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中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四川通志卷二十八中
公署
古者敷政之宮厥名為堂跻堂之祝豳風載之嗣是則以署稱左氏有言署者位之表也其地負陽荅隂其事體國經野於以宣上德而涖兆民所系綦重矣蜀中文武公署以暨廳事廨宇無不鱗次星列規模悉備豈曰飾觀實亦治體攸崇焉為人上者職思其居必也夙夜冰兢無忝厥職乃不至贻诮素餐爾詩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蓋美在位者之節儉正直也可不勉哉作公署志
總督部院【舊在重慶府西康熙二年總督李國英建雍正九年專設四川總督未建署】巡撫都察院【在成都府東順治十一年巡撫高民瞻建康熙五年巡撫張德地拓修】貢院【舊在成都府西南隅今移在蜀王府舊址】
巡按禦史察院【舊在撫院署右順治八年建今奉裁】
提督學院【在成都府東】
承宣布政使司【舊在成都府北武擔山東康熙六年布政司郎廷相遷建城西後遷於城南】經曆司【在司署左】照磨所【在司署南】庫大使【雍正七年新設建署司右】廣濟庫【在司内】鑄錢局【舊在司内今新設於貢院後】
分守川西道【在舊司内後奉裁】
分守川北道【在保甯府西後奉裁】
分守上下川東道【在涪州後奉裁】
分守上南道【嘉定雅州俱有署後奉裁】
分守下南道【叙州府泸州俱有署後奉裁】
提刑按察使司【舊署在成都府東順治九年移府東南舊都司署康熙四年按察司李翀霄重修】經曆司【在司左】司獄司【在太平倉新建】
分巡川西道【在舊司内後奉裁】
分巡川北道【在保甯府東後奉裁】
分巡上東道【在重慶府東北後奉裁】
分巡下東道【在達州後奉裁】
分巡上南道【在卭州東後奉裁】
分巡下南道【在泸州西後奉裁】
整饬叙泸道【在永甯城東北一在馬湖後奉裁】
屯田驿傳道【在按察司内後奉裁】
整饬威荗道【在荗州北後奉裁】
整饬安綿道【在綿州城内後奉裁】
整饬松荗道【在松潘城内後奉裁】
整饬建昌道【在建昌城内後奉裁】
康熙八年奉
旨複設四道
分巡松荗道【駐劄荗州】
分巡川東道【駐劄重慶府】
分巡永甯道【駐劄叙永聽】
分巡建昌道【駐劄甯遠府】
雍正八年奉
旨複設川北道
分巡川北道【駐劄保甯府】
驿鹽道【兼理茶務駐劄省城東北】鹽大使【複設在道署旁】
成都府治【在省城北康熙二年知府冀應熊建】同知【在府東雍正六年改水利同知】理事同知【在府城南】通判【在城東南雍正十一年建】經曆司【在府署外】儒學【在府城南】司獄司【在府署内】稅課司【在府西今裁】鹽課提舉司【今裁】廣豐倉【康熙二年知府翼應熊複修】廣甯倉【舊在貢院西今廢】大有倉【舊在撫院左】隂陽學 醫學
成都縣治【在府西順治六年張行重修】縣丞【雍正七年複設建署】典史儒學 常平倉 隂陽學 醫學
華陽縣治【舊通判署康熙九年奉裁雍正五年複設】縣丞【雍正七年複設建署】典史【複設】馬軍寨巡檢司【舊在縣東三十五裡】儒學【在府南雍正九年建署】隂陽學 醫學
雙流縣治【雍正六年複設】典史【雍正六年複設】儒學 常平倉隂陽學 醫學
溫江縣治【康熙三年知縣蕭永芄建五十四年知縣魯應才重葺】典史 儒學 勸農亭【舊在東門外今廢】濟留倉 隂陽學 醫學新津縣治【康熙六年知縣常九經建】典史 儒學 隂陽學醫學 常平倉
金堂縣治【康熙六年知縣郭翰建】典史 儒學 濟留倉【在衙内】迎賓館【今廢】通海鹽課司【舊在縣東五十裡今廢】隂陽學醫學
新都縣治【康熙六年知縣畢成英重修】典史 彌牟鎮巡檢司【雍正七年新設建署】儒學 隂陽學 醫學
簡州治【康熙四年知州王孫盛重修】吏目 儒學 龍泉鎮巡檢司【在州西七十裡雍正七年複設建署】上流井鹽課司【舊在州北十裡今廢】永安倉【舊在東城内今廢】預備倉【在署内】察院行台 龍泉公署 隂陽學 醫學
崇慶州治【康熙六年知州蔺開禧重葺】吏目 儒學 濟留倉【在署内】清溪口巡檢司【舊在州西八十裡今裁】隂陽學 醫學郫縣治【康熙三年知縣馮昌奕重修】典史 儒學 儲谷倉【在署内】隂陽學 醫學
灌縣治【康熙五年知縣馬玑複修建】典史【雍正七年複設】白沙河巡檢司【雍正七年複設建署】儒學 永積倉【舊在治北】備邊倉【今廢】備荒倉【舊俱在治東】蠶崖關巡檢司【舊在西北今奉裁】
崇甯縣治【雍正七年複設】典史【雍正七年複設】儒學 隂陽學醫學
新繁縣治【康熙六年知縣張人瑞重修】典史 儒學 北義倉【在署内】隂陽學 醫學
漢州治【康熙元年知州張萬受重葺】吏目 儒學 豐積倉【在署内】隂陽學 醫學
什邡縣治【康熙六年知縣铉劔重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