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丼部
刱chuànɡ
注解:造法刱業也。
蒙上文丼者法也而言,故雲造法刱業。
國語、孟子字皆作創。
趙氏、韋氏皆曰:創,造也。
假借字也。
從井刅聲,讀若創。
初亮切。
十部。
文五 重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丼部 皀bīp216下 注解:谷之馨香也。
禾部曰:榖,續也。
續當作粟。
粟者,嘉榖實也。
曲禮曰:黍曰芗合,粱曰芗其。
芗卽香字。
左傳引周書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者,香之遠聞者也。
香者,芳也。
象嘉谷在裹中之形。
謂白也。
大雅謂秬虋芑為嘉榖,毛傳謂苗為嘉榖,許書謂禾為嘉榖。
虋芑、苗、禾一物也,連裹曰榖、曰粟,去裹曰米。
米之馨香曰皀。
裹者,禾部所謂稃也,□也,糠也,榖皮是也。
匕,所□扱之。
說下體從匕之意。
匕部曰:匕,所以比取飯,一名柶。
扱者,收也。
或說皀,一粒也。
顔氏家訓曰:在益州,與數人同坐,初晴,見地下小光,問左右是何物。
一蜀豎就視雲:是豆逼耳。
皆不知所謂,取來乃小豆也。
蜀土呼豆為逼,時莫之解。
吾雲:三蒼、說文皆有皀字,訓粒,通俗文音方力反。
衆皆歡悟。
凡皀之屬皆從皀。
又讀若香。
又字上無所承,疑有奪文。
按顔黃門雲:通俗文音方力反。
不雲出說文,然則黃門所據未嘗有方力反矣。
而許書中□鄉字從皀聲,讀若香之證也。
又鳥部鴔鵖字從皀聲,爾雅音義雲:鵖,彼及反,郭房汲反,字林方立反,是則皀有在七部一音。
當雲讀若某,在又讀若香之上,今奪。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皀部 卽jí 注解:卽食也。
當作節,周易所謂節飲食也。
節食者,檢制之使不過,故凡止于是之□謂之卽,凡見于經史言卽皆是也。
鄭風毛傳曰:卽,就也。
從皀卪聲。
此當雲從卩皀,卩亦聲。
其訓節食,故從卩皀,卩節古通也。
今音子力切,古音在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皀部 旣jì 注解:小食也。
此與口部叽音義皆同。
玉藻、少儀作禨,假借字也。
引伸之義為□也已也。
如春秋日有食之既。
周本紀東西周皆入于秦,周旣不祀。
正與小食相反,此如亂訓治、徂訓存。
旣者,終也,終則有始,小食則必□,□則複生。
從皀旡聲。
居未切。
十五部。
《論語》曰:“不使勝食旣。
”鄉黨篇文。
此引經說假借也。
論語以旣為氣,如商書以□為好,詩以夃為姑之類。
今論語作氣,氣、氣古今字,作氣,葢魯論也。
許偁,葢古文論語也。
或雲:謂不使肉勝于食,但小小食之。
說固可通,然古人之文,雲不使勝則已足,不必贅此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皀部 冟shìp217上 注解:飯剛柔不調相箸。
按玉篇作飯堅□調也。
無不字,非也。
堅與柔不龢,謂不純堅,不純□。
柔者與堅者□相附箸,飯之不美者也。
米者謂之糪,則純有性者也。
從皀冖聲,讀若适。
施隻切。
十六部。
文四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皀部 鬯chànɡ 注解:□秬釀□艹,芬芳攸服,□降神也。
攸服當作條暢,周禮鬯人注、大雅江漢箋皆雲芬香條暢,可證也。
郊特牲雲:周人尙臭,灌用鬯□。
郁合鬯。
□陰達于淵泉。
雲郁合鬯,與下文蕭合黍稷皆謂二物相合也。
周禮郁人職:凡祭祀賓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實彜而陳之。
注雲:築郁金煑之以和鬯酒。
按此正所謂郁合鬯也。
鄭注序官郁人雲:郁郁金香草,宐以和鬯。
注鬯人雲:鬯,釀秬為酒,芬香條暢于上下也。
是鬯與□之分較然矣。
秬釀為鬯,芳艹築煑為□,二者攪和之為□鬯。
許說略同,故于鬯言秬釀,于□言芳艹。
其鬯下兼言□艹者,于分中見其合,謂用秬釀及築煑之□艹合和之降神。
鬯主于秬釀也,故說字形曰:中象米,匕所以扱之。
又按江漢左傳雲:秬,黑黍也。
鬯,香草也。
築煑合而郁之曰鬯。
此郁鬯不為二物。
又謂鬯為香艹,皆與後來許鄭異。
考王度記雲:天子以鬯,諸矦以熏,大夫以蘭芝,士以蕭,庶人以艾。
禮緯雲:鬯艹生郊。
中□雲:鬯艹生庭。
徐氏中論雲:煑鬯燒熏以揚其芬。
皆謂鬯為艹名,與毛說合者也。
竊謂□者蘊積,鬯者條暢,凡物必蘊積而後條輰。
秬釀非不可言□,香艹未嘗不言鬯也,則秬艹二物,固可各兼二名矣。
從□,音袪。
□,器也。
□部雲:□,盧飯器。
中象米,謂□也。
□卽米字斜書之。
匕所□扱之。
士冠、士昏禮皆以柶扱醴,柶卽匕也。
《易》曰:“不喪匕鬯。
”震卦辭。
經言鬯者多矣,獨偁此文者,說鬯從匕之意也。
與寷□等字引易同。
鬯,醜諒切。
十部。
凡鬯之屬皆從鬯。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鬯部 □yù 注解:芳艹也。
十葉為貫,十當作千,百字下曰:十百為一貫是也。
周禮注作十,亦誤。
百廿貫,廿者,古文二十也。
周禮注作二十。
築□煑之為□。
郁人注:鄭司農雲:□,草名。
十葉為貫,百二十貫,築以煑之鐎中,停于祭前。
按許說同此。
今本注百二十貫之下衍為字,賈公彥誤連築為句矣。
築□二字見肆師職。
注雲:築郁草煑之。
郁人注雲:築郁金煑之以和鬯酒。
又雲:郁者,郁金香草,宐以和鬯。
是則鄭意謂築之煑之以和秬黍所釀之鬯酒,乃用于祼也。
凡以郁和鬯謂之郁鬯,如郁人雲和郁鬯以實彜是。
不和郁者,但謂之秬鬯,如鬯人掌共秬鬯而飾之是也。
許意與鄭略同。
從□缶冖音覛。
鬯。
臼,叉手也。
缶,瓦器。
冖,覆也。
鬯之言暢也。
叉手築之令□,乃盛之于缶而覆之,封固以幽之,則其香氣暢逹。
此會意之恉也。
彡,其飾也。
此說從彡之意。
其物用于祭祀、喪紀、賓客者也,故必飾其器。
郁,迂勿切。
十五部。
一曰□鬯,此連鬯為文釋之。
百艹之□,遠方□人所貢芳艹,合釀之□降神。
謂凡言□鬯者,用中國百艹之□及遠方郁人所貢芳艹二者合而釀之。
芬芳條暢,可用降神,是曰□鬯。
此别一義也。
前說芳艹築煑為□,合秬釀為鬯。
此說謂合釀艹□及遠國芳艹為□鬯,不必合秬酒而後為鬯也。
肆師職大鄭注亦謂築煑香艹為鬯。
水經注溫水篇引應仲遠地理風俗記語,乃仲遠檃栝許書而為之者。
郁,謂郁人之郁字。
今郁林郡也。
以上三郁字舊作□,今依漢志作郁。
或說正以郁釋□。
許意古書雲郁人所貢,卽今郁林郡地之人也。
水經:溫水至郁林廣郁縣為郁水。
地理志:武帝元鼎六年更名桂林為郁林。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鬯部
蒙上文丼者法也而言,故雲造法刱業。
國語、孟子字皆作創。
趙氏、韋氏皆曰:創,造也。
假借字也。
從井刅聲,讀若創。
初亮切。
十部。
文五 重二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丼部 皀bīp216下 注解:谷之馨香也。
禾部曰:榖,續也。
續當作粟。
粟者,嘉榖實也。
曲禮曰:黍曰芗合,粱曰芗其。
芗卽香字。
左傳引周書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者,香之遠聞者也。
香者,芳也。
象嘉谷在裹中之形。
謂白也。
大雅謂秬虋芑為嘉榖,毛傳謂苗為嘉榖,許書謂禾為嘉榖。
虋芑、苗、禾一物也,連裹曰榖、曰粟,去裹曰米。
米之馨香曰皀。
裹者,禾部所謂稃也,□也,糠也,榖皮是也。
匕,所□扱之。
說下體從匕之意。
匕部曰:匕,所以比取飯,一名柶。
扱者,收也。
或說皀,一粒也。
顔氏家訓曰:在益州,與數人同坐,初晴,見地下小光,問左右是何物。
一蜀豎就視雲:是豆逼耳。
皆不知所謂,取來乃小豆也。
蜀土呼豆為逼,時莫之解。
吾雲:三蒼、說文皆有皀字,訓粒,通俗文音方力反。
衆皆歡悟。
凡皀之屬皆從皀。
又讀若香。
又字上無所承,疑有奪文。
按顔黃門雲:通俗文音方力反。
不雲出說文,然則黃門所據未嘗有方力反矣。
而許書中□鄉字從皀聲,讀若香之證也。
又鳥部鴔鵖字從皀聲,爾雅音義雲:鵖,彼及反,郭房汲反,字林方立反,是則皀有在七部一音。
當雲讀若某,在又讀若香之上,今奪。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皀部 卽jí 注解:卽食也。
當作節,周易所謂節飲食也。
節食者,檢制之使不過,故凡止于是之□謂之卽,凡見于經史言卽皆是也。
鄭風毛傳曰:卽,就也。
從皀卪聲。
此當雲從卩皀,卩亦聲。
其訓節食,故從卩皀,卩節古通也。
今音子力切,古音在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皀部 旣jì 注解:小食也。
此與口部叽音義皆同。
玉藻、少儀作禨,假借字也。
引伸之義為□也已也。
如春秋日有食之既。
周本紀東西周皆入于秦,周旣不祀。
正與小食相反,此如亂訓治、徂訓存。
旣者,終也,終則有始,小食則必□,□則複生。
從皀旡聲。
居未切。
十五部。
《論語》曰:“不使勝食旣。
”鄉黨篇文。
此引經說假借也。
論語以旣為氣,如商書以□為好,詩以夃為姑之類。
今論語作氣,氣、氣古今字,作氣,葢魯論也。
許偁,葢古文論語也。
或雲:謂不使肉勝于食,但小小食之。
說固可通,然古人之文,雲不使勝則已足,不必贅此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皀部 冟shìp217上 注解:飯剛柔不調相箸。
按玉篇作飯堅□調也。
無不字,非也。
堅與柔不龢,謂不純堅,不純□。
柔者與堅者□相附箸,飯之不美者也。
米者謂之糪,則純有性者也。
從皀冖聲,讀若适。
施隻切。
十六部。
文四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皀部 鬯chànɡ 注解:□秬釀□艹,芬芳攸服,□降神也。
攸服當作條暢,周禮鬯人注、大雅江漢箋皆雲芬香條暢,可證也。
郊特牲雲:周人尙臭,灌用鬯□。
郁合鬯。
□陰達于淵泉。
雲郁合鬯,與下文蕭合黍稷皆謂二物相合也。
周禮郁人職:凡祭祀賓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實彜而陳之。
注雲:築郁金煑之以和鬯酒。
按此正所謂郁合鬯也。
鄭注序官郁人雲:郁郁金香草,宐以和鬯。
注鬯人雲:鬯,釀秬為酒,芬香條暢于上下也。
是鬯與□之分較然矣。
秬釀為鬯,芳艹築煑為□,二者攪和之為□鬯。
許說略同,故于鬯言秬釀,于□言芳艹。
其鬯下兼言□艹者,于分中見其合,謂用秬釀及築煑之□艹合和之降神。
鬯主于秬釀也,故說字形曰:中象米,匕所以扱之。
又按江漢左傳雲:秬,黑黍也。
鬯,香草也。
築煑合而郁之曰鬯。
此郁鬯不為二物。
又謂鬯為香艹,皆與後來許鄭異。
考王度記雲:天子以鬯,諸矦以熏,大夫以蘭芝,士以蕭,庶人以艾。
禮緯雲:鬯艹生郊。
中□雲:鬯艹生庭。
徐氏中論雲:煑鬯燒熏以揚其芬。
皆謂鬯為艹名,與毛說合者也。
竊謂□者蘊積,鬯者條暢,凡物必蘊積而後條輰。
秬釀非不可言□,香艹未嘗不言鬯也,則秬艹二物,固可各兼二名矣。
從□,音袪。
□,器也。
□部雲:□,盧飯器。
中象米,謂□也。
□卽米字斜書之。
匕所□扱之。
士冠、士昏禮皆以柶扱醴,柶卽匕也。
《易》曰:“不喪匕鬯。
”震卦辭。
經言鬯者多矣,獨偁此文者,說鬯從匕之意也。
與寷□等字引易同。
鬯,醜諒切。
十部。
凡鬯之屬皆從鬯。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鬯部 □yù 注解:芳艹也。
十葉為貫,十當作千,百字下曰:十百為一貫是也。
周禮注作十,亦誤。
百廿貫,廿者,古文二十也。
周禮注作二十。
築□煑之為□。
郁人注:鄭司農雲:□,草名。
十葉為貫,百二十貫,築以煑之鐎中,停于祭前。
按許說同此。
今本注百二十貫之下衍為字,賈公彥誤連築為句矣。
築□二字見肆師職。
注雲:築郁草煑之。
郁人注雲:築郁金煑之以和鬯酒。
又雲:郁者,郁金香草,宐以和鬯。
是則鄭意謂築之煑之以和秬黍所釀之鬯酒,乃用于祼也。
凡以郁和鬯謂之郁鬯,如郁人雲和郁鬯以實彜是。
不和郁者,但謂之秬鬯,如鬯人掌共秬鬯而飾之是也。
許意與鄭略同。
從□缶冖音覛。
鬯。
臼,叉手也。
缶,瓦器。
冖,覆也。
鬯之言暢也。
叉手築之令□,乃盛之于缶而覆之,封固以幽之,則其香氣暢逹。
此會意之恉也。
彡,其飾也。
此說從彡之意。
其物用于祭祀、喪紀、賓客者也,故必飾其器。
郁,迂勿切。
十五部。
一曰□鬯,此連鬯為文釋之。
百艹之□,遠方□人所貢芳艹,合釀之□降神。
謂凡言□鬯者,用中國百艹之□及遠方郁人所貢芳艹二者合而釀之。
芬芳條暢,可用降神,是曰□鬯。
此别一義也。
前說芳艹築煑為□,合秬釀為鬯。
此說謂合釀艹□及遠國芳艹為□鬯,不必合秬酒而後為鬯也。
肆師職大鄭注亦謂築煑香艹為鬯。
水經注溫水篇引應仲遠地理風俗記語,乃仲遠檃栝許書而為之者。
郁,謂郁人之郁字。
今郁林郡也。
以上三郁字舊作□,今依漢志作郁。
或說正以郁釋□。
許意古書雲郁人所貢,卽今郁林郡地之人也。
水經:溫水至郁林廣郁縣為郁水。
地理志:武帝元鼎六年更名桂林為郁林。
路徑:段注說文□第五卷□鬯部