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推步卷一

關燈
明 貝琳 編 釋用數例 周天計十二宮共三百六十度 每一宮三十度 每一度六十分 每一分六十秒 每一秒六十微 每一微六十纖 釋囘囘厯法積年 西域阿刺必年【開皇己未】為元至洪武甲子積七百八十六算 釋宮分日數 白羊戌宮三十一日 金牛酉宮三十一日陰陽申宮三十一日 巨蟹未宮三十二日獅子午宮三十一日 雙女巳宮三十一日 天秤辰宮三十日天蠍卯宮三十日人馬寅宮二十九日 磨羯醜宮二十九日 寳瓶子宮三十日雙魚亥宮三十日已上十二宮即囘囘厯書所謂不動的月者是也共三百六十五日乃歲周之日也若遇宮分有閏之年于雙魚亥宮之三十日内又添一日其年周歲得三百六十六日也 釋月分大小及本音名号 第一月大【名法而斡而丁】第二月小【名阿而的必喜世】 第三月大【名虎而達】 第四月小【名提而】 第五月大【名木而達】 第六月小【名沙合列斡而】 第七月大【名列黑而】 第八月小【名阿斑】 第九月大【名阿咱而】 第十月小【名答亦】 第十一月大【名八哈慢】第十二月小【名亦思番達而麻的】已上十二月即囘囘厯書所謂動的月者是也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共三百五十四日乃十二月之日也若遇月分有閏之年于第十二月内又添一日為大月其十二月得三百五十五日也 釋七曜數及本音名号 日一數【名也閃别】月二數【名都閃别】火三數【名寫閃别】水四數【名察兒閃别】 木五數【名盤閃别】金六數【名阿的那】土七數【名阙閃别】 釋閏法 求宮分閏日【西域歲前積年即開皇己未為元】 法曰置西域歲前積年【減一用之】以一百五十九乘之内加一十五以一百二十八除之餘不滿法之數若在九十六之上其年宮分有閏日若在九十六之下其年宮分無閏日所除滿法之數内加五滿七除之餘數即所求年白羊宮一日七曜也 求月分閏日 法曰置西域歲前積年【減一用之】以一百三十一乘之内加一百九十四共得滿三十除之餘不滿法之數若在十八已上其年月分有閏日若在十八已下其年月分無閏日将滿法除得之數滿七已上去之不盡之數即所求年第一月一日七曜也凡算閏日者有宮分内閏日有月分内閏日若算得宮分内有閏日者于雙魚亥宮内添一日為三十一日月分内不添若算得月分内有閏日者于第十二月内添一日為大月宮分内卻不添如宮分月分内俱算得有閏日若宮分内月分内各添一日是也 求中國閏月【至元甲子至洪武甲子計積一百二十一算】 法曰距至元甲子歲為元至所求年内減一算卻加一百三十七以一百二十三乘之又加一十以三百三十四除之得數寄左其除不盡之數若在二百一十一已上其年中國有閏月已下其年中國無閏月若在已上者與三百三十四相減餘以四乘之又以四十一除之得數即為所求年中國閏月也 假令除得一數是正月二數是二月餘仿此 當時測定太陽五星最高行度 太陽二宮二十九度二十一分 土星八宮十四度四十八分 木星六宮初度八分 火星四宮十五度四分 金星二宮十七度六分 水星七宮六度十七分 七政經緯度法 太陽行度 求最高總度【西域歲前積年至洪武甲子歲積七百八十六算内減一算為全年】 法曰置西域歲前積年【即系全年】入總年零年月日立成内各取最高行度并之假令零年是十年者去九年内取月分日數仿此共得即為所求最高總度也 求最高行度 法曰置求到最高總度内加測定太陽最高行度二宮二十九度二十一分共得為所求年白羊宮最高行度也如求次宮者累加五秒為各宮最高行度也 求中心行度 法曰置西域歲前積年【即系全年】入總年零年月日立成内各取日中心行度并之共得内減一分四秒即所求年白羊宮一日中心行度也内加九度五十一分二十三秒為各宮内第十一日中心行度也内加一十九度四十二分四十七秒為二十一日中心行度也 求各宮中心行度 法曰置求到白羊宮一日中心行度内加日躔十二宮立成各宮下日中行度即為各宮中心行度也 求自行度 法曰置其日中心行度内減其宮最高行度即為所求自行度也 求加減差 法曰視自行度宮度入太陽立成宮度内取加減分乘其自行度分已下小餘得數滿六十約之為加減定分卻視本行加減差少如後行者以加減定分加之多如後行者以加減定分減之為加減定差如自行度在初宮至五宮為減差在六宮至十一宮為加差即為所求加減差也 求經度 法曰置其日中心行度以加減差加減之即為所求經度也【逐日細行度與土星木星細行度同法】 太陰經度 求七曜【如求太陽五星羅計七曜者并依此法求之即得各曜所求七曜也】 法曰置西域歲前積年【即系全年】入立成内取總年零年月日下七曜數并之共得滿七已上去之即為所求年白羊宮一日七曜也如求次宮者内加各宮七曜數如求逐日者累添一數滿七已上去之即得所求也 求中心行度【晝夜行十三度一十分三十五秒】 法曰置西域歲前積年【即系全年】入立成内各取總年零年月日下中心行度并之共得内減一十四分即為所求年白羊宮一日中心行度也如求次日者累加中心行度十三度一十一分即得所求求加倍相離度【晝夜行二十四度二十二分五十三秒二十二微】 法曰置西域歲前積年【即系全年】入立成内各取總年零年月日下加倍相離度并之共得内減二十六分即為所求年白羊宮一日加倍相離度也如求次日者累加加倍相離度二十四度二十三分即得所求 求本輪行度【晝夜行十三度三分五十四秒】 法曰置西域歲前積年【即系全年】入立成内各取總年零年月日下本輪行度并之共得内減一十四分即為所求年白羊宮一日本輪行度也如求次日者累加本輪心行度一十三度四分即得所求 求第一加減差 法曰視加倍相離度其宮度入太陰第一加減立成内宮内度下兩取之得其度分為未定差其分已下小餘以本行加減分乘之滿六十約之為分視加減差少如後一行者加之多如後一行者減之用加減兩取到未定差即為所求第一加減差也【視加倍相離度在初宮至五宮為加差六宮至十一宮為減差】 求本輪行定度 法曰置求到本輪行度以第一加減差加減之即為所求本輪行定度也【視加倍相離度在初宮至五宮為加差六宮至十一宮為減差】 求第二加減差 法曰視本輪行定度其宮度入太陰第二加減立成内宮内度下兩取之得其度分為未定差其分已下小餘以本行下加減分乘之滿六十約之為分視加減差少如後行者加之多如後行者減之用加減兩取到未定差即為所求第二加減差也視本輪行定度【初宮至五宮為減差六宮至十一宮為加差】 求比敷分 法曰視加倍相離度宮度入太陰第一加減立成内宮内度下兩取之即為所求比敷分也【如加倍相離度零分在三十分已上者取後一行比敷分】 求遠近度 法曰視本輪行定度其宮度入太陰第二加減立成内宮内度下兩取之得數又本行與後行相減餘以乘本輪行定度小餘滿六十約之為分用加減兩取遠近度視遠近度少如後行者加之多如後行者減之得數即為所求遠近度也 求泛差 法曰置比敷分以遠近度通分乘之得數滿六十約之為分即為所求泛差也 求加減定差 法曰置第二加減差内加泛差共得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