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貴州通志卷十一
食貨志序
【戶口 田賦 課程 經費蠲恤 積貯 物産】
貴州物産鮮少生計瘠薄民間無終歲蓄故通十三府計之戶口才二十萬土地硗确惟正之供不敵中土一大縣雖山産鉛汞商榷課稅以少佐軍國然視江淮關津之征雲南銅鹽之利僅矣而官吏師生軍伍郵傳諸經費且至百萬仰給他省
國家奚利焉顧山川風氣有時而開淮海惟揚州在禹貢厥田下下厥賦下上而自唐宋以後财賦遂甲天下豈非人聚則土辟土辟則物豐财賄資用自饒給欤我
朝浩蕩之恩
令天下孳生戶口永不加賦貴州軍伍屯田許民間占
為永業不取其值
大澤深仁煦育蒸濡民蕃物阜豐亨豫大之道在是矣述
食貨志
食貨
戶口
宋以前無考
元至元十六年七月西南八番羅氏等國來附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戶凡十萬一千一百六十有八二十六年六月西南夷中下爛土等處洞長忽帶等以洞三百寨百一十來歸得戶三千餘閏十月西南生番心□等八族計千六百二十戶内附二十九年正月八番都元帥劉德祿言新附蠻洞因籍戶懷疑竄匿诏招集之诏曰爰自前宋歸附五十餘年閱實戶數乃有司當知之事諸郡皆然非獨爾播自今以往鹹奠厥居流移失所者招谕複業有司常加存恤毋緻煩擾重困吾民二月烏魯斯招附桑州生苗羅甸國古州等洞酋長三十一所部民十二萬九千三百二十六戶詣阙貢獻三十一年減八番所設官二百一十六員八番稱新附九十萬戶設官四百二十四員及遣官核實止十六萬九千餘戶故減之三十八年十二月八番洞官吳金叔等以所部二百五十寨民二萬有奇内附詣阙貢方物
泰定元年八番生蠻韋光正等及黃楊五種人以其戶二萬七千來附請歲輸布二千五百疋置長官司以撫之
順帝至元四年五月诏湖廣行省元領新化洞古州潭溪龍裡洪州諸洞三百餘處洞民六萬餘戶分隸靖州
明
弘治十五年貴州布政司戶四萬三千三百六十七口二十五萬八千六百九十三
萬曆六年貴州布政司戶四萬三千四百五口二十九萬九百七十二
國朝
貴州布政司
原額戶口一十七萬五千三百三十五戶雍正五年新收四川割歸遵義一府五州縣戶口三萬八百八十四戶又收湖南廣西割歸天柱荔波二縣更名永豐州開泰錦屏玉屏青溪等縣原無戶口雍正五年割永甯縣隸四川除戶口二千二百四十二戶八年割威甯州屬可渡橋西地隸雲南除戶口八百六十六戶雍正十年又收四川叙永廳赤水河南地方隸畢節縣戶口五十八戶又割畢節縣屬赤水河北地方隸四川無原額戶口又各府新增戶口六萬九千五百十八戶實在戶口二十七萬二千六百八十七戶
原額人丁一十五萬八千二百九十丁内除九萬六千六百九十八丁原不編差并随田帶泒亦不徵差外實額編差人丁六萬一千五百九十二丁内除節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四萬二千八百六十三丁七分一厘一毫六絲又康熙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編增額外人丁并提督舉報官莊人丁一千二百六十四丁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徵差人丁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二丁二分八厘八毫四絲【是年纂修通志照編審實數】
原額丁差及随田帶泒丁銀二萬二千八百五十四兩八錢七分七厘三毫七絲一忽六微四塵八纖六渺内除逃亡無徵銀一萬五千四百五十一兩四錢一分二厘一毫九忽六微一塵四纖四渺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有徵丁差銀七千六百五十六兩五錢八分一厘九毫四絲七微八渺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增徵差人丁一千三百九十六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二萬一千三百八十八丁二分八厘八毫四絲實額徵丁差銀八千一百七十四兩四錢八分二厘四毫九絲三忽五微四塵四渺外銅仁府屬遇閏加增銀五兩六錢六分五厘五毫六絲五忽六微五塵四纖八渺無閏之年不加是年欽奉
恩诏以後編審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五年割永甯一縣隸四川除原額人丁二千三百一十五丁内實在徵差人丁二百五十五丁又除威甯州撥歸雲南人丁一百七十四丁又施秉縣撥歸湖南一十五丁共除徵差人丁四百四十四丁除徵丁差銀六十五兩六錢雍正五年新收湖南割歸天柱縣更名開泰錦屏玉屏青溪等縣人丁五千八百六十二丁三分四毫四絲六忽三微五塵九渺内除豁免并随糧帶泒及減除人丁一千四百四十九丁丁銀二兩外實徵差人丁四千四百一十三丁三分四毫四絲六忽三微五塵九渺實徵丁銀二百一十八兩三錢七分八厘四毫六絲二忽二微七塵二纖七渺七漠六茫六沙二漂又新收四川割歸遵義一府五州縣原額随田起徵人丁一萬二千一百八十二丁七鬥六升二合七勺一抄八撮四圭七粒七粟三末内除新墾尚未起徵田人丁三丁六鬥七升五勺四圭實徵差人丁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九丁九升二合三勺九抄八撮七粒七粟三末實徵丁差銀五千三百一十一兩八錢五分一毫九絲一忽二微七塵七纎六渺雍正九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二萬五千三百五十七丁五分九厘二毫八絲六忽三微五塵九渺又随田起徵人丁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九丁九升二合三勺九抄八撮七粒三粟三末
實額徵差并随田帶泒銀一萬三千六百三十九兩一錢一分一厘一毫四絲七忽九塵七渺七漠六茫六沙二漂内於雍正十年改徵米石銀一千一百六十八兩二錢六分四厘九毫一絲九忽四微六塵二纖改徵米一千四百八十八石三鬥二升一合一勺一抄四撮八圭三粒九粟外實徵銀一萬二千四百七十兩八錢四分六厘二毫二絲七忽六微二塵八纖七渺七漠六茫六沙二漂又於雍正十年割畢節縣屬赤水河北地方隸四川原額人丁一千九百七十五丁原額丁差銀一百九十七兩五錢内有逃亡人丁一千九百十二丁實除現徵丁差人丁六十三丁除有徵丁差銀六兩三錢又收四川叙永廳赤水河南岩上岩下地方隸畢節縣随糧起徵人丁二百十六丁五鬥九升五合四勺五抄六撮六圭三粒八粟有徵丁差銀一百五十三兩五錢三厘八毫八絲九微二塵七纎八渺又新增
盛世滋生人丁一萬三千五百五十三丁永不加賦
貴陽府
原額戶口一萬五千八百一十八戶新增戶口七千八百六十四戶
原額人丁四萬八千九百八十八丁七分内除三萬二千九百四丁俱系八番苗狆原未審丁徵銀外實編差人丁一萬六千八十四丁七分内除節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八千三百五十五丁五分又康熙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新增額外人丁一百二十二丁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徵差人丁七千八百五十丁二分
原額徵丁差銀三千七百四十一兩一分四毫内除丁逃無徵銀二千四十八兩二錢八分一厘四毫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有徵丁差銀一千七百一十七兩二錢二分九厘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新增徵差人丁一百七十四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八千二十四丁二分實額徵丁差銀一千七百五十五兩四錢七分九厘又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九年編審新增
盛世滋生人丁四千七十七丁永不加賦
貴陽府親轄
原額戶口無新增戶口九百三十七戶
原額人丁一百一十七丁康熙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編增人丁四十七丁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徵差人丁一百六十四丁有徵丁差銀三十四兩九錢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增徵差人丁三十二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一百九十六丁實額徵丁差銀四十一兩四錢又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九年編審新增
盛世滋生人丁一百一十一丁永不加賦
貴築縣
原額戶口六千一百六十八戶新增戶口一千五百七十二戶
原額人丁八千五百一十四丁七分内除節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四千八百六十八丁五分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徵差人丁三千六百四十六丁二分
原額丁差銀二千一百五十七兩一錢内除丁逃無徵銀一千二百八十四兩七錢三厘四毫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有徵丁差銀八百七十二兩三錢九分六厘六毫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新增徵差人丁四十六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三千六百九十二丁二分實額徵丁差銀八百八十四兩四錢四分四厘二毫又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九年編審新增
盛世滋生人丁一千五百七十二丁永不加賦
定番州
原額戶口四千二百二十一戶新增戶口七百三十三戶
原額人丁二萬五千二百二十二丁俱系八番苗狆原未審丁徵銀康熙三十年至三十五年新編徵差人丁六十一丁有徵丁差銀一十二兩二錢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增徵差人丁四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六十五丁實額徵丁差銀一十三兩又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九年編審新增
盛世滋生人丁一百三十三丁永不加賦
廣順州
原額戶口一千一百一十九戶
原額人丁八千四百六十七丁内除七千六百八十二丁俱系苗狆原未審丁徵銀外止有流寓附籍額丁七百八十五丁内除節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一百九十丁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徵差人丁五百九十五丁
原額徵丁差銀一百五十七兩内除丁逃無徵銀三十八兩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有徵丁差銀一百一十九兩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增徵差人丁一十六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六百一十一丁實額徵丁差銀一百二十二兩二錢又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九年編審新增
盛世滋生人丁三百一十三丁永不加賦
開州
原額戶口無新增戶口一千二百四十戶
原額人丁一千四百一十二丁内除節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四百五十七丁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徵差人丁九百五十五丁
原額丁差銀二百七十二兩九錢内除逃亡無徵銀八十八兩七錢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有徵丁差銀一百八十四兩二錢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新增徵差人丁四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九百五十九丁實額徵丁差銀一百八十五兩又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九年編審新增
盛世滋生人丁六百一丁永不加賦
龍裡縣
原額戶口一千一百一十六戶新增戶口一百八十二戶
原額人丁八百五丁内除節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一百八十九丁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徵差人丁六百一十六丁
原額丁差銀一百六十一兩内除丁逃無徵銀三十七兩八錢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有徵丁差銀一百二十三兩二錢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新增徵差人丁一十四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六百三十丁實額徵丁差銀一百二十六兩又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九年編審新增
盛世滋生人丁二百九十七丁永不加賦
貴定縣
原額戶口三千一百九十四戶
原額人丁三千一百七十三丁内除節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一千七百七十七丁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徵差人丁一千三百九十六丁原額丁差銀六百八十五兩六錢内除丁逃無徵銀三百九十九兩五錢八分二厘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實在有徵丁差銀二百八十六兩一分八厘又三十五年至五十年新增徵差人丁二十丁康熙五十年編審實額徵差人丁一千四百一十六丁實額徵丁差銀二百九十兩四錢八分六厘又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九年編審新增
盛世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