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二 鄉 行

關燈
《周禮》:地官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

    二曰六行。

    鄉行之名,所由昉欤。

    緻仕曰鄉老,任職曰鄉大夫。

    莫不以面命、以耳提、以身倡率。

    故其時之民,父勉其子,兄诏其弟,童而習之,白首而安之。

    視此六者,如布帛菽粟之不可一日無,而其行之亦皆出于心之識,然而絕無迫促牽強與夫有所為而為,有所畏而不得不為之苦。

    自教化衰而民不興行,父母而秦越,親戚而贅瘤。

    以為名,則有廬墓生子者矣;以為利,則有因攘奪而散粟者矣,不亦大可嗟乎?夫志者所以信今而傳後也,今不可信,何有于後。

    是編所輯,不惟其事惟其人,其人而未善焉,事雖善弗取也。

    不則,一介之士,不忍沒也;一行之善,不忍棄也。

    若愛憎任心,取舍随意,如魏收所雲“舉之則升天,按之則入地”,豈維世之意也耶!志鄉行。

     〔明〕 張彥銘 甯化人。

    由鄉薦曆常州通判,緻仕終養。

    崇正學,屏佛老,居鄉三十餘年,年九十九。

    弟彥正年九十、彥隆年八十七。

    縣令鄭瑄繪其像為圖,屬詩人詠之,号曰“甯陽三老”。

     張子才 甯化人。

    永樂間,貢舉茂才,不起。

    課子孫耕耘為業。

    景泰中,納粟赈民,辭官不受。

     丁緻卿 字克修,上杭貢生,任臨安訓導歸。

    購廛居,俾族人收稅以供宗祀。

    歲祲,焚券赈饑,家因以中落焉。

     葉有忠 字荩臣,清流人。

    與弟福相友愛。

    有忠主家事,必先福而後己。

    福亦恭順其兄,永樂癸卯舉于鄉,旋卒。

    有忠為之撫孤,人稱孝友。

     伍 祐 字遵正,清流人。

    宣德間,邑大饑,就祐食者日千計,閱月乃已。

    武平陳積玉,亦喜周濟,歲祲減價平粜,富室鹹效慕之。

     謝禮敬 清流人。

    和平謙遜,力田為業,五世不分居。

    年七十,縣令欲延為賓,謝曰:“野人疎散,足迹不敢入公門。

    ”其高緻如此。

     賴添貴 字景望,清流人。

    以鄉薦署仁和教谕。

    時有諸生逋官租及守糧者不能償,悉捐俸代之。

    升鄭府長史,穴土得金,言于官,一無所取。

     林 梁 武平人。

    力學好善,建豐林橋,修伏牛徑,不靳數百金。

    同邑鐘浩、徐珂亦有善聲。

     伊彥謙 甯化人。

    值寇警歲兇,輸谷千石為赈,朝廷旌為義民。

    成化中,伊彥忠捐谷五百石備赈,有司以聞,亦賜勅旌獎。

     邱人福 長汀人。

    正統間,出粟千石赈饑,玺書旌義。

     石 厚 字伯載,武平人。

    以親老無他兄弟,舍業終養。

    親殁未葬,适大帽山寇發,空鄉奔竄。

    厚撫柩号恸,寇感動去。

     黃 表 字德彰,連城人。

    成化間,建彭坊、江濱、橫坑、蔣地屋橋四座、露橋二十六座。

    時議築土城,表鬻産輸工。

    及彭坊橋毀,子守約、守慎重建,邑人頌之。

     戴景祯 連城人。

    成化間,赈濟饑民,賜勅旌義,授官。

     周 和 長汀人。

    成化間,襲昭信校尉,署武平縣事,無冤獄。

    嘗捐金修太平橋、開烏石險道,邑人德之。

     熊安福 長汀人。

    施田二頃,入興賢莊。

    嘉靖間,建祠金花坊,邑令祝以事聞,奉勅獎熊氏家廟。

     張友信 甯化人。

    嘗于四門設義塜,以瘗枯骸。

    複捐租田。

    煮茗、修橋、造舟設渡,以濟行者。

     謝 纓 連城人。

    少順父志,自任家督,推誠待弟,一錢、尺帛不私。

    嘗捐金建文川橋,鄉人德之。

     鐘 嶽 武平人,習舉子業。

    父老病,感泣棄去,養志為樂。

    正德七年,邑中兵亂,輸粟數百石贍軍,歲饑,作粥以飼饑者。

     王欽诰 甯化人。

    急病樂施。

    邑令陳統解組窘甚,欽诰贈金百兩,俾得發裝。

    又捐數百金,造起風橋石墩三座、瓦屋十楹,行者頌德。

     舒 經 武平人。

    正德七年,江、廣寇來攻,邑城幾陷,經捐資犒衆,出力并禦。

    寇息,疫興且饑,複竭資赈恤,人多德之。

     林 瑞 字朝興,連城庠生。

    嘉靖中,與彭翔、胡一貫應貢赴京,翔與貫相繼死,瑞先後為殡。

    或勸瑞入監,不聽,出己資扶柩歸。

     謝 超 連城人。

    商于外,有負官缗者鬻妻為超□,超代償而還其妻。

    有盜謀劫超資,盜婦與負官缗妻善,洩其謀,超遂遁免。

    年八十卒。

     鄭廷惠 長汀人。

    時苗當為累,惠獨鬻己業以應。

    嘉靖季寇亂,兩弟被執,捐金詣壘贖之。

    更為弟償貸贖産,人皆服其義。

     沈明經 字用卿,铨子。

    嘉靖甲午應天舉人,知崇仁縣,自免歸,貧不能治裝。

    邑人資助乃得抵家。

    歸,杜門,無所幹請,亦清而有守者。

     胡 輝 字希大,長汀人。

    性孝友。

    嘗置祭田贍族衆。

    由貢為樂亭丞。

    子橋,以父老迎歸,能體親志,人稱其孝。

     張希顯 号石泉,長汀人。

    與弟希穎相友愛,鄉裡無間言。

    子履祥,隆慶丁卯解元,曆曲江、石門二縣,多異政。

    己醜入觐,會楚大饑,馳疾計赈,以勞卒于官。

     邱桂榮 甯化人。

    嘉靖癸巳,大旱歲饑,桂榮量口貸米,貧無償者置勿問。

    買山為義塚,力不能殡者,施棺葬埋之。

    募工曲引冽泉,鑿地積水以供衆汲。

    鄉毀于寇,貧民寒不護體,為給冬衣一年。

    子秉洪、秉賢,孫萬山、萬式、萬鐘,三代曆百餘年,皆好行其德,守令交獎之。

     楊廷器 号梅塘,甯化人。

    以貢為廣州教授。

    三司教铎,五署邑篆,青氈之外,别無長物。

    著有《雪窗自觀錄》、《官遊雜記》及《林下自觀稿》。

     李青員 連城人。

    孝友樂施。

    有張姓鬻田于青員,得價五十金,醉卧失之,号泣欲死。

    青員曰:“無害,金可得也。

    ”複如數與之,張匍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