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端也。
毛傳:一宿曰宿,再宿曰信。
卽左傳之凡師一宿曰舍,再宿曰信,過信曰次也。
止之義引伸之則為素,如史記雲宿将、宿學是也。
先期亦曰宿,周禮世婦掌女宮之宿戒,祭統宮宰宿夫人,禮經宿屍皆謂先期戒饬。
鄭雲:宿讀為肅。
從宀□聲。
□,古文夙。
息逐切。
三部。
按去聲息救切,此南北音不同,非有異義也。
星宿、宿留非不可讀入聲。
〖注〗□、□,古文宿。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寑qǐn 注解:卧也。
李善引論語鄭注:寝,卧息也。
卧必于室,故其字從宀。
引伸為宮室之偁。
周禮宮人:掌王之六寝之修。
釋宮曰:室有東西箱曰廟,無東西箱有室曰寝。
又引伸之凡事止亦曰寝。
從宀□聲。
今人皆作寝,寝乃□部□字之省,與寑異義。
七荏切。
七部。
□,籒文□,省。
省人也。
水部濅下曰:□,籒文□。
〖注〗《段注》□聲。
寑,寝古文。
□、□,古文寝。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miàn 注解:冥合也。
冥合者,合之泯然無迹。
今俗雲吻合者當用此字。
從宀丏聲,莫甸切。
賓字以為聲。
十二部。
讀若周書曰:藥不瞑眩。
謂讀若此瞑也。
十一、十二部之合音。
按此許引孟子滕文公篇文也。
鄭注醫師亦引孟子藥不瞑眩,厥疾無瘳。
趙注孟子雲:書逸篇也。
若今僞□說命,則采楚語為之,許鄭所未見者。
大徐本作讀若周書,缪甚。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寬kuānp341上 注解:屋寬大也。
廣韻曰:裕也,緩也。
其引伸之義也,古文假完字為之。
從宀萈聲。
苦官切。
十四部。
〖注〗完,古文寬。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wù 注解:寤也。
寐覺而有言曰寤。
□之音義皆同也。
從宀吾聲。
吾故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寁zǎn 注解:凥之速也。
止部:疌,疾也。
疌為凡速之詞,從宀則為居之速也。
鄭風:不寁故也。
毛曰:寁,速也。
用寁以言凡速耳。
周易:朋盍簪。
晁氏說之曰:簪,京本、蜀才本作撍。
陰弘道案張揖古今字诂:□作撍。
埤蒼雲:撍,疾也。
撍與簪同。
王元叔謂卽詩不寁字,祖感反。
玉裁按:□卽寁,古宀廣通用。
葢古今字诂今字作□,古字作撍也。
從宀疌聲。
子感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寡ɡuǎ 注解:少也。
引伸之凡倮然、單獨皆曰寡。
從宀頒。
頒,分也,先鄭注周禮曰:頒讀為班布之班,謂分賜也。
按頒之本訓大頭也。
此雲頒,分也,謂叚借。
宀分故為少也。
依韻會所據小徐本訂。
宀分者,合于上而分于下也,故始多而終少。
古瓦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宛wǎn 注解:屈艹自覆也。
上文曰奧,宛也。
宛之引伸義也。
此曰屈艹自□者,宛之本義也。
引伸為宛曲、宛轉,如爾雅宛中宛丘,周禮琬圭皆宛曲之義也。
凡狀皃可見者皆曰宛然,如魏風傳曰宛辟皃,唐風傳曰宛死皃,考工記注惌小孔皃皆是。
宛與薀、薀與□聲義皆通,故方言曰宛蓄也,禮記曰兔為宛脾,春秋緐露曰鶴無宛氣皆是。
從宀夗聲。
夗,轉卧也。
亦形聲包會意。
于阮切。
十四部。
惌,宛或從心。
函人為甲,視其鑽空,欲其惌也。
鄭司農雲:惌,小孔皃。
惌讀為宛彼北林之宛。
按為當作如,先鄭不雲宛惌同字,許乃一之。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客kè 注解:寄也。
字從各。
各,異詞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伸之曰賓客。
賓,所敬也。
客,寄也。
故周禮大行人大賓大客别其辭,諸侯謂之大賓,其孤卿謂之大客。
司儀曰:諸公諸侯諸伯諸子諸男相為賓,諸公之臣侯伯子男之臣相為客是也。
統言則不别耳。
論語:寝不屍,居不客。
謂生不可似死,主不可似客也。
今本誤作不容。
從宀,所托也。
各聲。
苦格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寄jìp341下 注解:托也。
字從奇。
奇,異也,一曰不耦也。
言部曰:托,寄也。
方言曰:餬托庇寓媵寄也。
從宀奇聲。
居義切。
古音在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寓yù 注解:寄也。
方言曰:寓,寄也。
左傳曰寓書。
史記曰木禺,龍禺者,寓之叚借也。
從宀禺聲。
牛具切。
四部。
庽,寓或從廣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寠jù 注解:無禮凥也。
邶風:終寠且貧。
傳曰:寠者,無禮也。
貧者,困于财。
箋雲:君于己祿薄,終不足以為禮,又近困于财。
按無禮因于祿薄,故釋言雲:寠,貧也。
然倉颉篇雲:無财曰貧,無财備禮曰寠。
則貧寠有别。
小雅雲:佌佌彼有屋,蔌蔌方谷。
箋雲:小人富而寠陋将貴也。
然則有富而寠陋者矣。
許從毛。
益以居字者,以其字從宀也。
無禮居,謂宮室不中禮。
從宀婁聲。
其榘切。
古音在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jiù 注解:貧病也。
貧病者,貧之病也。
從宀,室如縣磬之意。
久聲。
居又切。
古音在一部。
《詩》曰:“茕茕在□。
”周頌文。
今詩作嬛嬛在疚。
毛曰:疚,病也。
按毛詩葢本作□。
毛釋以病者,謂□為疚之叚借也。
左傳亦曰:茕茕餘在疚。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寒hán 注解:凍也。
凍當作冷。
十一篇曰:凍,仌也。
冷,寒也。
此可證矣。
釋名曰:寒,捍也。
捍,格也。
左傳寒盟。
寒者,尋之反。
尋卽燅字。
從人在宀下,從茻。
上下為覆,此依小徐本。
上下皆得雲覆也。
下有仌也。
合一宀,一人,二艹,一仌會意。
胡安切。
十四部。
〖注〗□、□,古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害hài 注解:傷也。
人部曰:傷,創也。
刀部曰:創,傷也。
詩書多假害為曷,故周南毛傳曰:害,何也。
俗本改為曷,何也,非是。
今人分别害去,曷入,古無去入之分也。
從宀口。
言從家起也。
會意。
言為亂階,而言每起于袵席。
丯聲。
胡葢切。
十五部。
毛傳:一宿曰宿,再宿曰信。
卽左傳之凡師一宿曰舍,再宿曰信,過信曰次也。
止之義引伸之則為素,如史記雲宿将、宿學是也。
先期亦曰宿,周禮世婦掌女宮之宿戒,祭統宮宰宿夫人,禮經宿屍皆謂先期戒饬。
鄭雲:宿讀為肅。
從宀□聲。
□,古文夙。
息逐切。
三部。
按去聲息救切,此南北音不同,非有異義也。
星宿、宿留非不可讀入聲。
〖注〗□、□,古文宿。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寑qǐn 注解:卧也。
李善引論語鄭注:寝,卧息也。
卧必于室,故其字從宀。
引伸為宮室之偁。
周禮宮人:掌王之六寝之修。
釋宮曰:室有東西箱曰廟,無東西箱有室曰寝。
又引伸之凡事止亦曰寝。
從宀□聲。
今人皆作寝,寝乃□部□字之省,與寑異義。
七荏切。
七部。
□,籒文□,省。
省人也。
水部濅下曰:□,籒文□。
〖注〗《段注》□聲。
寑,寝古文。
□、□,古文寝。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miàn 注解:冥合也。
冥合者,合之泯然無迹。
今俗雲吻合者當用此字。
從宀丏聲,莫甸切。
賓字以為聲。
十二部。
讀若周書曰:藥不瞑眩。
謂讀若此瞑也。
十一、十二部之合音。
按此許引孟子滕文公篇文也。
鄭注醫師亦引孟子藥不瞑眩,厥疾無瘳。
趙注孟子雲:書逸篇也。
若今僞□說命,則采楚語為之,許鄭所未見者。
大徐本作讀若周書,缪甚。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寬kuānp341上 注解:屋寬大也。
廣韻曰:裕也,緩也。
其引伸之義也,古文假完字為之。
從宀萈聲。
苦官切。
十四部。
〖注〗完,古文寬。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wù 注解:寤也。
寐覺而有言曰寤。
□之音義皆同也。
從宀吾聲。
吾故切。
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寁zǎn 注解:凥之速也。
止部:疌,疾也。
疌為凡速之詞,從宀則為居之速也。
鄭風:不寁故也。
毛曰:寁,速也。
用寁以言凡速耳。
周易:朋盍簪。
晁氏說之曰:簪,京本、蜀才本作撍。
陰弘道案張揖古今字诂:□作撍。
埤蒼雲:撍,疾也。
撍與簪同。
王元叔謂卽詩不寁字,祖感反。
玉裁按:□卽寁,古宀廣通用。
葢古今字诂今字作□,古字作撍也。
從宀疌聲。
子感切。
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寡ɡuǎ 注解:少也。
引伸之凡倮然、單獨皆曰寡。
從宀頒。
頒,分也,先鄭注周禮曰:頒讀為班布之班,謂分賜也。
按頒之本訓大頭也。
此雲頒,分也,謂叚借。
宀分故為少也。
依韻會所據小徐本訂。
宀分者,合于上而分于下也,故始多而終少。
古瓦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宛wǎn 注解:屈艹自覆也。
上文曰奧,宛也。
宛之引伸義也。
此曰屈艹自□者,宛之本義也。
引伸為宛曲、宛轉,如爾雅宛中宛丘,周禮琬圭皆宛曲之義也。
凡狀皃可見者皆曰宛然,如魏風傳曰宛辟皃,唐風傳曰宛死皃,考工記注惌小孔皃皆是。
宛與薀、薀與□聲義皆通,故方言曰宛蓄也,禮記曰兔為宛脾,春秋緐露曰鶴無宛氣皆是。
從宀夗聲。
夗,轉卧也。
亦形聲包會意。
于阮切。
十四部。
惌,宛或從心。
函人為甲,視其鑽空,欲其惌也。
鄭司農雲:惌,小孔皃。
惌讀為宛彼北林之宛。
按為當作如,先鄭不雲宛惌同字,許乃一之。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客kè 注解:寄也。
字從各。
各,異詞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伸之曰賓客。
賓,所敬也。
客,寄也。
故周禮大行人大賓大客别其辭,諸侯謂之大賓,其孤卿謂之大客。
司儀曰:諸公諸侯諸伯諸子諸男相為賓,諸公之臣侯伯子男之臣相為客是也。
統言則不别耳。
論語:寝不屍,居不客。
謂生不可似死,主不可似客也。
今本誤作不容。
從宀,所托也。
各聲。
苦格切。
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寄jìp341下 注解:托也。
字從奇。
奇,異也,一曰不耦也。
言部曰:托,寄也。
方言曰:餬托庇寓媵寄也。
從宀奇聲。
居義切。
古音在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寓yù 注解:寄也。
方言曰:寓,寄也。
左傳曰寓書。
史記曰木禺,龍禺者,寓之叚借也。
從宀禺聲。
牛具切。
四部。
庽,寓或從廣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寠jù 注解:無禮凥也。
邶風:終寠且貧。
傳曰:寠者,無禮也。
貧者,困于财。
箋雲:君于己祿薄,終不足以為禮,又近困于财。
按無禮因于祿薄,故釋言雲:寠,貧也。
然倉颉篇雲:無财曰貧,無财備禮曰寠。
則貧寠有别。
小雅雲:佌佌彼有屋,蔌蔌方谷。
箋雲:小人富而寠陋将貴也。
然則有富而寠陋者矣。
許從毛。
益以居字者,以其字從宀也。
無禮居,謂宮室不中禮。
從宀婁聲。
其榘切。
古音在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jiù 注解:貧病也。
貧病者,貧之病也。
從宀,室如縣磬之意。
久聲。
居又切。
古音在一部。
《詩》曰:“茕茕在□。
”周頌文。
今詩作嬛嬛在疚。
毛曰:疚,病也。
按毛詩葢本作□。
毛釋以病者,謂□為疚之叚借也。
左傳亦曰:茕茕餘在疚。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寒hán 注解:凍也。
凍當作冷。
十一篇曰:凍,仌也。
冷,寒也。
此可證矣。
釋名曰:寒,捍也。
捍,格也。
左傳寒盟。
寒者,尋之反。
尋卽燅字。
從人在宀下,從茻。
上下為覆,此依小徐本。
上下皆得雲覆也。
下有仌也。
合一宀,一人,二艹,一仌會意。
胡安切。
十四部。
〖注〗□、□,古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七卷□宀部 害hài 注解:傷也。
人部曰:傷,創也。
刀部曰:創,傷也。
詩書多假害為曷,故周南毛傳曰:害,何也。
俗本改為曷,何也,非是。
今人分别害去,曷入,古無去入之分也。
從宀口。
言從家起也。
會意。
言為亂階,而言每起于袵席。
丯聲。
胡葢切。
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