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府志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秀者如人形,坐主者如瞿雲,立者如阿修羅,蹲如虎豹,飛如遊龍,閃爍變幻,不可得而名狀巳。
亦多旁穴岐徑,旋轉即迷,必籍鄉導,深暗必籍燭甚。
至燭不能燃,故從來未有窮其際者。
僧曰:直透太行外數百裡,亦未足憑。
紫團之麓,如縷分界,裂為丹崖,古木懸空,異根揰石,殆不可以尋丈計。
其下瀑布懸流,如噴玉,如垂虹,其溪如帶,如環如箭,遇平沙則漫衍,遇絕壑則飛奔,沖激成潭,彙為龍府。
其湯湯而往者,重山難障,終古如斯也。
崖之回合處,為度世之蘭若,陡絕處為避世之桃源。
寸雲觸石,即靈雨滂沱,深谷之中有殷雷,絕頂之上有烈日。
至若群芳織□,則心醉蓬壺;六出堆瓊,則神清玄圃。
朝暮四時,令人應接不暇,有如此。
但其地落一偏,人迹罕至,無錦心彩筆,闡揚盛美,則山之奇,有幽禽潛蟄知之耳。
嗚呼!白雲深鎖,谷口常封,無亦山靈躭寂,不欲競奇勝于人世也與? 地理三 形勢 上黨形勝,雖著于戰國時,考之武王克商,巳欲築宮于此,周公恃施德,不恃險,故中止。
見淮南子。
後世誠與周德比□,則宜從周公。
若德遜成周,則武王築宮,未可盡非,固子房借著籌漢意也。
然形勝亦惟昔之全地足以當之。
初置郡時,奄有潞、澤、沁、遼之地,居太行之巅,據天下之脊。
自河内觀之,則山高萬仞,自朝歌望之,則如黑雲在半天,即太原、河東,亦環趾而處于山之外也。
乃其勢東南絕險,一夫當關,萬軍難越,西北絕要,我去則易,彼來則難,夫非最勝之地哉?是以西伯戡黎,祖伊恐,以戎讨秦,取上黨,遂拔邯鄲,而山東諸國,盡俘系于暴秦之庭。
何者?其勢去也。
安、史以後,河北連衡,燕、幽、海、岱之間,盡入于逆孽之手,而終不能越太行,取尺寸地。
則唐置昭義,扼吭拊背,其勢得也,不獨此耳。
魏、齊、周、隋、梁、唐、晉、漢以及十六國之君,分方竊據,互相吞食,得此者昌,失此共者蹙。
先至者勝,後至者覆,匪直人謀,實勢之使然也。
所恨元魏無謀作俑,分置具後,沿革無常,遂令昔時全勝之地,至今不能複合。
澤分太行之南,沁、遼分太行之北,嶽陽谷遠地也,而入于河東;樂平、沾縣地也,而入于太原,則潞止據太行之東偏耳。
然堂奧也,視昔似益邃耳,其勢似獨完。
顧以四鄰籌之,則有未見其十全者。
澤州獨當一面,差足撐持;沁、遼偏落一隅,以難孑立,藩離不固,遂可□□堂奧中常得晏然而巳乎。
吾以為唇齒輔車,相依相附,當蠲棄形骸,流通血脈,如視聽相資,呼吸相應,疾痛疴癢舉相關,方其無事,各慎封疆而修内政,野無不耕之田,人有知方之勇,則深山大澤皆金湯也;囷積嚴藏,皆府庫也;農工樵牧皆甲卒也。
一有緩急,則電掣星馳,或觭或丐,使一郡常蓄數郡之威,而敵不知其所攻。
乃審勢乘便,更番疊出,使敵有顧此失彼之虞,而又不知其所守。
以其餘力,南下太行,可以援中州,東出磁、邢,可以援趙、魏,山間道可以援平陽,由驿途可以援大□,則上黨當為天下之中堅,天下常倚上黨為磐石,是謂國家之重鎮,可以永絕南顧憂,即曰形勝何愧哉!然瓜分而約之,終不能合矣。
盍就今日之府,而以三州複來屬,猶然故上黨郡也,臂運指使,為力更易,祝以唇齒輔車,強相結約者,其策相去不但什百而已矣。
善。
地理四 氣候物産 山川原□異形,而氣侯早晚因□,是故物産巽宜也,作息異齊也。
明時授事以為□,則先王重焉。
上黨山高,惟夏令不爽,冬令常侵于春秋之半,甚有入秋即霜,盛夏而雹者。
試憑太□觀之,中州之綠野鋪茵,山中之黃芽始甲,迨夫□嚴葉落,而山趾之樹稍尚青,其氣候相縣蓋如此。
是以歲惟一熟,亦惟黍稷為宜。
即有香粳珍果,皆荷擔越嶺而來,間亦有一騎紅塵,以供廚馔者。
嗟嗟!先王制禮,因天因地,因物因時,山居魚鼈,川居鹿豕,以是為禮,君子非之。
故于氣候之後,即人物産,蓋以裁成輔相之道,□有望于秉道崇禮之君子也。
谷之屬:黍、黑者為櫃,用以定黃鐘之律,以生度量、權衡。
神農得之羊頭山。
稷本粟也,舊志誤以?當少之,為五谷之主,故教民稼穑者以稷稱。
梁、麥、惟長于□。
留宜餘縣□□。
□麥、荞麥、菽、大豆。
小豆、菉豆、扁豆、□豆、麻、胡麻、稔了秣舊志□竟以不□□□□不錄。
□之屬:韭、薤、大韭、蔥、蒜、芥、芹、苋、白菜、莴苣、蕪菁、蘿蔔、胡蘿蔔、莙荙、胡荽、茼蒿、茄、瓠、瓜、有菜瓜、王瓜、絲瓜、南瓜、北瓜。
地莪、木耳、苦苣、??藇、俗稱山藥。
波棱、香菜、玉環。
菜俗名甘露。
果之屬,棗、梨、柰、杏有巴旦杏、桃有扁桃、李、胡桃、花紅、櫻桃、葡萄、石榴、林檎、榛、冬果、木瓜、西瓜、甜瓜、松子。
藥之屬:人參唐韓翃送客之上黨詩:官柳青青匹馬嘶,回風暮雨入銅鞮。
隹期别在春山裡,應是人參五葉齊。
原出壺關紫團山,舊有參園,今巳墾而田矣,而索者猶未巳。
張翰林謂其遍剔嚴薮,根株鮮獲,而人慕虛名,寺膺實害,每值易參,僧以倍價市之,逮系彌旬,吏緣為奸。
又司捕者假以巡察,橫索參錢,山僧斂而納之,至鬻衣缽。
翰林名铎,即其邑人。
桔梗蒼術半夏天南星黃精稿本防風柴胡貫仲黃芩款冬花牽牛益母草車前子兔絲子蔓荊子荊芥酸棗仁寄生草何首烏蛇狀子香薷紫蘇子米殼文蛤藜蘆知母貝母□菊助□草烏茵陳菖蒲蒼耳連翹薄荷巨勝子玄參苦參遠志瞿麥升麻高陸威靈仙禹餘糧椒鼠粘子密陀僧小茴香石脂五色石鐘乳紫苑白石英樸硝長石硫黃艾不灰木秦芃蒲公英枸杞山慈菰茱莄木之屬松,有栝松、千松。
榆、槐、楊、有青楊、白楊椿,有香椿,有菜椿柳,有垂柳。
楸、桑、橡、皂策、枷、檀、桦、柘栐。
昔曹魏建邺宮,伐上黨山材木,故其規制極盛。
後曆代斫伐,加以樵牧日煩,雖深山絕??,皆濯濯。
所稱。
木之屬,惟楊槐、榆柳,人煙頗茂,餘非盆中之景,則神栖之禁物耳。
今并盆中之景絕,而神栖之禁物漸凋矣。
悲夫!花之屬:牡丹、芍藥、蓮間有菊、葵、有蜀奏黃葵向日葵。
萱、玉簪、石竹、月季、百合、剌薇、紅、黃二種。
木槿、雞冠、射千、俗名紫蝴蝶。
山丹、水紅、鳳仙、金盞、鹭鸶、俗白,名金銀花。
卷丹、丁香、寶祥、十娣妹、麗春、紫茉莉、迎春、□竹、梅、剪春羅、地棠、海棠閨自昔猶有梅桂、茉莉、瑞香之類,皆自山外挑販而至,堪作盆景。
自地方荒殘之後,留心清玩者無其人,則挑販者裹足,而盆景亦不複賭矣。
草之屬藍。
紅藍、茜、葦、荻、蒲、茅、檾萍。
荇、藻、蓼、羊踯躅、□墩、苔垂盆、水蔥、馬蘭、扁竹、苜蓿、吉祥、草、潤草。
禽之屬:鵝、鴨、雞、鴿、鹑、鸠鵲、烏鸢、雀燕、有□燕,有火燕。
鴉蝠、鷹、鹞、雉、啄木、倉庚、布谷、畫眉、訓狐、石雞、拖白練、映山紅、山中翠羽、水際珍禽,非地産者不書。
至于鶴、鹳、□、鸨,雖非地産,時亦群集。
獸之屬:牛、馬、騾、驢、羊、犬、豕、獌、鼠、有禮鼠、田鼠,有黃鼠、鼠□。
狐、兔、鹿、麅、獐、狼、甯貛、猴、豹、熊。
三□不恒有,有則驚以為異,然亦在深山絕壑。
中避人迹。
按周禮職方氏:冀州:其利松柏,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
蓋上黨山高地狹,自昔宜于畜牧。
相傳猗頓得五牸之說,就牧于此,起家與陶、朱齊名。
故上黨舊有猗氏縣,即今長子、屯留之西山也。
唐李萬江住牧津梁,今高河西有津梁寺。
畜馬蕃息,其形如鴨而健,世謂之津梁種馬。
元李植,尚書惟聲之族也,亦以谷量牛馬,富甲諸州。
弘治、正德時,壺關尚有萬羊、張馬稱是,冬月趁牧于武昌,及夏而還,若鴻雁之往來南北焉。
今則山澤漸枯,武昌之道路以梗,牧養無利,民間生計日就薄矣。
蟲之屬:蠶、蜂、蟻蝶、蟬蚓、蛇蠍、猬、螢、蝸、蟋蟀、蜥蜴、守宮、螳螂、蜣螂、蜻蜒、蜘蛛、蚰蜒、蜈蚣、蝦蟆、五色魚、盆池中,蓄養供玩。
蝌蚪、蛜蝛、蛴螬、斑貓。
貸之屬。
?布、不産木綿,□亦少,間有亦粗惡。
絲近桑,蠶潮廢出無幾。
潞?所資來自他方,遠及川湖之□鐵,刀錐之稍,近亦□衰。
密炱、炭石炭木□。
麻□□。
紅□二色,□者來自汾□。
舊志有紗裹、鉛绫、絹帊,今絕。
周再勳曰:上黨居萬山之中,商賈罕至,且土瘠民貧,所産無幾,其奔走什一者,獨鐵與?耳。
鐵則煉石鑄山,貸于不涸之府,寡所呼取,近亦稍稍驿騷也。
至于?,在昔殷盛時,其登機鳴楙者,奚啻數千家。
彼時物力全盛,海内殷富,貢篚互市外,舟車輻辏者,轉輸于省直,流衍于外夷,号稱利薮。
其機則九千餘張,分為六班七十二号。
即間有尺符征取,如捐碎壁于寶山,分零玑于瑤海,易易耳。
乃兵火兇荒,機戶零落殆盡。
明末尚有二千餘張,至國朝止存三百有奇,截長補短,分為十五号,内尚拚牙行一号,絲行一号,淨止十三号耳。
況百物凋。
耗絲價幾倍于當年,工料俱踴,價既不能增,則為者何利?不得不減,料遂漸趨于薄惡,堆積難售,貨死于市,名隋機。
轉欲徙業,而不能,賠累均攤,不因貧而少減。
以三百之機而抵九千之役,以十三号之力而支七十二号之行。
譬如雨甎相磨,而薄者先八,又如井淺汲八□,涸可立待。
嗟乎!皮骨僅存,何堪悉索敝賦,鹑衣百結,豈能錦上添花?讵惟地方之憂,且為有司之累矣。
今上洞悉民艱,明見萬裡,凡需用上供,皆增其價值,減其疋數,民困以蘇。
太守陽公睃潔已無擾,任怨不辭,又能宜上德而達下情。
民所以忍死而未散者,恃有福星之怙冒也。
潞安府志卷一終
亦多旁穴岐徑,旋轉即迷,必籍鄉導,深暗必籍燭甚。
至燭不能燃,故從來未有窮其際者。
僧曰:直透太行外數百裡,亦未足憑。
紫團之麓,如縷分界,裂為丹崖,古木懸空,異根揰石,殆不可以尋丈計。
其下瀑布懸流,如噴玉,如垂虹,其溪如帶,如環如箭,遇平沙則漫衍,遇絕壑則飛奔,沖激成潭,彙為龍府。
其湯湯而往者,重山難障,終古如斯也。
崖之回合處,為度世之蘭若,陡絕處為避世之桃源。
寸雲觸石,即靈雨滂沱,深谷之中有殷雷,絕頂之上有烈日。
至若群芳織□,則心醉蓬壺;六出堆瓊,則神清玄圃。
朝暮四時,令人應接不暇,有如此。
但其地落一偏,人迹罕至,無錦心彩筆,闡揚盛美,則山之奇,有幽禽潛蟄知之耳。
嗚呼!白雲深鎖,谷口常封,無亦山靈躭寂,不欲競奇勝于人世也與? 地理三 形勢 上黨形勝,雖著于戰國時,考之武王克商,巳欲築宮于此,周公恃施德,不恃險,故中止。
見淮南子。
後世誠與周德比□,則宜從周公。
若德遜成周,則武王築宮,未可盡非,固子房借著籌漢意也。
然形勝亦惟昔之全地足以當之。
初置郡時,奄有潞、澤、沁、遼之地,居太行之巅,據天下之脊。
自河内觀之,則山高萬仞,自朝歌望之,則如黑雲在半天,即太原、河東,亦環趾而處于山之外也。
乃其勢東南絕險,一夫當關,萬軍難越,西北絕要,我去則易,彼來則難,夫非最勝之地哉?是以西伯戡黎,祖伊恐,以戎讨秦,取上黨,遂拔邯鄲,而山東諸國,盡俘系于暴秦之庭。
何者?其勢去也。
安、史以後,河北連衡,燕、幽、海、岱之間,盡入于逆孽之手,而終不能越太行,取尺寸地。
則唐置昭義,扼吭拊背,其勢得也,不獨此耳。
魏、齊、周、隋、梁、唐、晉、漢以及十六國之君,分方竊據,互相吞食,得此者昌,失此共者蹙。
先至者勝,後至者覆,匪直人謀,實勢之使然也。
所恨元魏無謀作俑,分置具後,沿革無常,遂令昔時全勝之地,至今不能複合。
澤分太行之南,沁、遼分太行之北,嶽陽谷遠地也,而入于河東;樂平、沾縣地也,而入于太原,則潞止據太行之東偏耳。
然堂奧也,視昔似益邃耳,其勢似獨完。
顧以四鄰籌之,則有未見其十全者。
澤州獨當一面,差足撐持;沁、遼偏落一隅,以難孑立,藩離不固,遂可□□堂奧中常得晏然而巳乎。
吾以為唇齒輔車,相依相附,當蠲棄形骸,流通血脈,如視聽相資,呼吸相應,疾痛疴癢舉相關,方其無事,各慎封疆而修内政,野無不耕之田,人有知方之勇,則深山大澤皆金湯也;囷積嚴藏,皆府庫也;農工樵牧皆甲卒也。
一有緩急,則電掣星馳,或觭或丐,使一郡常蓄數郡之威,而敵不知其所攻。
乃審勢乘便,更番疊出,使敵有顧此失彼之虞,而又不知其所守。
以其餘力,南下太行,可以援中州,東出磁、邢,可以援趙、魏,山間道可以援平陽,由驿途可以援大□,則上黨當為天下之中堅,天下常倚上黨為磐石,是謂國家之重鎮,可以永絕南顧憂,即曰形勝何愧哉!然瓜分而約之,終不能合矣。
盍就今日之府,而以三州複來屬,猶然故上黨郡也,臂運指使,為力更易,祝以唇齒輔車,強相結約者,其策相去不但什百而已矣。
善。
地理四 氣候物産 山川原□異形,而氣侯早晚因□,是故物産巽宜也,作息異齊也。
明時授事以為□,則先王重焉。
上黨山高,惟夏令不爽,冬令常侵于春秋之半,甚有入秋即霜,盛夏而雹者。
試憑太□觀之,中州之綠野鋪茵,山中之黃芽始甲,迨夫□嚴葉落,而山趾之樹稍尚青,其氣候相縣蓋如此。
是以歲惟一熟,亦惟黍稷為宜。
即有香粳珍果,皆荷擔越嶺而來,間亦有一騎紅塵,以供廚馔者。
嗟嗟!先王制禮,因天因地,因物因時,山居魚鼈,川居鹿豕,以是為禮,君子非之。
故于氣候之後,即人物産,蓋以裁成輔相之道,□有望于秉道崇禮之君子也。
谷之屬:黍、黑者為櫃,用以定黃鐘之律,以生度量、權衡。
神農得之羊頭山。
稷本粟也,舊志誤以?當少之,為五谷之主,故教民稼穑者以稷稱。
梁、麥、惟長于□。
留宜餘縣□□。
□麥、荞麥、菽、大豆。
小豆、菉豆、扁豆、□豆、麻、胡麻、稔了秣舊志□竟以不□□□□不錄。
□之屬:韭、薤、大韭、蔥、蒜、芥、芹、苋、白菜、莴苣、蕪菁、蘿蔔、胡蘿蔔、莙荙、胡荽、茼蒿、茄、瓠、瓜、有菜瓜、王瓜、絲瓜、南瓜、北瓜。
地莪、木耳、苦苣、??藇、俗稱山藥。
波棱、香菜、玉環。
菜俗名甘露。
果之屬,棗、梨、柰、杏有巴旦杏、桃有扁桃、李、胡桃、花紅、櫻桃、葡萄、石榴、林檎、榛、冬果、木瓜、西瓜、甜瓜、松子。
藥之屬:人參唐韓翃送客之上黨詩:官柳青青匹馬嘶,回風暮雨入銅鞮。
隹期别在春山裡,應是人參五葉齊。
原出壺關紫團山,舊有參園,今巳墾而田矣,而索者猶未巳。
張翰林謂其遍剔嚴薮,根株鮮獲,而人慕虛名,寺膺實害,每值易參,僧以倍價市之,逮系彌旬,吏緣為奸。
又司捕者假以巡察,橫索參錢,山僧斂而納之,至鬻衣缽。
翰林名铎,即其邑人。
桔梗蒼術半夏天南星黃精稿本防風柴胡貫仲黃芩款冬花牽牛益母草車前子兔絲子蔓荊子荊芥酸棗仁寄生草何首烏蛇狀子香薷紫蘇子米殼文蛤藜蘆知母貝母□菊助□草烏茵陳菖蒲蒼耳連翹薄荷巨勝子玄參苦參遠志瞿麥升麻高陸威靈仙禹餘糧椒鼠粘子密陀僧小茴香石脂五色石鐘乳紫苑白石英樸硝長石硫黃艾不灰木秦芃蒲公英枸杞山慈菰茱莄木之屬松,有栝松、千松。
榆、槐、楊、有青楊、白楊椿,有香椿,有菜椿柳,有垂柳。
楸、桑、橡、皂策、枷、檀、桦、柘栐。
昔曹魏建邺宮,伐上黨山材木,故其規制極盛。
後曆代斫伐,加以樵牧日煩,雖深山絕??,皆濯濯。
所稱。
木之屬,惟楊槐、榆柳,人煙頗茂,餘非盆中之景,則神栖之禁物耳。
今并盆中之景絕,而神栖之禁物漸凋矣。
悲夫!花之屬:牡丹、芍藥、蓮間有菊、葵、有蜀奏黃葵向日葵。
萱、玉簪、石竹、月季、百合、剌薇、紅、黃二種。
木槿、雞冠、射千、俗名紫蝴蝶。
山丹、水紅、鳳仙、金盞、鹭鸶、俗白,名金銀花。
卷丹、丁香、寶祥、十娣妹、麗春、紫茉莉、迎春、□竹、梅、剪春羅、地棠、海棠閨自昔猶有梅桂、茉莉、瑞香之類,皆自山外挑販而至,堪作盆景。
自地方荒殘之後,留心清玩者無其人,則挑販者裹足,而盆景亦不複賭矣。
草之屬藍。
紅藍、茜、葦、荻、蒲、茅、檾萍。
荇、藻、蓼、羊踯躅、□墩、苔垂盆、水蔥、馬蘭、扁竹、苜蓿、吉祥、草、潤草。
禽之屬:鵝、鴨、雞、鴿、鹑、鸠鵲、烏鸢、雀燕、有□燕,有火燕。
鴉蝠、鷹、鹞、雉、啄木、倉庚、布谷、畫眉、訓狐、石雞、拖白練、映山紅、山中翠羽、水際珍禽,非地産者不書。
至于鶴、鹳、□、鸨,雖非地産,時亦群集。
獸之屬:牛、馬、騾、驢、羊、犬、豕、獌、鼠、有禮鼠、田鼠,有黃鼠、鼠□。
狐、兔、鹿、麅、獐、狼、甯貛、猴、豹、熊。
三□不恒有,有則驚以為異,然亦在深山絕壑。
中避人迹。
按周禮職方氏:冀州:其利松柏,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
蓋上黨山高地狹,自昔宜于畜牧。
相傳猗頓得五牸之說,就牧于此,起家與陶、朱齊名。
故上黨舊有猗氏縣,即今長子、屯留之西山也。
唐李萬江住牧津梁,今高河西有津梁寺。
畜馬蕃息,其形如鴨而健,世謂之津梁種馬。
元李植,尚書惟聲之族也,亦以谷量牛馬,富甲諸州。
弘治、正德時,壺關尚有萬羊、張馬稱是,冬月趁牧于武昌,及夏而還,若鴻雁之往來南北焉。
今則山澤漸枯,武昌之道路以梗,牧養無利,民間生計日就薄矣。
蟲之屬:蠶、蜂、蟻蝶、蟬蚓、蛇蠍、猬、螢、蝸、蟋蟀、蜥蜴、守宮、螳螂、蜣螂、蜻蜒、蜘蛛、蚰蜒、蜈蚣、蝦蟆、五色魚、盆池中,蓄養供玩。
蝌蚪、蛜蝛、蛴螬、斑貓。
貸之屬。
?布、不産木綿,□亦少,間有亦粗惡。
絲近桑,蠶潮廢出無幾。
潞?所資來自他方,遠及川湖之□鐵,刀錐之稍,近亦□衰。
密炱、炭石炭木□。
麻□□。
紅□二色,□者來自汾□。
舊志有紗裹、鉛绫、絹帊,今絕。
周再勳曰:上黨居萬山之中,商賈罕至,且土瘠民貧,所産無幾,其奔走什一者,獨鐵與?耳。
鐵則煉石鑄山,貸于不涸之府,寡所呼取,近亦稍稍驿騷也。
至于?,在昔殷盛時,其登機鳴楙者,奚啻數千家。
彼時物力全盛,海内殷富,貢篚互市外,舟車輻辏者,轉輸于省直,流衍于外夷,号稱利薮。
其機則九千餘張,分為六班七十二号。
即間有尺符征取,如捐碎壁于寶山,分零玑于瑤海,易易耳。
乃兵火兇荒,機戶零落殆盡。
明末尚有二千餘張,至國朝止存三百有奇,截長補短,分為十五号,内尚拚牙行一号,絲行一号,淨止十三号耳。
況百物凋。
耗絲價幾倍于當年,工料俱踴,價既不能增,則為者何利?不得不減,料遂漸趨于薄惡,堆積難售,貨死于市,名隋機。
轉欲徙業,而不能,賠累均攤,不因貧而少減。
以三百之機而抵九千之役,以十三号之力而支七十二号之行。
譬如雨甎相磨,而薄者先八,又如井淺汲八□,涸可立待。
嗟乎!皮骨僅存,何堪悉索敝賦,鹑衣百結,豈能錦上添花?讵惟地方之憂,且為有司之累矣。
今上洞悉民艱,明見萬裡,凡需用上供,皆增其價值,減其疋數,民困以蘇。
太守陽公睃潔已無擾,任怨不辭,又能宜上德而達下情。
民所以忍死而未散者,恃有福星之怙冒也。
潞安府志卷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