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德川 陽德     江東 中和     防川 山川 白嶽 在京畿北 丸都山 在國城東北漢時高句麗王伊?模都此至晉為慕容皝所破前史有曰丸都所謂日月兩丸者此也 神嵩山 在開城一名嵩嶽昔王建依此為都 魯陽山 在平壤東北 黃山 在忠清 天磨山 在開城北諸峰崷崪揷天望之凝翠有大興洞介天磨聖居兩山間樹朩蓊郁泉石光潔夏則綠隂葢地朩蓮花開清香滿洞秋則赤楓黃葉倒映水底真佳境也 五冠山 在長湍西三十裡山頂有峰如冠故名國人事母至孝居山下離京畿一舍為養祿仕朝出暮返告面定省不少懈歎母老作朩雞歌名五冠山曲?于樂譜山下有靈通寺洞府深邃山勢周遭流水缦廻樹朩蓊郁其西樓勝概為嵩都第一 湧岩山 在五冠山東北絶壁峭立三面如削岩防之間有寺名洛山惟南面獨開恍如天造寺東一峰高挿霄漢上戴磐石曰正瓶台南一峰曰香爐峰成化乙酉寺後石岡自移東門外屹然與兩峰鼎峙 俗離山 在忠清九峰突起亦名九峰山山頂有文藏台疊石天成廣可坐三千人台上有坎如镬其中有水混混旱不減雨不增分為三派流注半空一派東流為洛東江一派南流為錦江一派西流而北為逹川入金遷山下 七防山 在義水之間山有七峰如防故名 金井山 在慶尚山巅有石高三丈上有圓井水常盈遇旱不竭色如黃金相?有金色魚遊泳其間故名 冰山 在慶尚山下有石穴立夏後冰始凝盛暑則冰堅霾雨則冰釋春秋不寒不熱冬則溫氣如春 伽倻山 在慶尚一名牛頭山中有海印寺為崔緻逺所隠處 高德山 在全州東南北麓有萬景台石峰奇秀狀如層雲上可坐數十人四面林朩森郁石壁如畫 漢拏山 在濟州南曰漢拏者以雲漢可拏引也巅有大池人喧則雲霧咫尺莫辨五月雪猶在八月乃襲裘 馬耳山 舊名西多山在全羅鎮安縣南以形似馬耳故名山有雙峰聳立東曰父西曰母相對如削成高可千仞其巅樹朩森郁四面峻絶人不能升惟母峰北崖可陟諺?東峰上有小池西峰頂平濶有泉可避冦天旱禱雨輙應 浦口山 在高城郡東有岩?起層疊如階上可坐百餘人 寒溪山 在江原麟蹄縣東山上有城有川自城中流出即成瀑布而下懸流數百尺望之如白虹垂天形勝甲于嶺西 金剛山 在淮陽府東山名五一曰金剛二曰皆骨三曰湼槃四曰楓嶽五曰怾怛曰頭南條也自防甯府之虧羅漢岘至甲山東為頭裡山永興西北為劍山府之西南為分水嶺西北為鐵嶺通川西南為楸池嶺至長楊之東高城之西為此山自分水嶺至此凡八百三十餘裡山凡一萬二千峰岩防骨立東臨滄海杉桧參天望如畫圖有日出月出二峰可見日月之出 國島 在安邊府東去岸十裡許 海 國東西南皆瀕海 骊江 在京畿 大同江 在平安 鴨綠江 國城西北 漢江 國城南 楊花渡 漢江濱本國饷道 熊津 國城南故百濟海口唐時置熊津都督府于此 樸淵 在開城北狀若石甕有盤石湧出中心曰島岩水赴絶壁怒瀑下垂可十餘丈淵上有神祠遇旱禱雨辄應 洛東江 在國東海口 錦江 在忠清 古迹 井田 在平壤府外城内箕子區畫井田遺迹宛然 藏軍洞 在忠清道石城縣北相?唐将蘇定方伐百濟時藏兵于此故名 青鶴洞 在智異山中有青鶴栖息其内相?崔緻逺所遊處頽垣壤塹猶存 風俗 國王所居宮室制度頗類中朝民居皆茅茨大止兩椽覆以瓦者才十二男女二百十餘萬口兵民僧各居其一地寒多山土宜松栢有秔黍麻麥而無秫以秔為酒少絲蠶匹缣直銀數兩多衣麻苎王出乘車駕牛歴山險乃騎紫衣行前捧防國仁王經以導令曰教曰宣臣民呼王曰聖上私謂曰嚴公妃曰宮主百官名稱階級與中國不甚相殊過禦史台則下馬違者有劾士人以族望相高栁崔金李四姓為貴種無宦者以世族子為内侍六衛嵗十二月朔王坐紫門小殿注官外官則付國相有國子監四門學學者六千人貢士三等王城曰土貢郡邑曰鄉貢他國人曰賓貢間嵗試于各屬再試于學所取不過三十四十人然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