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次縣。
宗孔、河南光山人,選貢,赈饑鑿井,有德于民,升四川忠州知府。
曹烈、陜西西安人,舉人,調山東栖霞縣。
鄭崇厚、直隸錦衣衛人,舉人,升大同府同知。
劉三傑、陜西乾州人,舉人。
劉可行、陜西泾陽人,舉人,卒于仕。
張所蘊、山東栖霞人,選貢,以老罷。
江有鱗、四川漢州人,舉人,升陜西階州知州。
謝自修。
湖廣蒲圻人,舉人,以老罷。
天啟時王溥、直隸寶坻人,舉人,并裡甲均徭役,憂去。
史萬選,大甯中衛人,舉人,休緻。
崇祯時傅廷對、遼東廣陵人,選貢,以老罷。
文映鬥、湖廣安陸人,選貢,告病去。
馬逢、樂陜西鳳翔人,歲貢,以老罷。
宗鴻議。
陜西靜邊所人,舉人,用磚包砌城垣,升解州知州。
國朝順治年李碩、直隸大興人,升江南蘇州府同知。
李孟雨、山東安丘人,進士,憂去。
李逢時、遼陽人,歲貢,調文水縣。
楊萬春、遼陽人,貢士,升陜西階州知州。
徐大成、錦州衛人,生員。
修文廟,立義學,請蠲荒糧,因脫逃犯官胡永年革職。
倪嘉賓。
号納庵,浙江上虞人,舉人,見任。
縣丞之著者唐尚文、山東郓城人,監生,能任事,尤善催科。
林模,遼東貢士,勵操守,尤勤其職。
汪象乾、南直休甯人,升紹興府經曆。
張中極、陜西西安府人,升河南彰德府經曆。
李汝桂、山丹選貢,升河南磁州州同。
姜文、炳,南直太和監生,升河南懷慶府經曆。
方三捷、南直淮安人,貢士,升陜西華州州同。
陳象乾。
浙江麗水人,拔貢,考通判,攺授見任。
主簿之著者張□鹦陜西城固人,貢士。
諸事俱練。
尤思孝、直隸保安人,貢士,以廉能稱。
張三綱。
山東泗水人,貢士。
宦情不惬,立遂告歸。
典史之著者,李祥、南直泸州人,進士。
汪清、河南固始人,進士,以禦史谪升知縣。
張振乾,陜西朝邑人。
修葺捕衙一新。
範稗。
浙江仁和人,見任。
黎城官制與潞城同。
明朝裁主薄。
有吾兒峪巡檢。
國朝因之。
宋張泛、太平興國間令。
廉介笃信,敷政以誠,淑人以禮,士賴造就,民賴生存,有古循良風。
孫渤、崇甯間,令十興超逸,愛民禮賢,觸景即有題詠。
浩宣、至和間令。
韓固、主薄俱見法堂記。
金李晏、高平人,進士,為縣令。
民崇佛,至燃指斷臂,晏以禮俗化之。
崇學校,行鄉飲,舊俗漸革。
後以尚書封侯,起為昭義節度使。
元趙思忠、元初,創修文廟。
劉渥、繼修文廟。
崔聚、創修城池。
杜旺、繼,修也。
城池。
白謙、延祐間,尹,時大亂之後,學校雖立,苦無書籍,乃出出素所集書,及廣求四方經史子集。
凡得四千二百餘卷,作藏書樓貯之,其功在學校甚钜。
靳汰、至正間尹。
馬複、直隸廣平人。
元末尹。
值旱蝗起,積誠禱祀,雨随降,蝗不為災,有去思碑。
沙班。
至正中,主薄公勤有幹,知所先務,宣化崇文,賢倅也。
明知縣。
洪武時崔鳳、河南項城人。
久亂之後,井裡盡墟,即宣官廨秩祠,僅存壁址。
下車招安。
流移,撫恤如子,化誨從善,乃創修頹廢,邑漸以治。
升直隸大名府同知,明朝第一賢令也。
鐘持敬,建預備倉。
永樂時宣和、值旱,齋潔親詣聖井懇禱,遂雨,秋大熟。
劉浩,重建縣治。
正統時李善,陜西岐山人,進士。
文章政事,皆有足稱。
升汾州知州。
景泰時廖靖,重修縣城。
天順時趙缙,山東淄川人。
成化時李進、修退省堂。
高鳳。
直隸井陉人,監生。
弘治時金山、河南夏邑人,進士。
性剛介,疾惡甚嚴,官至參政。
尚俊、直隸滄州人。
劉一清,河南陳州人,舉人。
清慎不擾民,循吏也,人至今稱之。
正德時苟京、陜西摘州人,監生。
時流賊猖獗,郡邑驚擾,乃設備守城,人心恃以無恐乘暇修灘城隍,添設僧保障之功,至今永賴。
齊景芳。
直隸房山人,監生,升通判。
嘉靖時魏朝相、增修廟學。
楊良臣、山東即墨人,舉人。
政尚平易,勸農興學,有實政,升太原府通判。
馬??、陜西鹹甯人,舉人。
厘獘安民,左右讒邪,一言不得進。
入觐,舉循吏,升臨清知州。
劉大綸、陜西神木人,舉人。
徐子棟、山東武城人,舉人,清慎不擾,調陽曲縣知縣。
滑參、直隸人,舉人。
沉毅寡言,民甚畏之,卒于官。
張光霁、山東博興人,監生。
李良能。
河南郏縣人,舉人,警敏有為,不惑讒言,升代州知州。
任應祺直隸順天人,舉人。
劉希仁、河南禹州人,舉人。
錢進學,山東掖縣人,舉人。
高尚賢陜西延川人,舉人。
魏朝相。
直隸薊州人,貢士。
才猷風力,俱有可稱。
杜文錦陜西甯夏人,舉人。
恬淡之性,無意功名,緻仕去。
隆慶時張遵約,山東單縣人,貢士。
諸廢俱修,始創縣志。
萬曆時張應宿、直隸錦衣衛人,舉人,升通判。
韓守默、山東滋陽人,貢士。
叚可學、河南舞陽人,舉人。
德政深入,士民至今思慕。
管仲呂、直隸保定人,舉人。
耿孟春、直隸元氏人,貢士。
真心為民,一毫不染。
引疾歸,士民送者如蟻。
劉繼志、直隸容城人,舉人。
周偶、以物勤慎,升通判。
萬可。
山東濟甯人,舉人。
梁雲梯河南太康人,舉人。
陳文獻、陜西人,舉。
趙琪、直隸禮潤人,得歲貢。
才守俱佳,民自田畏服。
李體嚴、河南衛輝人,舉人。
李孟韶、湖廣衡陽人,舉人。
李重謙、直隸南樂人,與舉人任官甫十月,百廢俱興。
教民紡織,課十士子讀誦,旱則步禱,荒則赈。
恤,以至寝食俱廢。
卒于官,士民為之痛哭。
經學參、廣西全州人,舉人。
寬嚴并用,豪滑斂手,善良鼓腹。
至編審厘絕,左右獘窦,足為一時。
法亦以疾殒,士民哭之如重謙。
齊聞道、陜西鄜州人,舉人,清絕一時,政事俱真,升知州而卒,民追思之。
雷夢澤、廣西忠州人,舉人。
田德立、直隸河間人,舉人。
毛學曾、陜西階州人,舉人。
王永福。
陜西醴泉人,舉人,調河南上蔡縣知縣。
天啟時張夢鲸、陜西蒲城人,舉人。
事關民生利病者,方任不辭。
韓元興、山東青城人,舉人。
曹更新、直隸甯晉人,舉人,升廣德知州。
吳從衆。
直隸香河人,貢士。
崇祯時文運衡、陜西三水人,八乾舉人。
嚴毅公正,事皆得體,民賴以以安,且修補風氣有功。
地方,升直隸昌平州知州,曆河南衛輝府知府。
陳夢玮、山東登州人,貢士。
範文推、福建建甯人,貢士。
靳之屏、陜西八,漢中人,舉人。
仇讓、陜西三原人,舉人。
王崇儒、陜西西鄉人,舉人。
薩升山東東昌府同知,曆湖廣襄陽道張養素。
河南開日封人,舉國朝順治年,杜應甲、直隸祁州人,貢士。
李雲起、直隸昌黎人,進士,年少巍科也。
順治六年,王師南下,沈賊崩潰,為士寇趙聯芳、胡尚文等所殺。
張廷賓、湖廣武昌人,進士,被論。
彭可利、滿州人,被論。
熊兆聖、江西南昌舉人,被論。
薛起鳳、陜西韓城人,舉人降去。
馮镛江西永禮人,進士。
任内适值編審黎城原二十七裡,兵荒之後,逃亡過半,公申請上台,并為十九裡請上台并為十。
九裡未及一年,行取何呈圖、号瑞之,湖廣鄖西人。
恩貢,被論。
周尚賢。
号履青,江南上元人,恩貢,見任。
吾觀黎城耿尹之引疾也,民送之榮于登仙;李尹經尹之卒也,民哭之如喪考妣。
乃知民心至愚而神,政貴以實,不以文也。
縣丞之著者劉靖、立身不苟,民亦德之。
魏輔、陜西淳化人,監生,升直隸贊黃縣知縣。
景陽、山東鄒平人,監生,緻仕。
張時雨、直隸梁城所人,監生,升江南徐州判官。
餘應階。
保定前衛人,見任。
主簿之著者嚴杞、江西臨川人。
洪武初任,文章政事,皆有可稱,升陜西武功縣知縣。
左君智、洪武中,建申明旌善亭。
焦繼,靖虜貢士頗能詩。
其秋日寫懷:日永庭偏寂,蕭然兀坐時。
一官成潦倒,三載愧栖遲。
政簡非才短,操清豈位年。
故園常注念,松菊竟誰依。
典史之著者,張東、銘山東鄉樂安吏,亦能詩,曾與謝四漠相倡和,有官間十詠,其八曰:負性巳如此,為官将柰何寸心常是赤,雙鬓任教皤。
琴破家赀損,鶴添口數多。
翻思渤海畔,閑卻鈞魚蓑。
範英、浙範英。
浙江見任。
壺關。
曆代官制亦與黎城同。
萬曆間裁一主簿,天啟四年複裁一縣丞。
國朝因之。
宋範钺、陳留人,為縣尉,嘗作靜軒記。
金王宥、本縣人,為本縣主簿。
元張德、澤州人。
延祐間尉,升本縣尹。
郅朗、直隸肥鄉人。
至元間為縣尹。
政平訟簡,百廢俱興,于學校尤緻重焉。
遇阜禱辄應。
時。
有惶,亦不為災。
升本□同知,尤□政聲。
明知縣。
洪武時馬成,回興學舉賢,政右有可觀。
正統時蘭興,增修城垣。
天順時楊動,陜西三原人,人,舉人。
為乃政有方,民到于今思之。
成化時王祐、山東金鄉人,監生。
植弱鋤強,四民鹹安其業。
憂去,送者盈途。
任式。
浙江慈溪人。
弘治時朱錦、直隸順義人,舉人。
劉铉、直隸任丘人,序班。
張激,河南汲縣人,舉人。
正德時曹紀、陜西長安人,舉人。
吳方、直隸完縣人,舉人。
才識明敏,敢任事,不避仇怨。
張友直。
陜西三原人,舉人。
舒徐和易,溫厚先雅。
初輯縣志,未就升任。
嘉靖時江東、直隸霸州人,舉人。
屈守直、直隸東光人,舉人。
楊時中、直隸故城人,監生。
丘铠、陜西乾州人,舉人,有幹才,諸事桭舉,升知州。
牛恒、陜西武功人,進士。
寬弘溫雅,頹廢俱舉。
升主事。
吳傑、河南杞縣人,舉人。
李用敬、山東益都人,進士。
簡易不苛,能斷川獄訟,或未得情而訟者詞直,則翻然以攺。
從征拜□中官至通□。
叚錦,山東恩縣人,進士。
剛介嚴毅,令出凜然,宿惡巨奸,懾心屏迹,無敢犯其禁者。
征拜鄉史官至參議。
王弘兆、直隸錦衣人,舉人至。
徐行、陜西西安人,舉人,官至知府。
何永慶、南直懷遠人,進士。
張白,山東青城人,舉人,被論。
隆慶時柰邦奇、陜西鳳翔人,舉人。
儉樸公清,謙恭有禮。
壺關自李給谏、叚侍禦之後。
絕盛難繼,富厚變公為凋疲。
侯能與民休息,緩征疏綱,流移漸還,闾裡之間,一時攺觀。
升兵馬官至同知有去恩碑。
李逢時。
河南涉縣舉人。
萬曆時王允中、直隸固安人,舉人。
寬厚不擾,民亦相安。
升通判。
胡錠、河南光山人,舉人。
劉憲、山東益都人,舉人。
駱無逸山古東摘河人,舉人,被論。
李濢山東峄縣人,恩貢,升通判。
民張祥、直隸漷縣人,舉人。
趙汝梅、鐵嶺衛人。
人,複國初郭榜眼墓。
劉華魯、山東掖縣人,選貢。
梁雲梯、河南太康人,舉人。
文運際、陜西三水人,選貢。
胡惟觀、南直桃源人,選貢。
王正修、河南洛陽人,舉人。
方應明、河南光州人,進士,調洪洞。
齊君榮、山東陽信人,進士,調長治。
邊檑、直隸任丘人,舉人。
郭維甯、河南洛陽人,舉人,升石平州知州。
智健。
直隸元氏人,選貢。
天啟時楊學、程陜西西鄉人,舉人,升永甯州知州。
衡、佳際。
河南人,貢士。
崇祯時張繩臯、雲南人,舉人。
栾應期、遼東人,貢士。
謝槚、山東朝則六城人。
舉太原府西路司知。
劉士英、陜西鹹甯人,舉人,升河南懷慶府同知。
黃玄經、廣東南海人,進士。
郭朝鳳。
安化人,拔貢。
國朝順治年郭騰躍、直隸高陽人,舉人,升刑部主事。
王者相、山東恩縣人,貢。
薛胤隆、陜西韓城人,進士。
袁秉铨、江南金壇人,進士。
王鼎臣、直隸真定人,進士,疾歸。
朱輔。
号杲庵,浙江崇德縣人,副榜,貢見任。
縣丞之著者,陳欽、洪武初任,創建縣治及壇??鋪舍。
郭柏、福建閩縣人,進士。
鑿惠澤池,有善政。
裴瑀、直隸宣府人,升永壽知縣。
王禮、直隸完縣人,知自愛,有執持。
民程虎出謀殺人,被訟不得屍,禮往檢驗,忽旋風起曰:此冤氣也。
随之遂得屍,已二十年,尚不朽,一鞫而就。
崔科。
河南睢州人,貢士,直介不畏豪強,升州判。
主薄之著者,梅之尹、洪武初,以宣城訓導推薦壺關主薄。
李堯相、山東濮州人,貢士。
寬仁廉靜,能任其職。
紡緝莳蔬以自給,一毫不擾于民。
佐貳中循良也,升縣丞。
典史魏濟、蒲陜西岐山籍,臨潼人,見任。
平。
順建縣偏僻,官不必備。
初設知縣、主薄、典史各一,後裁。
簿有玉峽、虹梯關巡檢二,其陰陽、醫學、僧道會司官,與各縣同。
國朝因之。
明知縣。
嘉靖時高崇武、直隸井陉人,貢士。
創建城垣、官署。
路中孚、直隸平谷人,舉人,卒于官。
徐元道、陜西秦州人,貢士。
寬厚恤民而能任事。
當草創之時,諸制未備,悉心經畫,必順人情。
而量民力,數載間規制粗完,其經營變化之心亦苦矣。
政成緻仕,至今猶繋民思。
張楠、陜西鄠縣人,舉人。
吳希同、伊府人,監生。
王沛陜西通渭人。
貢十。
士、李寶、直隸涿州人,貢士。
尹憲、直隸南宮人,貢士。
尹萬民、山東濱州人,貢士。
陳舜卿,南直江陰人,舉人。
劉必誠、河南輝縣人,舉人。
李先芳、直隸衡水人,貢士。
張思聰、安化人,舉人。
王甲、山東利津人,舉人。
揭文獻、直隸河引間人,歲貢。
修通渭橋,民不病涉。
張永錫、陜西雒南人,舉人。
王榮诰、陜西華州人,舉人,升大同通判。
陳所行,陜西潼關人,歲貢。
李時化、陜西涼州人,歲貢。
崔一龍、陜西蘭州人,舉人。
趙完壁、山東肥城人,選貢。
鄢胤昌、陜西文縣人,選貢。
門沂、直隸靜海人,選貢。
吳之儒、陜西高陵人,歲貢。
馬負圖。
陜西耀州人,選貢。
天啟時張鳴時、直隸安肅人,舉人,升山東東平州知州。
張以默、直隸清苑人,歲貢。
高忻,直隸完縣人,歲貢,卒于官。
崇祯時徐□、江西浮梁人,選貢。
六年,流賊破城,殉難,祀名宦祠。
劉應麒、遼東甯遠衛人,歲貢。
兵燹之後,重修衙舍。
饒九卿、四川資縣人,恩貢。
孔貞銳、山東曲阜人,恩貢,用石包砌縣城。
毛宗昌。
陜西泾陽人,舉人。
國朝順治年,高複興、直隸成安人,歲貢,能詩善書,可稱博雅。
升浙江紹興府同知。
叚昌祚、河南濟源人,進士,調直隸南樂縣。
餘廉征、浙江遂安人,進士,升直隸真定府同知。
王國奇、河南新安人,歲貢,卒于官。
丘旦、湖廣安陸人,歲貢。
察處。
孔胤茂。
号懋功,山東曲阜人,拔貢,見任。
主簿之著者,李鸾,直隸真定人。
歲貢。
建縣之初,與高知縣創始,複與徐知縣落成城池縣學,其諸功多,力自此願。
以後奉裁。
典史朱國祥金華人,見任。
監司守令見任地方者建豎政未可量,固多循良卓異,然格于書例,未敢遽加評骘,且美意良法,散綴于逐事之功業,亦可槩見,非詳遠而略近也。
潞安府志卷四終
宗孔、河南光山人,選貢,赈饑鑿井,有德于民,升四川忠州知府。
曹烈、陜西西安人,舉人,調山東栖霞縣。
鄭崇厚、直隸錦衣衛人,舉人,升大同府同知。
劉三傑、陜西乾州人,舉人。
劉可行、陜西泾陽人,舉人,卒于仕。
張所蘊、山東栖霞人,選貢,以老罷。
江有鱗、四川漢州人,舉人,升陜西階州知州。
謝自修。
湖廣蒲圻人,舉人,以老罷。
天啟時王溥、直隸寶坻人,舉人,并裡甲均徭役,憂去。
史萬選,大甯中衛人,舉人,休緻。
崇祯時傅廷對、遼東廣陵人,選貢,以老罷。
文映鬥、湖廣安陸人,選貢,告病去。
馬逢、樂陜西鳳翔人,歲貢,以老罷。
宗鴻議。
陜西靜邊所人,舉人,用磚包砌城垣,升解州知州。
國朝順治年李碩、直隸大興人,升江南蘇州府同知。
李孟雨、山東安丘人,進士,憂去。
李逢時、遼陽人,歲貢,調文水縣。
楊萬春、遼陽人,貢士,升陜西階州知州。
徐大成、錦州衛人,生員。
修文廟,立義學,請蠲荒糧,因脫逃犯官胡永年革職。
倪嘉賓。
号納庵,浙江上虞人,舉人,見任。
縣丞之著者唐尚文、山東郓城人,監生,能任事,尤善催科。
林模,遼東貢士,勵操守,尤勤其職。
汪象乾、南直休甯人,升紹興府經曆。
張中極、陜西西安府人,升河南彰德府經曆。
李汝桂、山丹選貢,升河南磁州州同。
姜文、炳,南直太和監生,升河南懷慶府經曆。
方三捷、南直淮安人,貢士,升陜西華州州同。
陳象乾。
浙江麗水人,拔貢,考通判,攺授見任。
主簿之著者張□鹦陜西城固人,貢士。
諸事俱練。
尤思孝、直隸保安人,貢士,以廉能稱。
張三綱。
山東泗水人,貢士。
宦情不惬,立遂告歸。
典史之著者,李祥、南直泸州人,進士。
汪清、河南固始人,進士,以禦史谪升知縣。
張振乾,陜西朝邑人。
修葺捕衙一新。
範稗。
浙江仁和人,見任。
黎城官制與潞城同。
明朝裁主薄。
有吾兒峪巡檢。
國朝因之。
宋張泛、太平興國間令。
廉介笃信,敷政以誠,淑人以禮,士賴造就,民賴生存,有古循良風。
孫渤、崇甯間,令十興超逸,愛民禮賢,觸景即有題詠。
浩宣、至和間令。
韓固、主薄俱見法堂記。
金李晏、高平人,進士,為縣令。
民崇佛,至燃指斷臂,晏以禮俗化之。
崇學校,行鄉飲,舊俗漸革。
後以尚書封侯,起為昭義節度使。
元趙思忠、元初,創修文廟。
劉渥、繼修文廟。
崔聚、創修城池。
杜旺、繼,修也。
城池。
白謙、延祐間,尹,時大亂之後,學校雖立,苦無書籍,乃出出素所集書,及廣求四方經史子集。
凡得四千二百餘卷,作藏書樓貯之,其功在學校甚钜。
靳汰、至正間尹。
馬複、直隸廣平人。
元末尹。
值旱蝗起,積誠禱祀,雨随降,蝗不為災,有去思碑。
沙班。
至正中,主薄公勤有幹,知所先務,宣化崇文,賢倅也。
明知縣。
洪武時崔鳳、河南項城人。
久亂之後,井裡盡墟,即宣官廨秩祠,僅存壁址。
下車招安。
流移,撫恤如子,化誨從善,乃創修頹廢,邑漸以治。
升直隸大名府同知,明朝第一賢令也。
鐘持敬,建預備倉。
永樂時宣和、值旱,齋潔親詣聖井懇禱,遂雨,秋大熟。
劉浩,重建縣治。
正統時李善,陜西岐山人,進士。
文章政事,皆有足稱。
升汾州知州。
景泰時廖靖,重修縣城。
天順時趙缙,山東淄川人。
成化時李進、修退省堂。
高鳳。
直隸井陉人,監生。
弘治時金山、河南夏邑人,進士。
性剛介,疾惡甚嚴,官至參政。
尚俊、直隸滄州人。
劉一清,河南陳州人,舉人。
清慎不擾民,循吏也,人至今稱之。
正德時苟京、陜西摘州人,監生。
時流賊猖獗,郡邑驚擾,乃設備守城,人心恃以無恐乘暇修灘城隍,添設僧保障之功,至今永賴。
齊景芳。
直隸房山人,監生,升通判。
嘉靖時魏朝相、增修廟學。
楊良臣、山東即墨人,舉人。
政尚平易,勸農興學,有實政,升太原府通判。
馬??、陜西鹹甯人,舉人。
厘獘安民,左右讒邪,一言不得進。
入觐,舉循吏,升臨清知州。
劉大綸、陜西神木人,舉人。
徐子棟、山東武城人,舉人,清慎不擾,調陽曲縣知縣。
滑參、直隸人,舉人。
沉毅寡言,民甚畏之,卒于官。
張光霁、山東博興人,監生。
李良能。
河南郏縣人,舉人,警敏有為,不惑讒言,升代州知州。
任應祺直隸順天人,舉人。
劉希仁、河南禹州人,舉人。
錢進學,山東掖縣人,舉人。
高尚賢陜西延川人,舉人。
魏朝相。
直隸薊州人,貢士。
才猷風力,俱有可稱。
杜文錦陜西甯夏人,舉人。
恬淡之性,無意功名,緻仕去。
隆慶時張遵約,山東單縣人,貢士。
諸廢俱修,始創縣志。
萬曆時張應宿、直隸錦衣衛人,舉人,升通判。
韓守默、山東滋陽人,貢士。
叚可學、河南舞陽人,舉人。
德政深入,士民至今思慕。
管仲呂、直隸保定人,舉人。
耿孟春、直隸元氏人,貢士。
真心為民,一毫不染。
引疾歸,士民送者如蟻。
劉繼志、直隸容城人,舉人。
周偶、以物勤慎,升通判。
萬可。
山東濟甯人,舉人。
梁雲梯河南太康人,舉人。
陳文獻、陜西人,舉。
趙琪、直隸禮潤人,得歲貢。
才守俱佳,民自田畏服。
李體嚴、河南衛輝人,舉人。
李孟韶、湖廣衡陽人,舉人。
李重謙、直隸南樂人,與舉人任官甫十月,百廢俱興。
教民紡織,課十士子讀誦,旱則步禱,荒則赈。
恤,以至寝食俱廢。
卒于官,士民為之痛哭。
經學參、廣西全州人,舉人。
寬嚴并用,豪滑斂手,善良鼓腹。
至編審厘絕,左右獘窦,足為一時。
法亦以疾殒,士民哭之如重謙。
齊聞道、陜西鄜州人,舉人,清絕一時,政事俱真,升知州而卒,民追思之。
雷夢澤、廣西忠州人,舉人。
田德立、直隸河間人,舉人。
毛學曾、陜西階州人,舉人。
王永福。
陜西醴泉人,舉人,調河南上蔡縣知縣。
天啟時張夢鲸、陜西蒲城人,舉人。
事關民生利病者,方任不辭。
韓元興、山東青城人,舉人。
曹更新、直隸甯晉人,舉人,升廣德知州。
吳從衆。
直隸香河人,貢士。
崇祯時文運衡、陜西三水人,八乾舉人。
嚴毅公正,事皆得體,民賴以以安,且修補風氣有功。
地方,升直隸昌平州知州,曆河南衛輝府知府。
陳夢玮、山東登州人,貢士。
範文推、福建建甯人,貢士。
靳之屏、陜西八,漢中人,舉人。
仇讓、陜西三原人,舉人。
王崇儒、陜西西鄉人,舉人。
薩升山東東昌府同知,曆湖廣襄陽道張養素。
河南開日封人,舉國朝順治年,杜應甲、直隸祁州人,貢士。
李雲起、直隸昌黎人,進士,年少巍科也。
順治六年,王師南下,沈賊崩潰,為士寇趙聯芳、胡尚文等所殺。
張廷賓、湖廣武昌人,進士,被論。
彭可利、滿州人,被論。
熊兆聖、江西南昌舉人,被論。
薛起鳳、陜西韓城人,舉人降去。
馮镛江西永禮人,進士。
任内适值編審黎城原二十七裡,兵荒之後,逃亡過半,公申請上台,并為十九裡請上台并為十。
九裡未及一年,行取何呈圖、号瑞之,湖廣鄖西人。
恩貢,被論。
周尚賢。
号履青,江南上元人,恩貢,見任。
吾觀黎城耿尹之引疾也,民送之榮于登仙;李尹經尹之卒也,民哭之如喪考妣。
乃知民心至愚而神,政貴以實,不以文也。
縣丞之著者劉靖、立身不苟,民亦德之。
魏輔、陜西淳化人,監生,升直隸贊黃縣知縣。
景陽、山東鄒平人,監生,緻仕。
張時雨、直隸梁城所人,監生,升江南徐州判官。
餘應階。
保定前衛人,見任。
主簿之著者嚴杞、江西臨川人。
洪武初任,文章政事,皆有可稱,升陜西武功縣知縣。
左君智、洪武中,建申明旌善亭。
焦繼,靖虜貢士頗能詩。
其秋日寫懷:日永庭偏寂,蕭然兀坐時。
一官成潦倒,三載愧栖遲。
政簡非才短,操清豈位年。
故園常注念,松菊竟誰依。
典史之著者,張東、銘山東鄉樂安吏,亦能詩,曾與謝四漠相倡和,有官間十詠,其八曰:負性巳如此,為官将柰何寸心常是赤,雙鬓任教皤。
琴破家赀損,鶴添口數多。
翻思渤海畔,閑卻鈞魚蓑。
範英、浙範英。
浙江見任。
壺關。
曆代官制亦與黎城同。
萬曆間裁一主簿,天啟四年複裁一縣丞。
國朝因之。
宋範钺、陳留人,為縣尉,嘗作靜軒記。
金王宥、本縣人,為本縣主簿。
元張德、澤州人。
延祐間尉,升本縣尹。
郅朗、直隸肥鄉人。
至元間為縣尹。
政平訟簡,百廢俱興,于學校尤緻重焉。
遇阜禱辄應。
時。
有惶,亦不為災。
升本□同知,尤□政聲。
明知縣。
洪武時馬成,回興學舉賢,政右有可觀。
正統時蘭興,增修城垣。
天順時楊動,陜西三原人,人,舉人。
為乃政有方,民到于今思之。
成化時王祐、山東金鄉人,監生。
植弱鋤強,四民鹹安其業。
憂去,送者盈途。
任式。
浙江慈溪人。
弘治時朱錦、直隸順義人,舉人。
劉铉、直隸任丘人,序班。
張激,河南汲縣人,舉人。
正德時曹紀、陜西長安人,舉人。
吳方、直隸完縣人,舉人。
才識明敏,敢任事,不避仇怨。
張友直。
陜西三原人,舉人。
舒徐和易,溫厚先雅。
初輯縣志,未就升任。
嘉靖時江東、直隸霸州人,舉人。
屈守直、直隸東光人,舉人。
楊時中、直隸故城人,監生。
丘铠、陜西乾州人,舉人,有幹才,諸事桭舉,升知州。
牛恒、陜西武功人,進士。
寬弘溫雅,頹廢俱舉。
升主事。
吳傑、河南杞縣人,舉人。
李用敬、山東益都人,進士。
簡易不苛,能斷川獄訟,或未得情而訟者詞直,則翻然以攺。
從征拜□中官至通□。
叚錦,山東恩縣人,進士。
剛介嚴毅,令出凜然,宿惡巨奸,懾心屏迹,無敢犯其禁者。
征拜鄉史官至參議。
王弘兆、直隸錦衣人,舉人至。
徐行、陜西西安人,舉人,官至知府。
何永慶、南直懷遠人,進士。
張白,山東青城人,舉人,被論。
隆慶時柰邦奇、陜西鳳翔人,舉人。
儉樸公清,謙恭有禮。
壺關自李給谏、叚侍禦之後。
絕盛難繼,富厚變公為凋疲。
侯能與民休息,緩征疏綱,流移漸還,闾裡之間,一時攺觀。
升兵馬官至同知有去恩碑。
李逢時。
河南涉縣舉人。
萬曆時王允中、直隸固安人,舉人。
寬厚不擾,民亦相安。
升通判。
胡錠、河南光山人,舉人。
劉憲、山東益都人,舉人。
駱無逸山古東摘河人,舉人,被論。
李濢山東峄縣人,恩貢,升通判。
民張祥、直隸漷縣人,舉人。
趙汝梅、鐵嶺衛人。
人,複國初郭榜眼墓。
劉華魯、山東掖縣人,選貢。
梁雲梯、河南太康人,舉人。
文運際、陜西三水人,選貢。
胡惟觀、南直桃源人,選貢。
王正修、河南洛陽人,舉人。
方應明、河南光州人,進士,調洪洞。
齊君榮、山東陽信人,進士,調長治。
邊檑、直隸任丘人,舉人。
郭維甯、河南洛陽人,舉人,升石平州知州。
智健。
直隸元氏人,選貢。
天啟時楊學、程陜西西鄉人,舉人,升永甯州知州。
衡、佳際。
河南人,貢士。
崇祯時張繩臯、雲南人,舉人。
栾應期、遼東人,貢士。
謝槚、山東朝則六城人。
舉太原府西路司知。
劉士英、陜西鹹甯人,舉人,升河南懷慶府同知。
黃玄經、廣東南海人,進士。
郭朝鳳。
安化人,拔貢。
國朝順治年郭騰躍、直隸高陽人,舉人,升刑部主事。
王者相、山東恩縣人,貢。
薛胤隆、陜西韓城人,進士。
袁秉铨、江南金壇人,進士。
王鼎臣、直隸真定人,進士,疾歸。
朱輔。
号杲庵,浙江崇德縣人,副榜,貢見任。
縣丞之著者,陳欽、洪武初任,創建縣治及壇??鋪舍。
郭柏、福建閩縣人,進士。
鑿惠澤池,有善政。
裴瑀、直隸宣府人,升永壽知縣。
王禮、直隸完縣人,知自愛,有執持。
民程虎出謀殺人,被訟不得屍,禮往檢驗,忽旋風起曰:此冤氣也。
随之遂得屍,已二十年,尚不朽,一鞫而就。
崔科。
河南睢州人,貢士,直介不畏豪強,升州判。
主薄之著者,梅之尹、洪武初,以宣城訓導推薦壺關主薄。
李堯相、山東濮州人,貢士。
寬仁廉靜,能任其職。
紡緝莳蔬以自給,一毫不擾于民。
佐貳中循良也,升縣丞。
典史魏濟、蒲陜西岐山籍,臨潼人,見任。
平。
順建縣偏僻,官不必備。
初設知縣、主薄、典史各一,後裁。
簿有玉峽、虹梯關巡檢二,其陰陽、醫學、僧道會司官,與各縣同。
國朝因之。
明知縣。
嘉靖時高崇武、直隸井陉人,貢士。
創建城垣、官署。
路中孚、直隸平谷人,舉人,卒于官。
徐元道、陜西秦州人,貢士。
寬厚恤民而能任事。
當草創之時,諸制未備,悉心經畫,必順人情。
而量民力,數載間規制粗完,其經營變化之心亦苦矣。
政成緻仕,至今猶繋民思。
張楠、陜西鄠縣人,舉人。
吳希同、伊府人,監生。
王沛陜西通渭人。
貢十。
士、李寶、直隸涿州人,貢士。
尹憲、直隸南宮人,貢士。
尹萬民、山東濱州人,貢士。
陳舜卿,南直江陰人,舉人。
劉必誠、河南輝縣人,舉人。
李先芳、直隸衡水人,貢士。
張思聰、安化人,舉人。
王甲、山東利津人,舉人。
揭文獻、直隸河引間人,歲貢。
修通渭橋,民不病涉。
張永錫、陜西雒南人,舉人。
王榮诰、陜西華州人,舉人,升大同通判。
陳所行,陜西潼關人,歲貢。
李時化、陜西涼州人,歲貢。
崔一龍、陜西蘭州人,舉人。
趙完壁、山東肥城人,選貢。
鄢胤昌、陜西文縣人,選貢。
門沂、直隸靜海人,選貢。
吳之儒、陜西高陵人,歲貢。
馬負圖。
陜西耀州人,選貢。
天啟時張鳴時、直隸安肅人,舉人,升山東東平州知州。
張以默、直隸清苑人,歲貢。
高忻,直隸完縣人,歲貢,卒于官。
崇祯時徐□、江西浮梁人,選貢。
六年,流賊破城,殉難,祀名宦祠。
劉應麒、遼東甯遠衛人,歲貢。
兵燹之後,重修衙舍。
饒九卿、四川資縣人,恩貢。
孔貞銳、山東曲阜人,恩貢,用石包砌縣城。
毛宗昌。
陜西泾陽人,舉人。
國朝順治年,高複興、直隸成安人,歲貢,能詩善書,可稱博雅。
升浙江紹興府同知。
叚昌祚、河南濟源人,進士,調直隸南樂縣。
餘廉征、浙江遂安人,進士,升直隸真定府同知。
王國奇、河南新安人,歲貢,卒于官。
丘旦、湖廣安陸人,歲貢。
察處。
孔胤茂。
号懋功,山東曲阜人,拔貢,見任。
主簿之著者,李鸾,直隸真定人。
歲貢。
建縣之初,與高知縣創始,複與徐知縣落成城池縣學,其諸功多,力自此願。
以後奉裁。
典史朱國祥金華人,見任。
監司守令見任地方者建豎政未可量,固多循良卓異,然格于書例,未敢遽加評骘,且美意良法,散綴于逐事之功業,亦可槩見,非詳遠而略近也。
潞安府志卷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