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九
城池【一】
奉天府各屬
興京
承德縣
遼陽州
海城縣
蓋平縣
開原縣
鐵嶺縣
複州
寜海縣
岫岩縣
鳳凰城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九
城池
【臣】等謹案遼東西地自昔沿為郡國遼金以來升為上京中京東京建置諸城我
國家營始豐垣崇墉峻列
皇上厪念
留都重地發帑興修百雉巍峩金湯鞏固作億萬年丕丕基永垂無極至於前代闉壘設衛防邊遺址所存掌故宜備臣等詳稽胪載謹志城池第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九
城池【一】
奉天府各屬
興京
城池詳見
京城志其境内諸城堡及曆代舊有城址分列於後【謹案大清一統志凡前代舊建城堡分設防禦者均列入古蹟今本志既分列城池一門凡曆代舊址可考者俱附注於篇其古蹟止載郡縣舊存名目及名勝諸蹟】
鄂多理城【在】
【興京城東一千五百裡本朝最初建都於此實為億萬世】
【發祥重地事蹟謹詳載京城卷赫圖阿拉注及山川卷長白山注 鄂多理
原作俄朶裡今譯改】
古城【城西四裡周圍一裡一百二十步南一門建置年月未詳相傳為】
【開國時六城之一】
事蹟
謹稽
實録
興祖長子德世庫居覺爾察地次子留闡居阿哈和洛地三子索長阿居和洛噶善地五子寶朗阿居尼瑪蘭地六子寶實居章嘉地分築五城與
景祖所居赫圖阿拉城相距近者五裡遠者二十裡兼稱
甯古塔貝勒
景祖長子禮敦英勇過人号巴圖魯時近地部落有碩色納者生九子俱強悍又有嘉瑚者生七子俱輕捷多力能身披重铠連躍九牛
景祖第四子為
顯祖宣皇帝
顯祖嫡妃喜塔喇氏孕十三月而生
太祖高皇帝天表玉立聲若洪鐘儀度威重舉止非常國
人稱為
聰睿貝勒
薩爾浒城【薩爾浒國語解見奉天山川卷城西一百二十裡周圍三裡南與東各一門西南西北各一門外城周圍七裡四面各一門乾隆八年十九年】
【皇上東巡有禦制薩爾浒詩四十一年有】
【禦制薩爾浒書事長篇四十三年有禦制題薩爾浒十二韻薩爾浒再題詩四十八年有禦制薩爾浒題句詩俱恭載天章門】
事蹟
謹稽
實録天命五年十月自界藩遷於此城建軍民廬舍先是己未天命四年明集兵渖陽号四十七萬分為四路劉綎康應乾督兵四萬合朝鮮兵出寛甸口馬林麻岩潘宗顔督兵四萬合葉赫兵出三岔口李如柏賀世賢閻鳴泰督兵六萬由清河出鴉鹘關杜松王宣趙夢麟張铨督兵六萬由渾河出撫順關期并趨我都城三月朔我西路偵卒遙見火光馳告而南路偵卒又以明兵逼境告
太祖即於辰刻
親率貝勒大臣統城中兵出而
命大貝勒代善前行時偵卒又以明兵出清河路來告大貝勒曰清河之界道途偪仄崎岖兵未能驟至我兵惟先往撫順以逆敵兵遂過紮喀關與大臣扈爾漢等集兵以待時
太宗文皇帝稱四貝勒以祀事後至謂大貝勒曰界藩山上我築城夫役在焉山雖險倘明之将帥不惜士卒奮力攻之陷夫役奈何我兵宜急進以安夫役之心大貝勒等善是言下令軍士盡擐甲日過午至太蘭岡大貝勒及扈爾漢欲駐兵隐僻地
四貝勒艴然曰正宜耀兵列陣明示敵人壯我夫役士卒之膽俾并力以戰何故令兵立隐僻地耶大臣額亦都曰
貝勒之言是也我兵堂堂正正以向敵人遂督衆兵赴界藩對明兵營列陣初衆貝勒兵未至我國防衛築城夫役之兵僅四百人伏薩爾浒谷口伺明兵過半蹑擊至界藩渡口與築城夫役合據吉林崖杜松結營薩爾浒山分兵圍吉林崖我兵四百率衆夫役下擊一戰而斬明兵百人及大貝勒
四貝勒至見明兵攻吉林崖者約二萬人又一軍列薩爾浒山巅乃議增千人往助四百兵於吉林崖俾自上馳下沖擊以右翼四旗兵夾攻其薩爾浒山之兵以左翼四旗兵當之遂遣兵千人登吉林崖
太祖至問貝勒等破敵策具以前議告
太祖谕先破薩爾浒山所駐兵是時我國近都城之兵乘善馬者先至乘驽馬者後至其數十裡外者尚未至於是合六旗兵進攻薩爾浒山明兵列陣發槍礟我兵仰而射之奮力沖撃不移時破其營壘死者相枕藉而所遣助吉林崖之兵自山馳下沖撃右翼二旗兵渡河直前夾擊明兵之在界藩山者短刃相接我兵縱橫馳突無不一當百遂大破其衆明總兵杜松王宣趙夢麟等皆沒於陣橫屍亘野血流成渠其旗幟器械及士卒死者蔽渾河而下如流澌焉追奔逐北二十餘裡至碩欽山時已昏軍士沿途搜剿者又無數是夜明總兵馬林營於尚間崖掘壕嚴斥堠鳴金鼓自衛我兵見之乘夜馳告大貝勒代善翼旦大貝勒以三百餘騎馳往馬林方拔營行見大貝勒兵至退回結方營環營掘壕三匝列火器俾習火器者立壕外繼列騎兵以俟又開原道潘宗顔一軍距西三裡外營斐芬山大貝勒見之遣人馳告
太祖時我國遠路之兵亦陸續至與大貝勒兵合明總兵杜松之後營遊擊龔念遂李希泌統步騎萬人駕大車持堅楯營於斡珲鄂谟地環營掘壕外列火器
太祖見之與
四貝勒率兵不滿千人分其半下馬步戰明兵發火器拒
敵
四貝勒引騎兵奮勇沖入步兵繼進遂斫其車破其楯明兵大敗龔念遂李希泌皆陣沒焉會大貝勒使至以明兵營尚閑崖告
太祖不待
四貝勒兵引侍從數人往日中至其地見明兵四萬布列谕趣我軍先據山巅向下?擊衆兵方欲登山而馬林營
内之兵與壕外兵合
太祖曰是将與我戰也我兵且勿登山宜下馬步戰命大貝勒往谕時左二旗兵下馬者方四五十人而明兵
已自西突至大貝勒言於
太祖曰兵已至矣即怒馬迎戰直入其陣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與衆台吉等各鼓勇奮進遂敗明兵斬首捕鹵過當方戰時我六旗兵見之不及布列行陣人自為戰前後弗相待縱馬飛馳直逼明營明兵發鳥槍巨礟我兵沖突縱撃飛矢利刃所向無前明兵不能支又大敗遁走我兵乘勝追撃明副将麻岩及大小将士皆陣沒總兵馬林僅以身免滅迹掃塵案角隴種尚間崖下河水為之盡赤
太祖複集軍士馳往斐芬山攻潘宗顔軍令我兵之半下馬仰山而攻宗顔兵約萬人以楯遮蔽連發火器我兵突入摧其楯遂破之宗顔全軍盡沒葉赫貝勒錦台什布揚古引兵助明至開原中固城聞明兵敗大驚而遁是日
太祖收全軍至固勒班地駐營而明兵由南路進者已近
逼都城
太祖命大臣扈爾漢先率兵千人往禦翼旦複
命二貝勒阿敏率兵二千繼之
太祖率衆貝勒大臣還軍至界藩行祭纛告
天禮大貝勒代善請曰吾先歸從二十騎微行探信祀畢上徐來
太祖許諾三貝勒莽古爾泰亦相繼行
四貝勒請以俱往
太祖曰汝兄微行往探汝随吾後行
四貝勒曰兄獨往吾留此未安也遂亦行日暮大貝勒回
至都城詣
内庭慰告曰撫順開原二路敵兵已斬戮盡南來兵已遣将往禦我待
父皇命當即往破之複出城十五裡迎於大屯之野太祖自界藩申刻起行五更還都城平明
命大貝勒三貝勒
四貝勒統軍士禦明總兵劉綎留兵四千於都城待明總兵李如柏副将賀世賢等之兵初劉綎兵出寛甸進棟鄂路我居民避匿深山茂林中劉綎悉焚其栅寨殺其孱弱我駐防官托保額爾讷額赫率五百兵迎敵劉綎兵圍之數重額爾讷額赫死之并傷我卒五十人托保引餘兵與扈爾漢合扈爾漢伏兵山隘以待巳刻大貝勒三貝勒
四貝勒引兵甫出瓦爾喀什窩集劉綎遣精鋭萬人前掠将趨登阿布達哩岡列陣大貝勒欲引兵先登馳下擊之
四貝勒曰兄統衆軍留此相機為援吾先督兵登岡自上下撃之大貝勒曰善吾引左翼兵出其西汝引右翼兵登山俾将士下擊汝立後督視勿違吾言辄輕身入也
四貝勒遂率右翼兵往先引精鋭三十人超出衆軍前自山馳下奮撃之兵力交接戰甚酣後軍随至沖突而入大貝勒又率左翼兵自山西至夾攻之明兵萬人敗潰
四貝勒乘勢追撃與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