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兵 制
關燈
小
中
大
大田 去縣一百裡。
靖遠 去縣一百一十裡。
長橋 去縣一百二十裡。
畬心 去縣一百三十裡,有公館。
張屋 去縣一百四十裡,與上杭迴龍接界。
牛嶺 在縣西十五裡。
白雲 青山 隘嶺 去縣六十裡,與瑞金接界。
觀音鋪 去縣四十裡。
甯化 禾口 古背 水茜 烏村 石牛 羅溪 黃柏嶺 楊梅迳 望高嶺 中沙 沙坪 伍家坊 安遠司 泉上裡 清流 楊梅嶺 在縣東二十裡。
高風嶺 在縣東五裡。
清風峽 在縣東十五裡。
長空嶺 在縣東坊郭裡。
分水嶺 在縣東二十五裡,陳有定屯兵處。
百步嶺 在縣南十五裡。
玉華嶺 浮竹嶺 高地嶺 俱在縣北永得裡。
高陽嶺 在縣北倉盈裡。
歸化 西路 青竹,在城十五裡。
五通 在城二十裡。
東路 茅,在城十裡。
黃坭 在城二十裡。
花園 在城二十五裡。
連城 東路 金雞嶺、打鼓嶺。
南路 塞竹隔、王城、太平、崩坑、新泉、桃排、赤腳嶺、餘畬。
西路 水西嶺、長坑。
上杭 迴龍 日忌灘 三潭頭 鯉子湖 雞籠山 石下 連城河口 俱上水路。
半店 黃泥垅 大沽灘 信豐灘 南蛇渡 峰市 俱下水路。
水埔 響石前 大灣鋪 俱上陸路。
鵝公嶺 安人凹 水草迳 俱下陸路。
觀音井 通武平。
石灰嶺 将軍橋 通龍岩。
武平 三角鋪 在縣南十裡。
中田鋪 去縣南二十裡。
賴屋鋪 在縣南三十裡。
金雞鋪 在縣南四十裡。
石迳嶺 在縣西二十裡。
硿頭 在縣西北四十裡。
遙岃 在縣西北六十裡。
張坑 在縣西北五十裡。
羅溪坑 在縣東七十裡。
河口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裡。
盤龍岡 在縣南三十裡。
永定 東陸路 上佛子凹、下佛子凹、草子湖、高頭、暗坑畬、戊子橋、三層嶺。
民壯(附) 長汀縣額設三十名。
甯化縣額設二十名。
泉上縣丞額設四名。
清流縣額設二十名。
歸化縣額設二十名。
連城縣額設二十名。
上杭縣額設二十名。
峰市縣丞額設四名。
武平縣額設二十名。
永定縣額設二十名。
按,明洪武初,立民兵萬戶府,簡民間武勇編成隊伍,以時操練,有事用以征戰,事平放還為民。
正統十四年,令本地官司率領操練。
天順元年,命鞍馬器械悉從官給。
弘治二年,令取民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精壯者充之州縣。
七八百裡者,裡二名;五百裡者,裡三名;三百裡者,裡四名;一百裡者,裡五名。
春、夏、秋,月操二次,至冬操三歇五。
正德間,法廢,乃雇值應役工食,歲以丁糧對編,每名派銀一十四兩四錢。
内以一半團練,每名給工食銀十兩八錢;以一半防守,每名給工食銀七兩二錢。
合二項剩銀俱扣解充饷。
嘉靖三十八年,改編丁四糧六,工食照舊派征,每名僅給銀七兩二錢,以一半充饷。
四十三年,又以丁米對編,每名派工食十兩八錢,内給與對領銀各七兩二錢,尚餘每名銀三兩六錢解饷。
萬曆五年,巡撫龐尚鵬以工食繁費,裁革名數,每縣定以三百名有奇。
甯化縣額編三百五十一名,清流縣額編三百八名,上杭額編三百名。
長汀、連城、武平、歸化、永定額數雖無可考,然可例推。
本朝定鼎之後,罷民兵、設防兵。
各縣額設民壯五十名,每名歲給工食銀六兩,即于條鞭額内支給,不複加派于民。
康熙十七年奉裁。
二十二年複奉留給。
雍正六年奉文增設民壯,以為各官護衛。
知府額設四十名,同知二十五名,經曆八名;各縣各五十名,縣丞四名,典史六名,驿丞四名。
雍正十三年,奉文裁汰府廳佐雜民壯,其各縣民壯,酌量地方情形以定存留。
長汀縣裁二十名,清流、歸化、連城、武平、永定各裁三十名,甯化、上杭二縣各裁二十六名,留縣二十名,各以四名撥給移駐泉上、峰市二縣丞。
今各民壯隻供役于縣,以時訓練,不複為兵矣。
靖遠 去縣一百一十裡。
長橋 去縣一百二十裡。
畬心 去縣一百三十裡,有公館。
張屋 去縣一百四十裡,與上杭迴龍接界。
牛嶺 在縣西十五裡。
白雲 青山 隘嶺 去縣六十裡,與瑞金接界。
觀音鋪 去縣四十裡。
甯化 禾口 古背 水茜 烏村 石牛 羅溪 黃柏嶺 楊梅迳 望高嶺 中沙 沙坪 伍家坊 安遠司 泉上裡 清流 楊梅嶺 在縣東二十裡。
高風嶺 在縣東五裡。
清風峽 在縣東十五裡。
長空嶺 在縣東坊郭裡。
分水嶺 在縣東二十五裡,陳有定屯兵處。
百步嶺 在縣南十五裡。
玉華嶺 浮竹嶺 高地嶺 俱在縣北永得裡。
高陽嶺 在縣北倉盈裡。
歸化 西路 青竹,在城十五裡。
五通 在城二十裡。
東路 茅,在城十裡。
黃坭 在城二十裡。
花園 在城二十五裡。
連城 東路 金雞嶺、打鼓嶺。
南路 塞竹隔、王城、太平、崩坑、新泉、桃排、赤腳嶺、餘畬。
西路 水西嶺、長坑。
上杭 迴龍 日忌灘 三潭頭 鯉子湖 雞籠山 石下 連城河口 俱上水路。
半店 黃泥垅 大沽灘 信豐灘 南蛇渡 峰市 俱下水路。
水埔 響石前 大灣鋪 俱上陸路。
鵝公嶺 安人凹 水草迳 俱下陸路。
觀音井 通武平。
石灰嶺 将軍橋 通龍岩。
武平 三角鋪 在縣南十裡。
中田鋪 去縣南二十裡。
賴屋鋪 在縣南三十裡。
金雞鋪 在縣南四十裡。
石迳嶺 在縣西二十裡。
硿頭 在縣西北四十裡。
遙岃 在縣西北六十裡。
張坑 在縣西北五十裡。
羅溪坑 在縣東七十裡。
河口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裡。
盤龍岡 在縣南三十裡。
永定 東陸路 上佛子凹、下佛子凹、草子湖、高頭、暗坑畬、戊子橋、三層嶺。
民壯(附) 長汀縣額設三十名。
甯化縣額設二十名。
泉上縣丞額設四名。
清流縣額設二十名。
歸化縣額設二十名。
連城縣額設二十名。
上杭縣額設二十名。
峰市縣丞額設四名。
武平縣額設二十名。
永定縣額設二十名。
按,明洪武初,立民兵萬戶府,簡民間武勇編成隊伍,以時操練,有事用以征戰,事平放還為民。
正統十四年,令本地官司率領操練。
天順元年,命鞍馬器械悉從官給。
弘治二年,令取民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精壯者充之州縣。
七八百裡者,裡二名;五百裡者,裡三名;三百裡者,裡四名;一百裡者,裡五名。
春、夏、秋,月操二次,至冬操三歇五。
正德間,法廢,乃雇值應役工食,歲以丁糧對編,每名派銀一十四兩四錢。
内以一半團練,每名給工食銀十兩八錢;以一半防守,每名給工食銀七兩二錢。
合二項剩銀俱扣解充饷。
嘉靖三十八年,改編丁四糧六,工食照舊派征,每名僅給銀七兩二錢,以一半充饷。
四十三年,又以丁米對編,每名派工食十兩八錢,内給與對領銀各七兩二錢,尚餘每名銀三兩六錢解饷。
萬曆五年,巡撫龐尚鵬以工食繁費,裁革名數,每縣定以三百名有奇。
甯化縣額編三百五十一名,清流縣額編三百八名,上杭額編三百名。
長汀、連城、武平、歸化、永定額數雖無可考,然可例推。
本朝定鼎之後,罷民兵、設防兵。
各縣額設民壯五十名,每名歲給工食銀六兩,即于條鞭額内支給,不複加派于民。
康熙十七年奉裁。
二十二年複奉留給。
雍正六年奉文增設民壯,以為各官護衛。
知府額設四十名,同知二十五名,經曆八名;各縣各五十名,縣丞四名,典史六名,驿丞四名。
雍正十三年,奉文裁汰府廳佐雜民壯,其各縣民壯,酌量地方情形以定存留。
長汀縣裁二十名,清流、歸化、連城、武平、永定各裁三十名,甯化、上杭二縣各裁二十六名,留縣二十名,各以四名撥給移駐泉上、峰市二縣丞。
今各民壯隻供役于縣,以時訓練,不複為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