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周書》曰:“大命不□。
”周當為商,字之誤也。
此西伯戡黎文。
陸氏釋文雲:摯本又作□。
是陸氏所見尚有作□者。
某氏傳雲:至也。
與許說同也。
讀若埶同。
锴本作執,誤,今正。
一曰《虞書》雉□。
此别一義。
謂□卽今贽字,引堯典一死□以明之。
鄭康成曰:□之言至,所以自緻。
是其義相近。
虞書當作唐書,詳禾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tà 注解:俛伏也。
俛者,低頭也。
伏者,伺也。
從女沓聲。
他合切。
八部。
一曰服意也。
服,各本作伏,今依集韻、類篇正。
悅服之意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妟yàn 注解:安也。
安者,竫也。
今經傳無妟字。
從女從日。
女系日下,陰統乎陽也。
婦從夫則安。
會意。
烏谏切。
十四部。
宴、匽從以為聲。
《詩》曰:“□妟父母。
”今毛詩無此,葢周南歸甯父母之異文也。
毛傳曰:甯,安也。
尋詩上文言吿言歸,歸謂嫁也。
方嫁不當遽圖歸甯。
則此歸字作以字為善。
謂可用以安父母之心。
草蟲:未見君子,憂心沖沖。
箋雲:在塗而憂,憂不當君子,無以甯父母,故心沖沖然。
葛覃曷澣曷否二句箋雲:言常自絜清以事君子。
正謂能事君子,則能甯父母心。
二箋義互相足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嬗shàn 注解:□也。
今人用婵字亦作此。
從女亶聲。
時戰切。
十四部。
一曰傳也。
孟子:孔子曰:唐虞禅,夏後殷周繼。
依許說,凡禅位字當作嬗,禅非其義也。
禅行而嬗廢矣。
婵者,蟬聯之意。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嫴ɡū 注解:保任也。
急就篇:疻痏保辜謕呼号。
師古曰:保辜者,各随其輕重,令毆者以日數保之,限内緻死則坐重辜也。
按保辜,唐律今律皆有之。
辜者,嫴之省。
嫴與保同義疊字,師古以坐重辜解之,誤矣。
春秋公羊傳注曰:古者保辜。
鄭伯髡原為大夫所傷,以傷辜死。
君親無将。
見辜者,辜内當以弑君論之,辜外當以傷君論之。
辜皆當作嫴。
原許君之義,實不專謂罪人保嫴,謂凡事之估計豫圖耳。
廣雅曰:嫴搉,都凡也。
是其理也。
從女辜聲。
古胡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媻pó 注解:奢也。
奢者,張也。
趙注孟子、廣雅釋诂皆曰:般,大也。
媻之從般,亦取大意。
子虛賦:媻□勃窣。
借用此為蹒跚字。
從女般聲。
薄波切。
按當依廣韻薄官切。
古音在十四部。
一曰小妻也。
小徐有此五字。
廣韻同。
小妻字史多有之,見漢書枚乘傳、外戚傳、佞幸傳、後書陽球傳。
漢時名之不正者。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娑suō 注解:舞也。
陳風東門之枌曰:婆娑其下,市也婆娑。
爾雅及毛傳皆曰:婆娑,舞也。
詩音義曰:婆,步波反。
說文作媻。
爾雅音義但雲娑,素何反,不為婆字作音,葢陸所據爾雅固作娑娑。
魯頌傳曰:犠尊有沙飾也。
鄭志:張逸曰:犠讀為沙娑。
沙,鳳皇也。
不解鳳皇何以為沙。
答曰:刻畫鳳皇之象于尊,其形娑然。
按今經傳娑娑字皆改作婆娑,詩爾雅卽以媻娑連文,恐尚非古也。
然古書中用婆娑字者不少,存愚說以俟考訂可耳。
從女沙聲。
素何切。
十七部。
《詩》曰:“市也媻娑。
”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姷yòu 注解:耦也。
耕有耦者,取相助也。
故引伸之,凡相助曰耦,姷之義取乎此。
周禮宮正:以樂侑食。
鄭曰:侑猶勸也。
按勸卽助。
左傳:王享醴,命晉侯宥。
杜雲:旣飨又命晉侯助以束帛。
以助釋宥。
古經多叚宥為侑,毛詩則叚右為之,傳曰:右,勸也。
從女有聲,讀若佑。
于救切。
古音在一部。
侑,姷或從人。
今通用此體。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姰jūn 注解:均适也。
均,舊作鈞,今正。
男女倂也。
倂者,并也。
按篇、韻皆訓姰為狂,相倫、黃練二切,今義今音也。
從女旬聲,讀若旬。
居勻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姕zī 注解:婦人小物也。
小物謂用物之瑣屑者。
今人用些字取□細之意,卽姕之俗體也。
從女此聲。
卽移切。
古音當在十六部。
《詩》曰:“婁舞姕姕。
”小雅賓之初筵文。
婁舊作屢,今正姕姕,詩作傞傞,傳曰:不止也。
古此聲差聲冣近,庸風:玼兮玼兮。
或作瑳兮瑳兮。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妓jì 注解:婦人小物也。
今俗用為女伎字。
從女支聲,讀
”周當為商,字之誤也。
此西伯戡黎文。
陸氏釋文雲:摯本又作□。
是陸氏所見尚有作□者。
某氏傳雲:至也。
與許說同也。
讀若埶同。
锴本作執,誤,今正。
一曰《虞書》雉□。
此别一義。
謂□卽今贽字,引堯典一死□以明之。
鄭康成曰:□之言至,所以自緻。
是其義相近。
虞書當作唐書,詳禾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tà 注解:俛伏也。
俛者,低頭也。
伏者,伺也。
從女沓聲。
他合切。
八部。
一曰服意也。
服,各本作伏,今依集韻、類篇正。
悅服之意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妟yàn 注解:安也。
安者,竫也。
今經傳無妟字。
從女從日。
女系日下,陰統乎陽也。
婦從夫則安。
會意。
烏谏切。
十四部。
宴、匽從以為聲。
《詩》曰:“□妟父母。
”今毛詩無此,葢周南歸甯父母之異文也。
毛傳曰:甯,安也。
尋詩上文言吿言歸,歸謂嫁也。
方嫁不當遽圖歸甯。
則此歸字作以字為善。
謂可用以安父母之心。
草蟲:未見君子,憂心沖沖。
箋雲:在塗而憂,憂不當君子,無以甯父母,故心沖沖然。
葛覃曷澣曷否二句箋雲:言常自絜清以事君子。
正謂能事君子,則能甯父母心。
二箋義互相足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嬗shàn 注解:□也。
今人用婵字亦作此。
從女亶聲。
時戰切。
十四部。
一曰傳也。
孟子:孔子曰:唐虞禅,夏後殷周繼。
依許說,凡禅位字當作嬗,禅非其義也。
禅行而嬗廢矣。
婵者,蟬聯之意。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嫴ɡū 注解:保任也。
急就篇:疻痏保辜謕呼号。
師古曰:保辜者,各随其輕重,令毆者以日數保之,限内緻死則坐重辜也。
按保辜,唐律今律皆有之。
辜者,嫴之省。
嫴與保同義疊字,師古以坐重辜解之,誤矣。
春秋公羊傳注曰:古者保辜。
鄭伯髡原為大夫所傷,以傷辜死。
君親無将。
見辜者,辜内當以弑君論之,辜外當以傷君論之。
辜皆當作嫴。
原許君之義,實不專謂罪人保嫴,謂凡事之估計豫圖耳。
廣雅曰:嫴搉,都凡也。
是其理也。
從女辜聲。
古胡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媻pó 注解:奢也。
奢者,張也。
趙注孟子、廣雅釋诂皆曰:般,大也。
媻之從般,亦取大意。
子虛賦:媻□勃窣。
借用此為蹒跚字。
從女般聲。
薄波切。
按當依廣韻薄官切。
古音在十四部。
一曰小妻也。
小徐有此五字。
廣韻同。
小妻字史多有之,見漢書枚乘傳、外戚傳、佞幸傳、後書陽球傳。
漢時名之不正者。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娑suō 注解:舞也。
陳風東門之枌曰:婆娑其下,市也婆娑。
爾雅及毛傳皆曰:婆娑,舞也。
詩音義曰:婆,步波反。
說文作媻。
爾雅音義但雲娑,素何反,不為婆字作音,葢陸所據爾雅固作娑娑。
魯頌傳曰:犠尊有沙飾也。
鄭志:張逸曰:犠讀為沙娑。
沙,鳳皇也。
不解鳳皇何以為沙。
答曰:刻畫鳳皇之象于尊,其形娑然。
按今經傳娑娑字皆改作婆娑,詩爾雅卽以媻娑連文,恐尚非古也。
然古書中用婆娑字者不少,存愚說以俟考訂可耳。
從女沙聲。
素何切。
十七部。
《詩》曰:“市也媻娑。
”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姷yòu 注解:耦也。
耕有耦者,取相助也。
故引伸之,凡相助曰耦,姷之義取乎此。
周禮宮正:以樂侑食。
鄭曰:侑猶勸也。
按勸卽助。
左傳:王享醴,命晉侯宥。
杜雲:旣飨又命晉侯助以束帛。
以助釋宥。
古經多叚宥為侑,毛詩則叚右為之,傳曰:右,勸也。
從女有聲,讀若佑。
于救切。
古音在一部。
侑,姷或從人。
今通用此體。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姰jūn 注解:均适也。
均,舊作鈞,今正。
男女倂也。
倂者,并也。
按篇、韻皆訓姰為狂,相倫、黃練二切,今義今音也。
從女旬聲,讀若旬。
居勻切。
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姕zī 注解:婦人小物也。
小物謂用物之瑣屑者。
今人用些字取□細之意,卽姕之俗體也。
從女此聲。
卽移切。
古音當在十六部。
《詩》曰:“婁舞姕姕。
”小雅賓之初筵文。
婁舊作屢,今正姕姕,詩作傞傞,傳曰:不止也。
古此聲差聲冣近,庸風:玼兮玼兮。
或作瑳兮瑳兮。
路徑:段注說文□第十二卷□女部 标題:妓jì 注解:婦人小物也。
今俗用為女伎字。
從女支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