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軒冕才賢
蘇軾,字子瞻,眉山人。
高名大節,照映今古。
據德依仁之餘,遊心茲藝。
所作枯木,枝榦虬屈無端倪。
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盤鬱也。
作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
或問何不逐節分,曰:“竹生時何嘗逐節生耶?”雖文與可自謂“吾墨竹一派在徐州”,而先生亦自謂“吾為墨竹,盡得與可之法”。
然先生運思清拔,其英風勁氣逼人,使人應接不暇,恐非與可所能拘制也。
又作《寒林》,嘗以書告王定國曰:“予近畫得《寒林》,已入神品。
”雖然,先生平日胸臆宏放如此。
而蘭陵胡世將家收所畫《蟹》,瑣屑毛介,曲畏芒縷,無不備具,是亦得從心不踰矩之道也。
米元章自湖南從事過黃州,初見公,酒酣,貼觀音紙壁上,起作兩行,枯樹、怪石各一,以贈之。
山谷《枯木道士賦》雲:“恢詭譎怪,滑稽於秋毫之穎,尤以酒為神,故其觴次滴瀝,醉餘嚬呻。
取諸造化之爐錘,盡用文章之斧斤。
”又《題竹石》詩雲:“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
”先生自題郭祥正壁,亦雲:“枯腸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留,寫向君家雪色壁。
”則知先生平日非乘酣以發真興,則不為也。
龍眠居士李公麟,字伯時,為舒城大族,家世業儒。
父虛一,嘗舉賢良方正科。
公麟熙寧三年登第,以文學有名於時。
陸佃薦為中書門下省刪定官。
董敦逸辟檢法禦史臺,官至朝奉郎。
元符三年病痹緻仕,終於崇寧五年。
學佛悟道,深得微旨,立朝籍籍有聲。
史稱以畫見知於世,非確論也。
平日博求鐘鼎古器,圭璧寶玩,森然滿家。
以其餘力留意畫筆,心通意徹,直造玄妙,葢其大才逸羣,舉皆過人也。
士夫以謂“鞍馬愈於韓幹,佛像追吳道玄,山水似李思訓,人物似韓滉”,非過論也。
尤好畫馬,飛龍狀質,噴玉圖形,五花散身,萬裡汗血,覺陳閎之非貴,視韓幹以未奇。
故坡詩雲:“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
”山谷亦雲:“伯時作馬,如孫太古湖灘水石。
”謂其筆力俊壯也。
以其耽禪,多交衲子。
一日,秀鐵面忽勸之曰:“不可畫馬,他日恐墮其趣。
”於是翻然以悟,絕筆不為,獨專意於諸佛矣。
其佛像每務出奇立異,使世俗驚惑,而不失其勝絕處。
嘗作《長帶觀音》,其紳甚長,過一身有半。
又為呂吉甫作《石上臥觀音》,葢前此所未見者。
又畫《自在觀音》,跏趺合爪,而具自在之相,曰:“世以破坐為自在,自在在心不在相也。
”乃知高人達士,縱施橫設,無施而不可者。
平時所畫不作對,多以澄心堂紙為之,不用縑素,不施丹粉,其所以超乎一世之上者此也。
郭若虛謂:“吳道子畫今古一人而已。
”以予觀之,伯時既出,道子詎容獨步耶?有《孝經圖》、《九歌圖》、《歸去來圖》、《陽關圖》、《琴鶴圖》、《憇寂圖》、《嚴子陵釣灘圖》、《山莊圖》、《蔔居圖》,又有《虎脊天馬》、《天育驃騎》、《好頭赤》、《沐猴馬》、《欲馬》、《象龍馬》及《揩癢虎》等圖。
一時名賢,俱留紀詠也。
襄陽漫士米黻,字元章,嘗自述雲:“黻即芾也。
”即作芾。
世居太原,後徙於吳。
宣仁聖烈皇後在藩,其母出入邸中,後以舊恩,遂補校書郎。
自蔡河撥發,為太常博士,出知常州,復入為書畫學博士,賜對便殿,擢禮部員外郎,以言罷知淮陽軍。
芾人物蕭散,被服效唐人,所與遊皆一時名士。
嘗曰:“伯時病右手後,餘始作畫。
以李常師吳生,終不能去其氣,餘乃取顧高古,不使一筆入吳生。
又李筆神采不高,餘為睛目面文骨木,自是天性,非師而能。
惟作古忠賢像也。
”又嘗與伯時論分布次第,作《子敬書練裙圖》,復作《支、許、王、謝於山水間縱步》,自掛齋室。
又以山水古今相師,少有出塵格,因信筆為之,多以煙雲掩映樹木,不取工細。
有求者隻作橫掛三尺,惟寶晉齋中掛雙幅成對,長不過三尺,褾出乃不為倚所蔽,人行過,肩汗不著。
更不作大圖,無一筆關同、李成俗氣。
然公字劄流傳四方,獨於丹青,誠為罕見。
予止在利倅李驥元駿家見二畫:其一紙上橫松梢,淡墨畫成,針芒千萬,攢錯如鐵,今古畫松,未見此製。
題其後雲:“與大觀學士步月湖上,各分韻賦詩,芾獨賦無聲之詩。
”蓋與李大觀諸人夜遊潁昌西湖之上也。
其一乃梅、松、蘭、菊,相因數一紙之上,交柯互葉,而不相亂,以為繁則近簡,以為簡則不疎,太高太奇,實曠代之奇作也。
乃知好名之士,其欲自立於世者如此。
大觀乃元駿之族父,後歸元駿。
晁補之,字無咎,濟北人。
元祐中為吏部郎中,紹聖中謫監信州稅,流落久之。
張天覺當國,起知泗州,不累月,下世。
有自畫山水《留春堂》大屏,上題雲:“胸中正可吞雲夢,琖底何妨對聖賢。
有意清秋入衡霍,為君無盡寫江天。
”又題自畫山水寄人雲:“虎觀他年清汗手,白頭田畝未能閒。
自嫌麥壠無佳思,戲作南齋百裡山。
”陳無己獨愛重其蹟,亦嘗詠其扇雲:“前身阮始平,今代王摩詰
高名大節,照映今古。
據德依仁之餘,遊心茲藝。
所作枯木,枝榦虬屈無端倪。
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盤鬱也。
作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
或問何不逐節分,曰:“竹生時何嘗逐節生耶?”雖文與可自謂“吾墨竹一派在徐州”,而先生亦自謂“吾為墨竹,盡得與可之法”。
然先生運思清拔,其英風勁氣逼人,使人應接不暇,恐非與可所能拘制也。
又作《寒林》,嘗以書告王定國曰:“予近畫得《寒林》,已入神品。
”雖然,先生平日胸臆宏放如此。
而蘭陵胡世將家收所畫《蟹》,瑣屑毛介,曲畏芒縷,無不備具,是亦得從心不踰矩之道也。
米元章自湖南從事過黃州,初見公,酒酣,貼觀音紙壁上,起作兩行,枯樹、怪石各一,以贈之。
山谷《枯木道士賦》雲:“恢詭譎怪,滑稽於秋毫之穎,尤以酒為神,故其觴次滴瀝,醉餘嚬呻。
取諸造化之爐錘,盡用文章之斧斤。
”又《題竹石》詩雲:“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
”先生自題郭祥正壁,亦雲:“枯腸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留,寫向君家雪色壁。
”則知先生平日非乘酣以發真興,則不為也。
龍眠居士李公麟,字伯時,為舒城大族,家世業儒。
父虛一,嘗舉賢良方正科。
公麟熙寧三年登第,以文學有名於時。
陸佃薦為中書門下省刪定官。
董敦逸辟檢法禦史臺,官至朝奉郎。
元符三年病痹緻仕,終於崇寧五年。
學佛悟道,深得微旨,立朝籍籍有聲。
史稱以畫見知於世,非確論也。
平日博求鐘鼎古器,圭璧寶玩,森然滿家。
以其餘力留意畫筆,心通意徹,直造玄妙,葢其大才逸羣,舉皆過人也。
士夫以謂“鞍馬愈於韓幹,佛像追吳道玄,山水似李思訓,人物似韓滉”,非過論也。
尤好畫馬,飛龍狀質,噴玉圖形,五花散身,萬裡汗血,覺陳閎之非貴,視韓幹以未奇。
故坡詩雲:“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
”山谷亦雲:“伯時作馬,如孫太古湖灘水石。
”謂其筆力俊壯也。
以其耽禪,多交衲子。
一日,秀鐵面忽勸之曰:“不可畫馬,他日恐墮其趣。
”於是翻然以悟,絕筆不為,獨專意於諸佛矣。
其佛像每務出奇立異,使世俗驚惑,而不失其勝絕處。
嘗作《長帶觀音》,其紳甚長,過一身有半。
又為呂吉甫作《石上臥觀音》,葢前此所未見者。
又畫《自在觀音》,跏趺合爪,而具自在之相,曰:“世以破坐為自在,自在在心不在相也。
”乃知高人達士,縱施橫設,無施而不可者。
平時所畫不作對,多以澄心堂紙為之,不用縑素,不施丹粉,其所以超乎一世之上者此也。
郭若虛謂:“吳道子畫今古一人而已。
”以予觀之,伯時既出,道子詎容獨步耶?有《孝經圖》、《九歌圖》、《歸去來圖》、《陽關圖》、《琴鶴圖》、《憇寂圖》、《嚴子陵釣灘圖》、《山莊圖》、《蔔居圖》,又有《虎脊天馬》、《天育驃騎》、《好頭赤》、《沐猴馬》、《欲馬》、《象龍馬》及《揩癢虎》等圖。
一時名賢,俱留紀詠也。
襄陽漫士米黻,字元章,嘗自述雲:“黻即芾也。
”即作芾。
世居太原,後徙於吳。
宣仁聖烈皇後在藩,其母出入邸中,後以舊恩,遂補校書郎。
自蔡河撥發,為太常博士,出知常州,復入為書畫學博士,賜對便殿,擢禮部員外郎,以言罷知淮陽軍。
芾人物蕭散,被服效唐人,所與遊皆一時名士。
嘗曰:“伯時病右手後,餘始作畫。
以李常師吳生,終不能去其氣,餘乃取顧高古,不使一筆入吳生。
又李筆神采不高,餘為睛目面文骨木,自是天性,非師而能。
惟作古忠賢像也。
”又嘗與伯時論分布次第,作《子敬書練裙圖》,復作《支、許、王、謝於山水間縱步》,自掛齋室。
又以山水古今相師,少有出塵格,因信筆為之,多以煙雲掩映樹木,不取工細。
有求者隻作橫掛三尺,惟寶晉齋中掛雙幅成對,長不過三尺,褾出乃不為倚所蔽,人行過,肩汗不著。
更不作大圖,無一筆關同、李成俗氣。
然公字劄流傳四方,獨於丹青,誠為罕見。
予止在利倅李驥元駿家見二畫:其一紙上橫松梢,淡墨畫成,針芒千萬,攢錯如鐵,今古畫松,未見此製。
題其後雲:“與大觀學士步月湖上,各分韻賦詩,芾獨賦無聲之詩。
”蓋與李大觀諸人夜遊潁昌西湖之上也。
其一乃梅、松、蘭、菊,相因數一紙之上,交柯互葉,而不相亂,以為繁則近簡,以為簡則不疎,太高太奇,實曠代之奇作也。
乃知好名之士,其欲自立於世者如此。
大觀乃元駿之族父,後歸元駿。
晁補之,字無咎,濟北人。
元祐中為吏部郎中,紹聖中謫監信州稅,流落久之。
張天覺當國,起知泗州,不累月,下世。
有自畫山水《留春堂》大屏,上題雲:“胸中正可吞雲夢,琖底何妨對聖賢。
有意清秋入衡霍,為君無盡寫江天。
”又題自畫山水寄人雲:“虎觀他年清汗手,白頭田畝未能閒。
自嫌麥壠無佳思,戲作南齋百裡山。
”陳無己獨愛重其蹟,亦嘗詠其扇雲:“前身阮始平,今代王摩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