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一 甲編

關燈
解經不為煩辭 孟子釋公劉之詩曰:「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囊也,然後可以爰方啟行。

    」釋烝民之詩曰:「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彜也,故好是懿德。

    」隻添三兩字,意義粲然。

    六經古註,亦皆簡潔,不為煩辭。

    朱文公每病近世解經者推測太廣,議論太多,曰:「說得雖好,聖人從初?元不曾有此意。

    雖以呂成公之書解,亦但言其熱鬧而已。

    」蓋不滿之辭也。

    後來文公作易傳、詩傳,其辭極簡。

     手寫九經 唐張參為國子司業,手寫九經,每言讀書不如寫書。

    高宗以萬乘之尊,萬幾之繁,乃亦親灑宸翰,遍寫九經,雲章爛然,終始如一,自古帝王所未有也。

    【自古帝王所未有也 「自」,稗海本作「日」,則與上句連讀為「終始如一日」,其義亦不可通,當作「自」是。

    】又嘗禦書漢光武紀賜執政徐俯,曰:「卿勸朕讀光武紀,朕思讀十遍不如寫一遍,今以賜卿。

    」聖學之勤如此。

     倒句 史記:張儀論韓地險惡曰:「民之食大抵飯菽藿羹。

    」【飯菽藿羹 稗海本作「飯菽羹藿」。

    案,史記卷七0張儀列傳作「飯菽藿羹」。

    此條專言倒句、當以「飯菽藿羹」為是。

    】此倒句也。

    昌黎文:「春與猿吟兮,秋鶴與飛。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

    」亦此類。

     如字訓而 春秋:「星隕如雨。

    」釋者曰:「如,而也。

    」歐陽公集古錄載後漢郭先生碑雲:「其長也,寬舒如好施,是以宗族歸懷。

    」【是以宗族歸懷 「宗族」,歐陽脩集古錄卷五後漢郭先生碑作「宗親」。

    】東坡得古鏡,背有銘雲:「漢有善銅,出白楊,【白楊 說郛本作「丹陽」。

    】取為鏡,清如明。

    」皆訓「如」為「而」也。

     汴州詩 昌黎汴州詩雲:「母從子走者為誰?大夫夫人留後兒。

    昨日乘車騎大馬,坐者起趨乘者下。

    廟堂不肯用幹戈,嗚呼奈汝母子何!」為汴州之亂、留後陸長源遭殺作也。

    方董晉帥汴,【方董晉帥汴 「帥」,原作「師」,形近而誤,據稗海本改。

    】昌黎在幕中。

    晉專行姑息,知軍驕難制,變在旦夕。

    且死,遺戒喪車速發。

    及長源代之,繩以嚴急,軍果亂,官屬多死之。

    昌黎隨晉喪已去汴,獲免。

    夫長源固失矣,晉不能酌寬猛之中,潛消事變,乃以姑息偷免其身,使相激相形,產後來之禍,又不能先以一語忠告長源,烏得無罪?昌黎在幕中,蓋亦與有責矣。

    此詩末句,似有愧於中,而為自解之辭。

     醜父紀信 左氏傳:?之戰,邴夏禦齊侯,逢醜父為右。

    齊師敗績,醜父與公易位,為晉韓厥所及,醜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而逃。

    韓厥獻醜父,郤獻子將戮之,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郤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勸事君者。

    」此與紀信詐乘漢王之車,以免高祖者何異?晉宥醜父,而楚焚紀信。

    【楚焚紀信 「焚」,原作「楚」,涉上而誤,據稗海本改。

    】項氏之不長也,宜哉! 因讒賜金 張魏公貶零陵,有書數笈自隨,讒者謂其中皆與蜀士往來謀據西蜀之書。

    【皆與蜀士往來謀據西蜀之書 「西」,原作「四」,形近而誤,據稗海本改。

    】高宗命遣人盡錄以來。

    【高宗命遣人盡錄以來 「遣人」,原作「遣之」,義不甚通,據稗海本改。

    】臨軒發視,乃皆書冊,雖有尺牘,率皆憂國愛君之語。

    此外唯葛裘布衾,類多垢敝。

    上惻然曰:「張浚一貧如此哉!」乃遣使馳賜金三百兩。

    秦檜令宣言于外,謂賜浚死。

    門生從者聞之,垂泣告公。

    公曰:「浚罪固當死,若果如所傳,朝服拜命,就戮以謝國家可也,何以泣為?」問使者為誰,曰:「殿帥楊存中之子也。

    」公曰:「吾生矣。

    存中吾故部曲,朝廷誠欲誅浚,必不遣其子來。

    」已而使者拜於馬前,乃獲賜金之命。

    公之在秦也,開幕延賢,鑄銅為印,形跡似稍專,故有以來讒者之口。

    然反因此得以自明,又賴賜金以自活,天果不佑忠賢乎? 世短意多 古詩雲:「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而淵明以五字盡之,曰「世短意常多」是也。

    東坡雲「意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