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縣志卷八

關燈
為上德而居下位之兆,曰:是子必能通天下之志。

    遂名曰通。

     仙釋 仙人王刁隐居龍門山得道。

     姜善信,其先華山居士也,承師命,修習龍門山,訪王、刁故迹,煉情見性,神于幻化,知來如響。

    營津□□□半陽堯廟、鼓堆、孚聖廟?神宇百餘所,一時化身,皆能遍曆,名動京師。

    元世祖诏問,賜号靜應真人,命王弟子俱為龍門?極宮提點,遠近亦稱天師。

    诏給田四十餘頃,至今無考,惟詳見龍門禦制碑記。

     祥異 周威烈王十三年河岸崩壅龍門。

     顯王二年,河赤于龍門三日。

     晉昭公元年,河赤于龍門三裡。

     梁惠成王,河赤于龍門三日。

     隋大業十一年,河清于龍門。

     明永樂間,河津黃河清,大學士楊土奇有賦,載龍門志。

     嘉靖八年秋,飛蝗蔽日,食禾殆盡。

    是歲大饑。

     嘉靖三十四年,歲大旱。

    十二月二十二日夜子時,地大震,聲如巨雷,地裂成溝,湧水出魚城堡,官民舍宇,崩塌大半。

    縣北幹澗裡、東長僧樓、故鎮等裡尤甚,壓死男發甚多,月動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載。

    此自古罕見之大變也。

     萬曆丙戍饑。

     萬曆巳亥瀳饑,遍地無苖。

     萬曆丁巳夏,大旱,赤地千裡。

    入秋,靈雨浃句,籽粒無妝,人饑相食。

     天啟壬戍七月,河清。

    天啟乙醜,有星書見。

     崇祯庚午,流賊自秦犯樊村、樓裡等鎮,殺人如麻,焚虐殆盡。

     崇祯辛未,旱蝗相繼,米麥每鬥價至八錢,乳豕價逾一兩,雞鹜之類,價俱二三錢不等。

    時寇亂後,繼以荒歉,人遭二百餘年未有之變,故至于此。

     崇祯庚辰五月,汾河乾八日,水如線流。

    十二月,鬥米鬥麥,價至六錢,婦女剜野菜救饑,久之,野菜俱盡。

    至辛巳正月,人人相食,有夫食婦、弟食兄者。

     崇祯末年,闖逆敗歸,餘賊攻破清澗、故鎮、樊村諸堡,殺戮焚掠,最慘,死者枕藉,婦女死節者,各堡井皆滿。

     國朝。

    □治元年黃河清。

     □□八年七月,汾河水暴漲,湧至南門外,高數尺,三□始平。

     康熙九年,樊村民李姓田中禾一莖雙穗。

     清乾隆五十年十月初日,黃河自亡蘭州以及淮安,首尾俱清,日止下。

     寺觀 廟宇附 禮岩寺、在縣治南,隋開皇間?。

    鑯佛寺、在縣治南,唐麟德中?。

    覺城寺、在城東,唐時?。

    宋天聖中修。

    寶勝寺、在僧樓裡。

    宋崇甯年修。

    清涼寺、在方平村,金明昌年?。

    發雲寺、在南午芹村,唐天寶中?。

    大明寺。

    在尹村,唐貞元中?。

    興化寺、在樊村。

    元至正年修。

    雲嵓寺、在北午芹,金皇統年?。

    金山寺、在光德村,唐時?。

    永樂年修。

    興教寺、在故鎮,唐長慶年?。

    千佛寺、在郭村。

    元至正年修。

    普照寺、在黃村,宋大觀年?。

    福聖寺。

    在清澗村。

    宋祥符中?。

    雲中寺在紫金山頂。

    元至正年修。

    受聖寺。

    在南陽村,唐武德年?。

    吉祥寺在衛村,唐鹹亨年?。

    大覺寺在暢村,漢永樂年?。

    天慶觀、在城東。

    宋景德年?。

    神禹宮、在故鎮,元至正年?。

    ?極宮、在禹門。

    元至正年修。

    玄真觀、在下亭,永樂年日修。

    嘉祥寺在方平村,正統年?。

    承天觀、在僧樓村,正統年?。

    翠微觀、在尹村永年修。

    長真觀、在西硙村,元至正年?。

    興龍觀、在武備寨。

    元至正年?。

    大悲寺在東平遠村,至正年修。

    天神廟、玄帝廟、山神廟、禹王廟、文昌祠、藥王廟、俱在縣北高阜處。

    後上廟。

    二在縣左三五衛家三高且處;一在嶰右已之裡連伯川、高臯處。

    則餘名利川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