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一定會再突破。

     “也是,不打死的拳最可怕了。

    不過君寶,我們的眼睛習慣了慢拳,以後要是遇上厲害的快拳怎辦?我看沒人像我們打得這樣慢的。

    ”七索看着掌緣上的厚繭,這陣子總算能像君寶那樣劈柴斷木了。

     “圓,後發先至,勁。

    ”君寶若有所思。

     “臭屁喔你,專講一些‘慢慢來,比較快’這種隻有你聽得懂的話。

    ”七索哈哈大笑,毫不介懷。

     君寶笑笑。

     圓的意思很清楚。

    在小小的圓内防禦要後發先至不難,但打倒敵人也要後發先至,就大大不容易;就算打到,敵人也不見得被擊倒,所以需要勁,說到底武功還是沒有偏門的,沒有勁,就沒有打倒敵人的可能。

     這幾個月,君寶漸漸體悟到如果在打鬥時竭力保持呼吸平穩,便能将呼吸保持在體内吐納的竅門,此時似乎有股多餘的氣力在骨子裡隐隐生出,隻是還不知道怎麼利用。

     “七索,等到你武藝有成時,會想闖銅人陣下山走走嗎?”君寶問。

     “不然呢?難道學子安在少林打雜一輩子?沒用過的武功等于沒練過。

    ”七索道,想起子安曾交代自己有朝一日下山時,可别忘記将他刻的故事木闆背下去廣為流傳這件事。

     “沒考慮過考試進達摩院嗎?雖然絕大多數武功典籍都給元兵燒了,但應該還有一些好東西在裡頭,或許那裡才藏着少林武功的真正神髓啊。

    ”君寶說。

     “狗屁達摩院考試,就算我武功練到所有寺僧裡最強,隻要考試的方法不變,不知道要送多少銀子才能考上,不幹。

    ”七索一心要闖關下山,名揚四海。

     而七索口中的狗屁達摩院考試方式,其實是武藝精強的大師兄當惟一考官,要想進去的人都要跟他交手三十招,三十招一過還能站直身子才能進去。

     據子安說,撇開大師兄荒淫又驕傲的行徑,他的确是當今少林寺扣除方丈的武僧之首,要在大師兄手底下撐過十招本就非常難,要三十招不倒,一定得送錢。

    行情價是五百兩,但乏人問津,并非因為索價過高,而是因為有錢的公子哥兒投稿七十二絕技已很操勞,誰真的想進達摩院?還是早早下山享樂。

     “至少少林七十二絕技還剩下五項是真材實料,拈花指,一指禅,大力金剛掌,劈空斬,惹空三疊踢,有機會我真想學學。

    ”君寶歎氣。

     君寶至今受了這麼多委屈,無非就是想有朝一日進達摩院一窺武學奧秘,學不到武功,就瞎練,練出一身挨得起打的身子,反正隻要挨過大師兄三十招拳腳就能堂堂正正進去。

     “少林也真可悲,錢錢錢,什麼都得花錢,我在我們乳家村還沒見過十兩銀呢。

    要不是在這裡遇見你,我真的不如一頭撞死。

    ”七索道,閉上眼睛。

     君寶心頭一熱,其實天真的七索進了少林,自己的生命才開始有了感動。

     “少林寺,原本不是這個樣子的。

    ”君寶說。

     與七索相處的這些日子以來,君寶發覺自己的話多了。

     君寶開始訴說少林堕落的曆史,那是自己的親身體驗,加上在廚房煮大鍋飯兼寫小說的子安師兄拼湊聽聞告訴他的。

    子安可是相當資深的火工頭陀。

     ************* 六十年前蒙古鐵騎在崖山滅了南宋後,不幾年便要在大都柴市問斬文天祥,當時文丞相在獄中以指血所寫成的《正氣歌》輾轉流傳了出來,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聞者無不涕泗滿面,感佩文丞相慷慨就義的浩浩氣節。

     當時嵩山少林乃江湖豪傑的母家根本,暗中串聯各路英雄好漢打算劫法場救丞相,而為首的少林第一、第二武僧更是其中的傳奇人物,是曆來極少數領悟出《易筋經》奧秘的曠世奇才,又都未滿二十,端的是少年英傑。

    第一武僧名不殺,第二武僧名不苦,兩位皆是以一當百、夜入匪營強摘賊首的人物。

     “這兩位武僧一号召,群雄熱烈響應,十七大門派都派出最厲害的高手與會,在行刑前三天在大都郊外會合。

    若羅列出每個英雄響當當的名号,隻怕是前所未有的夢幻敢死隊,就算摸進大都捧回忽必烈的人頭也不奇怪。

    ”君寶說。

     君寶雙掌做鷹爪狀,思考着招與招之間的推移,依舊是越推越慢,越慢越推。

     “但事實上救文丞相的任務還是失敗啦,是因為有人洩密,中了埋伏?”七索擡起頭,淚已幹。

     七索最喜歡聽故事了,對猜故事也有一套。

     “真是這樣就好了,大夥死得豪壯也不是壞事。

    ”君寶歎氣。

     衆英雄齊聚大都,原本是打算沖進重重戒備中搶救文丞相,但不苦深思後覺得此舉若是成功,大夥必也死傷慘重,将來若要滅元複宋,天下氣運還得靠衆英雄匡正,應當避免無謂折損;何況大夥是敬重文丞相才來搭救,而非想恭請用兵奇差又乏謀略的文丞相領導大家。

     一旦文丞相身死,說不定還能成為天下反元英雄不畏死的榜樣典範。

     所以不苦想了個奇策。

     不苦索性放出風聲要劫法場,令負責行刑的将領大感緊張,立刻從鄰近的兵鎮調派人馬前來支援。

    行刑前一夜,大夥在易容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