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續志卷之七

關燈
不閱月而積欠全完,置惡弁千辟。

    揭興長兩貪屬,雖藩庇不畏,時有鐵面之稱。

    修學宮及郡湖兩志,寓惠全集。

    甲午分房得八人,皆名士。

    升刑部主事,途病卒于興甯,惠人為之罷市。

    祀名宦。

    所著有古照堂集、鑒顯堂集,和陶阮詩。

    子鼎鎮,登乙未進士,鼎錫,丁卯歲貢,鼎??、授钺俱廪生。

     鄭鼎锽,号重威,梁莊裡人。

    五齡父故,能卓然自立。

    早遊邑庠,事母彭氏以孝聞。

    及殁,殓葬盡禮,數十餘年猶哀泣不辍。

    事兄鼎钘,克盡弟道,撫兩侄如巳出,兩侄女及時婚嫁,更為諸姊治生養,辦死葬。

    甥陶象鼎遭家難,力為救援,得免。

    居鄉敦族睦鄰,□紛排難,好施與,助人為善。

    康熙戊辰,年六十三卒,宗族鄉黨鹹為泣下。

    候列鄉賢。

    子飛渭,廪生,屢試冠軍。

     毛匡國字共武,号振夏,回淳裡人。

    自少魁岸,言論英發。

    初遊邑庠,每試冠多士,累科不第,充庚子歲薦,遂絕意仕進,遁迹築木石居,詩酒徜徉,助人為善,有古王彥方風。

    四舉鄉飲,不就。

    邑侯趙下車。

    雅生其品,造廬禮之,扁曰考盤碩人。

    生平著作甚富,有梅嶼寄言等集。

    年七十三卒。

    子相旭,邑增廣生,笃行博學,能世其家,裡人以為□父是子雲。

    鄭鼎鎮,字長真,号維嶽,梁莊裡人,比部鄭欽陛家子。

    穎慧不群。

    七歲遍誦五經,九歲能文章,入泮為學使者任公首拔士。

    喜讀左國兩漢文,尤得力于管、韓諸子,聲名籍籍賢豪間。

    事父欽陛,和氣怡色,不冠不見。

    庚辰辛巳,陛避亂濠□。

    公年十五,留守家園,出赀濟田,施藥瘳疫,貧不能葬者,為給棺厝之,裡黨德焉。

    壬午省親,遊金陵,居亭主人吳白華為父報仇殺人,當事者置之浤,公率諸生詣按君力白其事,吳免于難。

    癸未、甲申鼎革初陛悉以家事委之。

    内外交棘,猶手不釋卷。

    甲午登賢書,乙未成進士捷,旋卒于長葛,佥以壽不稱德為憾。

    著有大業堂稿行于世。

    子慶瀚,由邑廪生充國學。

     鄭忠陛字理齋,号獻赤,澗頭裡人。

    幼失怙恃,明末遭寇亂,室廬盡毀,以舌耕糊口,淬志勤學。

    定□初入泮,業益精。

    成戊子拔貢,入都考铨,授南昌縣丞。

    縣隸府轄,事煩役重,公以廉幹稱職,民田一蘇。

    适新建令被商,太守周賢公委署其篆,二載,宿蠹厘剔,士民勒碑志之。

    秩滿,升騰骧右衛經曆,緻仕卒于家。

    子謙,吉人郡庠。

    □。

    有才字倚□,城東澗頭裡人。

    生而穎異,父玉字白珩愛而教之,年廿餘人黉宮,值經略淇承□平南,杖策往從,搬運糧儲,以才幹稱。

    授沅陵縣永,克艱厥職,為司勳者所善。

    升真定府武邑縣,令政務安靜,弗以紛擾為事,士民便之。

    緻仕歸。

    樂天知命,不求仕進,教子耕壟,未嘗見喜愠之色,人鹹服其邪。

    量齊聞韶。

    字鳳儀,邑庠生,在城裡人。

    事父秩兄心孔廪生心章。

    以孝友聞。

    其為人古貌質行,每事退,讓自饬,循牆伛偻終其身,與人無忤色。

    且性好施與,裡黨中之貧乏者,多賴以赒給,雖以此落業囊箧箫,然終無怠意。

    子元功,髫年秀穎,邑侯孫首拔,以冠童子□,補邑庠弟子。

    為人慷慨,耆義列有古名士風。

    孫周贊,舉今康熙癸酉鄉□。

    周桢附邑庠,亦能文。

     任煊義字定遠,白裡人。

    年十八,為郡學生,□毋曲盡其孝。

    義兄弟凡五人,猷勳複貴富,迎養皆不就,惟義是依,以義婉順,能獨得其歡心也。

    明東寇亂,弟文方二歲,時出痘未痊,忽傅寇至,毋度勢不能全,思棄去。

    時義□八歲,獨涕戀不置,必欲毋抱與俱出,後卒俱全。

    義性好讀書,雅□澹治,卿裡亦多被其周恤。

    屢與省試不售,卒年三十有七,人多惜之。

    子天球,由廪生貢入太學,考選州周知孫以贊邑庠生。

     □曰:從來計且旦者,推□而而息,隸之門産,斯勉者,立身制行,顧不垂欤?如諸公之卓然□□,皆本孝友以為敷施,殆非可勉緻者。

    不然,人□有慚德,闾裡莫能掩焉,而曷為使人稱道之不□也。

     孝子 張有恒,母病割股,以不在旌表之例,有司扁獎。

    □建極,字德甫,在城裡人。

    事母李氏,曲盡子道,侍□□□。

    侍□□□久而不倦。

    母八十餘寝疾,其極,衣不解□□三年,每日跽榻側問安。

    母終,廬墓三載。

    □人公舉其純孝,業巳申憲達部,奉文旌□。

    □文亂□革,未及樹坊,幽魂莫慰。

     論曰:孝,唐德也,豈必豐鐘鼎,貤金紫,而後可以雲孝哉?苟常道有可緻,斯緻之耳。

    獨是情僞滋而天性漓,至有傾親自利者,此昔人所以有甯為丐也毋之歎也。

    世盡若人,為之父母者,亦何樂有斯子乎?若夫童年而具至性,至老而湥孺慕,凡可以光名教,式澆俗者,必廣為搜羅,志以示勸,正不必其奇節驚人也。

     節婦 彭氏邑北街人,适儒生鄭啟陛,相夫宜家,以賢稱。

    陛早卒,彭年僅二十五,姑衰子弱家貧,諸艱備曆,彭處之無難色。

    别鄰淩于外,族侮于内,恬如也。

    時值明末,群盜蜂起,人無甯居,以夫浮骨末葬為憂,質奁具以營之。

    為強宗所妒,欲以威力争其穴,彭竟引绋直前葬之,強宗竟不敢犯。

    既而時勢日非,彭扶老攜幼,移居新蔡,避難至□鼎。

    田園廬舍,半入豪右,半淪茂草。

    彭以婦人身占,複整故業,以為子孫基,俨然烈丈夫事也。

    卒年七十有三。

     馬氏生員劉祚昌妻。

    祚少有才名,國初避亂江左,病故,氏年僅三十,子允澍甫六歲。

    值流離困苦之時,丸熊課子,柏舟永矢,扶夫柩歸葬,教子遊邑庠,紡績勤耕,三十餘年如一日。

    年六十五終,阖邑舉其節操,邑侯鐘額旌其門曰名門□節。

    廬氏梁莊裡人,山西按察司參事廬大勳之女。

    年十七适諸生程九萬,事姑以孝稱。

    遇寇難,偕二婢負姑避于邑城之東北隅。

    賊刺其姑,強之行,氏曰:吾乃詩禮世家,昔從賊乎?惟一死以随姑于地下。

    賊亂刃刺之,至死罵不絕口。

    有司旌其門曰貞烈。

     氏白裡人。

    幼适任可善,勤儉宜家,允稱内助。

    可□□李氏□發誓守,躬紡績奉姑,得終天年,更脫簪珥,延名師,教子成名。

    辛苦備曆,四十八年如一日。

    年七十五卒。

     杜氏白裡人,适邑庠增廣生任煊義,事姑以孝聞。

    姑久病,氏侍湯藥,衣不解帶者累月。

    煊義卒,比絕粒數日,欲相從地下,繼以子天球在襁褓,遂茹茶飲藥,守節撫孤,三十年如一日。

    卒年五十有五。

     郭氏鄧灣裡人,适邑紳直隸合肥令劉芳遠。

    遠為諸生時,家業蕭條,氏爛??佐讀,資以成名。

    天啟子醜聯捷,卒于任。

    繼經流寇焚掠,産益落。

    氏年甫二十有七,娴于内則。

    孀姑在堂,茹茶奉甘,以孝聞。

    撫兩孤生骊、生蜃,皆列邑庠,年九十三卒。

     王氏固城裡人劉久存妻。

    适一年,無所出,遭寇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