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 名 宦

關燈
君子之仕,非為名也。

    為名而仕,則失其所以仕之意矣。

    嘗見世之仕者,當其時,碑之、銘之,不數傳而煙荒草蔓,歎姓氏不存矣;當其時,俎之、豆之,不數傳而麋卧狐栖,疑衣冠何代矣。

    至若功德在人,百世不谖者,究不盡在乎俎豆、碑銘之數。

    夫蒲邑桐鄉、岘山畏壘,此其人必有無慕乎名之念。

    而名之所歸,如影随形,卒迹不得而逃之。

    然則勒鼎鐘而書竹帛,是必有道矣。

    汀自隋、唐以迄國朝,如林披、陳劍、李綱、陳、劉爚、王守仁之數君子者,真能造千百載億萬生靈福命者也,流風遺澤,豈不與龍山争高、鄞水争長哉?志名宦。

     〔隋〕 穆 蕭 江南人,刺汀州,政尚清明。

    秩滿,之京,道經将樂溪,聞唐受隋禅,躍溪中死。

    将樂人祀之。

     〔唐〕 林 披 莆田人,天寶中,授臨汀郡曹掾。

    郡多山鬼淫祠,披著《無鬼論》曉之。

    刺史樊滉奏為臨汀令,以治行遷本郡别駕。

     陳劍 大曆間,汀州刺史。

    郡治舊在新羅,再遷至東坊口。

    劍始至,聞鼓角聲,堙郁不暢,适年兇民疫,吏民進狀,請遷治。

    劍擇地卧龍山之陽曰白石村,請于朝,改築焉。

     羊士谔 貞元初進士,為宣、歙巡官。

    永貞二年,以事至長安,時王叔文用事,谔言其非,叔文怒,欲誅之,韋執誼不可,乃貶甯化尉。

     蔣 防 字子輝,南興人。

    長慶中,以元稹、李紳薦,為翰林院學士,為李逢吉所忌,出刺汀州。

     劉 岐 大中初,刺汀州。

    築子城、羅城,修拓陳劍所遷壁壘,郡稱雄鎮。

     鐘全慕 唐昭宗時為刺史,王審知喜其骁勇有謀略,分汀州使守之。

     〔五代〕 王繼業 父延宗為汀州刺史,繼業複為守。

    父子相繼,俱有治績。

     王 雲 後唐同光初,任甯化縣,徙黃連舊治于竹筱窩,以當旺氣,今仍其址。

     〔宋〕 王嗣宗 汾州人,太平興國六年,知汀州事。

    太宗遣武德卒潛察遠方事,有至汀者,嗣宗械送京師,因奏:“陛下不委任賢俊,猥信此輩為耳目。

    ”太宗怒,械嗣宗下吏,削秩。

    既而嘉之,遷其官。

     陳 闡 天禧中知武平縣,洞獠久侵擾。

    闡立斥堠,訓練士卒,獠不為害。

     翁仲道 崇安人,登進士,調山陰,遷鄞縣,改武平令,所至有惠政。

    購地建學以教民,邑始知學。

    複令黃岩,以親遠不逮養,緻仕歸。

     蕭 律 字調元,新喻人。

    景德二年,賜明法及第,守汀州。

    屬邑多岚瘴,律奏,遷其治于平曠。

     方 峤 莆田人,元豐間,汀寇肆掠,特除峤知本州,削平之。

     陳 軒 字元輿,建陽人。

    元豐間知州事,治尚清淨。

    黃庭堅詩:“平生所聞陳汀州,蝗不入境年屢豐”。

    官至龍圖閣學士。

     郭祥正 當塗人,工詩,元豐間判汀州,有善政。

    每與太守陳軒聯辔郊行,多所題詠。

     危建侯 邵武人,元豐中進士,知甯化縣,不任刑罰,專以德化民。

    民懷之,生子多以危名者。

     蕭 佐 江西人,元祐中知汀州,新庠序,斥公田以供廪饩,文風以盛。

     鄒 括 泰甯人,紹興中進士,知甯化,建學訓導,以恩信懷柔之。

    去之日,民為立祠以祀。

     劉 叙 元符元年,授長汀丞,會有旨,創清流縣,辟為令。

    經始縣事,營繕官舍、廛市,俱有條理。

     楊 朏 字持正,閩縣人。

    元符二年,以渭川推官攝長汀縣事,督賦不擾而集。

    時盜多嘯聚,朏捕治首惡,境内肅清。

    曾上書極論紹聖奸臣。

    卒建甯節度推官。

     陳 粹 閩縣人,元符三年,知州事,勸農桑,嚴溺女之禁。

    崇甯間,遷創學舍,奏課居天下第三。

     汪天任 字莘老,浮梁人,大觀中進士,知汀州事。

    時方行王安石《字說》,天任獨守“六經”不變,所著有《語孟新意》。

     鄭 柟 緻和中,任甯化黃土寨巡檢,有平寇功。

     李 光 上虞人,靖康初,以侍禦史極論蔡攸、朱勔,谪監汀州酒稅。

     施 禔 建陽人,建炎間,以門蔭擢知甯化。

    葉侬叛,虛聲欲取汀州。

    禔率部民守隘,叛卒不敢犯。

    帥司檄巡尉領弓級,中途不進,欲殺尉為亂,褆撫定之。

    後仍不悛,禔乃取黠者三十人置之法,自是肅然。

    累遷知梧州。

     鄭 強 長樂人,紹興二年知州事。

    始至郡,視廟學荒圮,慨然有更創意。

    會有诏葺學宮,即日度地,建于州東;又市腴田以增饩廪,擇嚴師以定課程。

    州人立祠于稽古閣下祀之。

     張 昌 紹興間知汀州,政尚寬和,民不忍犯,呼為“張佛子”。

     黃 武 紹興中知汀州事。

    齊述據贛城叛,武增陴浚隍,備器搜乘,西向讨之,述突圍去。

     陳吉老 仙遊人,紹興間清流丞,以最遷判州事。

    贛寇犯境,吉老自将破賊。

    長子希造,與賊胡保等遇于武平又竿口,深入無援,死之。

    吉老忍痛擊賊,賊大潰。

    凱旋,郡将道迎慰問,吉老笑曰:“馬革裹屍,本男兒事,何至作兒女悲涕耶?”事聞,朝廷官其遺腹孫光祖。

     劉師尹 字伯任,長樂人,紹興間,為汀州錄事參軍。

    時汀令陳夢遠,誣郡士劉亮、葉椿以死罪,殺亮,囚椿。

    郡倅向士俊黨夢遠,傳緻其獄。

    師尹知其冤,抗辯再三,士俊怒,督之益急。

    師尹乃取狀,書其尾曰:“吾甯去官,不可陷人于非命。

    ”毅然投劾去。

    後帥司核得實,夢遠、士俊镌秩,椿等獲免。

    邦人德師尹,祀之。

    官終奉議郎、提舉浙東常平倉。

     趙公逈 字仲和,晉江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調汀州戶曹。

    隆興初,郡卒忿支賞稍緩,群噪谯門,系知錄官,将殺之。

    公逈谕之曰:“資與命孰重?叛則爾誅,資于何有?姑歸營,出知錄,錢于我乎取。

    ”衆始定。

    尋白守将,枭倡亂者十餘人,州得無事。

    後知邵武軍,涖政簡嚴。

    升直秘閣,轉外卒。

     吳建陽人,紹興間,以進士令長汀。

    每于耕斂之月,聽囚歸業,約田事畢來詣獄。

    囚皆如期至,剖曲直,多所原貸。

    又以鹽綱事請于郡,便民買食。

    秩滿歸,老稚涕泣遮留之。

     周堯卿 字子俞,道州人,紹興間,以進士令甯化。

    提刑楊綋入縣境,見披械而耕者,詢之。

    道其故,因曰:“令不民欺,民實欺令,又何敢怨?”綋歎而薦之,累官太常博士。

    範仲淹複薦之。

     卓 庠 紹興間,以長汀丞攝連城令。

    時初立縣,庠撥方審勢,悉自指授,廛井途徑,條理秩然。

     邱欽若 紹興間連城令。

    未期年,鄰寇竊發。

    欽若經畫地勢,築城三百丈,率民捍禦,寇不入境。

     李 弇 崇安人,紹興間為連城令,政務寬平。

    有兄弟積訟者,弇以理谕之,感泣而去。

    民為謠曰:“訟者息争,居者安仁;李公為政,百姓如春。

    ” 李 綱 字伯紀,邵武人。

    宣和初,以編修言水災事,谪監劍州沙縣稅,攝武平縣事。

    時伏莽滋蔓,綱申嚴保甲,協力提防,不軌之徒,聞風星散。

    構讀書堂于縣西,時集士子講學其中。

     劉國瑞 紹興間任連城令,建學舍,給官田以贍士。

     吳南老 紹興間知州事,修學宮,繕城壁、倉廪。

    會葛畲有逋寇。

    南老縛其渠魁,餘黨悉散。

     陳朝章 乾道中令上杭,遷縣治于郭坊,區處分畫,俱有條理。

     黃 藻 延平人,乾道間為清流令。

    縣有貼銀鈔錢,素為民害。

    藻聞于朝,蠲免之。

    值歲歉,鬥米半千,躬行勸赈,多所全活。

    鄰寇每相戒曰:“彼有善政,慎毋犯之。

    ”去任日,老稚攀轅,數日後,始得出境。

     程大昌 休甯人,淳熙中守汀州境。

    有寇亂,戍将蕭統領兵戰死。

    閩部大震,移總制裴師武讨之。

    師武以未得符不行。

    大昌手書趣之曰:“事急矣,如有責君者,可恃吾書自解。

    ”時賊謀攻城,先使諜者縱火為内應。

    會師武軍至,得諜者,賊遂散去。

     江 璊 淳熙中知州事。

    先是,州有銀冶,歲代撫州、建昌輸銀六千兩,二郡歲償綿絹。

    後值兵燹,綿絹不生,坑場停開,而所輸仍取于民。

    璊疏陳其害,得減三之二焉。

     黃 杞 字景華,龍溪人,淳熙間任甯化尉,以捕盜功,改秩令浦城。

    朱熹守漳,最器重之。

     祝 櫰 淳熙中,以朝奉郎知汀州。

    有獻羨餘缗錢六十貫,名無額上供,櫰為減四分之一。

     黃樵仲 龍溪人,登淳熙第,調汀州錄事參軍,有善績。

    自書于屏雲:“俸薄儉常足,官卑清自尊。

    ” 張振古 清江人,淳熙中為長汀簿,剛正有守。

    郡帖下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