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八事紀五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二月,涪夷任應舉、楊文貴內附。
渝州蠻內附,以其地為溱州。
詔以張莊為黔南經略安撫使。
三年春正月丁卯,以涪夷地為承州。
庚午,熒惑犯井。
二月丙子朔,播州楊文貴納土,以其地置遵義軍。
三月壬戌,並黔南入廣西路。
六月壬辰,熒惑入井。
四年四月己卯,熒惑犯井鉞;庚辰,犯井;辛巳,入井。
五月壬戌,改廣西黔南路為廣南西路。
政和二年六月己亥,熒惑入井。
三年夏四月庚寅,以複溱、播等州,降德音於梓、夔路。
七年六月壬申,月入井。
宣和五年八月壬午,歲星犯井。
欽宗靖康元年正月丁醜夜,赤白氣起西方。
六月乙巳,右司諫陳公輔以言事則監合州酒務。
先是徽宗渡江未還,人情疑懼。
公輔力陳父子之誼,宜遣大臣迎奉。
欽宗嘉之,擢右司諫,多所獻替。
時言時政三事,語觸時宰,遂與程瑀、李光俱得罪,斥監合州稅。
高宗即位召還,曆遷尚書、禮部侍郎。
七月己醜,月入井。
九月辛未,貶吳敏為崇信軍節度副使,安置涪州。
敏為樞密少宰,主和議,言者論其庇蔡京父子,故有是貶。
癸未,月犯井鉞;十一月戊寅,入井;乙未,西方日下有赤氣。
二年三月乙未,月入井。
高宗建炎四年冬十月,貶劉錫,安置合州。
紹興元年春正月,張浚移曲端於恭州。
先是兀術窺江淮,浚議出師以撓其勢,端謂新造之勢難與爭鋒,端即與浚異。
積前疑,竟以彭原事罷端兵柄,已而浚複用端,吳玠與端有憾,言:曲端再起,必不利於張公。
浚入其說,畏端難制,嘗作詩題柱曰:不向關中興事業,卻來江上泛漁舟。
王庶告浚,謂其指斥乘輿,遂送端於恭州獄。
八月丁醜,張浚殺曲端於恭州獄。
武臣康隨者,嘗忤端,鞭其背,隨恨端入骨。
浚以隨提點夔路刑獄,端聞之曰:吾其死矣!呼天者數聲。
端有馬,名鐵象,日馳四百裡,又連呼鐵象可惜者數聲。
乃赴逮,既至,遂令獄吏縶維之,糊其口,熁之以火,端幹渴求飲,予之酒,九竅流血而死,年四十一。
陝西士大夫莫不惜之。
二年春,涪州疫,死數千人。
五月,渝、涪皆旱。
冬,夔路五郡饑,渝、涪為甚。
三年六月甲午,太白入井。
四年,合州旱。
五年春正月壬午,月暈于東井。
四月甲辰,熒惑入井;壬子,歲星犯井鉞;七月丁醜、十□月丙午、十一月庚子朔至戊子,逆行入井。
五月辛醜,命川峽訪求元祐黨人子孫。
六月甲申、十月壬戌、十一月甲申入井。
征和靖處士尹焞於涪州。
初金人陷洛,焞闔門被害,焞死複生,門人舁至山谷中而免。
劉豫聘之不從,以兵恐之。
焞自商州奔蜀,至閬得程頤易傳拜受之。
因止於涪,辟三畏齋,以居州人不識其面,至是範仲舉以自代。
六年正月己卯、四月辛醜、十二月丙午,月入井。
三月庚午,歲星入井。
四月甲午,熒惑入井。
六月辛酉,填星入井;七月己巳,犯東北第二星。
七月癸酉,太白與歲星合于井。
閏十一月,為尹焞崇殿說書。
初焞被召,以疾辭。
範沖奏給五百金為行資,命漕臣至涪親遣,始就道。
會陳公輔攻程氏之學,焞至九江,遂留不進。
張浚言焞拒劉豫之節,且其所學所養有大過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焞至建康,複以疾辭。
帝曰:焞可謂恬退關趣,召入見,命為秘書郎。
七年二月辛醜,月入井;三月戊辰,犯井鉞;六月丁巳、七月甲申、十月丁未、閏十月甲戌、十二月己巳,皆犯井。
四月丁巳,太白與熒惑合于東井;五月乙亥,與辰星、熒惑、歲星合于井。
八年三月癸亥,月犯井;四月戊午、七月丁未、八月甲戌、九月辛醜、十月己巳、十二月甲子,皆犯井。
九年正月辛卯,月入犯東井;四月癸醜、六月乙亥、八月己巳、九月丙申、十月甲子、十二月己未,皆犯東井。
十年三月丙戌、二月辛巳、四月戊申、閏六月丁酉、八月辛巳、十月丁亥,皆入犯井。
十一年二月甲辰,月入井。
六月乙亥,填星犯井距星。
十二年七月丁未,熒惑入井。
十四年六月癸卯,太白與熒惑合于井。
十五年四月丙申,彗星見於參、度;五月丁巳,化為客星,其色青白,至六月乃消。
六月乙亥,朔日食于井。
十八年八月辛醜,填星順行,犯東井鉞星。
十九年六月乙卯,填星犯井鉞;丙辰,犯東井;丁巳,入東井。
二十年正月辛卯,填星退,留守東井。
二十一年閏四月壬辰,太白與填星合于東井。
二十二年六月甲子,太白犯東井;乙酉,入東井。
十二月辛醜,月入東井。
渝州蠻內附,以其地為溱州。
詔以張莊為黔南經略安撫使。
三年春正月丁卯,以涪夷地為承州。
庚午,熒惑犯井。
二月丙子朔,播州楊文貴納土,以其地置遵義軍。
三月壬戌,並黔南入廣西路。
六月壬辰,熒惑入井。
四年四月己卯,熒惑犯井鉞;庚辰,犯井;辛巳,入井。
五月壬戌,改廣西黔南路為廣南西路。
政和二年六月己亥,熒惑入井。
三年夏四月庚寅,以複溱、播等州,降德音於梓、夔路。
七年六月壬申,月入井。
宣和五年八月壬午,歲星犯井。
欽宗靖康元年正月丁醜夜,赤白氣起西方。
六月乙巳,右司諫陳公輔以言事則監合州酒務。
先是徽宗渡江未還,人情疑懼。
公輔力陳父子之誼,宜遣大臣迎奉。
欽宗嘉之,擢右司諫,多所獻替。
時言時政三事,語觸時宰,遂與程瑀、李光俱得罪,斥監合州稅。
高宗即位召還,曆遷尚書、禮部侍郎。
七月己醜,月入井。
九月辛未,貶吳敏為崇信軍節度副使,安置涪州。
敏為樞密少宰,主和議,言者論其庇蔡京父子,故有是貶。
癸未,月犯井鉞;十一月戊寅,入井;乙未,西方日下有赤氣。
二年三月乙未,月入井。
高宗建炎四年冬十月,貶劉錫,安置合州。
紹興元年春正月,張浚移曲端於恭州。
先是兀術窺江淮,浚議出師以撓其勢,端謂新造之勢難與爭鋒,端即與浚異。
積前疑,竟以彭原事罷端兵柄,已而浚複用端,吳玠與端有憾,言:曲端再起,必不利於張公。
浚入其說,畏端難制,嘗作詩題柱曰:不向關中興事業,卻來江上泛漁舟。
王庶告浚,謂其指斥乘輿,遂送端於恭州獄。
八月丁醜,張浚殺曲端於恭州獄。
武臣康隨者,嘗忤端,鞭其背,隨恨端入骨。
浚以隨提點夔路刑獄,端聞之曰:吾其死矣!呼天者數聲。
端有馬,名鐵象,日馳四百裡,又連呼鐵象可惜者數聲。
乃赴逮,既至,遂令獄吏縶維之,糊其口,熁之以火,端幹渴求飲,予之酒,九竅流血而死,年四十一。
陝西士大夫莫不惜之。
二年春,涪州疫,死數千人。
五月,渝、涪皆旱。
冬,夔路五郡饑,渝、涪為甚。
三年六月甲午,太白入井。
四年,合州旱。
五年春正月壬午,月暈于東井。
四月甲辰,熒惑入井;壬子,歲星犯井鉞;七月丁醜、十□月丙午、十一月庚子朔至戊子,逆行入井。
五月辛醜,命川峽訪求元祐黨人子孫。
六月甲申、十月壬戌、十一月甲申入井。
征和靖處士尹焞於涪州。
初金人陷洛,焞闔門被害,焞死複生,門人舁至山谷中而免。
劉豫聘之不從,以兵恐之。
焞自商州奔蜀,至閬得程頤易傳拜受之。
因止於涪,辟三畏齋,以居州人不識其面,至是範仲舉以自代。
六年正月己卯、四月辛醜、十二月丙午,月入井。
三月庚午,歲星入井。
四月甲午,熒惑入井。
六月辛酉,填星入井;七月己巳,犯東北第二星。
七月癸酉,太白與歲星合于井。
閏十一月,為尹焞崇殿說書。
初焞被召,以疾辭。
範沖奏給五百金為行資,命漕臣至涪親遣,始就道。
會陳公輔攻程氏之學,焞至九江,遂留不進。
張浚言焞拒劉豫之節,且其所學所養有大過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焞至建康,複以疾辭。
帝曰:焞可謂恬退關趣,召入見,命為秘書郎。
七年二月辛醜,月入井;三月戊辰,犯井鉞;六月丁巳、七月甲申、十月丁未、閏十月甲戌、十二月己巳,皆犯井。
四月丁巳,太白與熒惑合于東井;五月乙亥,與辰星、熒惑、歲星合于井。
八年三月癸亥,月犯井;四月戊午、七月丁未、八月甲戌、九月辛醜、十月己巳、十二月甲子,皆犯井。
九年正月辛卯,月入犯東井;四月癸醜、六月乙亥、八月己巳、九月丙申、十月甲子、十二月己未,皆犯東井。
十年三月丙戌、二月辛巳、四月戊申、閏六月丁酉、八月辛巳、十月丁亥,皆入犯井。
十一年二月甲辰,月入井。
六月乙亥,填星犯井距星。
十二年七月丁未,熒惑入井。
十四年六月癸卯,太白與熒惑合于井。
十五年四月丙申,彗星見於參、度;五月丁巳,化為客星,其色青白,至六月乃消。
六月乙亥,朔日食于井。
十八年八月辛醜,填星順行,犯東井鉞星。
十九年六月乙卯,填星犯井鉞;丙辰,犯東井;丁巳,入東井。
二十年正月辛卯,填星退,留守東井。
二十一年閏四月壬辰,太白與填星合于東井。
二十二年六月甲子,太白犯東井;乙酉,入東井。
十二月辛醜,月入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