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書譜卷五

關燈
正書三 ○許渾 唐許渾,不知何許人也。

    卯角為詩,已能超出童稚;及長秀發,頗為流輩所推。

    正書字雖非專門,而灑落可愛,想見其風度。

    渾作詩似杜牧,俊逸不及,而美麗過之。

    古今學詩者,無不喜誦,故渾之名益着,而字畫因之而并行也。

    大中初,守監察禦史,以疾告歸,端居佚老。

    有詩集行于世。

    今禦府所藏正書二: 今體詩上、下烏絲欄。

     ○張欽元 張欽元,亡其傳,官至奉禮郎。

    作真字,喜書道釋經,然不堕經生之學。

    其遠法鐘繇,唯恐失真。

    但去古既遠,世習紛糅,故未能脫去前人畦畛,左規右矩,自守奴書之病⑥,是亦束于教者也,至如繇書幽深無際,古雅有馀,則又非欽元得窺其藩籬焉。

    今禦府所藏正書二: 金剛經上、下。

     ○楊庭 楊庭,不知何許人也。

    為時經生,作字得楷法之妙。

    長壽間,一時為流輩推許。

    唐以武後好奇立異,自我作古,至辄易一十九字。

    當時如薛稷之流,亦複宗之。

    庭嘗書《五蘊論》,悉用武後所易字,而卷尾系經生臣名,要是一時奉命自應爾耳。

    唐書法至經生自成一律,其間固有超絕者,便為名書。

    如庭書,是亦有可觀者。

    今禦府所藏正書一: ○景審 景審,南陽人也。

    工作詩,留心翰墨。

    長慶中,以泥金正書《黃庭經》一軸,追慕王羲之法,字體獨秀潤而有典則。

    又作詩以題其卷末雲:“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右軍多。

    請看今日酬仁德,何似當時為愛鵝。

    ”大抵唐人類多任務書,然亦頗自珍惜。

    如歐陽通初仿父詢書,後亦名世,非狸毛為筆,犀象為管,未嘗辄書。

    審于《内景經》必粉金而寫之,蓋亦非率爾而作也。

    今禦府所藏正書一: 黃庭經。

     ○鈕約 鈕約,史傳不載。

    善正書,作細字使人喜,見而忘倦。

    蓋其字畫雖小,而圓勁成就,不乏精神,為呵喜者。

    嘗考昔人之論字,以謂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馀。

    結密而無間,《瘗鶴銘》近之;寬綽而有馀,《蘭亭叙》近之。

    蓋約之小字,雖未足以比肩古人,而至其字形頓放,頗有意味。

    亦不窘于邊幅,而韻勝者。

    今禦府所藏正書一: 小字三教經。

     ○吳彩鸾 女仙吳彩鸾,自言西山吳真君之女。

    太和中,進士文蕭客寓鐘陵。

    南方風俗,中秋夜,婦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為盛集,蕭往觀焉。

    而彩鸾在歌場中,作調弄語以戲蕭。

    蕭心悅之,伺歌罷,蹑蹤其後。

    至西山中,忽有青衣燃松明以燭路者。

    彩鸾見蕭,遂偕往,複曆山椒,有宅在焉。

    至其處,席未暇暖,而彩鸾據案,如府司治事,所問皆江湖喪溺人數。

    蕭他日詢之,彩鸾初不答,問至再四,乃語之:“我仙子也,所領水府事。

    ”言未既,忽震雷迅發,雲物冥晦。

    彩鸾執手闆伏地,作聽罪狀,如聞谪詞雲:“以汝洩機密事,罰為民妻一紀。

    ”彩鸾泣謝,谕蕭曰:“與汝自有冥契,今當往人世矣。

    ”蕭拙于為生,彩鸾為以小楷書《唐韻》一部,市五千錢為糊口計。

    然不出一日間,能了十數萬字,非人力可為也。

    錢囊羞澀,複一日書之,且所市不過前日之數。

    由是彩鸾《唐韻》,世多得之。

    曆十年,蕭與彩鸾遂各乘一虎仙去。

    《唐韻》字畫雖小,而寬綽有馀,全不類世人筆,當于仙品中别有一種風氣。

    今禦府所藏正書一十有三: 唐韻平聲上,唐韻平聲下,唐韻上聲,唐韻去聲,唐韻入聲,唐韻上下二,唐韻六。

     ○杜光庭 道士杜光庭,字賓聖,道号東瀛子,括蒼人也。

    傳授真大師,特進檢校太傅、太子賓客兼崇文館大學上,行尚書戶部侍郎、廣成先生、上柱國、蔡國公。

    光庭初意喜讀經史,工詞章翰墨之學。

    懿宗設萬言科取士,光庭試其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