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鬥八十以上者絹一疋米一石九十以上者倍之百歲者加賞大緞一疋彭緞一疋用示優老引年至意
谕内閣【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向凡巡幸所至一應經行橋道俱令報部核銷以寓體恤官民之意惟盛京一帶止計橋梁不計道路未為畫一且非所以廣惠也所有此次自山海關以外至興京往來道路并着加恩照關内之例一體報銷
谕内閣【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朝鮮列在外藩世笃忠貞謹守侯度乾隆八年及十九年臨幸盛京朝鮮并修朝貢之禮本年以尚在二十七月之内停止宴禮曾預勅朝鮮毋庸遣使朝賀而該國王情殷感戴遣陪臣賫表修貢迎駕請安藉抒忱悃恭順可嘉着照上兩次之例加恩賞赉并禦書扁額以賜用昭優眷其陪臣亦着一并照例加賞
谕軍機大臣【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初二日】
朕此次詣盛京恭谒
祖陵跸路出山海關而行憑覽關城形勢屹然雄鎮明季於此置大員設重兵拒守以防我朝而大軍每從沿邊諸隘口直入如踐無人之境可見險固不足恃也然以當時盛京而論有此關控扼其中内外氣脈不能貫注即由他路入邊而彼終得撓我之後所以天聰三年
太宗文皇帝親統大軍征明進圍燕京仍複釋之而去聖謀深遠未嘗不籌慮及此迨後攻克永平灤州遵化皆留将督兵駐守或欲藉以為内外夾攻山海關之策乃代鎮之貝勒阿敏乖張怯懦竟棄已得之各城而歸
太宗憤甚數其罪而責之雖貸其死以全親親之誼遂不複躬總六師入邊亦深以山海關中隔為難也洎乎闖賊陷阙明社遂墟吳三桂乃開關迎請王師為之複仇戡亂於是我睿親王即率勁旅入關一戰而殱賊衆追逐李自成至京城而遁克集大勲恭奉我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統壹寰宇用奠我萬世丕丕基夫同此山海關也前則屢圖之而不得其機後則直入焉而無所於阻蓋
上天眷佑我國家誠非意計所能預及而所謂在德不在
險者於此益見迄今追思更不禁感
鴻贶而凜
景命矣且自出關後途中所經城郭則甯遠錦州廣甯等處山川則松山杏山大淩河薩爾浒尚間崖渾河等處悉我
太祖
太宗艱辛百戰之地曆曆在目溯自興京
肇迹遼渖
遷都
業基於勤而
謀成於斷皆世世子孫所當深念者朕自臨禦以來每間
日恭閱
列祖實録一冊周而複始於
創業垂統之蹟敬識之弗敢忘前此癸亥甲戌再臨陪都
展谒
陵寝所曆川原形勝因見徵聞并為詩篇以紀而薩爾浒一戰破明四路之兵二十餘萬遠近承風震讋尤為
締造鴻規向曾親制書事長篇昭示來許昨為全韻詩於太祖
太宗大烈耿光鹹志述成什端委畢該洪纎具備實足以垂法守非僅托為吟詠而已茲戊戌秋三莅斯土境之履者益以習蹟之着者益以晰其或地名今昔傳訛介於疑似顯晦間者複周诹而深考之乃得曉然於心而無所惑夫以朕之景仰
前型懃懇若是必三至乃得曉然於心凡我子子孫孫紹登大統者可不體朕志以為志睠懷遼渖舊疆再三周曆蕲於
祖宗遺緒身親而目覩哉至於朕叩谒
永陵
福陵
昭陵每至必淚随聲湧瞻戀不忍去此非可以強緻也夫太宗為朕之
高祖而自
太祖以上至
肇祖雖遞推遞遠然追溯水源木本一脈相承則固甚親
而甚近且奕?之昇平景運皆
昔日艱難開創之所留贻永言思之豈能不痛理也亦情也我後世子孫誠能遵朕此旨處尊位而常緬
前勞覽當年原巘而興思拜舊裡
松楸而感怆自必凜然於
天眷之何以久膺憬然於
先澤之何以善繼知守成之難兢兢業業永保勿墜則我
大清
累洽重熙之盛洵可綿延於億萬斯年矣非然者或輕視
故都而憚於遠涉或偶詣
祖陵視同延攬古蹟而漠不動心是則忘本而冺良設有其人即為國家之不幸實不願我後嗣之若此也子若孫可不恪奉朕訓而知儆懼乎曆代事蹟湮遠姑不具論即如勝國洪武草昧初開未嘗不得之艱苦而中葉以後罔念厥祖若正德之荒淫蕩佚恬不為怪嘉靖萬曆天啓之昏庸逸樂阿柄下移以緻權臣奸宦相繼而擅威福亂政害良此數君惟知蒙業而安於國是懵然罔覺雖未及身而喪不數傳而馴至滅亡使有能奮然振興追念洪武之舊圖勵精求治未必不可挽囘於末造而宴安酖毒終於不可救藥自覆厥宗殷鑒甚近尤足為炯戒耳或我子孫尚知遵朕此旨欲莅陪京而其時無識之臣工妄以為人主當端處法宮綜理庶政不宜輕出關外此即我朝之亂臣賊子當律以悖命之罪誅之毋赦蓋盛京為根本重地
發祥所自後世不可不躬親閱曆昔我
皇祖曾三舉斯典朕今亦三次矣如陞殿祀
神閱射行賞之類仍循成例而於
三陵之察紅樁移近居及葺盛京舊有
壇
廟以至沿途之繕城垣檢核各庫諸事則皆前兩巡所未及而今悉舉而行之益可見臨幸之有益矣十數年後朕躬若尚如今日之康強仍當再修上
陵之禮然尚須有待嗣後每閱三年即派皇子二三人恭谒祖陵每次於秋冬間啟行途間既不煩修治橋道之勞而傔從無多更可不預安營頓俾之曆覽舊京風土自皆惕然動念感
天佑而仰
祖功無負朕諄切垂訓之意欽承毋忽将此通谕中外并録一通交上書房存記其三年一次簡派皇子之事屆期着軍機大臣請旨
谕内閣【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初二日】
渾河發源遙遠自東北來入英峩邊門西流幾及千裡會遼入海萦護
三陵滋演萬年
靈脈而長川襟帶兼衛陪都厥功甚溥自宜?崇廟祀以答神庥着交邁拉遜德成會同将軍府尹於盛京城東度地鸠工奏聞請帑興建
河神廟以昭妥侑
谕内閣【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八日】
前已降旨於山海關之澄海樓旁建立
北海神廟茲稽考祀典北海向於河南濟源縣望祭河南地屬中州且非濱海固於事理未協嗣經改於吉林東門外望祭雖屬北境然距海尚遠亦非所宜所有春秋秩祀及遇告祭典禮自應恭移於此以葉方位至吉林之松花江導源長白襟帶神臯為本朝
發祥之地綿演億萬載
景祚靈長厥功甚钜自宜?崇廟祀用迓
神庥已谕令吉林将軍福康安於吉林城外濱江處所度地鸠工興建松花江神廟其一切祀事即照從前望祭
北海之制着禮部載入會典遵行
谕内閣【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本年輪蠲奉天等省地丁銀兩又因臨幸盛京降旨加恩将奉天所屬乾隆四十四年地丁正項錢糧通行蠲免其米豆一項例不在應蠲之内但念奉天省地丁向系銀糧并納其額徵米石即屬任土正供自當普予加恩着将乾隆四十三年四十四年該省應徵米豆一體免徵俾得均沾渥澤該部即遵谕行
谕刑部【乾隆四十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盛京吉林均系國家根本之地境壤毘連盛京旗人潛往吉林種地謀生本無關礙并非旗逃可比從前弘晌奏請解囘治罪之處所辦原屬過當伊等皆滿洲世仆盛京吉林有何區别其正身旗人六戶即着入於吉林當差毋庸解囘盛京辦理餘依議
谕軍機大臣【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朕惟曆代
寶玺所以展禮
神祗式彰
符命我國家承
天眷佑自
太祖
太宗創業盛京肇膺大寶逮我
世祖正位凝命奄有萬方我
聖祖六十一年笃祜延庥深仁淪浃我
皇考世宗勵精圖治繼序
前徽罔不欽崇
天道勤恤民隐夙夜勤求治理不敢康甯用克協於天心俾中外蒙和壹之休臣庶享昇平之福暨於朕躬嗣
服兢兢業業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