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一 甲編

關燈
自為一書,述聖語。

    至虜庭,納之袖中。

    既跪進國書,伏地不起。

    時金主乃葛王也,性寬慈,傳宣問使人何故不起。

    至能徐出袖中書,奏曰:「臣來時,大宋皇帝別有聖旨,難載國書,令臣口奏。

    【令臣口奏 「令」,原作「今」,形近而誤,據諸本改。

    】臣今謹以書述,乞賜聖覽。

    」書既上,殿上觀者皆失色。

    至能猶伏地。

    再傳宣曰:「書詞已見,使人可就館。

    」至能再拜而退。

    虜中?臣鹹不平,【?臣鹹不平 「鹹」,諸本作「或」。

    】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

    至能將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於國書中明報,【乞於國書中明報 「於」,諸本作「與」。

    】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墮欺罔之罪。

    」虜主許之。

    報書雲:「口奏之說,殊駭觀聽,事須審處,邦乃孚休。

    」既還,上甚嘉其不辱命。

    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至能在燕京會同館,守吏微言有羈留之議,乃賦詩曰:「萬裡孤臣緻命秋,此身何止一漚浮。

    【此身何止一漚浮 「漚浮」,諸本作「浮漚」。

    】提攜漢節同生死,休問羝羊解乳不。

    」 常調官 範文正公雲:「常調官好做,家常飯好喫。

    」餘謂人能甘於喫家常飯,然後甘於做常調官。

     天象 鄭注召對浴堂門,彗長三尺;韓琦賜第集英殿,雲見五色。

    君子小人之進,天象昭昭如此。

     官省錢 五代史:漢王章為三司使,征利剝下。

    緡錢出入,元以八十為陌,章每出錢陌,必減其三,至今七十七,為官省錢者,自章始。

    然今官府於七十七之中,又除頭子錢五文有奇,則愈削於章矣。

     民兵 唐初,蕭銑據荊襄,敗於李靖,諸郡皆降,而所召援兵至者猶十萬人。

    李煜據江南,其亡也,亦有援兵十數萬。

    本朝靖康之禍,勤王之師,至者絕少。

    縱有之,率皆望風奔潰,不敢向賊發一矢。

    蓋五代以前,兵寓於農,素習戰鬥,一呼即集。

    本朝兵費最多,兵力最弱,皆緣官自養兵。

    紹興中,張魏公在川陝,奏以王庶帥興元,制置利、夔兩路軍事。

    於興、洋、金、蓬、開、達諸州,令縣選彊壯。

    兩丁取一,三丁取二,【三丁取二 各本均作「五丁取二」。

    案,宋史卷三七二王庶傳作「三丁取二」,對勘上文,當是,據改。

    】戶與免物力錢二百五十千。

    五十人為一隊,置隊長。

    【置隊長 諸本無「置隊」二字,「長」字與上句連讀為「五十人為一隊長」。

    】以知縣為軍正,尉為軍副。

    月閱於縣,春秋閱於郡。

    不半月,【不半月 原本與諸本同。

    案,宋史卷三七二王庶傳作「不半年」,似於義為長。

    】有兵二十萬。

    乾道初,宿亳之役,禁旅多出征,江上之備空虛。

    陳福公首獻民兵之策,及登庸,亟欲推行,會罷相,遂格。

    然兩淮已用其法,而荊襄尤有成規。

    開禧用兵,禁旅多敗,而兩淮山水寨萬弩手率有功,特為官軍所嫉,無以慰其心盡其力耳。

    丙寅,虜大舉南牧,圍安、襄以撼荊、鄂。

    宣司檄召諸處兵,與湖北義勇俱往救。

    諸郡兵不待見敵而潰,所過鈔略,甚於戎寇。

    獨義勇隨其帥進退,不敢有秋毫犯,蓋顧其室家門戶故也。

    張宣公帥荊州,與朱文公書雲:「郭杲嘗獻緩急保江之策,某折之曰:【某折之曰 「某」,原作「其」,形近而誤,據諸本改。

    】『劉信叔、劉共父皆嘗有此論,真謬計也。

    縱賊入肝脾裏,何以為國?上付公以北門,當盡力報國,要軍要糧,【要軍要糧 「軍」,原作「共」,義不可通,據諸本並依文意改。

    】此間當應副,事苟不濟,守臣仗節而死爾。

    』郭聞之悚然。

    某之所恃者,有義勇二萬六千人也。

    」 文鑑 孝宗命呂成公詮擇國朝文章,【詮擇國朝文章 「詮擇」,寬文本作「銓擇」。

    案,宋史卷四三四呂祖謙傳亦作「銓擇」,似是。

    】成公盡繙三館之儲,踰年成編,賜名文鑑。

    周益公承制譔序雲:「建隆、雍熙之際,其文偉;鹹平、景德之際,其文博;天聖、明道之詞古;熙寧、元祐之詞達。

    雖體制互興,源流間出,而氣全理正,其歸則同。

    」成公為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