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欽定盛京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十七
天章
皇上聖制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
禦制古今各體詩卷下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十七
天章
皇上聖制
詩【乾隆四十八年癸卯】
長甯寺
祖
宗開創初
天勇好以暇宮殿既經營寺廟亦構架為示無不有殊非
事祈借然而額長甯
意豈在佛化士卒勝陣戰黎民豐耕稼外辟内以安長甯
撫中夏萬世基肇茲守成責敢卸
長甯寺恭瞻
太宗所禦冠服疊戊戌舊作韻
盛京城外長甯寺一統志稱本
禦園
冠服依然贻
高祖羮牆因得仰元孫
上行下效開基業【天聰六年 太宗訓誨我國風俗素敦淳樸近者奢靡僭越不可不定為法制自今護軍以上許服縀餘俱用布一縀之值可當十布與其一縀成一衣何如十布得十衣也又崇德元年 谕崇尚節儉毋事華靡凡鞍辔等物不許以金為飾永行禁止是以君民效法崇尚儉樸煌煌聖谕所當萬年奉為法守也】萬載千秋永保存七字敬赓豈徒
爾朂哉奕葉此情敦
實勝寺
天聰建年後蒙古日觐來【科爾沁於 太祖時久歸附太宗天聰元年秋蒙古敖漢部奈曼部來歸嗣是喀爾喀巴林喀喇沁紮噜特土默特諸部相率朝貢】是皆奉佛者梵宇於是開神道而設教易語理?該
聖人豈外茲所謀遠且恢【諸蒙古部落皆從奉佛教崇德六年八月 太宗以偏師破明總督?承疇兵十三萬於松山杏山歸而建實勝寺於盛京以紀功績 聖人神道設教亦所以順人情安國俗也】是寺名實勝征明得勝回
上下同努力成功資衆材因繹實之義萬理包以皆棄實
務虛名所望難副懷
崇實允在茲務名豈為哉
法輪寺
梵語轉輪王又稱帝釋天蓋司世間者皇王之謂然世出世間法相需相得诠四塔圍都城斯乃居北焉【盛京地載門外法輪寺在北撫近門外永光寺在東德盛門外廣慈寺在南外攘門外延夀寺在西四寺各建一白塔環衛都城相傳當時有喇嘛善相地術者曾雲四塔全當一統果符所言】果然一統成佳兆已符前茲令演國語三乘因以宣【乾隆戊戌年命此寺喇嘛習國語所譯經宣揚宗乘宏闡 聖因以志弗忘數典兼令盛京旗人熟習國語之意也】諸事弗忘舊
二陵應鑒?
酹克勤郡王園寝疊戊戌詩韻
讓帝之冢子首陳推戴心【克勤郡王嶽托禮親王代善之長子也有謀勇多戰功天命十一年八月 太祖升遐嶽托與弟蕯哈□以 太宗有聖德密議推戴告其父代善曰國不可一日無君 四貝勒才德冠世深契 先帝聖心衆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曰此吾夙心也乃夜作議書翼日徧示諸貝勒大臣於朝遂定議奉太宗嗣位又於天聰時奏請善撫降人及請於山海關通州燕京三處急圖其一以定丕基 太宗嘉納之崇德三年 命為揚威大将軍與睿親王分道征明所向克捷以疾薨於軍 太宗聞之驚恸辍膳三日 诏封多羅克勤郡王康熙二十七年 聖祖為立碑紀功乾隆四十三年以王後改稱平郡王複還原号并令配享 太廟】忘家惟為【去聲】國力勇更謀沉我
祖所嘉許予躬應奠臨
閟宮教配享彰善意猶深
賜奠功臣揚古利墓
别部自為長【揚古利姓舒穆祿氏其父郎柱木庫爾喀部長也】來歸識
聖人報讐甫十四【郎柱率所部人歸我 太祖遣子揚古利入侍尋郎柱為部人所害揚古利手刃父仇時年甫十四 太祖深異之日見信任尚主焉每從征伐身先士卒 诏之止亦不止或力戰被傷猶裹創奮擊以故功最多前後大小百餘戰俘獲無算崇德初從征朝鮮中駁傷沒 太宗親臨恸哭視含歛追封武勲王順治中配享 太廟康熙三十九年 禦制碑文紀其功雍正九年加封号日英誠】努力以終身所重心惟赤更兼勇絶倫
鼎湖伴咫尺千載會
精神
賜奠功臣費英東墓
薩爾浒之戰沖鋒首建功【費英東姓瓜爾佳氏先世為蘇完部長 太祖初從其父索爾和率所部來歸授一等大臣尚主佐理國事薩爾浒之戰明經略揚鎬率四路總兵松杜馬林李如栢劉綎分将來犯杜松駐兵薩爾浒山巅費英東率所部沖破其軍死者相枕藉杜松戰殁已而馬林劉綎兩軍皆覆李如柏遁歸是役也明以四十萬衆分道來犯五日之間殱其精鋭殆盡勢如破竹實費英東首功雲】遂成破竹勢真是冠軍雄奬善誡其惡【費英東性忠直敢言奬善黜惡無所撓避我 太宗嘗谕羣臣曰費英東見人不善必先自斥責而後劾見人善必先自奬勸而後舉故被劾者無怨言被舉者無驕色未聞諸臣以善惡直奏似斯人也天聰初配享 太廟順治十六年追録佐命功第一晉三等公世襲康熙三十七年 禦制碑文表其勲乾隆四十三年以費英東為開國功臣之冠特晉封一等公】摅謀濟以忠
二陵近相望
來往會雲風
賜奠功臣額亦都墓
自古逢開創必資英濟臣白山
聖人作東海卓材彬【額亦都姓鈕祜祿氏先世居長白山幼時父母為仇所害年十三手刃父仇避居嘉穆瑚村依其姑會 太祖過額亦都識為真主辭姑從行骁勇善戰能以少擊衆所向克捷】嘉爾忠秉素甯惟勇絶倫【額亦都性忠誠勇敢嘗督兵攻巴勒逹城直渾河漲以繩聨軍士魚貫而度夜率鋭卒攻城守者驚起殊死拒額亦都跨堞戰飛矢貫股着於堞揮刀斷矢戰益力被五十餘創不退卒抜其城而還其忠勇類如此用兵四十餘年每克敵受 賜辄分給冇功士卒不以自私天聰元年追封公配享 大廟順治中建碑墓道以旌其功康熙七年 特爵其子遏必隆為一等公】枌榆佳域護
一德永相親
文廟
道接百王後
文崇一統前【我 太宗初創大業即 勅建 文廟於盛京行釋奠禮開創規模崇文重道已肇
一統文明之盛也】?模誠有異聲教訖無邊
念舊衣冠慎【我 太宗雖崇文教於崇德元年曾谕諸王貝勒大臣曰昔金世宗奮圖法祖惟恐子孫效漢俗預為禁約以無忠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遵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先時儒臣巴克什達海庫爾禅屢勸朕改滿洲衣冠効漢人服飾制度朕不從實為子孫萬世之計在朕身豈有變更之理恐日後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爾等其謹識朕言乾隆十七年春恭讀實録敬述此 谕镌立卧碑於箭亭用以示子孫臣庶遵聽毋忘為萬年法守雲】懷新禮樂宣辟雍剏國學合在洽熙年【今年仲春上丁釋奠太學禮成因思古辟雍之制擁水周環命禮工二部大臣等於彛倫堂前度地鸠工甃池引水創立辟雍殿以昭累洽重熙敬承繼序之意】
題景佑宮
本於
崇政【殿名】左茲改建南城 【崇政殿左 景佑宮向奉祀 三官今移於德盛門内】有舉應數【上聲】典無他當正名 【景佑宮本 太廟基宇戊戌歲來此敬思 太廟在左名寔應副因饬度地城南别建觀宇以存舊日之制】
三官傳自古五福錫吾氓萬載
陪京固瓣香申敬誠
景佑宮瞻禮疊戊戌舊作韻
重谒當秋日前來閲五年
祖
宗曾荷龍【上聲】瞻禮敢忘?建極叨
天眷承家勵體乾每懷
筚路者益澟載舟然唐代十思疏豳風七月篇作歌示諸
子我意慎聰傳
故宮即事
戊戌臨故宮廿七月猶數茲番至故宮百禮以次舉舊去不可追新來豈恒住【葉】一瞬迅駒隙藉悟今兮古於古有蕭王踐阼稱建武章陵修園廟南陽賜租賦【葉】凡以思舊業善惡紛堪覩大都為子孫不忘其父祖違道斯弗遠吾語非徒語
故宮再用唐太宗幸武功慶善宮韻
李唐乘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