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正卷三

關燈
昆山顧炎武撰

    上平聲

    十七眞

    十八諄

    【古與十七眞通為一韻】

    十九臻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通為一韻按眞諄臻不與耕清青相通然古人于耕清青韻中字徃徃讀入眞諄臻韻者當繇方音之不同未可以為據也詩三百五篇并無此音孔子傳易于屯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于觀曰觀國之光尚賓也觀我生觀民也觀其生志未平也是平正皆從民字讀矣于革曰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于節曰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财不害民于系辭傳曰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成貞皆從人民臣字讀矣至屈宋亦多此音離騷皇覽揆餘于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是名從均字讀矣蔔居寜誅鋤艸茅以力耕乎将防大人以成名乎甯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将從容富貴以媮生乎甯超然高舉以保眞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甯亷潔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是耕名生清楹皆從身字讀矣九辯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廖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増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羇旅而無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憐燕翩翩其辭歸兮蟬寂漠而無聲鴈雝雝而南逝兮鹍雞啁哳而悲鳴獨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時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畱而無成是清平生聲鳴征成皆從人字讀矣又如天淵二字古與眞諄同韻者也而幹彖傳形成貞甯皆從天讀文言正精情平皆從天讀訟彖傳成正皆從淵讀大畜彖傳正從賢天讀今呉人讀耕清青皆作眞音以此知五方之音雖聖人有不能改者】二十文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通為一韻】

    二十一殷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二十文通為一韻】二十二元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殷通為一韻】二十三魂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二 文二十一殷二十二元通為一韻】二十四痕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殷二十二元二十三魂通為一韻】二十五寒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殷二十二元二十三魂二十四痕通為一韻】二十六桓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殷二十二元二十三魂二十四痕二十五寒通為一韻】二十七删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殷二十二元二十三魂二十四痕二十五寒二十六桓通為一韻】

    二十八山

    【古與十七眞十八諄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殷二十二元二十三魂二十四痕二十五寒二十六桓二十七删通為一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