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泉縣志卷之六
關燈
小
中
大
,光教授生徒時無異也。
年七十五卒,以訃聞,濟上士庶哀之,請入名宦,以報其德。
本縣祀鄉。
鄭瓊水曰:入其鄉,望其樟樸,則執鞭□養,卒有矣。
何則?有之,以為重也。
世吊古者,則必詳其裡居,核其族,鹹欣慕而相矜。
矧夫生當其地,有不也哉?斯固載筆者所必大書而特書之。
賢不乏,獨于其中有可疑者二。
考皇皇甫規之從子,其事迹始卒,具載後漢書,又附見于真定名宦。
然邑之皇甫村則有墓焉,臨人即皇甫村人欤?董永籍在表州,賣身葬父,因有天女下嫁孝感名,而墓郎參其地。
乃志中則著其為上孝村人,而墓亦存之,又豈無所處耶?信以傳信傳疑,史之法也。
請以埃諸後之博覽之君子。
孝義 元染福,幼習戎事,精騎射,渡江平宋,有統軍旅。
母周民卒,同第樣披發跣聞,旌表其門。
杜□七莊人,襁褓中亡母,繼母吳氏,撫事繼母甚孝。
母卒,廬于墓三年朝夕。
楊祐王李裡人。
做秀才時,父斌邊疾,祐神顔以身代,不數日而父疾果愈。
高舉崇德坊人。
少亡父,事母,每食必親奉後入,亦離母憂思而亡。
年大饑,讓出粟千石以赈,民有表其門。
為報國坊村人。
少遊縣岸,鄉飲飲舉正賓。
葬親後,廬墓三年。
康熙十七年建坊旌表。
丁樊村人,業儒,性至孝,父母俱癊患,時禱于神,願以身代者凡七。
□冠食饩,貢成均。
父病,躬侍湯藥,衣不解帶。
殁後葬祭盡禮。
其外握母大指以示必告之誠,歸則握小指而之禮,如此者二十年餘。
康熙丁卯夜遭賊變,極力護母,傷賊一十二人,其母恃以無恐。
子聯第,孫則仰俱貢生。
曾孫作棟,邑廪生,皆孝行之報。
建坊二旌表。
黃元鳌庠生,北解村人。
原謹笃實。
殳殁,喪葬盡禮。
寡母在堂,問視慇勤,事無大小必以告,建坊旌表。
馮亨吉庠生,丁樊村人。
八歲孤,葬殳後,号泣墓側日,天性然也。
事寡母,就養無方。
母病,哭禱于請以身代,建坊旌表。
幼孤,母樂施,楫,非素封,凡有求遂母心,毋殃,廬墓,建坊旌去。
質椎魯,性仁孝,康熙六十年大饑,奉母數年後,為宗祀計,複□棄子,繼則反子以績親。
愚夫能此,可以風世愈殳。
知縣畢宿壽給匾旌之。
節烈 畢溥幼曰:婦以節烈顯,生,人之不幸也。
然倫紀綱常,士大夫或扶其藩,而巾帼中偏能維持之。
雖境遇各異,顯晦攸分,要皆名播幽閨,風流就祀,能使頑者廉,懦者立,未可執一格以論也。
考志中所載節烈,如暢氏之死南康,解氏之拒胎子,王長女之見殺于進喜之三人者,罹害捐軀,義不苟活,迄今凜凜有生氣,真女中烈丈夫哉。
此外錯節盤根,柏舟自矢,不以無子攺其操,不以遺腹變其心,不妻凍餒彰善,或樹風一于千百者,非其人載,略為華削。
外,其前經建坊,尚未訪者,各摘所長,撮數語為之傳。
尋常合例之婦,必一一紀其事重之譏,第附諸簡未書曰其人之乎,從一而終,亦是為風化之助焉。
之女年十七适王海,生子名周,甫一歲,海故,青子甘貧餒,不變節。
秦定四年旌其門。
元周氏其先上蔡人,适本縣忽梁圖,夫從軍江漢,殃□王事,氏守義無孤,年八十卒。
明史氏尚仁女,适凜生楊喬,喬故,氏年二十四,姑憐其幼,論今攺嫁,氏閉門自缢,姑覺,救護得免,三年未嘗見齒。
姑壽九十餘,不能動履者三年,氏朝夕供奉,終無怨言。
葬姑後,群鶴繞宅,人以為節孝所感。
事聞,表其門。
暢氏李??妻,??在南康死節,氏亦死焉。
牛氏适薛陵,未期年,陵故,越三月生子,誓不攺嫁,壽六十無玷。
議。
生二男,夫故,後夫弟亦故,遺一無異已出。
比長,均以家業付之。
苦節七十九年,壽九十七。
漢女父嘗守義,長适王尚志,次适吳告君無玷。
一門節義,為世所稀。
滂妻滂故,氏年十八,績紡事姑,撫孤金奘之,仍給粟赒養焉。
妻勝故,氏所二十三,紡績教子亨,壽八十無議。
子玉赈饑,欽??冠帶榮身。
王氏資之女,适庠生聞文,生子憲,甫三歲,文故。
氏年二十,孝翁姑,撫幼子,志節堅貞。
孫氏堂之婦,适劉仁,仁故,家極貧,每稱貸紡織以養姑,且教子光世遊庠。
提學楊堅匾旌之。
李氏高應科妻。
科邙,氏孝姑撫二子。
知縣郝忱奉學道文獎之。
衛氏董廷接妻。
接故,子女俱無。
氏自十八歲守節,曆六十餘年無玷譏奉院道詳允存恤。
聚标女年十八,适北解村楊月蘭,隔鄰來其家,以至親蓄
年七十五卒,以訃聞,濟上士庶哀之,請入名宦,以報其德。
本縣祀鄉。
鄭瓊水曰:入其鄉,望其樟樸,則執鞭□養,卒有矣。
何則?有之,以為重也。
世吊古者,則必詳其裡居,核其族,鹹欣慕而相矜。
矧夫生當其地,有不也哉?斯固載筆者所必大書而特書之。
賢不乏,獨于其中有可疑者二。
考皇皇甫規之從子,其事迹始卒,具載後漢書,又附見于真定名宦。
然邑之皇甫村則有墓焉,臨人即皇甫村人欤?董永籍在表州,賣身葬父,因有天女下嫁孝感名,而墓郎參其地。
乃志中則著其為上孝村人,而墓亦存之,又豈無所處耶?信以傳信傳疑,史之法也。
請以埃諸後之博覽之君子。
孝義 元染福,幼習戎事,精騎射,渡江平宋,有統軍旅。
母周民卒,同第樣披發跣聞,旌表其門。
杜□七莊人,襁褓中亡母,繼母吳氏,撫事繼母甚孝。
母卒,廬于墓三年朝夕。
楊祐王李裡人。
做秀才時,父斌邊疾,祐神顔以身代,不數日而父疾果愈。
高舉崇德坊人。
少亡父,事母,每食必親奉後入,亦離母憂思而亡。
年大饑,讓出粟千石以赈,民有表其門。
為報國坊村人。
少遊縣岸,鄉飲飲舉正賓。
葬親後,廬墓三年。
康熙十七年建坊旌表。
丁樊村人,業儒,性至孝,父母俱癊患,時禱于神,願以身代者凡七。
□冠食饩,貢成均。
父病,躬侍湯藥,衣不解帶。
殁後葬祭盡禮。
其外握母大指以示必告之誠,歸則握小指而之禮,如此者二十年餘。
康熙丁卯夜遭賊變,極力護母,傷賊一十二人,其母恃以無恐。
子聯第,孫則仰俱貢生。
曾孫作棟,邑廪生,皆孝行之報。
建坊二旌表。
黃元鳌庠生,北解村人。
原謹笃實。
殳殁,喪葬盡禮。
寡母在堂,問視慇勤,事無大小必以告,建坊旌表。
馮亨吉庠生,丁樊村人。
八歲孤,葬殳後,号泣墓側日,天性然也。
事寡母,就養無方。
母病,哭禱于請以身代,建坊旌表。
幼孤,母樂施,楫,非素封,凡有求遂母心,毋殃,廬墓,建坊旌去。
質椎魯,性仁孝,康熙六十年大饑,奉母數年後,為宗祀計,複□棄子,繼則反子以績親。
愚夫能此,可以風世愈殳。
知縣畢宿壽給匾旌之。
節烈 畢溥幼曰:婦以節烈顯,生,人之不幸也。
然倫紀綱常,士大夫或扶其藩,而巾帼中偏能維持之。
雖境遇各異,顯晦攸分,要皆名播幽閨,風流就祀,能使頑者廉,懦者立,未可執一格以論也。
考志中所載節烈,如暢氏之死南康,解氏之拒胎子,王長女之見殺于進喜之三人者,罹害捐軀,義不苟活,迄今凜凜有生氣,真女中烈丈夫哉。
此外錯節盤根,柏舟自矢,不以無子攺其操,不以遺腹變其心,不妻凍餒彰善,或樹風一于千百者,非其人載,略為華削。
外,其前經建坊,尚未訪者,各摘所長,撮數語為之傳。
尋常合例之婦,必一一紀其事重之譏,第附諸簡未書曰其人之乎,從一而終,亦是為風化之助焉。
之女年十七适王海,生子名周,甫一歲,海故,青子甘貧餒,不變節。
秦定四年旌其門。
元周氏其先上蔡人,适本縣忽梁圖,夫從軍江漢,殃□王事,氏守義無孤,年八十卒。
明史氏尚仁女,适凜生楊喬,喬故,氏年二十四,姑憐其幼,論今攺嫁,氏閉門自缢,姑覺,救護得免,三年未嘗見齒。
姑壽九十餘,不能動履者三年,氏朝夕供奉,終無怨言。
葬姑後,群鶴繞宅,人以為節孝所感。
事聞,表其門。
暢氏李??妻,??在南康死節,氏亦死焉。
牛氏适薛陵,未期年,陵故,越三月生子,誓不攺嫁,壽六十無玷。
議。
生二男,夫故,後夫弟亦故,遺一無異已出。
比長,均以家業付之。
苦節七十九年,壽九十七。
漢女父嘗守義,長适王尚志,次适吳告君無玷。
一門節義,為世所稀。
滂妻滂故,氏年十八,績紡事姑,撫孤金奘之,仍給粟赒養焉。
妻勝故,氏所二十三,紡績教子亨,壽八十無議。
子玉赈饑,欽??冠帶榮身。
王氏資之女,适庠生聞文,生子憲,甫三歲,文故。
氏年二十,孝翁姑,撫幼子,志節堅貞。
孫氏堂之婦,适劉仁,仁故,家極貧,每稱貸紡織以養姑,且教子光世遊庠。
提學楊堅匾旌之。
李氏高應科妻。
科邙,氏孝姑撫二子。
知縣郝忱奉學道文獎之。
衛氏董廷接妻。
接故,子女俱無。
氏自十八歲守節,曆六十餘年無玷譏奉院道詳允存恤。
聚标女年十八,适北解村楊月蘭,隔鄰來其家,以至親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