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貴州通志卷十六
秩官志序
【官制 職官名宦 土司】
元深冠裳圖於王會龍番朝見不在前廷豈非以其荒遠僻陋不受命於王朝故嚴舌人門外之位欤元置順元路宣慰兼用流官明設貴州布政司漸治以中土之法我
國家裁衛所置州縣辟新疆定營制揆文奮武各舉其職向之土司存其名号而已無尺寸之柄跋扈倔強者誅殛放流俯首聽命則建官惟賢制度之詳卓越前代矣自漢以還宦轍所至或建節裔土或捧檄蠻方代有其人雖載籍放失而博采旁搜庶幾循名責實矧功德在人尤有難以冺沒者乎至土司之曆世相承遠者千年近者亦數百歲為着其世系别其沿革使後來者考之於以見
聖朝
德化涵濡無遠弗屆雲述秩官志
秩官
官制【文武分編元以前未設郡縣多系土官明制附注備考】
國朝
文職
總督一員【明初值地方有警特命專征事定還朝無常職嘉靖三十一年從禦史宿應麟請設湖川貴總督駐沅州四十二年裁萬曆二十七年因播州叛複設駐四川三十二年裁天啟三年水西叛設川湖雲貴廣西五省總督駐貴陽國朝順治十六年設雲貴總督兩省分駐康熙元年改設貴州總督四年仍設雲貴總督駐貴州二十一年移駐雲南雍正七年因清理苗疆加雲貴廣西三省總督雍正十二年苗疆事竣仍為雲貴總督乾隆元年因新疆苗叛事平設貴州總督兼攝巡撫】
巡撫一員【明正統四年始設巡撫成化八年裁十一年複設正德二年裁五年複設至嘉靖四十二年裁湖川貴總督始加貴州巡撫提督軍務兼制湖北川東地方萬曆二十九年平播後又加兼制湖南川南 國朝順治十八年停提督軍務裁撫标兵康熙二年設巡撫護衛馬兵五十名二十年平吳三桂後複提督軍務兼理湖北川東地方駐省城明設巡按貴州監察禦史一員裁】提督學政一員【明自洪熙元年令貴州就試湖廣嘉靖中始以按察司副使佥事為提學道 國朝初仍明制康熙四十一年裁設提督貴州廣西兩省學政四十五年始專設今職駐省城巡試各屬】
布政使司布政使一員【明布政司設有參政二員一分守安平督糧道駐省城一分守貴甯道駐烏撒參議二員一分守新鎮道駐平越一分守思仁道駐思南 國朝康熙六年裁止留督糧道又舊有都事一員理問所理問一員俱裁】
經曆司經曆一員
照磨所照磨一員
豐濟庫大使一員
按察使司按察使一員【明按察司設有副使四員一分巡思石兵備道駐銅仁 國朝康熙二年裁一分巡安平威清兵備道駐普定一分巡貴甯兵備道駐畢節一分巡新鎮都清兵備道駐都勻六年俱裁佥事二員一清軍兼理驿傳道康熙二年裁一提督通省提學道四十一年裁又舊有知事一員經曆司經曆一員先後奉裁】
照磨所照磨一員
司獄司司獄一員
清軍糧驿道一員【明成化十六年設布政司管糧右參政又設督糧參議萬曆八年裁督糧參議歸并右參政後為分守安平督糧道 國朝康熙二年裁清軍驿傳道歸并督糧道二十六年 題糧驿道兼理貴東道雍正八年另設貴東道定今職駐省城】
分巡貴東道一員 【國朝雍正八年設駐鎮遠】
分巡貴西道一員【明為分守貴甯道駐烏撒 國朝康熙六年裁十一年複設平大黔威守道二十八年改分巡貴西道駐大定尋移駐安順】
古州兵備道一員 【國朝乾隆二年設駐古州】
貴陽府
知府一員
同知一員【初分駐永赤雍正二年加理苗銜五年移駐長寨】
通判一員【初分駐畢烏康熙六年改駐安順府南籠至三十四年複添設本府通判】經曆一員
司獄一員
儒學教授一員
訓導一員【康熙三年裁各學訓導每府衛止設教授四十三年複設貴陽安順平越都勻鎮遠思州思南石阡銅仁黎平威甯十一府訓導】
豐濟倉大使一員
隂陽學正術一員
醫學正科一員
僧綱司都綱一員
道紀司都紀一員
明設推官一員裁又有稅課司大使一員皇華驿驿丞一員俱裁
貴築縣
知縣一員
典史一員
儒學教谕一員【康熙三年各縣學止設訓導四十三年添設貴築龍裡貴定修文普安安南安平清鎮甕安湄潭清平施秉印江婺川畢節永甯餘慶一十七學教谕】
訓導一員
定番州
知州一員
州判一員【分駐大塘 國朝乾隆四年設】
吏目一員
儒學學正一員
訓導一員【康熙三年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