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詞
關燈
小
中
大
嚴仁字次山,别号樵丈人,邵武軍人(今福建邵武)。
好古博學,宋孝宗時以布衣終。
水龍吟登鼓山 飚車直上蓬萊,不須更跨琴高鯉。
劃然長嘯,天風洪洞,雲濤無際。
我欲乘槎,從此浮海,約任公起。
辨虹竿千丈,轄鈎五十,親點對,連鳌餌。
誰榜佳名空翠,紫陽仙去騎箕尾。
銀鈎鐵畫,龍蟠鳳翥,留人間世。
更憶東山,一曲沾衣淚。
到于今,幸有高堂遺愛,寓甘棠意。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全宋詞》第四冊 中華書局本 按:《全宋詞》題作《題天風海濤呈潘料院》;“更憶東山,一曲沾衣淚。
”句,作“更憶東山,哀筝一曲,灑沾襟淚。
”。
陳仲溱生平見《詩》。
浪淘沙茶園即景(二首) 絕壁翠苔封,屴崱危峰。
半山雲氣織芙蓉,怪鳥啼春聲不斷,踯躅花紅。
茅屋挂山龍山從,十裡青松,茶園深處柱孤筇。
知得清明今欲到,茗綠東風。
鳥道界岧峣,日暖煙消。
鹧鸪啼過蹴鳌橋,望到海門山斷處,練束春潮。
收拾舊茶寮,筐GFDC8輕挑。
旗槍新采白雲苗,竹火焙來聊一歃,仙路非遙。
——乾隆《鼓山志藝文》 楊觀生平見《詩》。
桃源憶故人石帆留月 想得月來來又去,不管把人耽誤。
山若再高幾步,也應攔得住。
花陰漸上青梅樹,草際蟲聲如訴。
借問就中何語,道明宵如故。
——乾隆《鼓山志藝文》 朱彜尊(1629~1709年)字錫鬯,号竹垞。
泊江秀水人。
少肆力古學,博覽群書,客遊南北,搜剔金石。
清康熙八年(1669年)舉博學鴻詞,授檢讨;後入值内延,引疾歸。
南鄉子遊鼓山題靈源洞 披露曉同遊,竹枝籃輿各自由。
翠磴紅亭三十裡,淹留,纡到松門路轉幽。
僧飯雨初收,風末鐘聲樹杪棲。
多事山僧曾喝水,橋頭。
隻少飛泉一道流。
——乾隆《鼓山志藝文》 李拔生平見《詩》。
小令鼓山放生池觀魚 鼓山上寺前,有方塘大約二畝。
其水澄澈,廣而且深,養放生魚無慮千萬,大者數尺,小者數寸,充牣池中。
觀者投以香餌,争食跳躍,馴擾可樂,良由網罟不施,獺祭無害,故得遂其長養生息滋繁也。
治道民情,可以類推,揚搉三章,隐括斯旨,俾登山者覽焉。
水深廣兮魚所飼,長竿抝折笭箵棄。
大魚跳躍小魚戲。
濠梁之樂人忌魚,人不羨魚魚不餌。
水深廣兮魚所舒,依蒲依藻何徐徐。
悠然出沒得自如。
魚樂安靜畏其擾,君子養民如養魚。
水深廣兮魚所活,有害魚者求其脫。
不然鱗鬐遭屠割。
救民之生在除暴,救魚之死在防獺。
——乾隆《鼓山志藝文》 馬淩霄生平見《詩》。
桂枝香遊石鼓 登高長嘯,覺足底衆山,一覽皆小。
極目海天廖闊,江波浩渺。
秋聲暮色蒼涼裡,背西風,一雙飛鳥。
石頭路滑,上方鐘動,半林斜照。
人間世,浮生難料,算七載重來,不勝憑吊。
蓬島揚塵,何地可容歌笑。
眠雲夜雨呼明月,破蒲團,幾經昏曉。
酒邊禅味,夢中情味,那能抛了? ——《遊石鼓詩錄》 鹹豐十一年(1861年)福州刊本 宋謙生平見《詩》 西湖月遊石鼓 無端又欵禅關,向東際樓頭,細參塵果。
靜中觀化,閑邊着想,了然心可。
青山元契在。
有筆墨因緣,留到我。
借幾度暮鼓晨鐘。
自溫清課。
仰天一笑雲開,把竹徑松崖,盡情遊過。
歸來日暮,禅房虛掩,一龛微火,老僧迎客笑。
道近日,故山風雨大,請檀越且上蒲團,暫時安坐。
——《遊石鼓詩錄》 鹹豐十一年(1861年)福州刊本 林天齡生平見《詩》。
百字令遊石鼓 江山如此,隻年年秋病,辜負樽酒。
插腳紅塵深似海,舊夢不堪回首。
布襪青鞋,蕉冠竹
好古博學,宋孝宗時以布衣終。
水龍吟登鼓山 飚車直上蓬萊,不須更跨琴高鯉。
劃然長嘯,天風洪洞,雲濤無際。
我欲乘槎,從此浮海,約任公起。
辨虹竿千丈,轄鈎五十,親點對,連鳌餌。
誰榜佳名空翠,紫陽仙去騎箕尾。
銀鈎鐵畫,龍蟠鳳翥,留人間世。
更憶東山,一曲沾衣淚。
到于今,幸有高堂遺愛,寓甘棠意。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全宋詞》第四冊 中華書局本 按:《全宋詞》題作《題天風海濤呈潘料院》;“更憶東山,一曲沾衣淚。
”句,作“更憶東山,哀筝一曲,灑沾襟淚。
”。
陳仲溱生平見《詩》。
浪淘沙茶園即景(二首) 絕壁翠苔封,屴崱危峰。
半山雲氣織芙蓉,怪鳥啼春聲不斷,踯躅花紅。
茅屋挂山龍山從,十裡青松,茶園深處柱孤筇。
知得清明今欲到,茗綠東風。
鳥道界岧峣,日暖煙消。
鹧鸪啼過蹴鳌橋,望到海門山斷處,練束春潮。
收拾舊茶寮,筐GFDC8輕挑。
旗槍新采白雲苗,竹火焙來聊一歃,仙路非遙。
——乾隆《鼓山志藝文》 楊觀生平見《詩》。
桃源憶故人石帆留月 想得月來來又去,不管把人耽誤。
山若再高幾步,也應攔得住。
花陰漸上青梅樹,草際蟲聲如訴。
借問就中何語,道明宵如故。
——乾隆《鼓山志藝文》 朱彜尊(1629~1709年)字錫鬯,号竹垞。
泊江秀水人。
少肆力古學,博覽群書,客遊南北,搜剔金石。
清康熙八年(1669年)舉博學鴻詞,授檢讨;後入值内延,引疾歸。
南鄉子遊鼓山題靈源洞 披露曉同遊,竹枝籃輿各自由。
翠磴紅亭三十裡,淹留,纡到松門路轉幽。
僧飯雨初收,風末鐘聲樹杪棲。
多事山僧曾喝水,橋頭。
隻少飛泉一道流。
——乾隆《鼓山志藝文》 李拔生平見《詩》。
小令鼓山放生池觀魚 鼓山上寺前,有方塘大約二畝。
其水澄澈,廣而且深,養放生魚無慮千萬,大者數尺,小者數寸,充牣池中。
觀者投以香餌,争食跳躍,馴擾可樂,良由網罟不施,獺祭無害,故得遂其長養生息滋繁也。
治道民情,可以類推,揚搉三章,隐括斯旨,俾登山者覽焉。
水深廣兮魚所飼,長竿抝折笭箵棄。
大魚跳躍小魚戲。
濠梁之樂人忌魚,人不羨魚魚不餌。
水深廣兮魚所舒,依蒲依藻何徐徐。
悠然出沒得自如。
魚樂安靜畏其擾,君子養民如養魚。
水深廣兮魚所活,有害魚者求其脫。
不然鱗鬐遭屠割。
救民之生在除暴,救魚之死在防獺。
——乾隆《鼓山志藝文》 馬淩霄生平見《詩》。
桂枝香遊石鼓 登高長嘯,覺足底衆山,一覽皆小。
極目海天廖闊,江波浩渺。
秋聲暮色蒼涼裡,背西風,一雙飛鳥。
石頭路滑,上方鐘動,半林斜照。
人間世,浮生難料,算七載重來,不勝憑吊。
蓬島揚塵,何地可容歌笑。
眠雲夜雨呼明月,破蒲團,幾經昏曉。
酒邊禅味,夢中情味,那能抛了? ——《遊石鼓詩錄》 鹹豐十一年(1861年)福州刊本 宋謙生平見《詩》 西湖月遊石鼓 無端又欵禅關,向東際樓頭,細參塵果。
靜中觀化,閑邊着想,了然心可。
青山元契在。
有筆墨因緣,留到我。
借幾度暮鼓晨鐘。
自溫清課。
仰天一笑雲開,把竹徑松崖,盡情遊過。
歸來日暮,禅房虛掩,一龛微火,老僧迎客笑。
道近日,故山風雨大,請檀越且上蒲團,暫時安坐。
——《遊石鼓詩錄》 鹹豐十一年(1861年)福州刊本 林天齡生平見《詩》。
百字令遊石鼓 江山如此,隻年年秋病,辜負樽酒。
插腳紅塵深似海,舊夢不堪回首。
布襪青鞋,蕉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