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書譜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草書三
謝尚
晉謝尚字仁祖,秣陵人,豫章太守鲲之子也。
官止尚書仆射。
尚幼有至性,穎悟絕倫,脫落細行,不為流俗之事。
善樂律,博綜衆藝,作草書深得昔人行筆之意。
論者以比注飛澗之瀑溜,投全牛之虛刃,蓋得之矣。
司徒王導深器之,常以似王戎,每呼為小安豐。
當時其得譽如此。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馀寒帖。
庾翼 庾翼字稚恭,颍川人,官至安西将軍、荊州刺史。
善草隸,與王羲之并馳争先。
方羲之學者多所崇重,翼多所不平,因寄書昆弟輩雲:“可謂憎家雞,好野雉也。
”兄亮字符規,亦有書名,嘗就羲之求書法,羲之答雲:“翼在彼,豈複假此!”是知翼之書固自超絕,其為當日書家名流所推先如此。
其自許亦自高,要是其所得非晚生後學淺淺所能追逐也。
今禦府所藏二: 草書:步征帖。
行書:盛事帖。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導之從子,官至右衛将軍。
幼讷于言,人未之知。
年十三谒周颉,颉一見奇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舉,顴先以啖之,于是始知名于時。
及長,工談辨,以骨鲠稱。
尤善隸草,為今昔之冠。
然其得名乃專以草聖,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遊雲,矯若驚龍。
尤為從伯司徒導所器重,當時朝廷公卿皆愛其才。
羲之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衡,比張芝猶當雁行也。
”然初以謂不迨庾翼、郗情,及其暮年造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見之辄歎伏,因與羲之書曰:“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凹。
”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羲之既渡浙江,亦複有終焉之志。
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羲之性愛鵝,山陰有道士養鵝,于是往觀焉。
意甚悅,因求市。
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
”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
其趨尚超絕,非碌碌者所能望塵。
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羲之索其扇為各書五字。
姥有愠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直。
”姥如其言,人争售之。
其書為世所重如此。
梁武帝評之曰:“勢如龍躍天門,虎卧鳳閣,故曆代寶之,永以為訓。
”其亦善于拟倫也。
羲之少學衛夫人書,自謂深窮,及過江遊名山間,見李斯、曹喜、鐘繇、梁鹄等字,又去洛見蔡邕石經,于從弟洽處複見張昶《華嶽碑》,始喟然歎曰:“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
”或謂其得筆法于白雲先生。
暮年乃作《筆陣圖》、《筆勢論》、《用筆賦》、《草書勢》等以遺訓其子孫。
妻郗氏,亦甚工書。
有七子,為世所稱者五人: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并工草隸,而獻之最知名。
凝之妻謝道韫有才華,亦善書。
家傳之學未有如王氏之盛者
官止尚書仆射。
尚幼有至性,穎悟絕倫,脫落細行,不為流俗之事。
善樂律,博綜衆藝,作草書深得昔人行筆之意。
論者以比注飛澗之瀑溜,投全牛之虛刃,蓋得之矣。
司徒王導深器之,常以似王戎,每呼為小安豐。
當時其得譽如此。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馀寒帖。
庾翼 庾翼字稚恭,颍川人,官至安西将軍、荊州刺史。
善草隸,與王羲之并馳争先。
方羲之學者多所崇重,翼多所不平,因寄書昆弟輩雲:“可謂憎家雞,好野雉也。
”兄亮字符規,亦有書名,嘗就羲之求書法,羲之答雲:“翼在彼,豈複假此!”是知翼之書固自超絕,其為當日書家名流所推先如此。
其自許亦自高,要是其所得非晚生後學淺淺所能追逐也。
今禦府所藏二: 草書:步征帖。
行書:盛事帖。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導之從子,官至右衛将軍。
幼讷于言,人未之知。
年十三谒周颉,颉一見奇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舉,顴先以啖之,于是始知名于時。
及長,工談辨,以骨鲠稱。
尤善隸草,為今昔之冠。
然其得名乃專以草聖,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遊雲,矯若驚龍。
尤為從伯司徒導所器重,當時朝廷公卿皆愛其才。
羲之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衡,比張芝猶當雁行也。
”然初以謂不迨庾翼、郗情,及其暮年造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見之辄歎伏,因與羲之書曰:“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凹。
”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羲之既渡浙江,亦複有終焉之志。
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羲之性愛鵝,山陰有道士養鵝,于是往觀焉。
意甚悅,因求市。
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
”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
其趨尚超絕,非碌碌者所能望塵。
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羲之索其扇為各書五字。
姥有愠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直。
”姥如其言,人争售之。
其書為世所重如此。
梁武帝評之曰:“勢如龍躍天門,虎卧鳳閣,故曆代寶之,永以為訓。
”其亦善于拟倫也。
羲之少學衛夫人書,自謂深窮,及過江遊名山間,見李斯、曹喜、鐘繇、梁鹄等字,又去洛見蔡邕石經,于從弟洽處複見張昶《華嶽碑》,始喟然歎曰:“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
”或謂其得筆法于白雲先生。
暮年乃作《筆陣圖》、《筆勢論》、《用筆賦》、《草書勢》等以遺訓其子孫。
妻郗氏,亦甚工書。
有七子,為世所稱者五人: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并工草隸,而獻之最知名。
凝之妻謝道韫有才華,亦善書。
家傳之學未有如王氏之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