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上
關燈
小
中
大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四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四川通志卷十三上
水利
書載九川滌源九澤旣陂由是而三壤鹹則告厥成功然則土爰稼穑而非水之潤下曷以相濟也哉神禹治水導岷江以朝宗萬世永賴漸被遠矣嗣是李冰鑿離堆文翁穿湔江至今沃野千裡号稱陸海蓋資其灌漑溝塍绮錯幾不下數千萬頃也其他疏瀹有方而順水之性因地之宜以成天之功者又豈區區鄭白之渠所可比烈也耶作水利志
成都府
成都縣【附郭】
石堤堰【在縣北四十裡】木籠堰【在縣北二十五裡】清波堰【在縣西二十裡】雙江堰【在縣西三十五裡】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華陽縣【附郭】
欄杆堰【在縣西南一十裡】龍爪堰【在縣西南五裡】洗瓦堰【在縣東五裡】姐兒堰【在縣東一十裡】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雙流縣
金馬堰【在縣西北一十五裡】鲢魚堰【在縣東北二十裡】縣境内共三十二堰漑田
溫江縣
朱家堰【在縣東三十裡】龍梁堰【在縣東三十裡】縣屬水源自灌口下約三十裡分一派入江安堰卽新開河流溫江郫縣灌縣雙流華陽地方又自灌口下約四十裡分一派入玉石堰流溫江雙流地方至用都江堰水止有六家每年照田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新津縣
通濟堰【在縣西南三裡唐開元二十八年采訪使章仇兼瓊所開分四筒穿渠灌漑本縣東南田畝并彭山眉州青神等處二百餘裡】石馬堰【在縣西十五裡】 荞草堰【在縣西一十五裡】沙子堰【在縣西北六十裡俱引金馬河水漑田】大寺堰【在縣西北一十五裡引西河水漑田】五所堰【在縣東一十五裡引楊柳河水漑田】七裡堰【在縣東北一十裡引洋馬河水漑田】
金堂縣
老馬堰【在縣東一十裡】紡車堰【在縣北二十五裡】天工堰【在縣西一十五裡】石龍堰【在縣東南一十裡】蠻仔堰【在縣東北五裡】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新都縣
龍門堰【在縣南二十裡】千工堰【在縣西南一十五裡】馬沙堰【在縣西二十裡】揷闆堰【在縣北三十裡】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簡 州
明陽鎮堰【在州東北】花落溝堰 官鬥溝堰 平大鎮堰 虎頭堰 長溝堰 州境内共六十五堰皆節縧諸水以漑田
崇慶州
百丈堰【在州北】黑石堰 石頭堰 沙河堰 普濟堰 普潤堰 娑羅堰 石魚堰 州境内共七十四堰漑田
郫 縣
萬工堰【在縣西二十裡】黃土堰【在縣南三十裡】漏沙堰【在縣東南二十五裡】牛王堰【在縣西北一十五裡】臘塔堰【在縣西南三十裡】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廵撫憲德疏】
灌 縣
太平堰【在縣東城下】三泊洞【在縣城北岸】柏木河【在縣東二裡】徐堰河【在縣東二十裡】羊子河【在縣東一十裡】油子河【在縣東二十五裡】五陡河【在縣東五裡】侍郎堰【在縣南一十裡】鄉安堰【在縣西二十五裡即都江堰】
雍正八年巡撫憲德具
題灌縣郫縣崇甯溫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華陽等縣照田畝之多寡以出夫即計夫役之多寡以折價永為定例
崇甯縣
毛家堰【在縣北一十五裡】永甯堰【在縣南一十裡】化家堰【在縣東三裡】龍口堰【在縣西一十裡】平樂堰【在縣西一十裡】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巡撫憲德疏】新繁縣
興龍堰【在縣東一十二裡】天生堰【在縣西二裡】鐵馬堰【在縣南七裡】金牛堰【在縣西南一十五裡】楊柳堰【在縣北五裡】縣境内凡漑田堰水源俱分自都江大堰每年照畝出銀【詳見巡撫憲德疏】
漢 州
柳梢堰【在州北引綿陽河水漑田】馬乂堰【在州北引石亭江水漑田】馬腳堰【在州北引金雁河水漑田】老鴉堰【在州西引馬蹄河水漑田】粟米堰【在州西引清白江水漑田】州境内共三十六堰漑田
什邡縣
洛口堰 青竹堰 跑馬堰 楊村堰 縣境内共二十堰皆節雒水漑田
彭 縣
闖平口堰【在縣東】馬鳴堰 麻柳堰 羅江堰 濟民堰 縣境内共二十四堰漑田
叙州府
長甯縣
東溪 西溪【二溪環繞縣境居民引以灌漑田畝】
夔州府
奉節縣【附郭】
青苗陂【在縣東白帝城東北五裡方輿勝覽東屯有青苗陂杜甫詩東屯稻田一百頃北有澗水通青苗明一統志在瞿塘東蓄水漑田民賴其利】
龍安府
江油縣
文昌堰【在武都】龍門堰【在縣北三裡縣境又有小河許歐鐵佛陳公等七堰】彰明縣
龍備堰【在縣東縣境又有胡中永安永豐羅村野壩等九堰】
雅州府
雅安縣【附郭】
黑水堰【在慕義鄉引隴西河水灌田】紅岩堰【在上壩鄉引濆江水灌田】蘆山縣
石波堰【在縣東三裡其水出始陽山用木槽接水漑田】
名山縣
黑水堰
清溪縣
溫江河【發源於相嶺下壩田畝資其灌漑】流沙河【由龍越嶺來上壩田畝資其灌漑】
直隸嘉定州【雍正十二年陞為府】
楠木堰【在州西一十五裡起安谷鄉宋家塲至馬落壕止引沫水灌田又名牛特堰康熙三年參政張能鱗重修更名張公堰】永豐堰【在州北一十五裡起風洞子至白岩壩止穿山為洞連引綿竹鋪青衣水灌田】
夾江縣
龍興堰【在縣南一十裡康熙四年知縣劉際亨以水小難周灌漑更於其南五裡開鑿大渠民利賴之号曰劉公堰】
直隸眉州
蟇頤堰【在州東七裡唐開元中益州刺史章仇兼瓊築障蜀江水溉眉山青神田畝七萬二千有奇宋嘉定閑魏了翁又畚武陽石壘堤其利尤溥】鴻化堰【在青神縣北一十五裡即唐張武等所開也舊志青神陂堰五十有一惟鴻化最大】馨堰【元和志在彭山縣西南二十五裡擁江水為大堰開六水以灌郡田】
彭山縣
通濟堰【在縣西北四十裡有大堰一小堰十唐時章仇兼瓊所開自修覺山下引水灌漑彭山眉州等處田畝凡三百餘裡後五代時張琳重修元彭山令雍熙複修】
丹棱縣
滄浪堰【在縣東南隅水深數尺可漑田十餘畝】天生堰【在縣西五裡系天成提堰不勞人力】
直隸邛州
六堰【在州東州志有頭堰二堰三堰皆大邑縣界四堰五堰六堰皆在州界自州東北向西南數十裡沿河田地仰以灌漑】
大邑縣
頭堰【又有二三四堰并青山千工鐵溪石頭五龍正武羊頭芽草等堰】
直隸資州
蒙溪堰【在州西州境又有鴛鴦等六十一堰分引珠江水以漑田】
資陽縣
水溪溝堰【在縣東縣境共有二十六堰】
仁壽縣
漢陽堰【在縣北唐志在資縣東五裡至德初置引漢水漑田二百頃文德元年縣令陳克複修漢志境内又有方家壩草狹溝鴛鴦池太平橋等十三堰】
直隸綿州
雒水堰【在州東北唐志在魏城北五裡唐貞觀六年引安西水入縣民甚利之州志州境又有邊堆泉水野茅石草水通史君河北王武麻角丙水親開等十三堰】
德陽縣
安樂堰【在縣東南又有黃膠柳梢石闆龍泉河等二十三堰西南有歐家堰引綿竹之射水漑田】
羅江縣
芒江堰【在縣北五裡唐永徽五年縣令白大信置引羅江河水灌田】楊村堰【在縣東北一十四裡唐貞元二十一年縣令韋德築引安縣之折腳堰水漑田舊志縣境又有泉水玉女馬山回龍靈龍等十九堰】
綿竹縣
軍屯堰【今名官渠堰在縣北三十裡其下有硼砂走水龔家唐家等四堰皆引綿江水灌田又有黃土馬壩馬頭等堰】火燒堰【在縣西四十裡其下又有疊溪象鼻貨家等堰皆引石亭江水灌田】鹿角堰【在縣西南二十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