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演講戰鬥(1),一定要聽到笑聲
關燈
小
中
大
前幾天在文華高中,完成了生涯第一百場正式演講的戰鬥。
一直以來,對于“演講”都有很多話想說,有的是感想,有的是想紀錄特别的經驗,按照我話說從頭的鋪陳性格,恐怕要寫一系列好長的東西來談談演講這件事。
我念國小時就很喜歡亂講話、惹人注意,上課常常突然不舉手就丢出一句話,弄得全班哈哈大笑(舉手再講的話,會喪失笑點爆發的時間差)。
也因此每個禮拜我都會被老師寫好幾次聯絡簿。
往往我放學回家的途中,都會很懊悔我幹嘛要冒着回家被揍的危險講笑話給全班聽呢?為什麼老師明明也有笑,卻要這樣婊我呢? 到了五年級,功課表上突然出現了兩堂“說話課”。
說話課當然不是給大家鬧哄哄聊天用的,老師會叫同學上台講一些每周讀物(就是你得針對一本公開發下去、每個人都有的“課外讀物”摘錄佳辭美句、心得感想、大意等創意貧乏的東西)的感想,訓練同學對着很多人講話的勇氣,增長經驗值之類的。
如果說話課老師幹脆逃課跑去跟其它老師打桌球……就會由班長來執行按照号碼陸續上台演講的工作,此時大家就會講得很快,例如:“我覺得這本書很好看!”、“看了這本書,我決定從今以後要好好努力用功。
”就面紅耳赤地沖下台。
若老師在教室後面改作業、壓場監督的話,大家都得老老實實地上台講感想,但效果很差,台下的人絕對睡死一片,唯一醒着的,就是害怕被台上的同學“點到”的人——因為演講讀書心得完的人,可以指定底下的任何人上台演講。
有的人專門點好朋友(被點到的人:唉呦!你幹嘛啦!),有的人專門點仇人(被點到的人絕對會一路瞪着指名人,憤怒地踩上講台)。
有一天,我被點到了。
站在講台上,看着底下昏昏欲睡的同學,我有種不被重視的屈辱感—— 那是一種強烈的不甘心。
雖然老師遠遠坐在教室後面,但我突然不想說讀書的心得感想。
反正,那又沒有人想聽。
确定沒有人聽的東西,我不了解,為什麼要擺個樣子假惺惺地說出來? 于是我開始胡說八道。
我用班上同學的名字當作角色名,即興說了一個荒誕不經的搞笑故事。
确切的内容當然忘了九成九,微薄的印象裡那是個大家一起在宇宙間旅行的故事。
台下的大家不隻是笑,而且是狂笑。
不隻是狂笑,而且是不斷不斷地狂笑。
用大家的名字當作故事角色,也讓全班同學很有參與感,不可能有人睡覺,被我說到名字的同學不斷在下面拍桌大叫:“放屁!我哪可能那樣!”或為了反駁我幹脆一直指着自己,說:“等一下換我上去說!換我!” 底下鼓噪不已,而老師似乎一時
一直以來,對于“演講”都有很多話想說,有的是感想,有的是想紀錄特别的經驗,按照我話說從頭的鋪陳性格,恐怕要寫一系列好長的東西來談談演講這件事。
我念國小時就很喜歡亂講話、惹人注意,上課常常突然不舉手就丢出一句話,弄得全班哈哈大笑(舉手再講的話,會喪失笑點爆發的時間差)。
也因此每個禮拜我都會被老師寫好幾次聯絡簿。
往往我放學回家的途中,都會很懊悔我幹嘛要冒着回家被揍的危險講笑話給全班聽呢?為什麼老師明明也有笑,卻要這樣婊我呢? 到了五年級,功課表上突然出現了兩堂“說話課”。
說話課當然不是給大家鬧哄哄聊天用的,老師會叫同學上台講一些每周讀物(就是你得針對一本公開發下去、每個人都有的“課外讀物”摘錄佳辭美句、心得感想、大意等創意貧乏的東西)的感想,訓練同學對着很多人講話的勇氣,增長經驗值之類的。
如果說話課老師幹脆逃課跑去跟其它老師打桌球……就會由班長來執行按照号碼陸續上台演講的工作,此時大家就會講得很快,例如:“我覺得這本書很好看!”、“看了這本書,我決定從今以後要好好努力用功。
”就面紅耳赤地沖下台。
若老師在教室後面改作業、壓場監督的話,大家都得老老實實地上台講感想,但效果很差,台下的人絕對睡死一片,唯一醒着的,就是害怕被台上的同學“點到”的人——因為演講讀書心得完的人,可以指定底下的任何人上台演講。
有的人專門點好朋友(被點到的人:唉呦!你幹嘛啦!),有的人專門點仇人(被點到的人絕對會一路瞪着指名人,憤怒地踩上講台)。
有一天,我被點到了。
站在講台上,看着底下昏昏欲睡的同學,我有種不被重視的屈辱感—— 那是一種強烈的不甘心。
雖然老師遠遠坐在教室後面,但我突然不想說讀書的心得感想。
反正,那又沒有人想聽。
确定沒有人聽的東西,我不了解,為什麼要擺個樣子假惺惺地說出來? 于是我開始胡說八道。
我用班上同學的名字當作角色名,即興說了一個荒誕不經的搞笑故事。
确切的内容當然忘了九成九,微薄的印象裡那是個大家一起在宇宙間旅行的故事。
台下的大家不隻是笑,而且是狂笑。
不隻是狂笑,而且是不斷不斷地狂笑。
用大家的名字當作故事角色,也讓全班同學很有參與感,不可能有人睡覺,被我說到名字的同學不斷在下面拍桌大叫:“放屁!我哪可能那樣!”或為了反駁我幹脆一直指着自己,說:“等一下換我上去說!換我!” 底下鼓噪不已,而老師似乎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