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等。
樂記曰: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
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
注:侪猶輩類。
從人齊聲。
仕皆切。
十五部。
《春秋傳》曰:“吾侪小人。
”左傳宣十一年、襄十七年文。
倫lún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輩也。
軍發車百兩為輩。
引伸之同類之次曰輩。
鄭注曲禮、樂記曰:倫猶類也。
注旣夕曰:比也。
注中庸曰:猶比也。
從人侖聲。
力屯切。
十三部。
一曰道也。
小雅:有倫有脊。
傳曰:倫道,脊理也。
論語:言中倫也。
包注:倫,道也,理也。
按粗言之曰道,精言之曰理。
凡注家訓倫為理者,皆與訓道者無二。
侔móu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齊等也。
輪人注曰:侔,上下等。
又曰:侔,等也。
弓人注曰:侔猶均也。
又曰:侔猶等也。
從人牟聲。
莫浮切。
三部。
偕xié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強也。
小雅北山:偕偕士子。
傳曰:偕偕,強壯皃。
從人皆聲。
古諧切。
十五部。
一曰俱也。
魏風行役:夙夜必偕。
傳曰:偕,俱也。
《詩》曰:“偕偕士子。
” 俱jū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皆也。
皆各本作偕,字之誤也,今正。
白部曰:皆,俱□也。
與此為互訓。
詩有假具為俱者,如大叔于田火烈具舉是也。
從人具聲。
舉朱切。
古音在四部。
攢zǎnp372下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冣也。
冣,才句切,各本誤作最,今正。
廣韻曰:攢,聚也。
冣聚古通用。
木部攢、竹部籫,義皆相近。
李善引楊雄核靈賦曰:文王之始起,浸仁漸義,會賢攢智。
攢音攢。
從人贊聲。
作管切。
十四部。
倂bìnɡ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并也。
十篇曰:并者,倂也。
與此為互訓。
并,古音在十部,讀如旁。
倂古音在十一部,讀如幷。
并倂義有别,許互訓者,禮經注曰古文并今文作倂,是古二字同也。
從人幷聲。
此舉形聲包會意。
卑正切。
十一部。
傅fù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相也。
左傳:鄭伯傅王。
注曰:傅,相也。
賈子曰:傅,傅之德義。
古假為敷字,如禹敷土,亦作禹傅土是也。
亦為今之附近字,如凡言附箸是也。
從人尃聲。
方遇切。
五部。
侙chì 注解:惕也。
惕者,敬也。
從人式聲。
恥力切。
一部。
《春秋國語》曰:“于其心侙然。
”是也。
吳語:申胥曰:夫越王之不忘敗吳,于其心也戚然,服士以司吾閑。
韋注曰:戚猶惕也。
按韋本葢亦作侙,轉寫訛之耳。
許雲惕,韋雲猶惕者,韋拟此字本義不訓惕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俌fǔ 注解:輔也。
謂人之俌猶車之輔也。
從人甫聲,讀若撫。
芳武切。
五部。
按俌見釋诂,弼棐輔比俌也。
郭雲:俌猶輔也。
廣韻曰:俌出埤蒼。
葢輔專行而俌廢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倚yǐ 注解:依也。
從人奇聲。
于绮切。
古音在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依yī 注解:倚也。
從人衣聲。
于稀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仍rénɡ 注解:因也。
釋诂曰:攘仍因也。
大雅常武傳曰:仍,就也。
就與因義一也。
周禮故書仍為乃。
從人乃聲。
如乗切。
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佽cì 注解:便利也。
小雅車攻:決拾旣佽。
傳曰:佽,利也。
按百官公卿表:更名左弋為佽飛。
葢取便利之意。
從人次聲。
七四切。
十五部。
《詩》曰:“決拾旣佽。
”一曰遞也。
此與次音義同。
車攻鄭箋雲:謂手指相次比也。
唐風:胡不佽焉。
傳曰:佽,助也。
箋雲:何不相推次而助之。
皆遞之意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佴èr 注解:佽也。
此冡遞訓言。
司馬遷傳曰:仆又佴之蠶室。
如淳曰:佴,次也。
若人相次也。
一本佴作茸。
蘇林雲:茸,次也。
若人相俾次。
蘇以謂茸當作佴耳。
佴之蠶室,猶雲副貳之以蠶室也。
小顔乃欲讀為搑,雲推緻蠶室中,殊非文義。
從人耳聲。
仍吏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倢jié 注解:佽也。
按上解冡遞訓,此解冡便利之訓。
廣雅曰:倢,疾也。
廣韻曰:倢,斜出也,便也,利也。
玉篇曰:詩雲征夫倢倢。
倢倢,樂事也。
本亦作捷。
按倢伃,婦官也,亦作婕妤,葢言敏捷而又安舒與。
從人疌聲。
子葉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侍shìp373上 注解:承也。
承者,奉也,受也。
凡言侍者皆敬恭承奉之義。
從人寺聲。
小徐作從人從寺。
時吏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傾qīnɡ 注解:仄也。
仄部曰:仄,傾也。
二字互訓。
古多用頃為之。
又按仄當作夨,夨下曰:傾頭也。
引申謂凡夨皆曰傾。
夨與仄義小異。
從人從頃,頃亦聲。
去營切。
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側cè 注解:旁也。
不正曰仄,不中曰側。
二義有别,而經傳多通用,如反側當為反仄。
仄者,未全反也。
從人則聲。
阻力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侒ān 注解:宴也。
宀部曰:宴,安也。
侒與安音義同。
從人安聲。
烏寒切。
樂記曰: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
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
注:侪猶輩類。
從人齊聲。
仕皆切。
十五部。
《春秋傳》曰:“吾侪小人。
”左傳宣十一年、襄十七年文。
倫lún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輩也。
軍發車百兩為輩。
引伸之同類之次曰輩。
鄭注曲禮、樂記曰:倫猶類也。
注旣夕曰:比也。
注中庸曰:猶比也。
從人侖聲。
力屯切。
十三部。
一曰道也。
小雅:有倫有脊。
傳曰:倫道,脊理也。
論語:言中倫也。
包注:倫,道也,理也。
按粗言之曰道,精言之曰理。
凡注家訓倫為理者,皆與訓道者無二。
侔móu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齊等也。
輪人注曰:侔,上下等。
又曰:侔,等也。
弓人注曰:侔猶均也。
又曰:侔猶等也。
從人牟聲。
莫浮切。
三部。
偕xié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強也。
小雅北山:偕偕士子。
傳曰:偕偕,強壯皃。
從人皆聲。
古諧切。
十五部。
一曰俱也。
魏風行役:夙夜必偕。
傳曰:偕,俱也。
《詩》曰:“偕偕士子。
” 俱jū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皆也。
皆各本作偕,字之誤也,今正。
白部曰:皆,俱□也。
與此為互訓。
詩有假具為俱者,如大叔于田火烈具舉是也。
從人具聲。
舉朱切。
古音在四部。
攢zǎnp372下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冣也。
冣,才句切,各本誤作最,今正。
廣韻曰:攢,聚也。
冣聚古通用。
木部攢、竹部籫,義皆相近。
李善引楊雄核靈賦曰:文王之始起,浸仁漸義,會賢攢智。
攢音攢。
從人贊聲。
作管切。
十四部。
倂bìnɡ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并也。
十篇曰:并者,倂也。
與此為互訓。
并,古音在十部,讀如旁。
倂古音在十一部,讀如幷。
并倂義有别,許互訓者,禮經注曰古文并今文作倂,是古二字同也。
從人幷聲。
此舉形聲包會意。
卑正切。
十一部。
傅fù 路徑:小學類數據庫□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内容:相也。
左傳:鄭伯傅王。
注曰:傅,相也。
賈子曰:傅,傅之德義。
古假為敷字,如禹敷土,亦作禹傅土是也。
亦為今之附近字,如凡言附箸是也。
從人尃聲。
方遇切。
五部。
侙chì 注解:惕也。
惕者,敬也。
從人式聲。
恥力切。
一部。
《春秋國語》曰:“于其心侙然。
”是也。
吳語:申胥曰:夫越王之不忘敗吳,于其心也戚然,服士以司吾閑。
韋注曰:戚猶惕也。
按韋本葢亦作侙,轉寫訛之耳。
許雲惕,韋雲猶惕者,韋拟此字本義不訓惕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俌fǔ 注解:輔也。
謂人之俌猶車之輔也。
從人甫聲,讀若撫。
芳武切。
五部。
按俌見釋诂,弼棐輔比俌也。
郭雲:俌猶輔也。
廣韻曰:俌出埤蒼。
葢輔專行而俌廢矣。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倚yǐ 注解:依也。
從人奇聲。
于绮切。
古音在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依yī 注解:倚也。
從人衣聲。
于稀切。
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仍rénɡ 注解:因也。
釋诂曰:攘仍因也。
大雅常武傳曰:仍,就也。
就與因義一也。
周禮故書仍為乃。
從人乃聲。
如乗切。
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佽cì 注解:便利也。
小雅車攻:決拾旣佽。
傳曰:佽,利也。
按百官公卿表:更名左弋為佽飛。
葢取便利之意。
從人次聲。
七四切。
十五部。
《詩》曰:“決拾旣佽。
”一曰遞也。
此與次音義同。
車攻鄭箋雲:謂手指相次比也。
唐風:胡不佽焉。
傳曰:佽,助也。
箋雲:何不相推次而助之。
皆遞之意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佴èr 注解:佽也。
此冡遞訓言。
司馬遷傳曰:仆又佴之蠶室。
如淳曰:佴,次也。
若人相次也。
一本佴作茸。
蘇林雲:茸,次也。
若人相俾次。
蘇以謂茸當作佴耳。
佴之蠶室,猶雲副貳之以蠶室也。
小顔乃欲讀為搑,雲推緻蠶室中,殊非文義。
從人耳聲。
仍吏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倢jié 注解:佽也。
按上解冡遞訓,此解冡便利之訓。
廣雅曰:倢,疾也。
廣韻曰:倢,斜出也,便也,利也。
玉篇曰:詩雲征夫倢倢。
倢倢,樂事也。
本亦作捷。
按倢伃,婦官也,亦作婕妤,葢言敏捷而又安舒與。
從人疌聲。
子葉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侍shìp373上 注解:承也。
承者,奉也,受也。
凡言侍者皆敬恭承奉之義。
從人寺聲。
小徐作從人從寺。
時吏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傾qīnɡ 注解:仄也。
仄部曰:仄,傾也。
二字互訓。
古多用頃為之。
又按仄當作夨,夨下曰:傾頭也。
引申謂凡夨皆曰傾。
夨與仄義小異。
從人從頃,頃亦聲。
去營切。
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側cè 注解:旁也。
不正曰仄,不中曰側。
二義有别,而經傳多通用,如反側當為反仄。
仄者,未全反也。
從人則聲。
阻力切。
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八卷□人部 侒ān 注解:宴也。
宀部曰:宴,安也。
侒與安音義同。
從人安聲。
烏寒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