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補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記所好。
遂令天下知,遊者争欲造。
我方佩縣印,事閑慕高蹈。
聯镳二三子,并堅松柏操。
樽罍薄攜持,丁壯卻前導。
行行遍崖巅,紫翠射襟帽。
方疑攀郁蘿,又若堆海潦。
石門未及窺,忽值山雨暴。
風雲暗衢路,雷電折岩峤。
蒼黃仆夫語,踴躍猿猱叫。
黃泥濡衣裳,安得白日照。
初遊成歡愉,中險觸憤懊。
佛舍距幾何,望望目表眊。
擊镫促疲馬,十步九欹倒。
登堂亟就榻,釋子數相勞。
尋幽尚龃龉,處世信難料。
暫憩稍蘇息,起坐複悲嘯。
甯非山鬼護,不使俗客眺。
桓桓翠琰文,愈讀愈精妙。
名由今日新,迹入萬古耀。
骐骥步莫追,驽骀志彌劭。
猶期六月來,散發避炎燎。
一雨終阻絕,何以為壯少。
歸欤歌蕪詞。
骝焉起用調 郭祥正同許栖默遊華陽洞:春歸白晝永,庭虛民事退。
尋幽何所之,嘉賓卒同載。
出門十餘裡,仙者餘迹在。
非實固難評,洞壑茅可愛。
綠蘿垂長簾,秘景得藏晦。
造深揭葦火,陟險汗漸背。
中寬稍可休,仰視覆圓蓋。
石乳忘歲年,物象千萬态。
龍泓绀澄碧,溢溜漸飛灑。
陰森毛骨寒,志往力殊怠。
磨厓記名姓,斯遊定難再。
人生足離合,世役異屯泰。
清風起林杪,蕭瑟動天籁。
歸與大何求,盈筐采蘭艾。
本朝程正揆己亥江行得傍梁山住石尤興大佳。
疇平翻麥浪,沙,細軟故鞋。
峰落江千頃,僧歸水一涯。
但為風月主,無地不開懷。
本朝吳本錫橫江移棹橫江去,春光一望閑。
白鷗浮綠渚,紅杏擁青山。
擘岸風聲定,養花天氣閑。
七年淮北客,倦眼認鄉關。
吳本錫橫江遣興:一卧橫江四十年,江清照見雪盈颠。
悠然出色常當戶,如此風波穩泊船。
有子賢愚何足問,無聲琴瑟不須弦。
思量略似陶彭澤,縣令空名也可傳。
山川三 明高維嶽泊牛渚:方停牛渚舟,昏鐘出江寺。
偉哉謝将軍,忽動千載思。
高詠豈無人,知音複誰嗣。
所以李青蓮感慨詩自寄。
明潘一桂晚霁泊牛渚:霁影開斜照,晴波挂彩霓。
星懸一水靜,雲截亂峰齊。
分渚鷗相并,知風鳥共栖。
清晖定可樂,不敵意凄迷。
施閏章發牛渚:萬樹松聲五月秋,三山矶畔幾回愁。
長江解念孤舟客,肯送南風下石頭。
明俞彥曉發針侯港:破曉風漸息,薄醪才足醒。
片帆江月白,雙樹遠山青。
乍指蘋蘆岸,還過斥堠亭。
中流情不極,潮急浪冥冥。
本朝趙有成宿針奂鎮:野浦和州鎮,灘分水一灣。
沙隄圍綠柳,茅店對青山。
古寺霜鐘遠,江樓戌鼓閑。
莫愁今夜寂,渙艇釣歌還。
本朝鄭嵲新楊林渡口即事:村莊茅作瓦,夾雨細無聲。
穴鼠饑能語,巢鳥泾未鳴。
編氓時苦寇,儒吏故談兵。
愛此幽林好,何年遂隐情。
本朝吳绮石跋河紀事:水宿因風泊,程遙望轉凝。
戍亭春賣酒,渙舫夾分镫。
沙鳥鳴難定,江奂價轉增。
離鄉心未遠,笑語夢猶曾。
本朝吳绮姥下河晚泊:水國程難定,維舟不問津。
犬迎歸店客,鴉避落帆人。
煙柳孤村晚,江花四月春。
未能随鹭浴,骝濯往來塵。
宋郭祥正夷泛麻湖:片片冰消後,盈盈月落初。
舟輕風勢急,水闊雁鳴疏。
生事長飄泊,愁懷自卷舒。
還憑過江夢,一為省吾廬。
即此是也。
今名渙湖,水由赤埭、石跋河入江。
山川四 本朝石韫玉香泉遊記:香泉,溫泉也,在和州城西北四十裡,相傳昭明太子沐浴之所。
吾聞晉元帝之渡江也,郭景純筮之曰:東南郡縣以陽名者,井當沸,是為中興之應。
未幾,曆陽井沸。
然則香泉其沸井之遺乎?天下之溫泉不勝計,最著者,骊山也。
然骊山當秦、隴往來之沖,輪蹄絡繹,擔夫郵卒雜沓乎其間,豈若此泉僻處江濱,嘩嚣所不至,以葆其天。
此之晦未必不卒于骊山之顯,況夫華清之遊,豔妻煽處,誨淫禁闼,召禍邊陲,識者過其地,指為不祥。
而遊斯泉者,緬想蕭統、郭璞之風,流連不置,誰謂斯泉這不顯也?文選之樓,爾雅之台,六朝舊迹,蕩焉無存,獨斯泉出荒村窮谷之中,千年而不湮沒,顯莫顯于斯泉也。
泉上有亭,故翰林學士朱公筠名之曰進禨,蓋取諸禮經沐浴飲酒之義。
仆于乾隆五十年,歲陽旃蒙,歲陰大荒落,辰在大梁之次,吉日戊午,修褉于泉之上。
明湛若水宿和州香泉書院題壁,兼寄州守魯君承恩卓午辭和州,暨暮宿香泉。
秉燭尋名勝,冒雨淩寒煙。
煙霾魯叟磬,雨泾梵堂禅。
香泉問何如,溫溫如暮春。
因動浴沂想,鮮見浴沂人。
何以鮮其人,浴法人莫傳。
一浴淨毛骨,再浴清心神。
三浴日月光,天地與偕新。
天地既巳新,人世無妖氛。
本朝吳本錫太子湯:古寺苔深僧打門,松陰滿地月黃昏。
舊時太子湯泉水,流入山溪飲夜猿。
宋郭祥正濡須山頭亭子:孤亭壓危峰,絕景入平眺。
雙崖控巢水,禹力萬古耀。
林傾乾象辟,濤翻地軸掉,茅茨數椽屋。
噫哉魏武廟,心殊岐山伯,迹異甘棠召。
荒戍傳遺靈,血食豈無诮。
吳吞勢雖壯,晉起國旋剽。
樓船戰士去,滄浪盡煥釣。
平時欲何為,覽古謾長嘯。
愁煙起孤壑,白鳥聚殘照。
誰令五月來,不見萬山燒。
又複想大雪,下土玉岩峤。
重遊莫能期,将歸且停趭。
詩辭婆夾苦,物以狀竟難肖。
終篇寫亭壁,翻慚畫師妙。
遂令天下知,遊者争欲造。
我方佩縣印,事閑慕高蹈。
聯镳二三子,并堅松柏操。
樽罍薄攜持,丁壯卻前導。
行行遍崖巅,紫翠射襟帽。
方疑攀郁蘿,又若堆海潦。
石門未及窺,忽值山雨暴。
風雲暗衢路,雷電折岩峤。
蒼黃仆夫語,踴躍猿猱叫。
黃泥濡衣裳,安得白日照。
初遊成歡愉,中險觸憤懊。
佛舍距幾何,望望目表眊。
擊镫促疲馬,十步九欹倒。
登堂亟就榻,釋子數相勞。
尋幽尚龃龉,處世信難料。
暫憩稍蘇息,起坐複悲嘯。
甯非山鬼護,不使俗客眺。
桓桓翠琰文,愈讀愈精妙。
名由今日新,迹入萬古耀。
骐骥步莫追,驽骀志彌劭。
猶期六月來,散發避炎燎。
一雨終阻絕,何以為壯少。
歸欤歌蕪詞。
骝焉起用調 郭祥正同許栖默遊華陽洞:春歸白晝永,庭虛民事退。
尋幽何所之,嘉賓卒同載。
出門十餘裡,仙者餘迹在。
非實固難評,洞壑茅可愛。
綠蘿垂長簾,秘景得藏晦。
造深揭葦火,陟險汗漸背。
中寬稍可休,仰視覆圓蓋。
石乳忘歲年,物象千萬态。
龍泓绀澄碧,溢溜漸飛灑。
陰森毛骨寒,志往力殊怠。
磨厓記名姓,斯遊定難再。
人生足離合,世役異屯泰。
清風起林杪,蕭瑟動天籁。
歸與大何求,盈筐采蘭艾。
本朝程正揆己亥江行得傍梁山住石尤興大佳。
疇平翻麥浪,沙,細軟故鞋。
峰落江千頃,僧歸水一涯。
但為風月主,無地不開懷。
本朝吳本錫橫江移棹橫江去,春光一望閑。
白鷗浮綠渚,紅杏擁青山。
擘岸風聲定,養花天氣閑。
七年淮北客,倦眼認鄉關。
吳本錫橫江遣興:一卧橫江四十年,江清照見雪盈颠。
悠然出色常當戶,如此風波穩泊船。
有子賢愚何足問,無聲琴瑟不須弦。
思量略似陶彭澤,縣令空名也可傳。
山川三 明高維嶽泊牛渚:方停牛渚舟,昏鐘出江寺。
偉哉謝将軍,忽動千載思。
高詠豈無人,知音複誰嗣。
所以李青蓮感慨詩自寄。
明潘一桂晚霁泊牛渚:霁影開斜照,晴波挂彩霓。
星懸一水靜,雲截亂峰齊。
分渚鷗相并,知風鳥共栖。
清晖定可樂,不敵意凄迷。
施閏章發牛渚:萬樹松聲五月秋,三山矶畔幾回愁。
長江解念孤舟客,肯送南風下石頭。
明俞彥曉發針侯港:破曉風漸息,薄醪才足醒。
片帆江月白,雙樹遠山青。
乍指蘋蘆岸,還過斥堠亭。
中流情不極,潮急浪冥冥。
本朝趙有成宿針奂鎮:野浦和州鎮,灘分水一灣。
沙隄圍綠柳,茅店對青山。
古寺霜鐘遠,江樓戌鼓閑。
莫愁今夜寂,渙艇釣歌還。
本朝鄭嵲新楊林渡口即事:村莊茅作瓦,夾雨細無聲。
穴鼠饑能語,巢鳥泾未鳴。
編氓時苦寇,儒吏故談兵。
愛此幽林好,何年遂隐情。
本朝吳绮石跋河紀事:水宿因風泊,程遙望轉凝。
戍亭春賣酒,渙舫夾分镫。
沙鳥鳴難定,江奂價轉增。
離鄉心未遠,笑語夢猶曾。
本朝吳绮姥下河晚泊:水國程難定,維舟不問津。
犬迎歸店客,鴉避落帆人。
煙柳孤村晚,江花四月春。
未能随鹭浴,骝濯往來塵。
宋郭祥正夷泛麻湖:片片冰消後,盈盈月落初。
舟輕風勢急,水闊雁鳴疏。
生事長飄泊,愁懷自卷舒。
還憑過江夢,一為省吾廬。
即此是也。
今名渙湖,水由赤埭、石跋河入江。
山川四 本朝石韫玉香泉遊記:香泉,溫泉也,在和州城西北四十裡,相傳昭明太子沐浴之所。
吾聞晉元帝之渡江也,郭景純筮之曰:東南郡縣以陽名者,井當沸,是為中興之應。
未幾,曆陽井沸。
然則香泉其沸井之遺乎?天下之溫泉不勝計,最著者,骊山也。
然骊山當秦、隴往來之沖,輪蹄絡繹,擔夫郵卒雜沓乎其間,豈若此泉僻處江濱,嘩嚣所不至,以葆其天。
此之晦未必不卒于骊山之顯,況夫華清之遊,豔妻煽處,誨淫禁闼,召禍邊陲,識者過其地,指為不祥。
而遊斯泉者,緬想蕭統、郭璞之風,流連不置,誰謂斯泉這不顯也?文選之樓,爾雅之台,六朝舊迹,蕩焉無存,獨斯泉出荒村窮谷之中,千年而不湮沒,顯莫顯于斯泉也。
泉上有亭,故翰林學士朱公筠名之曰進禨,蓋取諸禮經沐浴飲酒之義。
仆于乾隆五十年,歲陽旃蒙,歲陰大荒落,辰在大梁之次,吉日戊午,修褉于泉之上。
明湛若水宿和州香泉書院題壁,兼寄州守魯君承恩卓午辭和州,暨暮宿香泉。
秉燭尋名勝,冒雨淩寒煙。
煙霾魯叟磬,雨泾梵堂禅。
香泉問何如,溫溫如暮春。
因動浴沂想,鮮見浴沂人。
何以鮮其人,浴法人莫傳。
一浴淨毛骨,再浴清心神。
三浴日月光,天地與偕新。
天地既巳新,人世無妖氛。
本朝吳本錫太子湯:古寺苔深僧打門,松陰滿地月黃昏。
舊時太子湯泉水,流入山溪飲夜猿。
宋郭祥正濡須山頭亭子:孤亭壓危峰,絕景入平眺。
雙崖控巢水,禹力萬古耀。
林傾乾象辟,濤翻地軸掉,茅茨數椽屋。
噫哉魏武廟,心殊岐山伯,迹異甘棠召。
荒戍傳遺靈,血食豈無诮。
吳吞勢雖壯,晉起國旋剽。
樓船戰士去,滄浪盡煥釣。
平時欲何為,覽古謾長嘯。
愁煙起孤壑,白鳥聚殘照。
誰令五月來,不見萬山燒。
又複想大雪,下土玉岩峤。
重遊莫能期,将歸且停趭。
詩辭婆夾苦,物以狀竟難肖。
終篇寫亭壁,翻慚畫師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