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上

關燈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四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四川通志卷四上 城池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為斯民長治久安之計必有深溝高壘用奠金湯焉蜀城肇自張儀漢唐宋元明以來涖茲土者疊為增繕疏浚其制漸備至 國朝統一六合懷德為城被澤為池已無容設險而自固然猶增置官守鎖鑰維嚴故諸屬城池雖廣狹各異要皆與山水相憑依屹然樹一方保障則仰崇墉之百雉固知苞桑之系磐石之安萬世於茲永賴矣作城池志 成都府 秦惠王二十七年張儀築大城周十二裡隋時楊秀附舊城西南二隅增築少城廣十裡唐僖宗時高骈築羅城周二十五裡高二丈六尺外繞長堤二十六裡其後程戡盧法原王剛中範成大先後修葺明趙清甃以磚石陳懷複浚池隍崇祯末圮 國朝康熙初巡撫張德地布政司郎廷相按察司李翀霄知府冀應熊成都縣知縣張行華陽縣知縣張暄共捐赀重修高三丈厚一丈八尺周二十二裡三分計四千一十四丈垜口五千五百三十八東西相距九裡三分南北相距七裡七分敵樓四堆房十一門四東迎晖南江橋西清遠北大安外環以池雍正五年巡撫憲德增修益固 滿 城 在成都府城西康熙五十七年建築城垣周四裡五分計八百一十一丈七尺三寸高一丈三尺八寸門五大東門小東門北門南門大城西門城樓四共一十二間每旗官街一條披甲兵丁小衚衕三條八旗官街共八條兵丁衚衕共三十三條成都縣【附郭】 華陽縣【附郭】 雙流縣 唐宋元俱土城明正德間知縣王瓛因舊址增修周二裡七分計四百八十六丈萬曆甲午知縣杜方偉改砌磚城東西濶五十丈門四廣都保民雙江好義萬曆庚戌知縣楊文林改北門於西北隅曰開元【以掘得開元錢因名】外環以壕 溫江縣 明成化間知縣李棠砌石城高一丈五尺周三裡六分計六百四十八丈門五昭化阜成廣安永甯進賢正德中知縣段善鑿池深八尺濶一丈崇祯十一年施之炳於城之東南西北各置谯樓一新津縣 明成化間知縣唐昭始築土城正德間知縣田谷包砌以石高丈餘周二裡七分計四百八十六丈池深一丈三尺寛一丈五尺門四 金堂縣 明成化中知縣王賓砌石城高一丈七尺周五裡三分計九百五十四丈門四康遠長甯義安永靖外環以壕 新都縣 明正德初知縣張寛百戶湯聘莘合砌石城高一丈八尺周九裡三分計一千六百七十四丈外浚深池知縣韓奕以南門臨河增置月城 簡 州 明成化間知州張翔砌石城正德中知州王良增修高一丈八尺周四裡三分計七百七十四丈門四 國朝康熙四年知州王孫盛補修 崇慶州 明成化中知州周尚文始築土城高一丈五尺周九裡三分計一千六百七十四丈上覆瓦門四 國朝康熙六年知州蔺開禧修葺 郫 縣 明天順間知縣唐節築土城成化初知縣錢淵增修高一丈五尺周八裡三分計一千四百九十四丈辟門四各置樓正德間知縣李時暢重修灌 縣 舊無城明洪武中築土為牆弘治中知縣胡光包砌以石高一丈六尺周八裡計一千四百四十丈樓四省耕閲清懷遠拱極門四宣化導江宣威鎮安 國朝康熙五年知縣馬機補修 崇甯縣 舊土城明正德間經曆李琰增牆浚壕城高一丈一尺周三裡三分計五百九十四丈 新繁縣 明正德間知縣周鸾始築土城高一丈五尺周六裡七分計一千二百零六丈門四池濶一丈深五尺嘉靖中知縣劉體仁改砌以磚 國朝康熙五十七年知縣劉廷錫重修四門樓春晖陽亨秋登純德 漢 州 明天順中知州李鼎州判王瑛始築土城正德間佥事郝绾用石包砌高一丈八尺周九裡七分計一千八百四十六丈門四池深濶各一丈 什邡縣 明正德八年知縣王選砌石城高一丈八尺濶一丈周三裡九分計七百零二丈門四外環以壕彭 縣 明天順間知縣侯福始築土城高一丈五尺周四裡四分計七百九十二丈門四朝京鎮遠文化武威成化初知縣李能重修浚壕築堤繞城 重慶府 明洪武初指揮戴鼎因舊址修砌石城高十丈周十二裡六分計二千二百六十八丈環江為池門十七九開八閉俗以為九宮八卦之形朝天翠微通遠金湯定遠南紀鳳凰金字仁和太平出奇大安臨江洪崖幹斯福興東水明末圮 國朝康熙二年總督李國英補築完固 巴 縣【附郭】 江津縣 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砌石城高一丈八尺周五裡六分計一千零八丈昔門九迎恩通市嘉會臨江德威東阜西鎮南安北固今止開四門 長壽縣 舊土城明天順中知縣時順修築外環以壕永川縣 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知縣劉鳳砌石城高一丈五尺周二裡二分計三百九十六丈門六仁惠義正阜民嘉惠文明武德 壁山縣 明成化中知縣張本砌石城高一丈五尺周三裡八分計六百八十四丈門四迎恩臨高拱秀演武明末圮 國朝康熙初歸并永川雍正八年複設城亦重修榮昌縣 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知縣覃琳砌石城高一丈五尺周五裡五分計九百九十丈門四南和東泰西甯北谧外環以壕 大足縣 明天順中知縣趙恕砌石城成化中同知莫琚重修高一丈二尺周四裡八分計八百六十四丈門四昌甯昌泰昌孚昌靖嘉靖中知縣袁衍四增修改四門曰迎曦送夕來薰拱極 綦江縣 明成化中主簿宋璧砌石城高一丈一尺周二裡七分計四百八十六丈門四迎恩偃武柔遠永川明末圮 國朝康熙八年知縣李秉直重修 南川縣 明成化中知縣劉斐始築土城高一丈二尺周三裡五分計六百三十丈門四 國朝康熙二十四年重修 黔江縣 明洪武中知縣盧祥砌石城高一丈二尺周三裡五分計六百三十丈門四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