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演講戰鬥(6)關于演講講題的選擇

關燈
寫小說,我無法限定自己在固定的題材裡無限重複,我的耐性有限。

     演講也一樣。

    不知不覺,講題越來越多。

     講題多,但是場次也多,所以即使我沒花過時間練習,但不斷不斷的實戰也鞭策了我诠釋演講的方式。

    後來察言觀色,去蕪存菁,斬掉幾個大家比較沒反應的橋段,增強大家很有笑聲或特有躁動的段落,就算是同一個講題也慢慢有了不一樣的講法。

     好玩的講題有時候很有挑戰性,因為是邀約單位的特殊要求,我負責配合。

    有時要作一點功課,畢竟我才疏學淺,光靠才能是明顯不夠的。

     例如很早的時候中正大學請我演講的題目“曆史小說”,可我明明寫過的曆史小說屈指可數,在當時不過才“殺手,角”與“少林寺第八銅人”,且都不是正統的曆史小說。

    那時我才演講不到十場的經驗值,講得很驚險。

     又例如暨南大學的國文通識課請我去講“現代武俠小說”,要我主講自己的小說“功夫”,在演講中單講一本書的難度頗高,因為底下的學生要是擺爛沒事先讀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聯合文學要我講“文學與空間”,我有點沒印象自己說了什麼。

    倒是有印象說了咖啡聚的往事,跟放了一段我還在台中東海租屋處的寫作空間的錄像。

     南投的中興高中請我用讀書會的形式主講“殺手系列”,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陳述殺手世界裡的種種正義觀與價值,跟蟬堡真的很酷等等之類的。

    缺點是,底下的學生如果沒有看我寫的殺手小說,會完全進入不了我的世界。

     真理大學由于要主辦校内文學獎,請我演講“如何寫好短篇小說”。

    這個我就慘了,我還真的不曉得怎麼把這個題目講兩個小時,于是隻好硬着頭皮說我的“小說創作三元素”。

     中研院要推CC授權計劃,于是我硬着頭皮去講了有點死闆的“網絡文學與衍生創作”。

    這個講題其實不是很大衆,完全就是碩士論文學術研究的活潑版本,後來在彰師大又講過一遍,我自己覺得勉勉強強。

    說真的雖然我可以用一本正經的态度去講一個很嚴肅的主題,也覺得講得不錯,但實際上我還真不喜歡沒有笑聲、一點都不輕松的演講場合……沒成就感啊! 回想起來,目前為止最屌的演講地點是在成功嶺服替代役新訓時,在大餐廳演講給整個第三中隊聽。

    那次演講我穿着白色短汗衫、加上藍色短褲,一整個不OK!不過替代役男可以這麼演講給同袍聽,應該算是很屌了吧。

     講題很多,但講到後來,邀請我的單位越來越多,比起以前都是大學請我去,現在是很多國中高中的學校也來邀約(大概是學校教官沒收了越來越多我的書吧)。

    面對第一次跟我接觸的高國中讀者,如果我演講“小說創作三元素”之類的寫作性題目,底下的學生一定睡得很爽,因為對創作有興趣的人絕對在少數,他們才不管我如何如何會寫小說咧,試了幾次都一樣 缺乏互動的演講,等同沒有人想看的小說,寫了等于白寫,不如不寫。

    講了不如不講。

    所以聽衆是誰,理所當然決定了我的講題。

     一遇到那種全校性的演講,我就會挑“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這種很好玩、又勵志又熱血的題目,不管有沒有看過我的書,所有在底下聽演講的人都可以從兩個小時的演講中得到一些勇氣或樂趣。

     講到後來,變成“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這題目講得最多。

    以後也會是吧。

     “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這個主題底下,可以有五十多張投影片可以講,各自承載着不同的子題。

    從我小時候擁有的第一個夢想——想當漫畫家,開始說起。

    一直到我開始寫作,最後終于被大家看見我的存在為止,每一個子題都用我的一本書當作畫面。

     投影片,恐懼炸彈。

    我喜歡講在新竹租屋寫小說的奇妙房東,也很愛提沒人要看我的小說的時期的自我解嘲。

    明明就很孤獨,可是孤獨也有孤獨的自得其樂。

    如果一件事情無法讓你自得其樂,肯定沒力持續下去。

     投影片,魔力棒球。

    這是一個血淋淋的網絡文學與實體書銷售大矛盾的案例。

    我覺得每一個在台灣研究網絡文學的人,都應該來聽聽這一段笑中帶淚的故事。

    常常我覺得多文化文論者都過得太爽,才會一廂情願覺得網絡作家在網絡上放作品給大家看是一種自我營銷,靠腰,過來聽這個部份,包準你對我肅然起敬。

     投影片,等一個人咖啡。

    我會提到我寫作以來面臨的第一個、希望也是唯一一個的暢銷魔障。

    說真的,我寫了很久都沒想過自己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