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
關燈
小
中
大
時自為一寨後來歸】
哈什螞衛【舊訛忽石門又有二一訛忽失木一訛忽思木今并譯改 案哈什螞山在鳳凰城西北三百七十裡詳見山川卷又嘉哈河附近有哈什螞河】
紮淩山衛【有二舊訛紮嶺又訛秃倫今并譯改案紮淩地名在英莪門内與察爾圖山八家營子相近】
墨爾根衛【墨爾根國語解見建置沿革卷有二舊訛木裡吉今譯改 案墨爾根河在墨爾根城東一裡詳見山川卷】
穆遜河衛【穆遜蒙古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舊訛木速今譯改 案穆遜河在齊齊哈爾之東南詳見山川卷】
赫圖河衛【赫圖國語解見京城卷舊訛好屯今并譯改 案赫圖河在寜古塔西南流至愛丹城入噶哈哩河詳見山川卷】
富勒堅衛【富勒堅國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舊訛伏裡其今譯改明實録永樂七年四月置以尼噜罕部人瑚爾都納為指揮 案富勒堅城在甯古塔城南六百七十裡詳見城池卷】
福題希衛【舊訛弗提今譯改明實録永樂七年五月改瑚爾哈衛為福題希衛以部人達實為指揮 案福題希乃瑚爾哈部内屯名】
【本朝崇德七年征瑚爾哈部落福題希等十屯人民俱降此既雲改瑚爾哈為福題希而永樂十四年所置吉灘河衛又稱屬瑚爾哈福題希衛或當時本另置此衛名而明實錄誤為改名也按甯古塔東北有福題希屯】
奇穆尼衛【有二舊訛乞勒尼又訛乞力尼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七年置以瑚爾穆地部人薩敦為指揮 案奇穆尼窩集在吉林東北一千七百四十裡】
愛哈衛【愛哈國語解見問部卷舊作愛和又作愛河今譯改明實録永樂七年八月置 案鳳凰城東北愛哈邊門外有愛哈畢喇及愛哈河屯即愛河也】
博勒河衛【博勒河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把和今譯改明實録永樂七年八月與愛哈衛同置以齊達納等為指揮使 案博勒河在吉林西南詳見山川卷】
鄂敦衛【鄂敦蒙古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舊訛阿倫明實録永樂七年十月置以伊哩哈為指揮佥事達揚阿等為千戶】
塔瑪實克衛【蒙古語塔瑪印也實克相似也有三舊訛塔瑪速又訛塔麻所今并譯改】赫通額衛【赫通額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有二舊訛和屯吉今譯改明實録永樂七年置案赫通額河在吉林城南一千四十裡亦作和通吉又作合克通吉又作和通集其實一也】
烏納河衛【烏納國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舊訛古裡今譯改明實録永樂七年置 案烏納在黑龍江北境詳見山川卷】
庫棱河衛【庫棱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甫兒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二月與舒藩等三衛内置以納恰等十九人為指揮等官 案庫棱河在吉林東北詳見山川卷】
舒藩河衛【舒藩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有二舊訛使坊又訛出萬今并譯改 案舒藩河在甯古塔城東南詳見山川卷】
尼滿河衛【尼滿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有二舊訛亦麻今又訛亦蠻今并譯改 按尼滿河有二俱在吉林城東北詳見山川卷以上二衛俱明永樂八年與庫楞河衛同置】
費雅河衛【費雅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法因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二月置以部人圖拉等為指揮 案費雅河在吉林城東詳見山川卷】
阿穆爾河衛【阿穆爾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吉木又有三一訛可木一訛阿木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二月置 案阿穆爾河在甯古塔城東北詳見山川卷】
額音河衛【額音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兀應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二月置 案額音河在吉林城西南五百餘裡詳見山川卷】
噶齊克衛【舊訛葛稱哥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三月置以部人謝成格為指揮 案噶齊克地名在齊齊哈爾西一百八十裡】
希禅衛【希禅國語解見忠節卷二有二舊訛喜申又訛喜辰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十月置以部人遷塔努為指揮佥事 案希禅屯在甯古塔東北】
額埒河衛【額埒國語蒙古語解俱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兀列又有三一訛兀力一訛兀裡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十二月置 案額埒河在吉林東北又甯古塔有額勒赫肯河解見吉林山川卷】
畢埒哩河衛【畢埒哩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蔔魯兀又有一訛北魯兀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十二月置十二年又置案畢埒哩河在甯古塔城東北詳見山川卷】
密密勒河衛【舊訛木剌明會典又訛木革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置 案密密勒河左甯古塔東北詳見山川卷】
阿布達哩河衛【阿布國語解見奉天府山川卷達哩蒙古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舊訛阿荅力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八年置案阿布逹哩河在吉林西南詳見山川卷】
畢瞻河衛【舊訛督罕今譯改明實録永樂九年二月置以部人瑪吉尼為指揮 案畢瞻河在甯古塔東北詳見山川卷】
濟爾瑪台衛【濟爾瑪台蒙古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舊訛隻兒蠻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十年八月尼爾罕富爾堅烏拉等處部人來朝置濟爾瑪台等十一衛以準圖努等為指揮案濟爾瑪台河在呼倫布雨爾東七十餘裡詳見山川卷】
順民衛【地名今吉林黑龍江境内無考】
農額勒衛【農額勒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囊吟爾今譯改 案吉林東南五百八十裡有農額勒海蘭河疑摘此以為衛名也詳見山川卷】
古魯衛【古魯國語解見關郵卷案齊齊哈爾西南至白都讷第五站為古魯站去齊齊哈爾一百八十五裡】
穆陳衛【穆陳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滿泾今譯改 案穆陳河在吉林城東南三百餘裡詳見山川卷】
哈勒們衛【哈勒們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哈爾蠻今譯改 案哈勒們河在吉林西南六百三十五裡詳見山川卷】
塔克題音衛【舊訛塔亭今譯改 案塔克題音屯在吉林東北遨達裡勒河旁】額蘇倫衛【蒙古語額蘇倫天王也有二一訛也速倫一訛也孫倫今并譯改】富色克摩衛【國語富色克滋生也摩樹也舊訛弗思木今譯改明實録遼陽至珲綽珲之地三千四百裡珲綽珲至富色克摩隘口一千三百六十裡以上十衛俱明永樂十年置】
布爾噶圖河衛【布爾噶圖蒙古語解見奉天府山川卷有二舊訛蔔忽托又訛蔔忽秃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二年三月置以部人伊能額為指揮 案布爾噶圖河在甯古塔南四百裡詳見山川卷】
噶海河衛【噶海蒙古語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可河又有三一訛葛一訛葛可一訛海河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二年三月置以部人廣佑等為指揮 案噶海河在吉林城北詳見山川卷】
塔舒爾河衛【蒙古語塔舒爾馬鞭也舊訛塔速兒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二年九月置塔舒爾等八衛以部人阿魯圖為指揮】
烏屯河衛【有二舊訛兀屯又訛兀同今并譯改案烏屯河在齊齊哈爾城東詳見山川卷】
宣城衛【舊訛元城今譯改 案宣城在鳳凰城東南與鴨綠江相近】
科博栾衛【舊訛和蔔羅今譯改 案宣博栾屯與尚間崖伊拉塔山相近】老哈河衛【老河蒙古語稱為老哈即今遼河也】
鄂勒歡衛【鄂勒歡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兀剌忽今譯改我】
【太祖於丙戍年追讨尼堪外蘭越相隣諸部徑攻鄂勒歡城克之詳見城池卷】
哈勒費延衛【哈勒費延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有二舊訛哈爾芬又訛哈裡分今并譯改 案哈勒費延島在混同江中島上有城名哈勒費延城以上七衛俱明永樂十二年九月置】
實爾固宸衛【舊訛失兒兀赤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二年十二月置以部人萬達為指揮 案實爾固宸屯在甯古塔東北烏蘇哩江旁】
和羅噶衛【和羅噶蒙古語解見建置沿革卷舊訛忽魯愛今譯改明實錄永樂十三年十月置 案明時和羅噶軍民萬戶府系今甯古塔境衛名未知何屬】
珠敦河衛【珠敦蒙古語解見吉林山川卷有三舊訛渚冬又訛竹墩又訛築墩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三年十月以部人章嘉為指揮同知 案珠敦河在吉林城西南五百餘裡詳見山川卷】
紮津衛【紮津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紮真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三年十月以部人吉當阿為指揮同知 案紮津河在甯古塔城西南一百十裡詳見山川卷】
呼錫哈哩衛【舊訛兀思哈裡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三年十月以部人呼塔斯為指揮同知 案呼錫哈哩河在寜古塔城東北二十五裡詳見山川卷】
吉潭河衛【有二明實録永樂十四年八月置以部人雅蘇為指揮同知屬瑚爾哈福題希衛 案吉潭河在吉林西南額勒敏河之西】
尼瑪瑚山衛【舊訛亦馬忽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十四年八月置 案尼瑪瑚山在吉林城西南五百餘裡詳見山川卷】
伊敦河衛【伊敦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有三舊訛亦東乂訛亦屯亦作易屯明一統志訛一秃又訛一統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五年二月置 案伊敦河在吉株城西二百九十餘裡詳見山川卷】
伊勒們河衛【伊勒們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有二舊訛亦迷又訛亦速又訛引門又訛衣迷今并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五年與伊敦河同置明一統志衣迷河在開原城北北流合一秃河入松花江衣迷即伊勒們一秃即伊敦之訛也 案伊勒們河在吉林西一百四十裡會伊敦河入混同江若亦速則當為伊遜河在黑龍江境内與伊敦相去甚遠原文更為訛舛】
和掄圖吉衛【和掄圖吉國語解見黑龍江山川卷舊訛阿真同真今譯改明實録永樂十五年置 案和掄圖吉山在墨爾根東南二百裡詳見山川卷】
阿都齊衛【蒙古語阿都齊牧馬人也舊訛阿荅赤今譯改 案以下皆明正統間置與伊實左衛等皆寄居摩琳衛内者尤空文無實】
塔山左衛【明會典作前衛哈達國地明人所謂南關也明正統間授部長錫赫特及其孫旺台為左都督我太祖己亥年平其國】
西林衛【西林國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失裡今譯改 案西林路舊屬窩集部我】
【太祖甲寅年征降之在今吉林東南境又案以下諸衛明正統後所置者尤重衍複?】舒穆噜河衛【舊訛失木魯今譯改 案吉林東北有舒穆噜山無舒穆噜河】和爾邁衛【和爾邁蒙古語解見吉林山川卷舊訛忽魯木今譯改 案和爾邁山在吉林東北與伊爾琨噶珊相近】
和屯衛【和屯國語解見人物卷三 案甯古塔東北瑚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