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三也嗟乎幸而生聰明才智之子弟是人所禱祀而求者而其為害至此無他不學之過亦不使之學之過也使之學則彼方澤身禮義之林奮志勲名之路翹翹自命曰吾士也向被其煽惑者榮其若是亦欲從為士而不可得不得不歸而各業其業從此四民莫不見義而遷家給人足比戶可封矣蕙之欲為舍以敎邑子弟者職是故也在所緩耶急耶諸父老乃悅欲子來其事餘不可爰興工於三月十二日乙醜落成於三十日己未舍三楹苫以蘆垣以甓西依縣治東面龍山弁其門曰義學而典史邢君式巡檢秦君涵亦與有力焉異日者踵事增華尤餘所望也因筆其經營之始事而勒諸石
奉天府學兩庑記【康熙壬戌】 高爾位
國家以人才為本而人才以敎化為先自古培植人才靡不以學校為亟亟況
龍興發祥之地将相名臣先後蔚起則宮牆俎豆之規有司又安敢不加之意哉位自順治丁亥叨列仕籍曆跻京尹膺豐沛之重任思廣植戶口以培元氣凡無藝之征侵漁之弊以次厘剔夙夜兢兢與諸僚屬飲水茹蘖庶幾杜苞苴而絶耗羨仰報
皇上加惠元元至意恭惟我
太祖高皇帝以武功肇基遼左逮
太宗文皇帝缵承鴻業建修文廟
世祖章皇帝撫禦區夏以渖陽為
盛京設京兆立州縣置師儒於時從龍碩彥彬彬濟濟我
皇上臨雍誦學尊禮
先師可稱盛矣惟是奉天文廟肇創之初大殿雖已告成而兩庑尚未營構夫崇祀先哲所以式後進也恢宏庑廟所以肅瞻觀也迩者
皇威赫濯幹羽兩階聲敎四訖行見比戶弦歌盛於曩時式廓前規尤在今日顧念長吏俸入僅足養亷文武青衿率多貧士又難以營度之功重煩我父老子弟於是獨捐薄俸饬材庀工補建兩庑各三楹列諸賢之主而祭器亦具焉多士瞻仰之餘庶其景行往哲濯磨砥砺以襄
聖天子升平之治乎是役也肇於壬戌七月至九月告竣
謹勒諸貞石用垂不朽
開原縣文廟記【康熙壬戌】 周志煥曆觀世之盛也比戶弦歌崇儒明道必自學校始鄉學三代異名國學遞仍其号鄉學即今之郡縣學也論道明倫接洙泗之淵源續斯文於不墜養老而敎射尚德而毓才無不出於是也典最盛矣值今
聖天子稽古右文
躬親釋奠
經筵講學博徵碩儒聖賢之道昭明于世誠唐虞三代之
時也近又奉
俞旨敕滇黔諸省各官創建學宮使山陬蠻瘴之區得沾
聲敎矧
畿輔近地
銮輿臨幸若開原者而文廟茅茨不翦土階湫隘豈所以
尊崇
先聖之意乎但斯邑建立未久前任何公金序披荊剪棘剏茅屋三楹奉祀先賢繼任劉公超凡複立棂星門外置左右二坊規模已備惟兩庑神牌俱未之設煥司牧是邦踰越二載心懷修葺力不能逮今敬捐資購工以瓦易茅飾
聖殿而重新之置四配十哲兩庑先賢先儒神位蓋欲為荒邑尚斯文之統以觐揚我
皇上文治之盛即瞻仰宮牆者或亦有所感發焉重修奉天府學宮記【康熙己醜】 廖騰煃王化非聖道不行聖道非王化不久王化洽則孔子之道益尊聖道尊則王者之化大啟故建學明倫所以崇道統正人心而廣治化於無窮者也粵稽奉天自
太祖高皇帝神武建基
太宗文皇帝式廓隆業創興學校
世祖章皇帝統一區夏文命誕敷今
皇上天縱聖神德威翔洽無遠弗屆仁義漸摩無思不服編戶之子釋耒橫經羽林之士投戈講藝詩書禮樂之盛四方郡國皆然矧奉天為
發祥首善之地設學以來雖規制漸增而二十餘年未
遑修葺其何以仰副我
皇上崇文重道之至意顧念遼左沃野千裡生聚日滋騰煃以謭劣材承乏京兆亦惟是勞來拊循之不暇其又何忍以茲役重煩我父老子弟為爰捐俸入不足謀之同事諸钜公不足謀之諸長吏謀之諸紳士佥樂相予志遂鸠工庀材自聖殿而啓聖祠而兩庑而廟門而明倫堂胥巍然煥然此皆昔圮而今修者也殿以外缭垣奕奕廟以前戟門峩峩又皆昔無而今有者也經始於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三日落成於康熙四十九年閠七月初十日計工五千三百有奇計費一千一百二十兩有奇役成而遊聖人之門者共知聖道之大将伯之助其可冺欤夫明政刑正風俗者
天子之化也謹庠序饬倫紀者孔子之敎也今學校之振興若此滿漢士子服習其中優遊德敎人文蔚起不将與鎬京鐘鼓并美千古而不朽哉謹彚襄事諸賢镌之於石俾後有可考因并記之以诏學者重修銀岡書院記【康熙乙未】 屠 沂複陽郝中丞留居時所築室為書院公之自記備矣重修者誰邑今焦君厘正之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