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燕坐,追憶在朝時交遊言語,與夫俚俗傳記,因纂集成一編。
”崇、觀間,以其及國朝故事,禁之。
*【春明退朝錄】三卷 右皇朝宋敏求次道撰。
多記國朝典故。
其序雲:熙甯三年,予奉朝請于春明裡,因纂所聞也。
*【南遷錄】二卷 右皇朝張舜民芸叟撰。
舜民元豐中從軍攻靈州,師還,谪授柳州監酒,即日之官,記塗中所曆并其詩文。
*【孔氏雜說記】一卷 右皇朝孔武仲撰。
論載籍中前言往行及國家故實、賢哲文章,亦時記其所見聞者。
*【筆談】二十六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撰。
括好功名,城永樂不克,貶死。
而實高材博學,多枝能,音律星曆尢邃。
自序雲:“退處林下,深居絕過從,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
”故以命其書。
凡十七目。
*【龍川略志】六卷,【龍川别志】四卷 右皇朝蘇轍撰。
元符二年夏,居循州,杜門閉目,追惟平昔,使其子遠書之于紙,凡四十事。
其秋,複記四十七事。
龍川,循州地名。
*【古今前定錄】二卷 右皇朝尹國均輯經史子集、古今之人興衰窮達,貴賤貧富,死生壽夭,與夫一動靜,一語默,一飲一啄,定于前而形于夢,兆于蔔、見于相貌,應于谶記者,凡一門,以為不知命而躁競者之戒。
至若裴度以陰德而緻貴,孫亮以陰譴而減齡之類,又别為二門,使君子不以天廢人雲。
*【牧豎?談】三卷 右皇朝景溪纂十九事。
景溪,蜀人也。
*【郡閣雅言】一卷 右皇朝潘若同撰。
太宗時守郡,與僚佐話及南唐野逸賢哲異事佳言,辄疏之于書,凡五十六條,以資雅言。
或題曰【郡閣雅談】。
*【秘閣雅談】五卷 右皇朝吳淑撰。
記礻閣同僚燕談。
淑仕南唐,後隋李煜降。
*【幕府燕?錄】十卷 右皇朝畢仲詢撰。
仲詢,元豐初為岚州推官,纂當代奇怪可喜之事,為二十門。
*【渑水燕談】十卷 右皇朝王閉紹聖間撰。
渑水,其退居之地也。
閉從仕四方,與賢士大夫燕談,有可取者辄記之,久而得三百六十馀事。
*【傅公嘉話】一卷 右皇朝傅堯俞之子孫記堯俞之言行,凡四十馀章。
獻簡,堯俞谥也。
*【曾公南遊記】一卷 右曾公,未詳何人,當是公亮之孫也。
共十二章,記國朝雜事。
*【?紳脞說】二十卷 右皇朝張唐英君房撰。
君房博學,通釋老,善着書,如【名臣傳】、【蜀?杌】、【?笈七{??}】,行于世者,毋慮數百卷。
此書亦詳實。
*【稗官志】一卷 右皇朝呂大辨撰。
雜記其所聞前言往行。
*【倦遊雜錄】八卷 右皇朝元豐初張師正撰。
序言“倦遊”雲者,仕不得志,聊書平生見聞,将以信于世也。
自以非史官,雖書善惡而不敢褒貶。
*【東軒筆錄】十五卷,【續錄】一卷 右皇朝魏泰撰。
泰,襄陽人,曾布之婦弟,為人無行而有口,頗為鄉裡患苦。
元祐中,紀其少時公卿間所聞,成此編。
其所是非多不可。
心喜章?,數稱其長,則大概已可見。
又多妄誕,姑舉其一。
如謂王沂公登甲科,劉子儀為翰林學士,嘗戲之。
按沂公登科,雖在子儀後四年,其入翰林,沂公反在子儀前七年。
沂公鹹平五年登科,子儀天禧二年始除學士,蓋相去二十年,其謬至此。
*【師友談記】一卷 右皇朝李薦方叔撰。
多記蘇子瞻、範純夫及四學士所談論,故曰“師友”。
*【青箱雜記】十卷 右皇朝吳處厚撰。
處厚,發蔡确【車蓋這詩】事者。
所記多失實。
成都置交子務起于寇?,處厚乃以為張詠,他多類此。
*【缃素雜記】十卷 右皇朝黃朝英撰。
所記二百事。
朝英,建州人,紹聖後舉子也。
為王安石之學者,以“贈之以芍藥”為男淫女,“贻我握椒”為女淫男,前輩嘗以是為嗤,朝英獨愛重之,他可知矣。
*【湘山野錄】四卷 右皇朝熙甯中僧語文瑩撰,記國朝故事。
*【冷齊夜話】六卷 右皇朝僧惠洪撰。
多記蘇、黃事,皆依托也。
江淹拟陶淵明詩,其辭浮淺,洪既誤以為真淵明語,且雲東坡嘗稱其至到【鬼谷子】書,世所共見,而雲有“崖蜜,櫻桃也”之言,東坡【橄榄詩】“已輸崖蜜十分甜”蓋用之。
如此類甚多,不可枚舉。
*【茅亭客話】十卷 右皇朝黃休複撰。
茅亭,其所居也。
暇日,賓客話言及虛無變化、謠俗蔔筮,雖異端而合道,旨屬懲勸者,皆錄之。
*【玉壺清話】十卷 右皇朝僧文瑩元豐中撰。
自序雲:“文瑩收國初至熙甯中文集數千卷。
其間神道、墓志、行狀、實錄、奏議之類,輯其事成一家言。
”玉壺者,其隐居之潭也。
*【衣冠嘉話】一卷 右未詳何人撰。
記國初至
”崇、觀間,以其及國朝故事,禁之。
*【春明退朝錄】三卷 右皇朝宋敏求次道撰。
多記國朝典故。
其序雲:熙甯三年,予奉朝請于春明裡,因纂所聞也。
*【南遷錄】二卷 右皇朝張舜民芸叟撰。
舜民元豐中從軍攻靈州,師還,谪授柳州監酒,即日之官,記塗中所曆并其詩文。
*【孔氏雜說記】一卷 右皇朝孔武仲撰。
論載籍中前言往行及國家故實、賢哲文章,亦時記其所見聞者。
*【筆談】二十六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撰。
括好功名,城永樂不克,貶死。
而實高材博學,多枝能,音律星曆尢邃。
自序雲:“退處林下,深居絕過從,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
”故以命其書。
凡十七目。
*【龍川略志】六卷,【龍川别志】四卷 右皇朝蘇轍撰。
元符二年夏,居循州,杜門閉目,追惟平昔,使其子遠書之于紙,凡四十事。
其秋,複記四十七事。
龍川,循州地名。
*【古今前定錄】二卷 右皇朝尹國均輯經史子集、古今之人興衰窮達,貴賤貧富,死生壽夭,與夫一動靜,一語默,一飲一啄,定于前而形于夢,兆于蔔、見于相貌,應于谶記者,凡一門,以為不知命而躁競者之戒。
至若裴度以陰德而緻貴,孫亮以陰譴而減齡之類,又别為二門,使君子不以天廢人雲。
*【牧豎?談】三卷 右皇朝景溪纂十九事。
景溪,蜀人也。
*【郡閣雅言】一卷 右皇朝潘若同撰。
太宗時守郡,與僚佐話及南唐野逸賢哲異事佳言,辄疏之于書,凡五十六條,以資雅言。
或題曰【郡閣雅談】。
*【秘閣雅談】五卷 右皇朝吳淑撰。
記礻閣同僚燕談。
淑仕南唐,後隋李煜降。
*【幕府燕?錄】十卷 右皇朝畢仲詢撰。
仲詢,元豐初為岚州推官,纂當代奇怪可喜之事,為二十門。
*【渑水燕談】十卷 右皇朝王閉紹聖間撰。
渑水,其退居之地也。
閉從仕四方,與賢士大夫燕談,有可取者辄記之,久而得三百六十馀事。
*【傅公嘉話】一卷 右皇朝傅堯俞之子孫記堯俞之言行,凡四十馀章。
獻簡,堯俞谥也。
*【曾公南遊記】一卷 右曾公,未詳何人,當是公亮之孫也。
共十二章,記國朝雜事。
*【?紳脞說】二十卷 右皇朝張唐英君房撰。
君房博學,通釋老,善着書,如【名臣傳】、【蜀?杌】、【?笈七{??}】,行于世者,毋慮數百卷。
此書亦詳實。
*【稗官志】一卷 右皇朝呂大辨撰。
雜記其所聞前言往行。
*【倦遊雜錄】八卷 右皇朝元豐初張師正撰。
序言“倦遊”雲者,仕不得志,聊書平生見聞,将以信于世也。
自以非史官,雖書善惡而不敢褒貶。
*【東軒筆錄】十五卷,【續錄】一卷 右皇朝魏泰撰。
泰,襄陽人,曾布之婦弟,為人無行而有口,頗為鄉裡患苦。
元祐中,紀其少時公卿間所聞,成此編。
其所是非多不可。
心喜章?,數稱其長,則大概已可見。
又多妄誕,姑舉其一。
如謂王沂公登甲科,劉子儀為翰林學士,嘗戲之。
按沂公登科,雖在子儀後四年,其入翰林,沂公反在子儀前七年。
沂公鹹平五年登科,子儀天禧二年始除學士,蓋相去二十年,其謬至此。
*【師友談記】一卷 右皇朝李薦方叔撰。
多記蘇子瞻、範純夫及四學士所談論,故曰“師友”。
*【青箱雜記】十卷 右皇朝吳處厚撰。
處厚,發蔡确【車蓋這詩】事者。
所記多失實。
成都置交子務起于寇?,處厚乃以為張詠,他多類此。
*【缃素雜記】十卷 右皇朝黃朝英撰。
所記二百事。
朝英,建州人,紹聖後舉子也。
為王安石之學者,以“贈之以芍藥”為男淫女,“贻我握椒”為女淫男,前輩嘗以是為嗤,朝英獨愛重之,他可知矣。
*【湘山野錄】四卷 右皇朝熙甯中僧語文瑩撰,記國朝故事。
*【冷齊夜話】六卷 右皇朝僧惠洪撰。
多記蘇、黃事,皆依托也。
江淹拟陶淵明詩,其辭浮淺,洪既誤以為真淵明語,且雲東坡嘗稱其至到【鬼谷子】書,世所共見,而雲有“崖蜜,櫻桃也”之言,東坡【橄榄詩】“已輸崖蜜十分甜”蓋用之。
如此類甚多,不可枚舉。
*【茅亭客話】十卷 右皇朝黃休複撰。
茅亭,其所居也。
暇日,賓客話言及虛無變化、謠俗蔔筮,雖異端而合道,旨屬懲勸者,皆錄之。
*【玉壺清話】十卷 右皇朝僧文瑩元豐中撰。
自序雲:“文瑩收國初至熙甯中文集數千卷。
其間神道、墓志、行狀、實錄、奏議之類,輯其事成一家言。
”玉壺者,其隐居之潭也。
*【衣冠嘉話】一卷 右未詳何人撰。
記國初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