
許世黉 長汀人。
值海寇攻城,邑人奔竄,黉侍祖母病,不忍去,寇義而釋之。
丙戌水荒,捐谷豆以赈饑者。
同邑黃承堅、劉正美,于順治戊子亦有赈饑功。
陳舜忠 字日聖,長汀人。
事兄友愛。
嘗修族墳,置田供祀,建虎忙嶺亭,疏光裕泉以濟通鄉。
雍正丙午、癸醜二次赈饑。
戴 炳 字光謙,長汀貢生。
忠厚好義。
雍正癸卯、丙午,罄赀赈饑,施棺數百具。
複造黃柏嶺亭,建赤竹溪、黃峰二橋,行人德之。
陳禹泰 字自遠,長汀監生。
慷慨好義,倡建屋橋五座,露橋四座,埋胔掩骼,重捐置田畝,以為持久計,遠近稱之。
傅嗣仲 字殷诰,上杭人。
樂善好施予。
雍正丙午,歲大饑,捐粟設粥數月,以甦饑民,鄰裡德之。
公舉于當事,延與鄉飲耆賓。
雷萬可 字爾功,甯化人,歲貢生。
性和易,好施予。
雍正丙午、丁未間,設糜赈饑。
力葺通津橋梁,捐助三百金有奇。
又磊鑿清流楊梅嶺,行人利之,鹹祝雷長者雲。
伊 榮 甯化人,庠生。
行詣敦笃,好濟人利物事。
葺修陳步、東山諸橋,不惜傾囊數百金。
凡學官、祖祠,力為營治。
嘗于金陵置義塚一具,至今道路藉藉稱之。
張良第 甯化人。
于康熙五十年間,捐造石馬渡橋,費千金有奇,題曰“老翁橋”,民無病涉焉。
其生平樂善類如此。
王欽爵 甯化人。
為人恂恂有禮,勤于訓課子弟,為族子廣置學田,充束脯膏火資。
遇歲荒,出粟赈饑,前明兩舉賓筵特獎之。
張仲延 甯化貢生。
邑有谌坑渡為閩、浙咽隘,水激湍,舊有橋随建随圯,人多沒溺。
仲延恻然,于康熙五十六年義捐一千六百餘金,鼎建以固,民德之。
邑令周傑記于石。
沈士宴 永定學諸生。
好義舉。
雍正丙午、丁未,邑大饑,鬥米銀四錢,出赈七十餘石,又設糜粥以供老且病者。
由馬山至溪口,路故崎岖,傾囊平治之,人有坦途之頌。
馬定邦 長汀耆賓。
樂施濟。
康熙四十五年,汀城大水,人多溺死者,定邦沿途掩瘞,費凡數百金。
雍正丙午歲饑,減值平粜,兼設粥糜以濟鄉曲,人鹹德之。
黃文乘 字廣志,長汀歲貢。
為人敦本行,訓士以勤。
鍵戶自修,間有事關義舉者,又能侃侃言之。
如丁酉歲,邑令張以遭謗被議,乘義激于心,赴愬諸憲司,白其冤,尋複原任。
乘不敢以私谒,後以次選羅源司訓,以老辭不赴。
鐘嘉佑 長汀人。
好善樂施予。
康熙丙戌,邑大小溺死凡數百人,捐金瘞斂之,相望十裡,每歲寒食,操舟沿堤以祭。
又置海螺墩地二十餘丈,以掩枯骸之無主者,人服其義。
阙殿甲 上杭候選州同。
性敦厚,好施予。
雍正丙午饑,甲出粟以赈,裡多全活,人稱惠焉。
謝朝庸 甯化飲賓。
幼孤苦,能力孝養。
甲寅逆藩之變,揭家避村落中,捐赀募鄉勇起團練,自成壁
事親以孝聞。
裡中貧不能娶、病無醫藥者,資助之。
辛卯,邑大饑,士質散給粟米數百石,富人争相慕效,全活無算。
壽八十八卒。
梁任衡 歸化人。
康熙丙子、丁醜歲饑,煑粥鄉衢,減價平粜。
同邑太學生李維均、梁茂利、丁善詢,亦有赈濟功。
吳上顯 歸化人,父之祥。
以友愛聞。
上顯承父志,捐二百金構祖屋,族衆欲以田酬,卻不受,仍充為祭田。
同邑曾華翰亦捐田充祀,族人德之。
邱 銘 字旂生,上杭諸生。
嘗捐田一百二十畝,以為通族贍丁之資。
後丁配于糧,即以其田供祀。
李圖南 連城人,康熙庚子舉人。
方正嚴慤。
有邑令杜姓者,其父亦曾宰連邑,舊有祠,士民改祀朱子。
令至,欲複之,圖南力持不可。
令怒,欲中傷之,吹求其疵,不可得乃止。
雍正八年,隸戶部觀政,漳浦蔡世遠薦為國子學職,未仕而卒。
賴 相 長汀人,性樂善。
嘗置嘗田,建祖祠,修學宮,立義塚,造當坑橋,砌青泰裡道,約費千金,人鹹服其義舉。
郭 憲 字光史,上杭庠生。
慷慨好施。
邑中文塔頹圮,捐千金為修築資。
複擴祖祠,置祀田,修南關橋,浚太平坊井,施九州亭渡。
好行其德,至老不倦。
伍奏旋 甯化諸生。
康熙丁醜、雍正丙午歲饑,出粟百餘石,煮糜以赈。
妻雷氏奉夫遺囑,建安甯橋,費金四千餘兩。
許佐翰 長汀監生。
嘗獨力修祖茔,建宗祠,置祀田,費頗不赀。
複捐三百餘金,建大潭、永壽橋,行人德之。
王大甯 甯化監生。
康熙丁醜、辛醜、雍正丙午,三次赈饑。
嘗捐金百餘兩,造三劄嶺石橋,行人德之。
同邑曹舜聞、雷聞遠,赈饑造橋,與大甯相類。
又趙朝天、伊天祚、伊天祥、黃嘉製,皆有濟荒功。
李兆蕡 字實涵,長汀廪生。
性嚴正,言動無所苟,博學能文,尤究心于四書五經。
著有《四書集腋》、《五經旁注》,藏于家。
李其羨 清流人。
立木塔,瘗骷髑,置田以供祀。
子昌賢,易木以石,約費千金。
阙廷樞 永定廪生。
五世同爨。
丁未水災,傾赀以赈。
子文成,進士,宰樂陵,有政聲。
吳 璘 永定人。
與兄璇均有義聲。
毛邑令題其墓石曰:“七奏杭糧義民吳璘之墓”。
闵文思 長汀諸生。
嘗捐祀田,焚逋券,還遺金。
甲寅耿變,拒僞職不受。
闵遇亨 長汀人,拔貢生,谕德化。
當耿逆之變,力拒僞命。
子泗駒,為貢生,敦厚周慎,裡黨恒矜式之。
守令欽其家學,相繼為義塾師者數十年。
許世黉 長汀人。
值海寇攻城,邑人奔竄,黉侍祖母病,不忍去,寇義而釋之。
丙戌水荒,捐谷豆以赈饑者。
同邑黃承堅、劉正美,于順治戊子亦有赈饑功。
陳舜忠 字日聖,長汀人。
事兄友愛。
嘗修族墳,置田供祀,建虎忙嶺亭,疏光裕泉以濟通鄉。
雍正丙午、癸醜二次赈饑。
戴 炳 字光謙,長汀貢生。
忠厚好義。
雍正癸卯、丙午,罄赀赈饑,施棺數百具。
複造黃柏嶺亭,建赤竹溪、黃峰二橋,行人德之。
陳禹泰 字自遠,長汀監生。
慷慨好義,倡建屋橋五座,露橋四座,埋胔掩骼,重捐置田畝,以為持久計,遠近稱之。
傅嗣仲 字殷诰,上杭人。
樂善好施予。
雍正丙午,歲大饑,捐粟設粥數月,以甦饑民,鄰裡德之。
公舉于當事,延與鄉飲耆賓。
雷萬可 字爾功,甯化人,歲貢生。
性和易,好施予。
雍正丙午、丁未間,設糜赈饑。
力葺通津橋梁,捐助三百金有奇。
又磊鑿清流楊梅嶺,行人利之,鹹祝雷長者雲。
伊 榮 甯化人,庠生。
行詣敦笃,好濟人利物事。
葺修陳步、東山諸橋,不惜傾囊數百金。
凡學官、祖祠,力為營治。
嘗于金陵置義塚一具,至今道路藉藉稱之。
張良第 甯化人。
于康熙五十年間,捐造石馬渡橋,費千金有奇,題曰“老翁橋”,民無病涉焉。
其生平樂善類如此。
王欽爵 甯化人。
為人恂恂有禮,勤于訓課子弟,為族子廣置學田,充束脯膏火資。
遇歲荒,出粟赈饑,前明兩舉賓筵特獎之。
張仲延 甯化貢生。
邑有谌坑渡為閩、浙咽隘,水激湍,舊有橋随建随圯,人多沒溺。
仲延恻然,于康熙五十六年義捐一千六百餘金,鼎建以固,民德之。
邑令周傑記于石。
沈士宴 永定學諸生。
好義舉。
雍正丙午、丁未,邑大饑,鬥米銀四錢,出赈七十餘石,又設糜粥以供老且病者。
由馬山至溪口,路故崎岖,傾囊平治之,人有坦途之頌。
馬定邦 長汀耆賓。
樂施濟。
康熙四十五年,汀城大水,人多溺死者,定邦沿途掩瘞,費凡數百金。
雍正丙午歲饑,減值平粜,兼設粥糜以濟鄉曲,人鹹德之。
黃文乘 字廣志,長汀歲貢。
為人敦本行,訓士以勤。
鍵戶自修,間有事關義舉者,又能侃侃言之。
如丁酉歲,邑令張以遭謗被議,乘義激于心,赴愬諸憲司,白其冤,尋複原任。
乘不敢以私谒,後以次選羅源司訓,以老辭不赴。
鐘嘉佑 長汀人。
好善樂施予。
康熙丙戌,邑大小溺死凡數百人,捐金瘞斂之,相望十裡,每歲寒食,操舟沿堤以祭。
又置海螺墩地二十餘丈,以掩枯骸之無主者,人服其義。
阙殿甲 上杭候選州同。
性敦厚,好施予。
雍正丙午饑,甲出粟以赈,裡多全活,人稱惠焉。
謝朝庸 甯化飲賓。
幼孤苦,能力孝養。
甲寅逆藩之變,揭家避村落中,捐赀募鄉勇起團練,自成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