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雜記卷四

關燈
共侍。

    流光醳醳。

    甘滋泥泥。

    清醪既成。

    綠瓷既啟且筐且漉。

    載●載齊庶民以為歡。

    君子以為禮。

    其品類則沙洛淥酃程鄉若下高公之清。

    關中白薄青渚縈停凝醳醇酎千日一醒。

    哲王臨國。

    綽矣多暇。

    召皤皤之臣。

    聚肅肅之賓。

    安廣坐。

    列雕屏。

    綃綺為廣。

    犀璩為鎮。

    曳長裾飛廣袖。

    奮長纓。

    英偉之士。

    莞爾而即之。

    君王憑玉幾。

    倚玉屏。

    舉手一勞。

    四座之士皆若哺梁焉。

    乃縱酒作倡。

    傾碗覆觴。

    右曰宮申。

    旁亦徵揚。

    樂隻之深不狂。

    於是鍚名餌。

    袪夕醉。

    遣朝酲。

    吾君壽億萬歲。

    常與日月爭光。

     公孫乘為月賦。

    其辭曰。

    月出皦兮。

    君子之光。

    鶤雞舞於蘭渚。

    蟋蟀鳴於西堂。

    君有禮樂。

    我有衣裳。

    猗嗟明月。

    當心而出。

    隱員巖而似鉤。

    蔽脩堞而分鏡。

    既少進以增輝。

    遂臨庭而高映。

    炎日匪明。

    皓璧非淨。

    躔度運行。

    陰陽以正。

    文林辯囿。

    小臣不佞。

     羊勝為屏風賦其辭曰屏風鞈匝。

    蔽我君王。

    重葩累繡。

    沓璧連璋。

    飾以文錦。

    映以流黃。

    畫以古烈。

    顒顒昂昂。

    藩後宜之。

    壽考無疆。

     韓安國作幾賦不成。

    鄒陽代作。

    其辭曰高樹淩雲。

    蟠?煩冤。

    旁生附枝。

    王爾公輸之徒。

    荷斧斤。

    援葛虆。

    攀喬枝。

    上不測之絕頂。

    伐之以歸眇者督直。

    聾者磨礱齊貢金斧。

    楚入名工。

    迺成斯幾。

    離奇髣彿。

    似龍盤馬迴。

    鳳去鸞歸。

    君王憑之。

    聖德日躋。

    鄒陽安國。

    罰酒三升。

    賜枚乘路喬如絹人五。

     梁孝王入朝。

    與上為家人之讌。

    乃問王諸子。

    王頓首謝曰有五男。

    即拜為列侯。

    賜與衣裳器服。

    王薨。

    又分梁國為五。

    進五侯皆為王。

     河間王德築日華宮。

    置客館二十餘區以待學士。

    自奉養不踰賓客。

     梁孝王子賈從朝。

    年幼。

    竇太後欲強冠婚之。

    上謂王曰兒堪冠矣。

    王頓首謝曰。

    臣聞禮二十而冠。

    冠而字。

    字以表德。

    自非顯才高行。

    安可強冠之哉。

    帝曰。

    兒堪冠矣。

    餘日帝又曰。

    兒堪室矣。

    王頓首曰。

    臣聞禮三十壯有室。

    兒年蒙悼。

    未有人父之端。

    安可強室之哉。

    帝曰。

    兒堪室矣。

    餘日賈朝至閫而遺其舄。

    帝曰。

    兒真幼矣。

    白太後未可冠婚之。

     江都王勁捷。

    能超七尺屏風。

     元後在家。

    嘗有白鷰銜白石。

    大如指。

    墜後績筐中。

    後取之。

    石自割為二。

    其中有文曰毋天地。

    後乃合之。

    遂復還合。

    乃寶錄焉。

    後為皇後。

    常并置璽笥中。

    謂為天璽也。

     漢朝以玉為虎子。

    以為便器。

    使侍中執之行幸以從。

    中書以武都紫泥為璽室。

    加綠綈其上。

     茂陵文固陽。

    本瑯琊人。

    善馴野雉為媒。

    用以射雉。

    每以三春之月。

    為茅障以自翳。

    用觟矢以射之。

    日連百數。

    茂陵輕薄者化之皆以雜寶錯廁翳障。

    以青州蘆葦為弩矢。

    輕騎妖服追隨於道路。

    以為歡娛也。

    陽死。

    其子亦善其事。

    董司馬好之。

    以為上客。

     茂陵少年李亨。

    好馳駿狗。

    逐狡獸。

    或以鷹鷂逐雉兔。

    皆為之佳名。

    狗則有脩毫釐睫白望青曹之名。

    鷹則有青翅黃眸青冥金距之屬。

    鷂則有從風鷂。

    孤飛鷂。

     楊萬年有猛犬名青駮。

    買之百金。

     成帝時交趾越嶲獻長鳴雞伺晨雞即下漏驗之。

    晷刻無差。

    雞長鳴。

    則一食頃不絕。

    長距善鬥。

     許博昌。

    安陵人也。

    善陸博。

    竇嬰好之。

    常與居處。

    其術曰方畔揭道張。

    張畔揭道方。

    張究屈元高。

    高元屈究張。

    又曰張道揭畔方。

    方畔揭道張。

    張究屈元高。

    高元屈究張。

    三輔兒童皆誦之。

    法用六箸或謂之究。

    以竹為之。

    長六分。

    或用二箸。

    博昌又作太博經一篇。

    今世傳。

     高祖與項羽戰於垓下。

    孔將軍居左。

    費將軍居右。

    皆假為名。

     東方生善嘯。

    每曼聲長嘯。

    輒塵落帽。

     京兆有古生者。

    學從橫。

    揣摩弄矢搖丸樗蒲之術。

    為都掾史四十餘年。

    善訑謾二千石隨以諧謔。

    皆握其權要而得其歡心。

    趙廣漢為京兆尹。

    下車而黜之。

    終于家。

    京師至今俳戲。

    皆稱古掾曹。

     婁敬始因虞將軍請見高祖。

    衣旃衣。

    披羊裘。

    虞將軍脫其身上衣服以衣之。

    敬曰敬本衣帛。

    則衣帛見。

    敬本衣旃。

    則衣旃見。

    今捨旃褐。

    假鮮華。

    是矯常也。

    不敢脫羊裘而衣旃衣以見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