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部分

關燈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妎hài 注解:妬也。

    字林亦雲:疾妎,妬也。

    按楚語:弭其百苛,殄其讒慝。

    韋注曰:弭,止也。

    殄,覆也。

    明道本不誤,謂解除之也。

    今本訛作妎其讒慝,文理不可通。

    從女介聲。

    胡葢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妬dù 注解:婦妬夫也。

    從女石聲。

    各本作戶聲,篆亦作妒,今正。

    此如拓橐蠹等字皆以石為聲,戶非聲也。

    當故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媢mào 注解:夫妬婦也。

    大學曰:□疾以惡之。

    鄭曰:□,妬也。

    顔氏家訓曰:太史公論英布曰:禍之興自愛姬,生于妬媚。

    漢書外戚傳亦雲:成結寵妾妬媚之誅。

    此二媚字并當作媢。

    五宗世家亦雲:常山憲王後妬媢。

    王充論衡雲:妬夫媢婦生則忿怒鬬訟。

    按顔所舉,惟英布傳是此字本義,其餘皆與妬不分别。

    尚書隻作冒。

    從女冒聲。

    莫報切。

    古音在三部。

    一曰梅目相視也。

    梅當作怒。

    周語曰:道路以目。

    按杜詩用抉眼,卽易之反目也。

    許目部雲:□,涓目也。

    梅目或□目之誤,所謂裂眦。

    又按梅當作侮,謂目相侮也。

    史記曰目□之。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yāo 注解:巧也。

    此與□各字,今用□為□,非也。

    《詩》曰:“桃之□□。

    ”女子□皃。

    木部已偁桃之枖枖矣。

    此作□□,葢三家詩也。

    釋為女子□皃,以明□之别一義。

    從女芺聲。

    于喬切。

    二部。

    俗省作妖。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佞nìnɡ 注解:巧讇高材也。

    巧者,技也。

    讇者,谀也。

    從女仁聲。

    小徐作仁聲。

    大徐作從信省。

    按今音佞乃定切,故徐铉、張次立疑仁非聲。

    考晉語:佞之見佞,果喪其田。

    許之見詐,果喪其賂。

    古音佞與田韻,則仁聲是也。

    十二部,音轉入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嫈yīnɡ 注解:小心态也。

    見嫇篆下。

    從女,熒省聲。

    烏莖切。

    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嫪lào 注解:婟也。

    聲類雲:婟嫪,戀惜也。

    從女翏聲。

    郞到切。

    古音在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婟hù 注解:嫪也。

    爾雅:鶭,澤虞。

    郭注:今婟澤鳥。

    常在澤中,見人辄鳴喚不去。

    按此二篆為轉注。

    從女固聲。

    胡誤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姿zī 注解:态也。

    态者,意也。

    姿謂意态也。

    從女次聲。

    卽夷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jù 注解:驕也。

    驕,俗本作嬌,小徐不誤。

    古無嬌字,凡雲嬌卽驕也。

    文選琴或怨□而躊躇。

    幽憤詩:恃愛肆姐姐。

    卽□之省。

    李善皆引說文□賦:嬌也。

    與魏文帝箋:蹇姐名昌。

    姐亦□字。

    按心部怚,驕也。

    音義皆同。

    從女虘聲。

    子豫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妨fánɡ 注解:害也。

    害者,傷也。

    從女方聲。

    敷方切。

    十部。

    亦去聲。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妄wànɡ 注解:亂也。

    從女亡聲。

    巫放切。

    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偷tōu 注解:巧黠也。

    按偷盜字當作此偷。

    從女俞聲。

    托侯切。

    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hù 注解:□鹵,疊韻字。

    貪也。

    貪者,欲物也。

    從女污聲。

    胡古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娋shào 注解:小小□也。

    侵者,漸進也。

    凡用稍稍字,謂出物有漸。

    凡用娋娋字,謂以漸侵物也。

    方言:娋,□也。

    方俗語也。

    從女肖聲。

    息約切。

    按當依篇、韻所敎切。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duò 注解:量也。

    廣韻作挆,雲稱量。

    從女朵聲。

    丁果切。

    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妯chōu 注解:動也。

    小雅:憂心且妯。

    釋诂、毛傳皆曰:妯,動也。

    箋雲:妯之言悼也。

    文言:妯,擾也。

    人不靜曰妯。

    按心部引詩憂心且怞。

    從女由聲。

    徒歴切。

    古音在三部。

    廣韻醜鸠切。

    方言妯娌,度六切。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